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大经济形势分析会汇 报材料 2011 年全省经济形势分析及 2012 年展望 江西省统计局 (2012 年 1 月 9 日) 2011 年是“十二五”时期开局之年,也是江西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推 进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关键之年,全省上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加大发展方式转变力度,加快经济结构调整 步伐,加强物价调控,有效化解复杂的宏观环境、政策推力减弱、经济运行中 矛盾增多等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延续了“十一五”以来后发快上、积极追赶的 态势,“十二五”规划实施顺利开局。但同时经济发展中的不确定因素增多, 制约经济平稳运行的矛盾和问题不少,处理好保增长、调结构、稳物价三者之 间关系的难度加大。结合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发展形势研判,2012 年全省经济仍 将平稳增长,增速保持高位运行略有回落,但将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一、经济运行总体概况:增长平稳、调控有效、效益提高、民生改善 前三季度,实现生产总值 8086.8 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 12.8%,保持 了 10%以上的较快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3.4 个百分点,居全国第 14 位、同 比前移 1 位,在中部高于河南 1.4 个百分点、排第 5 位。预计全年生产总值突 破万亿,达 1.12 万亿元,增长 12.5%。2011 年,财政总收入突破 1600 亿元, 达 1645 亿元,比上年增收 418.8 亿元,增收首次超过 400 亿元,增长 34.2%。 其中,地方财政收入跨越 1000 亿元台阶,达 1053.4 亿元,比上年增收 275.3 亿元,增收首次超过 250 亿元,增长 35.4%。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均实 现三年翻番。 1、生产平稳增长 一是农业生产形势较好。前三季度,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1295.2 亿元, 按可比价计算,增长 4.2%,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 812 亿元,增长 4.3%,高于 全国平均水平 0.5 个百分点。粮食产量创历史最好水平。2011 年粮食总产达 410.6 亿斤,增产 19.6 亿斤,增长 5.0%,创历史最好水平。畜牧业生产反弹迅 速。前三季度,生猪出栏 1905 万头,增长 1.3%,存栏 1545.4 万头,增长 0.7%,猪肉产量 149.4 万吨,增长 1.5%。渔业生产平稳增长。前三季度,水产 品产量 152.1 万吨,增长 3.6%,其中水产品养殖产量 137.6 万吨,增长 4.6%。 二是工业生产平稳增长。1-11 月,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 3540.1 亿元, 增长 19.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5.1 个百分点。预计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 加值 3820 亿元,增长 19%。重工业增速加快,规模以上轻、重工业增加值分别 为 1122.4 亿元和 2417.7 亿元,增长 20.3%和 18.7%,重工业增幅比 1-10 月提 高 0.4 个百分点。37 个工业大类行业增加值全部实现增长,增速超过 20%的达 18 个,16 个行业与 1-10 月相比增速加快。 三是服务业持续较快发展。前三季度,服务业实现增加值 2617.7 亿元,增 长 10.6%,同比提高 0.3 个百分点。交通运输业运行良好。1-11 月,公路运输 货运总量 89245 万吨,增长 10.6%,货运周转量 1875.4 亿吨公里,增长 11.2%;水路运输货运量 6825 万吨,增长 16.3%,货运周转量 187.1 亿吨公里, 增长 12.6%;铁路运输货运量 5278.6 万吨,增长 7.5%,货运周转量 669.5 亿吨 公里,增长 4.3%。批发零售业持续快速增长。1-11 月,限额以上批发业销售额 1530.6 亿元,增长 27.2%;零售业销售额 660.5 亿元,增长 24.9%。 2、宏观调控成效显现 一是结构改善。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二三一”的格局稳固。前三季度, 三次产业结构为 10:57.6:32.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 3.5%、67.9%和 28.6%。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民间投资贡献率上升。1-11 月,民间投资完成 5615.1 亿元,占全省投资的比重为 71.3%,增长 36.6%,增幅高于全省投资 9.2 个百分点,对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 88.9%,比 1-10 月上升 5.1 个百分点。 