2017届上海市各区县初三二模汇编——议论文_第1页
2017届上海市各区县初三二模汇编——议论文_第2页
2017届上海市各区县初三二模汇编——议论文_第3页
2017届上海市各区县初三二模汇编——议论文_第4页
2017届上海市各区县初三二模汇编——议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8 2017 届初三二模汇编 议论文 松江区 呼唤城市雕塑的本土化 据悉,不少慕名来松江观光的朋友感叹道:松江是座美丽的城市,但缺乏诱人眼球 的城市文化魅力,一路下来,城市雕塑作品不少,但反映本土文化的城市雕塑作品,可谓 凤毛麟角,难得一见。由此看来加速推进城市化建设进程的松江人,有必要慎重审视城市 雕塑与城市文化的关系,松江的城市雕塑应该充分反映本土文化的风采。 享有城市文化之魂、文化之眼、文化名片的城市雕塑,如同镶嵌在城市风貌肌理上 的耀眼明珠,是人们认识一个地方,爱上一座城市的文化清泉。放眼看世界,美国纽约的 自由女神像,法国巴黎的大拇指,丹麦哥本哈根的美人鱼,马德里的堂吉 诃德等城市雕塑,无不以其折射世界的文化光芒而熠熠生辉。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话说松江,历史悠久,底蕴深厚,魅力独特,具有充沛的城 市雕塑文化底气。松江城市雕塑足以创造出穿越时空、融入世界、光耀中华的优秀作品。 以松江农耕文化为例,一如汤村庙出土的古石犁,标志着五千年前松江在中国农业 史上,率先由锄耕农业向犁耕农业发展的质变飞跃;二如春申君黄歇率领群众治水的故事, 为“浦江之首” 塑造“ 浦江之父” 提供了文脉资源;三如“衣被天下”的元代纺织革新能手黄道婆, 堪称古代松江的“工商之母”;四如解放初期由陈永康培育的 “老来青”,是中国农业发展史上 的一座丰碑。言及松江历史文化名人,灿若星斗,雕塑取材,空间广阔。更为难得的是, 松江多位历史名人具有世界性的文化影响力,如章草平复帖的西晋陆机,一支秃笔, 万毫齐发。作为创意文化元素,陆机之笔,足以塑造成为一枚高高举起、光照古今的文化 火炬。如今种种,俯首可拾,不胜枚举,足以能佐证松江城市雕塑题材内容生动,风采卓 然,可雕可塑。 充分反映本土文化风采,应成为松江城市雕塑的主题。因为,只有具备本土内涵的 文化雕塑,才是松江这座城市的个性文化身份和特征所在,也只有这样的城市雕塑,才是 一本打开的书,让人能从中读到并读懂松江精神和城市抱负。如此,松江这座千年文化之 城,将会在城市雕塑的魂魄动感中,变得更富有、更亮丽,更添宜居魅力。 祈望规划、文化、旅游等相关部门携手共进,在主题纪念性雕塑、广场标志性雕塑、 公园绿地雕塑、园区环境雕塑等方面涵盖城市文化 pn wi,让具有本土文化底蕴、丰富多 彩的城市雕塑形象早日亮出松江,成为一道风景。 14.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 分) 文化 pn wi 15.第段加点词“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在文中的具体意思是 。(3 分 16.作者在文中提出了 的主张,其理由是: (1) ; (2)松江具有充沛的城市雕塑文化底气,具体表现为松江不仅有 ,还有灿若星斗的 历史文化名人; (3)具备本土内涵的雕塑,能彰显松江精神和城市抱负。(6 分) 17.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 分) A.国外许多著名雕塑都因其折射世界的文化光芒而熠熠生辉。 B.城市雕塑是城市文化的一张名片,能体现城市的文化风采。 C.松江的历史文化名人不仅多,而且还具有世界性的影响力。 D.要完成城市雕塑,需要规划、文化、旅游等部门携手合作。 18.如果在下列两个人物中选一个作为第段的论据,哪个更合适?请阐述理由。(5 分) (1)从白衣寒士到礼部尚书的松江书画家董其昌,擅画山水,青绿设色,古朴典雅。 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 (2)明代词人施绍莘,有俊才,与名士隐流遨游于九峰、三泖间。