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县县城f区控制性详详细规划说明_第1页
乾县县城f区控制性详详细规划说明_第2页
乾县县城f区控制性详详细规划说明_第3页
乾县县城f区控制性详详细规划说明_第4页
乾县县城f区控制性详详细规划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总体说明 乾县位于陕西省关中盆地中段北侧,渭北高原的南缘,东临礼泉县,西接抚顺县,南连兴平、武功县, 北邻麟游、永寿县,是咸阳市域次中心,隶属于咸阳市。著名的乾陵位于乾县中部,南与县城相毗邻。县域 内有 312 国道和福银高速以及预建的西平铁路均贯穿全县。地处东经 10800-10824。北纬 34193445 之间。县域南北长 48 公里,东西宽 37 公里,全县总面积 1002.71 平方公里。 乾县地势北高南低,差异明显,平均海拔 712 米。条河流,均系黄河水系,总长 102.75 公里,径流总 量 3.15 立方米秒,境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 乾县总人口 527696 人。乡村人口 492062 人,与城镇人口比例为 13.8:1。 1996 年,乾县国民生产总值 10.2 亿元;工农业总产值 9 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 4.1 亿元,工业总产值 4.9 亿元;财政总收入 6001.1 万元,城镇、农村人民纯收入分别 2065.3 元和 1145.2 元。 乾县境内主要工业资源为石灰石。贮量大,品位高,现已探明储量 3 千亿立方米,乾陵脚下的地热水和 矿泉水资源丰富,全县工业门类比较齐全,有市属中型企业户,县办工业企业户。乡镇企业 8301 个, 从业人员 47280 人。形成化工、轻纺、建材“ 三大龙头” 和机械加工、农副产品加工“两大群体 ”。硅铁、电石、 碳黑、轻钙、棉纱、棉布、印花布、针织、服装、橡胶、果汁等产品已成为乡镇企业的拳头产品和出口创汇 产品。 乾县是农业大县,1995 年被国务院确定为“产粮大县” ,被陕西省确定为“优质苹果基地县 ”。陕西省重点 水利工程“引冯济羊 ”工程已全线贯通,交付使用后,将新增有效灌溉面积 10 万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 米、棉花、油菜、苹果、酥梨、烤烟等科 22 种。1996 年,全县粮食总产 26.5 万吨,果品总产 12.7 万吨。 乾县有林地 44 万亩,森林覆盖率 24%。果品总面积 32 万亩,占全县林地面积的 72.7%。 乾县交通发达。县城距省会西安 74 公里,距陇海线 27 公里。咸阳国际空港 30 公里,312 国道穿境而过, 境内公路四通八达,公路总里程 765.57 公里,其中县及县以上道路 136.47 公里,乡道 48.1 公里,村道 544 公里,乡乡油路化,村村砂石路。 乾县名优土特产品众多。主要野生药材有柴胡、防风、远志、荆芥、地骨皮等。苹果、柿子、酥梨为乾 县大名果。 乾县为陕西省 18 个文物大县之首,全县共有重点陵墓 19 个,具有开发保护价值的古陵墓 20 多个,有 先民遗址 88 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个,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个,胜迹景点 135 处,馆藏文物 3905 件,其中帝王陵墓有乾陵、靖陵、庄陵,尤为唐高宗李治与女皇武则天合葬墓乾陵闻名中外。乾陵位 于县城北公里的梁山之上,是陕西关中地区十八座唐陵中唯一保存比较完好的皇家陵园,也是世界上唯一 的两朝皇帝,一对夫妻的合葬墓。属全国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另外,被成为乾县八景的唐陵戴帽、五峰叠 翠、双乳凌烟、石马开道、金龙锁关、龙岩古寺、响马名潭,历史底蕴深厚,自然景观别致,是旅游、休闲 的佳境。 