二是物价高位企稳回落。1-11 月,CPI 同比上涨 5.4%,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0.1 个百分点,比 1-10 月回落 0.1 个百分点。其中 11 月份当月 CPI 同比上涨 4.2%,涨幅比上月缩小 1.1 个百分点,当月同比涨幅已连续 4 个月回落。 三是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高位回落。1-11 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 742.9 亿元,增长 25.8%,增幅比 1-10 月回落 2.6 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面积 1898.3 万平方米,增长 0.6%,增幅比 1-10 月回落 4.5 个百分点。 四是贷款增速回落。11 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为 9097.9 亿 元,比年初增加 1374.1 亿元,增长 18.2%,同比回落 4.5 个百分点。 3、企业经济效益持续提高 一是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继续攀升。1-11 月,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 286.6%,同比提高 20 个百分点。创年内和历史同期新高。 二是主营业务收入快速增长。1-11 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 入 16429.9 亿元,增长 42.6%,其中,国有企业 1910.9 亿元,增长 41.1%,拉 动收入增长 4.8 个百分点;股份制企业 5396.5 亿元,增长 38.1%,拉动 12.9 百分点;“三资”企业 2835.7 亿元,增长 39.3%,拉动 6.9 个百分点。 三是企业利润大幅增加。1-11 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 954.1 亿元,增长 49.6%。从主要行业看: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 81.2%,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 81.6%,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 27.0%,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增长 44.9%,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 27.4%。 4、民生逐步改善 一是居民增收步伐加快。前三季度,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12926 元,增长 12.9%,同比提高 3 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现金收入 5102 元,增长 21.3%,同比 提高 9.7 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0.6 个百分点;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达 23745 元,增长 16.6%。民生“三项收入”增幅均比上半年有所加快。预计全年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17400 元,增长 12.4%;农民人均纯收入 6600 元,增长 14%。 二是民生支出增长较快。1-11 月,财政支出中,住房保障支出增长 85.5%,交通运输支出增长 96.4%,医疗卫生支出增长 36.2%,教育支出增长 24.6%。 三是消费水平不断提高。1-11 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3085.7 亿元,增 长 17.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0.7 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 968 亿元,增长 30.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7.5 个百分点。预计全年社会消费品零 售总额 3452 亿元,增长 17.7%。 二、经济运行中的主要亮点:农业基础进一步巩固,战略性新兴产业迅速 发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全面扎实推进 1、农业基础进一步巩固 2011 年,全省粮食总产达 410.6 亿斤,继 2009 年后再次突破 400 亿斤, 实现了大灾之后的恢复性快速增产,并跨上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粮食单产达 374.9 公斤/亩,水稻单产达 391.9 公斤/亩,早稻单产 378.4 公斤/亩,晚稻单 产 390.9 公斤/亩,均创历史新高。这是我省“十二五”开局之年经济运行中的 一个突出亮点。 