兴趣广泛,善音律, 其词作多哀苦之音,既寄寓着作者命运多舛的身世悲凉,也是明王朝灭亡前夕人们情绪的 反映。 2 / 8 14、(2 分)品位 15、(3 分)国外设计本土化城市雕塑的做法,可以为我们松江所借鉴。 16、(6 分)松江的城市雕塑应充分反映本土文化的风采 本土化城市雕塑是人们认识一 个地方,爱上一座城市的文化清泉 历史悠久的农耕文化 17、(3 分)C 18、(5 分)材料(1 )好 董其昌的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而施绍莘虽然 有才,对他人没有产生多大影响。第段作者所说的历史文化名人,是指影响力大的人物。 (选择 1 分,两个材料比较 3 分,与上文内容关系分析 1 分) 闵行区 饶人 宋朝时,蔡州有一道人善棋。每与人对局,总是让对方先走一步。即便如此,他也 从没输过。道士有诗云:“烂柯真诀妙通神,一局曾经几度春。自出洞来无敌手,得饶人处 且饶人。” “饶人” 即“让人一步棋”;后来慢慢演变成了“宽容、忍让”之意。 饶,在汉语里还有丰足的意思。丰足, 是物质还是精神, 需以前倾的姿势去进 取,也需适当“退一步”来回味。一味向前、向前、向前,马不停蹄,无休无止,定有山穷 水尽时。略停停,退后一步,放开视野,让思想回旋一下,世界呈现给你的常常是多情和 惊喜。 饶,饶人,都贵在这退后一步。 饶人,不是一种姿态,而是一种自信的情怀。是那种立在高处,视野涵容八方,游 刃有余的从容淡定。就像那个宋朝道人,身有绝技,可骄矜,可放旷,可目中无人,藐视 四野;但他宽落落地让人先行。这饶人处,便多了一重人格之美。 法国作家雨果有句话:“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 阔的是人的心灵。”人心,宽阔在哪?宽阔在其中有一个饶人处。 唐朝时,狄梁公与娄师德一同担任国相。狄仁杰刚直不阿,遇事敢言,娄师德却委 曲求全,“ 唾面自干”。狄耻于与娄同列,屡屡明里暗里排挤他。有天,武则天问狄仁杰说: “朕重用你,你知其中原因吗? ”狄说:“我文章出色,品行端正,不是无所作为依靠别人的 人。” 武则天说:“我起初并不了解你,你受重用,是娄师德的功劳。 ”于是令侍从拿来十几 篇荐人奏折给狄仁杰看。狄仁杰读了之后,惭愧难当。 饶人,不是一种表演,而是一种宽宏的内在。饶人者,目光高远,思绪恒定,心无 杂念,因此心间可撑船,可奔马,可容得人性万千;宽了,就厚了,就暖了,自个儿暖和, 拢一块儿暖和,抱在一起更暖和。饶人,是一种人性之暖。 饶人,不是一种愚昧,而是一种人生的大智。按说,得理不饶人,是不逾矩的,属 个人权利;而得理且饶人呢,境界更为超拔。它是一种原谅,一种放下,一种人生大智慧。 人一得理,往往会理直气壮,有声势,要讨个说法,喧嚷,焦躁,振振有词;但是,任何 事,过犹不及。不讲理,是缺点;硬讲理,是盲点。 不管什么时候,留一点余地,便可以让棘手的事情回旋自如。这饶人之处,像那雨 过天晴,人情与霞光共散成绮,相映生辉。饶人,流露人情之真。 人这一生,走万里路,修百年身,难得的是长风万里;饶人处,便是一叶扁舟,乘 风破浪,载你到一个开阔地,那地界,柳暗花明,月朗风清。 15.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的填空。(7 分) 本文的主要观点是 ,依次从(1 ) 、(2) 、 (3)饶人是人生的一种智慧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16.根据上下文,填入第段画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因为 所以 B. 既然 就 C. 无论 都 D.如果 就 3 / 8 17.第段的划线句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作用是( 3 分) 18.第段加点词“它” 在文中的意思是 。(2 分) 19.请选择下面这段文字在本文中最恰当的位置并具体阐明缘由。