乾县县城 F 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 乾县共有科技人员 6706 人,其中获高级职称的 65 人 1995 年以来,向国家省市申报科技试验项目 24 项和西北农业大学协作的”渭北旱塬小麦综合试验研究” 居世界领先水平:苹果根瓜绵蚜和梨九棉蚜属国际 首例发展;历届中国杨陵农业科技博览会上,共荣获”后稷金像奖” 个 全县有各类文化团体 80 多个,广播电视台、电影院、剧院、图书馆各座,文化中心 25 处,1996 年投 资 350 万元,建成了乾县电视台,乾县电视差转台和浅显教育电视台。 过去境内北部群众因长期饮用窖水,导致大骨节流行。近年来,县政府投资 4200 万元,新打机井 18 眼, 解决群众饮水困难,改善了群众生活条件,杜绝了地方病源。 今年来,乾县立足县情,发挥优势,扩大开放,确立了饿“以乾县为龙头,以城镇为依托,以资源为优势, 以商贸为纽带,大开放,大开发,促进大发展”的开放兴乾思路。制定了乾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 ,加快招 商引资进程。 乾县骨干企业有: 乾县乳品厂,年产奶粉 900 吨。主导产品“ 乾陵牌”全脂牛奶粉,荣获96 中国食品行 业名优产品奖和97 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乾县造纸厂,1984 年筹建,总投资 1000 万元,年生产能力 6000 吨。1996 年创产值近千万元,实现税金 114 万元。 第二章:近年来乾县县城规划建设基本情况 乾县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始创于秦孝公 12 年,唐睿宗文明元年,迁城于今址的乾州古城座落在旅游 胜地乾陵脚下,是陕西省历史文化名城、省级卫生县城。近年来,乾县依托厚重的人文历史积淀和个性鲜明 的区位特征,坚持创新思路,率先发展,大力实施城镇化战略,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十五”期间,县城建 设总投资 3.5 亿元,新建改建城区道路 10 条,9.3 公里,硬化小街巷道路 26 条,铺设人行道 5.6 万平方米, 人行道铺装率达到 96%;建成县城排水(污)总渠 8.62 公里、埋设排水管道 6.2 公里、建成第二水厂、埋设 供水管道 2.1 万米;栽植行道树 5300 棵,新建绿化带 1.65 万平方米,草坪 2.7 万平方米,新增绿地面积 4.6 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 25.6%,人均绿地面积达到 5.1 平方米;安装路灯 198 盏,高杆灯 4 座,礼 花灯、霓虹灯、射灯 210 组;建成乾州建材市场和三眼桥大市场三期工程,新建改建广场 4 个,水冲式公厕 4 座;新建临街建筑物 26 万平方米,住宅小区 5 个,总面积 10 万平方米。城区面积由 5.6 平方公里扩大到 12 平方公里,人口由 6.5 万人增加到 10 万人以上。一个风格鲜明,设施配套的现代旅游商贸城市已基本形 成。 道路建设是今年城市建设的重点之一。按照合理布局,宽畅通达的路网建设规划,投资 1200 万元,完 成了朝阳南路拓宽改造,桥东新街改造,东大街、西大街东段道路改造,东大街、南大街、朝阳南路人行道 彩砖铺设和主要街区路面修补工程,进一步提高了道路等级,增强了城市的承载力和通行能力。 绿化亮化是今年城市建设的一大靓点。以建设生态园林城市为目标,在一条路一种行道树,一条街一种 绿化风格的基础上,通过拆墙透绿、沿路造绿、见缝插绿等措施,千方百计扩大绿化面积,努力提高绿化水 平。投资 400 多万元,对西兰大街绿化带及两侧花坛进行了高标准、全方位的改造建设,建设了 3 公里碧波 荡漾,花团锦簇的绿化长廊和 3.3 万平方米千姿百态的,新颖美观的绿化小品。并在主要街区和广场栽植行 道树 1200 棵,花木 23 万株,新建草坪 5000 平方米。