2、战略性新兴产业迅速发展 我省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打造包括光伏、风能核电、新能源汽车 等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强劲增长,在全省经济中的 比重持续攀升,正在构筑起江西科学发展、绿色崛起新脊梁。 一是投资强劲增长。1-11 月,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投资 1931.9 亿元, 占全省总投资的 24.5%,增长 37.5%,比全省投资增速高 10.1 个百分点,对全 省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 31.1%。 二是生产快速增长。1-11 月,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工业增加值 1425.8 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 40.3%,增长 21.8%,高出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平 均增速 2.7 个百分点,对全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 45.7%。 三是效益快速提升。1-11 月,十大战略性新兴工业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7620.5 亿元,占全省工业的比重为 46.4%,增长 42.6%,对全省工业收入增长 的贡献率为 46.3%;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 378.6 亿元,增长 24.7%,占全省工业 的比重为 39.7%。 四是招商成效显著。1-11 月,引进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亿元以上项目 273 个,实际进资 658.8 亿元,分别占全省总量的 49.8%和 50.8%。 3、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成效明显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作为江西省第一个国家战略,使江西发展有了更高 的载体,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规划区崛起的步伐催人奋进。 一是经济总量增速高于全省。前三季度,区内生产总值达 4676.4 亿元,占 全省的比重达 57.8%,同比提高 0.6 个百分点,增长 12.9%,高于全省增幅 0.1 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达 625.8 亿元,占全省的比重达 50.8%,增长 39.5%,高 于全省增幅 2.8 个百分点。 二是工业生产运行平稳。1-11 月,区内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2093.6 亿元,占全省的比重达 59.1%,增长 17.9%,对全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 57.3%;1-10 月,区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9091.5 亿元,占全 省的比重达 62.1%,增长 40.6%;实现利税 757.1 亿元,占全省的比重达 54.9%,增长 34.7%。 三是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力度不断加大。1-11 月,区内新引进省外 5000 万 元以上项目 599 个,占全省的 46%;实际进资 1202.4 亿元,占全省的 52.5%。 三、当前经济运行中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1、企业生产经营压力增大 从市场看,2011 年以来,世界经济复苏困难重重,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增速 持续回落,市场约束对我省经济的影响在不断强化。三季度,企业家信心指数 为 133.5,分别比一季度、二季度下调 6.1 和 1.5 点。从资金看,2011 年,央 行连续 6 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3 次加息,致使国内各银行资金链紧张,都相 应提高了贷款条件,持续紧缩的货币政策加剧了企业融资难度,增加了企业融 资成本,同时也加大了一些企业资金链断裂的风险。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更为 突出,民间借贷成本大幅上升,潜在金融风险不断积累。1-11 月,规模以上中 小型企业利息支出增长 47.9%,比大型企业增速高 18.9 个百分点,其中,中型 企业利息支出增长 35%,小型企业利息支出增长 60.1%。企业流动资金紧张,两 项资金(应收账款与产成品)占用持续增加,1-11 月,规模以上工业应收账款 和产成品资金分别增长 29.7%和 30.2%,“两项资金”占用占流动资产的 25.7%。从用工看,最低工资标准普遍上调,增加了企业的工资开支。不仅如此, 我省企业需求较多的熟练技术工、商业和服务业人员供给相对不足。从经营成 本看,受国际市场传导和国内供需矛盾的影响,我省能源、原材料价格居高不 下。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当月涨幅至 2011 年 10 月份连续 21 个月呈两位数 上涨,7 月份涨幅最高,达 15.2 个百分点。