(5 分) 清朝宰相张英在京辅政,一日接到安徽桐城一封家书,信上说:邻居在圈院子时,把自 家的地界也圈进去了,要张英想办法。张英拈须提笔,沉吟一下,写下 28 个字:“千里家 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读后顿悟,将院墙 拆除并后退三尺。邻居被感动,也将院墙推倒后退了三尺。这便是千古流芳的“六尺巷”佳 话。 A.之间 B.之间 C.之间 D.之间 位置: 理由: 15、(7 分)得饶人处且饶人(3 分) (写“我们要学会饶人”或“ 我们要学会宽容、忍让” 或“饶人贵在退后一步”均得 3 分。照抄第 4 节“饶、饶人,都贵在这退后一步”则扣 1 分)饶人是一种自信的情怀(2 分) 饶人是一 种宽宏的内在(2 分) 16、2 分) C 17、(3 分)引用论证(1 分) 有力地证明了人心宽阔在饶人处(2 分)(“ 有力地”1 分, 观点 1 分,观点写到“宽阔在其中有一个饶人处”或提及“人心宽阔”且语义通顺的也可得分, 抄问句或观点错误,则不得分) 18、(2 分)得理且饶人(写“ 得理也饶人的境界”也对) 19、(5 分)D (1 分) 该段写张英劝告家人在地界争执上退让三尺,邻居因此感动也推 倒后退三尺。(事件 1 分,结果 1 分) 证明了第 10 段的观点:饶人,流露人情之真; (1 分)与第 10 段的“留一点余地,便可以让棘手的事情回旋自如”相照应。(1 分) 黄浦区 从“阅读率”到“阅读力” 近日,当当网 2016 年度影响力作家评选榜单揭晓:畅销书作家刘同得票数最高,甚至 高过莫言、余华、麦家、刘慈欣的票数和。结果一出来,引来诸多质疑。有人哀叹,有人 愤怒,有人嘲讽:图书也开启了“小鲜肉”模式,不看文学看鸡汤,不看内容看颜值! 那么,国人的阅读真的沦落到如此低级的地步吗?其实不然。这个榜单带给我们的信 息,就是投票人群中,知道刘同的人多一点、看过刘同书的人多一点,或者喜欢刘同及其 作品的人多一点,换言之,大概就是刘同的阅读率更高。刘同,身兼作家与媒体人的双重 身份,又有多部同名作品改编为电影,获得更多的知晓率和阅读率不足为奇。 然而,评价国民阅读素养是否只看阅读率呢?在我们动辄谈起阅读率这个“量”时, 有没有考虑过阅读率这个“质”呢? 据多方调查显示,中国人的阅读率虽然比不上发达国家,但确实在不断上升,尤其 是数字阅读。2014 年我国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为 58.0%,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 58.1%, 而且这个比例还在不断提高。阅读率不断攀高的同时,国民的阅读力究竟如何呢? 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网络时代,鸡汤、网络文学、微信公众号的盛行是大势所趋, 事实上其中也不乏有创意、有内容和有价值的。例如,资深媒体人推出的“逻辑思维”公 众号,号称“我来做你读书的眼”,就在短时间内迅速受到关注。它用通俗简洁、明快风 趣的语言推介社科读物,迎合了碎片化时代人们想要及时获取知识,但又不想花费大量时 间认真读完一整册书的偷懒想法。如果读书也能取其精华且日读数本又何尝不可? 与此同时,图书市场也迅速跟进,知识信息含量极高的干货版图书来势汹汹。据统 计,图书市场上真正爆款的并非本土的鸡汤文和网络文学,而是众多引自国外的最新思维 类、社科类书籍,这些书无论从认知还是思想上,无疑是有力度的。它们的热销,某种程 度上就意味着国民阅读力的提高。 4 / 8 阅读,是需要根据人群年龄、学历、职业、知识结构等来细分市场的,所以,五花 八门的投票榜单意义并不大,而由此产生的结果与心理偏差也大可不必惊呼、心酸甚至批 判,因为有阅读率的未必有阅读力。 要提升国民阅读素养,仅仅只盯着阅读率远远不够,应该提倡有质量有分量的阅读, 让阅读成为一种力量,而承载分量和思想的绝不仅仅只是传统的文学类书籍。这个时代已 经快到不允许我们仍抱着旧有观念苟延残喘,唯一能立于不败之地的就是要不断升级我们 的认知,更新我们的知识。