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世说新语读后感 1500 字 世说新语读后感 1500 字怎么写才好呢?小编搜集整理 了优秀范文供大家查阅,希望大家喜欢。 篇一: 看了世说新语就能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逸事笔记 的内容和形式了。也可以说它是一部魏晋风流故事集,从 而起到了名士“教科书”的作用。按冯友兰的一句说法, 风流是一种人格美。当然这种人格美是以当时士族的标准 来衡量的。 世说新语在艺术上有较高的艺术成就,鲁迅先生 曾把它的艺术特色概括为“记言则玄远冷隽,记行则高简 瑰奇” 。 世说新语涉及人物有一千五百多个,魏晋两 朝的主要人物,都包括在内。它对人物的描写有的重在形 貌,有的重在才学,通过独特的言谈举止写出了独特的人 物性格,使之气韵生动,活灵活现,跃然纸上。如“王戎 有好李,卖恐人得其种,恒钻其核” 。仅用了 16 个字,就 写出了王戎贪婪吝啬的本性。 从世说新语简傲卷中的一个故事说起。 因依附河内司马氏而成为政治新贵的太傅钟繇之子颖 川钟会慕嵇康之名,邀集当时的贤俊之士,去拜访嵇康。 至于钟会拜访嵇康的目的,在汉末至魏晋南北朝,士 人之间盛行人物品评,嵇康当时虽然无官无职,而且以放 诞、简傲闻名,但已经是天下名士,钟会大概是想以此来 提高自身的名望。 可嵇康对钟会的态度呢?“扬锤不缀” 、 “傍若无人” 、 “不交以言” ,客观地说,非常无礼。 钟会面子上挂不住,终于选择离去。 嵇康说出了中国史上最傲的一句话:“何所闻而来? 何所见而去?” 这两句与其说是询问,不如说是以一种“居高临下” 的口气在质问。 嵇康傲,他的傲不是建立在对人间权势、财富的占有 上,而是建立在个体的绝对自由和精神的超越上。 或许在嵇康看来,钟会和他并不是同一类人。 “朝菌 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庄子 ”,钟会这般钻营于名利 场中的人,又怎么会明白精神自由与超越的乐趣? 留下“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的回答后,钟会悻 悻然离去。 俞伯牙奏“高山流水” ,知音唯钟子期一人。而嵇康 的思想境界高,曲高和寡,知己也只有“竹林七贤”等廖 廖数人而已。而同在七贤之中,能真正与嵇康比肩者,又 独有陈留阮籍一人。 无独有偶,阮籍之狂与嵇康之傲难分伯仲。 晋书卷四十九阮籍传中的记载:“籍又能为青白 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及嵇喜来吊,籍作白眼, 喜不怿而退。喜弟康闻之,乃赍酒挟琴造焉,籍大悦,乃 见青眼。 ” 阮籍此举得到的结果是“由是礼法-之士疾之若仇” 。 若阮籍、嵇康之类人,绝不苟同于流俗,与庸人虚与 委蛇。 至于俗人所尊崇的“礼” ,又是个什么玩意?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老子 ”,中华数千 年文明,多少伪君子打着“礼”的旗号行假仁、假孝之实。 客观地说,儒家所提倡的“礼” ,乃至今天中国、日 本、南北朝鲜、越南所自我标榜的“礼仪之邦” ,形式多于 实质。总之先在人前把“礼”中所约定俗成的都做好了, 于是便有“仁” 、 “孝”之名,至于心中到底是怎么想的, 谁也不知道。 因为“礼”和“仁” 、 “孝”其实并没有真正的直接关 系。 窃以为孔子提倡“礼” ,其实只是建立一种理想的社 会制度。这个社会制度的前提是等级社会,众人依据在社 会中所处的地位不同,不论在物质上(名、利)还是精神上, 都是一个不平等、不对称的关系。 阮籍、嵇康是庄子传人。庄子所提倡的是“天地与我 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这是一种对人、对物最终极的平等。 所以俗人们所提倡的礼制(社会秩序)、功名(进取心), 对阮籍、嵇康之类人物是毫无意义的。所以阮籍敢以青白 眼视人,嵇康敢直接无视政治新贵钟会。 为什么我认为阮籍、嵇康是庄子传人,而不是老子传 人呢?(黄帝是道家人物所伪托,姑且不论) 今人常言:庄子是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这句话并 没有错,但是不完整。 因为庄子很多人生观,并不同于老子。老子虽然提出 了“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 ,但是这只是一种思想 认识,到具体的人生抉择上,老子又说“致虚极,守静笃” , “我有三宝,持而有之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 “人之生也 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 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 提倡谦虚自守、不当出头鸟、以柔克刚的老子,断然 不会教人做出像庄子鼓盆而歌,阮籍翻青白眼,嵇康刚愎 无礼的事情来。 