为了打造县城的不夜景观,投资 200 万元,在西兰大 街、东大街、东新街、桥东新街、东二环路等街道安装路灯 202 盏,在城区六个什字安装典雅大方的高杆灯 24 组,主要街区安装色彩斑斓的景观灯 26 组,基本形成了“一街一灯,一街一景,一个什字一种风格”的 城市景观。 实施进化工程,是今年城镇化建设的又一重大举措。按照“建管结合、突出重点、全面治理、以城带乡” 的要求,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为期 100 天的城乡规划建设及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并投入 100 多万元添置 大型洒水车、垃圾清运车、保洁车辆,安装果皮箱,自行车存放栏等市容设施。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秩序良 好,卫生整洁,顺利通过了省级卫生县城复查验收,正在向国家卫生县城的目标迈进。 为了突出建设重点,彰鲜城市魅力,县委、县政府制定了“拓好一个新区、建好两个示范街、抓好三个 功能区、改造好四个广场、建设好五个标志性建筑”的宏伟蓝图。从 8 月初开始,县上抽调 20 名县级领导、 80 多名干部,打响了 4.5 公里的西兰大街拓宽改造战役。现已拆除各类建筑物 1.7 万平方米,并按照工业区、 唐文化风貌区和现代园林风貌区的规划要求进行建设。力争尽快把西兰大街建设成为集旅游、工业、商贸、 文化为一体,建筑和环境相互融合渗透,历史印记和时代特质有机弥合对接,特色鲜明,风景迷人的精品街 区。 “十一五期间”,乾县城市建设将按照“拉大框架、改善环境、完善功能、提升品位”的思路,积极实 施北连乾陵旅游综合开发区,南拓工业园区,东接银武高速大通道的战略,力争将县城城区面积扩大到 16 平方公里,人口超过 15 万人;11 个建制镇中,建成 2-3 个省、市级明星镇。全县城镇化率达到 40%以上。 把乾县县城建设成具有独特文化品味的国内外知名文化旅游城市,具有强烈时代气息,又有鲜明地方特色的 现代化“精品”城市。 第三章:乾县县城 F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各类图件说明 (一)规划区区位图 乾县县城 F 区位于乾县县城西南部,北部与西平铁路沿线相邻和老城区 B 区相望,南部与村镇相接, 用地较为宽广,用地性质为几倍农田,西望河流,东与县城 E 区相接,是乾县县城开发扩张的新区。该区共 有 16 个地块,地块形状较为规整,地块高差相对较小、起伏小较为平整,是县城开发的理想区块。该区总 共规划用地面积 1121.6958Ha,该区将会规划建设成为乾县县城新型的示范性城镇片区。 (二)用地现状图 乾县县城 F 区用地基本现状为:工业用地、农村居住用地和基本农田,其中工业用地和农村居住用地 占地面积较少,三类主要基本用地面积分别为“工业用地:32.1966Ha、农村居住用地:27.8064Ha、基本农 田:1061.6928Ha” ,该片区用地类型比较少,在开发建设中旧区改造和搬迁的安置的阻力较小和费用较少。 (三)用地规划图 乾县县城 F 区经过初步规划确定了其基本用地性质,其中大体上规划的基本用地有:二类居住用地、 商业金融用地、市场用地、中小学教育用地、教育科研设计用地、广场用地、体育用地、消防用地、供热用 地、供油用地、供气用地、社会停车场用地、行政办公用地、公共交通用地、防护绿地、居住区绿的、污水 处理用地、公园、医疗用地、文化娱乐用地、影剧院用地等共 6 大类、21 小类规划用地。规划用地类型多样, 用地功能较为齐全,配套设施用地规划较为完善,基本上能够满足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该片区的所有规划 用地总面积为 933.6168Ha,其他为道路交通设施占用,其中居住用地占 427.7766Ha,占所有规划用地面积的 45.82%;公共绿地占 165.5516Ha,占所有规划用地面积的 17.73%;商业金融用地占 56.7655Ha,占所有规划 用地面积的 6.08%;防护绿地占 42.2328Ha,占所有规划用地面积的 4.52%。