这一切来自于我们对变化中的世界的感知,也来自于真正有力 量的好书。 (摘自新浪评论,作者孙珺,有删改) 14.以下对题目中“阅读率”及第节画线句中“小鲜肉”双引号作用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特殊含义,直接引用 B.突出强调,特殊含义 C.特殊含义,突出强调 D.突出强调,直接引用 15.根据文意,以下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作者认为年度作家榜单很有意义,说明畅销作家更受年轻人喜爱。 B.作者认为不断上升的阅读率足以表现国民阅读素养的迅速提高。 C.作者认为“逻辑思维”迎合了人们偷懒的想法,因此不值得推荐。 D.作者认为阅读市场层次非常丰富多彩,所以要理性看待各类票选。 16.第节画浪线句运用了 修辞手法,改为陈述句则是: (4 分) 17.下列不适合加入第节作为论据的一项是( )(3 分) A.意大利物理学家讲述 20 世纪现代物理学理论发现的七堂极简物理课大受欢迎, 已超百万册的的速度迅速热销,读者认为此书能丰富科学知识。 B.由“最悦读”编写组编辑、汇集了 100 多篇心灵鸡汤故事最悦读人生之舞上 架 90 天内没有成交记录,读者吐槽故事简单,不能引发深入思考。 C.日本某推理小说家的作品构思精巧、扣人心弦,不但情节丰富、人物鲜明,而且还 揭示了社会的现状和问题,书籍上架后迅速热销,占据了休闲类阅读的榜首。 D.失控一书是美国学者围绕人类生存发展问题展开思辨,因其话题丰富,涉及人 工智能、网络经济等,因此销量远超网络点击颇高的某国内影星自传。 18.某初中针对学生阅读提出相关建议,请你从“阅读率”和“阅读力”两个角度入手,选 出你认为最合适的两条建议(写出序号即可)并说明理由。(4 分) 保证每人每学期五本书的阅读量,并通过摘抄进行反馈; 推荐阅读悲惨世界朝花夕拾等中外经典的文学作品; 组织读书会,师生共同研读通俗易懂的思维类、社科类小册子; 禁止学生使用微信,避免碎片化阅读使学生的思维变得肤浅; 利用校园媒体提供丰富的数字阅读资源,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 我选择的两条建议是: ; 理由是: 14.(3 分)B 15.(3 分)D 16.(4 分,每空 2 分)反问 如果读书也能取其精华且日读数本是完全可以的 17.(3 分)C 18.(4 分,每空 2 分)第一空:可以有不同组合,例如、皆可。 (但有两点必须考虑,一是第条建议不合理,不可选,如果选则第一空扣除 1 分;二 是两条建议要从“阅读率”和“ 阅读力” 两个角度入手,如果两条建议是同一角度,则在第一空 内扣除 1 分。) 第二空:理由也要从“阅读率 ”和“阅读力” 两个角度入手,阐明要保证阅读率,有一定量的阅 读,同时还要有有分量有质量的阅读,包括传统经典文学作品,以及最新的思维类、社科 类书籍。(如果理由阐述仅从单一角度,则扣除 1 分) 5 / 8 普陀区 在“诗和远方”中涵养文脉 这段时间,被誉为“综艺清流 ”的见字如面、朗读者 和中国诗词大会, 以高而不冷的文化格调、温暖厚重的人文情怀,接连赢得超高口碑。典雅文化与大众娱乐 的 ,不仅让观众得以在屏幕上 诗和远方,更是引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集体 。 传统的文化形式,何以能够跨越时间的长河,即便历经岁月冲刷,也依旧能散发光泽、触 动人心? 人的情感都是相通的,最能打动人的无疑是那份最纯粹的情感。书信,作为私人内 心话语的承载,一笔一画、一字一符,无不灌注着写信人的真诚,而字迹又往往能印刻下 书写人的性情。字如其人,不加掩饰地将自己完整地展现在对方面前,正是这种纯粹和真 诚,令人神往。我们会被画家黄永玉给曹禺写的信所感动,恐怕就是“心在树上,你摘就是” 的直白。而歌手蔡琴写下的“ 杨德昌,你怎么可以就这样走了呢” ,让人直叹“看哭了”,也正 在于其真挚的感情。 如果说,信件是人们内心的琴弦,那么,声音就是撩动琴弦的拨片。