以佯狂来傲世或避世,中华史上大体就庄子这一派。 儒家自不必说,盛行于唐宋的禅宗,虽然有若干呵佛 骂祖的大德,但尊礼守序,仍然是主流。如坛经中记 载的曹溪慧能(世称六祖,中国禅宗实际上的创始人)的话: “内心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 , “若修功德之人,心即 不轻,常行普敬,心常轻人,吾我不断,即自无功,自性 虚妄不实,即自无德,为吾我自大,常轻一切故” 。 说回阮籍、嵇康,比起嵇康完全不加掩饰地表达自己 的思想倾向,阮籍就更世故一些。 晋书卷四十九阮籍传 记载:“籍虽不拘礼教,然发言玄远,口不臧否人物” 。 好一个“口不臧否人物” ,隐于朝的大隐大体都参悟 了这个道理。 不过,阮籍之狂仍然是冠绝天下,有两则事例。明代 的学者胡应麟评介世说新语:“读其语言,晋人面目 气韵,恍惚生动,而简约玄淡,真致不穷,古今之绝唱也。 ”既是绝唱,定有属于他绝唱的魅力,反复认真诵读这 36 门学说,定能让我们受益匪浅。 篇二: 世说新语 ,是中国南朝时期产生的一部主要记述 魏晋人物言谈逸事的笔记小说。是由南北朝刘宋宗室临川 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梁代刘峻作注。 全书原八卷,今传本皆作三卷,分为德行、言语、政 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全书共一千多则,记 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轶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 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 后世之人对次书评价颇高,因其历史意义独特,文笔 极佳,不仅是一本笔记小说,还是 研究魏晋风流的极好史料,其中关于魏晋名士的种种 活动如清单、品题,种种性格特征如栖逸、任诞、简傲, 种种人生追求,以及种种嗜好,都有生动的描写,纵观全 书,可以得到魏晋时期几代世人的群像,通过这些人物形 象,可以进而了解那个时代上层社会的风尚。 下面让我们来看一下几个典型的故事,第一个小故事, 讲述的是顾悦和简文帝。顾悦和简文帝同岁,但顾悦头发 早已白了,简文帝问他:“为什么你的头发比我先白了呢? ”顾悦回答说:“蒲柳的资质,临近秋天就凋零了,松柏 的资质经过秋霜反而更加茂盛。 ”用了一个形象生动的比喻, 说明了人的资质是有差异的,由此也导致了人生的许多不 同;第二个小故事,讲述的是身在庐山的远公,虽然年老, 但仍然不停地给弟子们讲论佛经,他时常告诫弟子,说: “我如黄昏时的落日余辉,自然不会照得久远了,只愿你 们像早晨的阳光,越来越明亮!”这生动形象的将一寸光阴 一寸金的道理刻在了弟子们的头脑中。晋文帝的一个玩笑, 一个调侃,却引出了顾悦如此富有哲理的回答:资质禀赋 的不同应活出不一样的精彩人生。远公用桑榆之光来比喻 自己,用朝阳之辉来比喻年轻的弟子,告诫我们学习是一 刻也不该放松的。在书中,作者以其独特的叙述道理的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汽修证书考试题库及答案
- 北京市门头沟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数学试题含参考答案
- 心理试题目答案及二选一
- 农村区域环境改善与生态修复项目合同书
- 西红柿作文400字7篇
- 高效记忆训练课感悟400字13篇范文
- 教育资料表格-学习资料清单
- 企业市场营销策划模板及执行方案
- 想象作文未来的世界11300字12篇
- 企业文化传承与发展培训教学大纲
- GB/T 32911-2016软件测试成本度量规范
- 广东省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东莞检测院招考【共500题含答案解析】模拟检测试卷
-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 独股一箭2010年20w实盘
- 数控加工中心培训课件
- 自动控制原理全套ppt课件(完整版)
- 智慧燃气安全监管平台建设方案
-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全套课件230P)
- 学校及附属设施建设施工方案 (1)
- 公共关系策划(共47页).ppt
- 卒中相关性肺炎-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