总的来看该片区内居住用地占总 规划用地面积最多,其次为公共绿地、商业金融用地、防护绿地、小学用地、中学用地、公共设施用地等, 由此可知该片区主要规划满足人们的居住为主,加以较高比率的公共绿地,该片区将打造成为绿色舒适的乾 县理想的一流的居住片区。 (四)道路交通规划图 乾县县城 F 区道路交通规划比较完善合理,规划道路系统分为三级,道路断面为三断面,A 断面道路宽 度为 36m,B、C 断面道路宽度均为 30 米,道路系统分级明确,道路网规划实用、网路系统发达、能够很好 的服务市民,方便人们的交通出行。道路网络北部与铁路交错穿插而过并且与 B 片区紧密相连,同时片区东 部道路网络与 E 片区道路紧密相连,与 E 片区完全成为一片形成了城市群,不但方便了片区之间的交通通行 而且更加加进了片区之间的各种联系,更有利于片区之间彼此的发展。并且通过交通网络和其他片区发生联 系,加强彼此间的合作与交流。 (五)规划结构分析图 乾县县城F区规划结构功能基本概括为“一心,两片,三轴,四带,五点”的结构形式。 “一心”以行政办公为主要功能,形成乾县县城F片区城市功能核心区; “两片”行政办公用地以北和以南基本对称的两大居住片区; “三轴”景观轴线,发展主轴和发展次轴; “四带”西部防护绿地带、科研教育区带、东部居住区绿地带和商业发展 带; “五点”五个地块区服务集中点,分别为北部居住地块区中心、南部居住地块区中心、科教地块中 心、商业地块中心、行政办公区块中心和生态供氧中心。 (6)给排水规划图 1、给水规划 (1)给水系统 乾县县城 F 区用水由乾县自来水厂统一供水,根据总体规划的布置,乾县水厂到远期 2020 年达到 5 万 吨/日的供水规模,水源取自东坞水库。一水厂可保留作为备用水厂。县城内给水管沿道路布置,一般位于 道路中心西侧或北侧人行道下。给水管道干管和分配管可采用球墨铸铁管,接户管大于 DN200 的采用铸铁管, 小于 DN200 的采用 UPVC 管。 (2)供水水压 乾县县城 F 区内多层建筑由市政给水管网直接供水,高层建筑需自行加压供水。 (3)消防 乾县县城 F 区规划采用生活消防同一的供水系统,消防水压采用低压制,按规范每隔 120 米左右设置一 个室外地上式消火栓。 2、排水规划 (1)排水体制 乾县县城 F 区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分流制。 (2)污水量确定 污水量以给水量的 80%计算,则城区的最高日污水量为 4 万 m3/日。 (3)排污系统 乾县县城 F 区污水由乾县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根据乾县县城总体规划,乾县污水处理厂建于县城西南 河流下游,远期 2020 年规模为 3 万吨/日,处理深度为二级。县城内污水分片排放,污水自北向南、自东向 西排入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污水干管沿途需设置若干污水泵站提升污水。污水管一般埋设于道路中心以东 或南侧慢车道下,管材可采用钢筋混凝土管。 (4)雨水排除 乾县县雨量公式套用丽水市短历时暴雨强度公式: q= 3421.8(1+0.6041gTE)(t+12.023) 取重现期 P=1 年,集雨时间 t=15 分钟。 雨水经管道或渠道收集后根据地势分散就近排入水体。 雨水管一般埋设于道路中心偏东或南侧的快车道下。 F 区东块采用抬高地面的方法排水,高水高排,要求地面水全部排入加胡坑。F 区西块在巨新高村附近 设 排水站,在大洪水时强排地面水。F 区北采用抬高地面的方法排水,要求建筑标高达到 50 年一遇防洪 标 准。 (七 )电力电信规划图 1、电力规划 (1)规模预测 根据乾县县城 F 区控规按排的各类建设用地规模,按最大开发强度,结合乾县城镇体系规划和乾 县城市总体规划,预测本区域内各类用电负荷为: 居住及配套公共服务设施用电负荷为: 4.07 万 KW 各类公共设施用电负荷为: 0.78 万 WK 科教类用电负荷为: 1.28 万 KW 仓储类用电负荷为: 17KW 交通、道路、车站、广场类用电负荷为: 392KW 市政公用设施及其它类用电负荷: 352KW 合计电力负荷为: 4.34 万 KW 负荷密度为: 0.577 万 KW/平方公里 年用电量约为: 1.95 亿 KWh (2)电力规划 1)在本域内形成 110KV 变电所一座,35KV 变电所二座。