正如朗读者 的主持人董卿所言,文字的背后是情感的承载,而朗读就是用最美、最直接的方式来表达 情感、传递爱。当普通夫妇对念起朱生豪的情诗,“不要愁老之将至,你老了也一定很可爱” ,我们很难说不感动于斯;当 96 岁高龄的翻译家许渊冲说到动情处,感慨 “生命并不是你 活了多少日子,而在于你记住了多少日子”,我们心中也很难不起敬意。“ 将值得尊重的生 命和值得关注的文字完美结合,如一股清风唤醒了大众许久未被触摸的文化脉搏。”这样的 评价,也足以道出这几档文化节目受观众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并不在于怀旧,而在于真 情实感。 饱含书卷气,是这几档综艺的另一个显著特征。人们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文化 素养能改变一个人的气质。曾经有人问道,为什么要学习古代诗词?感谢关注“沈姐的语文 课堂” 微信公众号,欢迎分享欢迎欢迎转发!这里有最新的魔都中高考语文资料!一个得到 最多人点赞的答案是这样回答的:举个例子,当看到天边飞鸟,你会说:“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而不是: “哎呀,好多鸟。”当你失恋时你低吟浅唱道:“人生若只如初见, 何事秋风悲画扇。”而不是千万遍地悲喊: “蓝瘦,香菇! ”更重要的是,随气质改变的,还 有人的精神生命。经典之所以为经典,传统文化之所以能散发恒久魅力,就在于它能滋养 心灵,扩展精神疆域,是我们抵抗庸俗的利器。而这,恐怕正是“综艺清流” 走红的另一个 原因。 很难说,这几档节目受到热捧,就意味着综艺节目的格局就此改变。但这至少证明, 诗和远方并非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传统文化更非与现代文明格格不入。只不过,传承文 脉也需要大众传播的载体。 14.根据文意,依次填入第段空格处的词语是( )(3 分) A.邂逅 回望 碰撞 B.碰撞 回望 邂逅 C.碰撞 邂逅 回望 D.邂逅 碰撞 回望 15.第段的事例不宜放在第段里是因为 (3 分) 16.朗读者等综艺节目被誉为“综艺清流”,是因为这些节目 , 同时也隐含着作者 的态度。(4 分) 17.“综艺清流”走红的原因有: (1) ; (2) (6 分) 18.下列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 分) A.读信之人能通过书信读到对方的真情。 B.朗读是最好的表达情感传递爱的方式。 C.传统文化能使人的精神生命更为丰富。 D.要充分发挥大众传播传承文脉的作用。 14. C(3 分) 15.第二段是从书信传递情感的角度论述,第三段在第二段论述的基础上转入声音(朗读) 表达感情、传递爱,而这两个事例都是在阐述以朗读来表达情感、传递爱,所以只能放在 第三段。(3 分) 6 / 8 16.(1)这些节目以其特有的文化格调和人文情怀而典雅脱俗,给人以清新感(2 分) (2)对如今综艺节目格调不高的不满与忧虑 (2 分) 17. (1)充满真情实感 (2)饱含书卷气(传承传统文化)(各 3 分) 18. B(3 分) 崇明区 “情”是幸福之本 乐黛云 人们常常试图找出幸福的量化指标和客观状况,如统计“幸福指数”之类。其实, 在我看来,幸福属于个人的精神世界,每一个人感受的幸福都不相同。孔子最看重的学生 颜回“一簟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苦,回也不改其乐”。孔子认为他虽然穷苦, 却是幸福的。古希腊的狄奥根尼无家无室,常年居住在一个木桶中。当亚历山大大帝去见 他,问他需要什么帮助时,他唯一的回答是:“请不要遮住我的阳光”。他们都在享受自 己的幸福。 幸福需要各种条件,如和平、温饱、健康等,这些都是幸福的基本条件,但拥有了 这些条件的人,不一定都感到幸福。别人可以认为他们“身在福中不知福”,但是不是真 正幸福,只有他们自己知道。托尔斯泰的名言:“幸福的家庭都一样,不幸的家庭各有各 的不幸”。其实,幸福的家庭又何尝一样呢?农民家庭“阖家团圆瓜棚坐,闲对风月笑呵 呵”应是幸福的吧;今天的一些“空巢家庭”,儿女东零西散,父母独守“空巢”,但想 到孩子学有所成,都有可期许的未来,安知父母心中不感到幸福呢! 回顾我自己曾有过的一些难忘的幸福时刻,也不尽是产生于所谓“金榜题名”之类 的时节,倒反而是更多地出现在极其艰难困苦的年月。 当然,幸福的源泉并不止此。中国古人尝言:“乐莫乐兮新相知”,又说:“知音 其难哉”。如果真有一个忠心耿耿、始终相信你的品质、懂得你的弱点、蔑视任何谣言、 传闻、曲解和误导,随时向你进忠言的朋友,那无疑是难得的幸福。 幸福确实因时、因地、因人而异,但它的根本是情,是对人、对周围一切的热爱! 很难想象一个对事冷漠,对人无情的人会有真正的幸福。 14下列观点属于本文中心论点的一项是( )(3 分) A幸福属于个人的精神世界,每一个人感受的幸福都不相同。 B幸福只有自己知道。 C有知音相伴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D对人、对周围一切的热爱是幸福的根本。 15第段加线句中的分号可否改为句号?从论证的角度谈谈你的理解。(5 分) 16若删去第段加点的“尽”字,对意思表达有何影响?(4 分) 17下面这段文字放在本文哪一段的后面最恰当?请具体阐明理由。(5 分) 今年我八十初度,老伴开玩笑地送我一首打油诗,道是“摸爬滚打四不像,翻江倒海 野狐禅。革故鼎新心在野,转识成智觉有情。”落款是“浪漫儒家”。关于我当年一无基 础、二无条件,年已五十,却硬要以新学科比较文学为毕生志业,其中的酸甜苦辣,他算 是最知情的人!有这样的知音相伴终身,我想这是我一生最大的幸福吧。 18下列理解与本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3 分) A幸福因时、因地、因人而异,所以幸福的家庭各不相同。 B幸福的家庭都一样,因为幸福的根本是对人、对周围一切的热爱。 C拥有和平、温饱、健康等基本条件的家庭一定是幸福的。 D即使生活贫穷、儿女东零西散甚至无家无室,也可以是幸福的。 7 / 8 14.(3 分)D 15.(5 分)不可以。用分号,表明前后两点内容不但是并列关系,而且是一个整体,突出 了两个幸福家庭之间差异之处的对比关系,更有力地证明了幸福的家庭各不相同。改用句 号后便无此效果了。 16. (4 分)“ 尽”意思是全,“不尽” 表明“金榜题名” 之类的事是幸福源泉的一部分,若删去 “尽”,就把“金榜题名”之类的事完全排除在幸福源泉之外了。 17.(5 分)应放在第 段的后面。第段在引用的基础上指出有知己朋友是人生最难得的 幸福。插入段文字写老伴送我打油诗道出对我的深刻理解让我感到幸福,相当于以举例论 证的方法证明有朋友有知音的人生是幸福的。二者正好形成被证明与证明的关系。 18.(3 分)C 杨浦区 豁达 人生像一首诗,有甜美的浪漫也有严酷的现实,人生像一支歌,有高亢的的欢愉也 有低旋的沉郁;人生像五彩绚丽的舞台,有众星拱月的主角也有默默无闻的配角 面对 世事浮沉想要“胜似闲庭信步 ”,就得有火大的襟怀。 豁达的人,有着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尖刻、势利、贪婪、嫉妒几乎与他无缘。他潇 洒、坦荡、热情、开朗,决不会被生活中琐碎的小事所困扰,更不会文过饰非,甚至于暗 箭伤人,它是一条江、一条河,滔滔滚滚,直奔向大海。 豁达的人,有着宽容的气度。听到逆耳忠言会报以感激,听到谗言诽谤则一笑了之。 在他面前,你不必为说错一句话担惊受怕。也不必为做错一件事而惴惴不安。因为他是个 明智的人。他知道:人,包括他自己,是不可能没有错的。 能战胜千百次失败后的沮丧,百折不挠,重新奋起,是豁达;不为讥讽、中伤、打 击、陷害,义无反顾,走自己的路,是豁达;到山穷水尽处,仍能眺见柳暗花明,是豁达; 勇于承认别人的长处,善于发现和弥补自己的短处,是豁达;能够摆脱荣辱祸福、成败得 失的狗苟蝇营,是豁达。豁达是人活着的一种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