同时原则上确定不再考虑 35KV 及 35KV 等级以 上的新的变电所建设。区域内采用 10KV 中压配电,380/220V 低压配电。 2)中压配电电源考虑由上述三座变电所引出 10KV 中压线,进入 10KV 电力开闭所,较大负荷用户可由 专线供电。 3)区域内 10KV 电力开闭所,原则上考虑二进十出,每座开闭所最大容量为 1.5 万 KVA,每条出线控制 为 0.15 万 KVA 左右。电力开闭所宜与其它公共设施联建。 4)区内根据 10KV 配电网架结构,设置环网配电 10KV 开闭所 35 座,10KV 中压配电线路原则上考虑以 架空敷设为主,0.38/0.22KV 低压配电线路原则上考虑以下地处理为主。10/0.38KV 变配电所一般应考虑室 内附设变,居住小区以专用箱式变为主,原则上不得在道路二侧设置杆上变,以利于区域内环境和电网运行 的安全可靠性。 5)10KV 电力主干线走向原则上考虑为东西向道路,走北面。南北向道路,走东面。 6)加快城区内一户一表工程进度,每户容量至少安排 4KW,适当提高安装技术标准。同时积极探索分时 供电的可能。 2、电信规划 (1)规模预测 根据乾县 F 区控规按排的各类建设用地规模,结合乾县城镇体系规划和乾县城市总体规划,预测本区域 内 各类固定电话装机数为: 居住及配套公共服务设施电话数为: 3.39 万部 科教类电话数为: 0.783 万部 仓储类电话数为: 0.129 万部 交通、道路、车站、广场类电话数为:84 部 市政公用设施及其它类电话数为: 236 部 合计固定电话用户数: 4.33 万部 固定电话交换机容量: 6 万门 配置的电话用户线对约 4.5 万线对以上。 (2)电信规划 加速乾县电信网向数字化、宽带化、智能化和个人化信息网方向发展,大力推广和应用各种信息技术, 及时实现电信基础网的整体升级,深入开发和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全面推进乾县地方经济信息化。 大力推进政府上网工程,企业上网工程,家庭上网工程的建设,促进和加快乾县地方经济信息化进程。 普遍实现光纤到大楼(FTTB) ,光纤到路边(FTTC) ,部分实现光纤到用户(FTTH) 。 有计划分层次的实现电信网、有线电视网、计算机网“三网合一”的步伐,2005 年之前光纤宽带业务 接入网点,到达城市居民区。 区域内考虑了三处电信综合办公点,根据条件可增设 1-2 处电信服务窗口。规划中各居住区,工业区 在修规中,都必须考虑通信机房用地,业务发展用房,每处大致为 100M2左右,层高 3 米,承载力为 600kg/m2,可与公建等建筑联体建设。 通信主干线走向原则上考虑为东西向道路,走南面。南北向道路,走西南。 区内电话交换设施,在公共设施区应建室内电话交换室,其它区域一般采用落地式交接箱。区域内各 级线路,主、次应采用原则上应全部下地处理,建筑内部的电话用户线应采用埋墙穿管方式敷设,电信附设 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期设计和施工。 (8)供热燃气规划图 1、供热规划 乾县县城 F 区供热根据总体规划的布置,县城内供热管沿道路布置,一般位于道路中心西侧或北侧人 行道下。供热管道干管和分配管可采用球墨铸铁管,接户管大于 DN200 的采用铸铁管,小于 DN200 的采用 UPVC 管。 2、燃气规划 乾县县城 F 区供热根据总体规划的布置,县城内供热管沿道路布置,一般位于道路中心西侧或北侧人行道 下。燃气管道干管和分配管可采用球墨铸铁管。 (九)环保环卫规划图 1、公共厕所 规划结合绿带、街道及公用设施用地共设置水冲式公厕15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