原材料成本上涨,使企业的利润空 间进一步被压缩,企业获利甚微。1-11 月,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成本增长 43.7%,高于主营业务收入增速 1.1 个百分点。 2、投资持续增长难度加大 一是建设资金增速持续走低。在控制通胀的大背景下,信贷收紧,企业融 资困难,有相当一部份项目单位因宏观经济不景气,没能按计划开工和完成投 资,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投资的高速增长。1-11 月,全省投资资金到位 9115.2 亿元,增长 11.9%,低于全省投资增速 15.5 个百分点,其中国内贷款 696.6 亿 元,下降 3.9%。二是用地指标不足。生产性投资和政府主导性国有投资是投资 的主体,而工业用地指标严重不足、土地报批的要求高、审批时间长,征地拆 迁困难,项目无法落实,投资成为无米之炊。我省不少地区的工业园区正处新 区和老区交替阶段,老区土地已用完,新项目无法入园。新区征地艰难,惜地 如金。另外,园区在规划上强调产业聚集、环保节能的原则,对投资项目单位 从严挑选,有相当部分新项目和改扩建项目被拒之园外。另一方面,由于新的 拆迁法规出台,拆迁难度加大,进度明显减缓,使得建设用地供应紧张的情况 更为凸显,甚至部分重点项目的用地也受到影响。 3、消费缺乏新热点 近几年,全省以汽车、家电为代表的消费热点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明显。 2011 年,汽车购置税优惠和汽车家电下乡等刺激政策退出或递减对消费拉动减 弱,我省汽车销售增速大幅回落。1-11 月,汽车类实现零售额 211.7 亿元,增 长 25.7%,增幅同比回落 15.1 个百分点。未来汽车、家电消费将面临较大的不 确定性,而新的大宗消费热点还没有出现。传统行业快速增长难度加大。2011 年消费增长领先的五金、电料类、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建筑及装潢材料 类合计比重仅为 8%,而汽车类比重为 23.4%,难以拉动消费持续较快增长。在 当前物价、利率及收入水平下,更多的居民倾向于储藏、投资,居民消费倾向 持续下调。 4、节能降耗不容松懈 据初步核算,前三季度,万元 GDP 能耗同比下降 1.53%,离全年下降 3%的 目标仍有明显差距。从电力消费看,前三季度,我省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 19.1%,比全国平均水平高 7.1 个百分点,居全国第四,中部第一。其中,占全 社会用电量 71%的工业用电量,增长 20.3%,比全国平均水平高 8.3 个百分点。 从工业能耗看,2011 年以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一直保持 10% 以上的高位增长。前三季度,石化、化工、非金属矿物业、黑色、有色和电力 等六大高耗能行业虽然完成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 45.6%,但能源消费 量占全省能源消费总量的 86%,增速达 13.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0.7 个百分点。 从各设区市看,受产业、资源结构以及节能措施力度大小不一等因素影响,各 地间工业节能降耗工作进展程度存在不平衡现象。前三季度,11 个地市中,有 5 市能耗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5、出口面临较大变数 全球经济复苏的脆弱性和复杂性,成本上涨和人民币升值的“内外夹击” 对我省外贸出口有一定影响。一是人民币持续升值压缩出口企业利润空间。二 是企业成本大幅攀升将使出口受阻。外贸企业生产成本不断上升,部分劳动密 集型产品出口面临巨大压力,利润增幅远低于订单增长。三是欧洲债务危机影 响进一步显现。欧洲是我省第一大出口市场,全省对欧洲出口增速由一季度的 165.8%回落到前三季度的 86.5%和前 11 个月的 73.2%。欧洲债务危机的影响进 一步显现,应密切关注。 四、2012 年经济走势展望 2011 年,全省经济增势稳中趋缓,既是自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效果显现, 以及新动能仍处于培育、成长阶段的结果,也有外部环境的影响。展望 2012 年, 主要影响因素不会发生明显变化,经济将延续调整态势,继续保持平稳增长。 从经济发展环境观察:发达经济体增速下滑,全球经济复苏遭遇新挑 战。一是美国等主要经济体增长疲弱。美国一、二、三季度 GDP 环比折年率分 别增长 0.4%、1.3%和 2.5%,均低于 2010 年四季度 3.1%的增幅。与此同时, “占领华尔街”抗议活动已蔓延至全美乃至其他国家,势必对经济复苏产生不 利影响。二是欧元区债务危机向核心国家扩散。希腊债务危机爆发后,西班牙、 葡萄牙等欧洲国家相继陷入债务危机,一旦希腊出现债务违约,有可能产生多 米诺骨牌效应,最终影响整个欧洲经济。三是大宗商品市场价格出现较大波动。 期铜、原油等部分商品价格经历 8 月初和 9 月份的两轮大幅下挫,反映出经济 增长放缓的状况。国内经济面临深度调整,但仍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 机遇期。“十二五”时期,调结构、转方式主线将贯穿始终,国内处于深度转 型期。前三季度,全国经济增长 9.4%,增速已连续六个季度放缓。国际货币基 金组织将 2011 和 2012 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期分别下调 0.1 个和 0.5 个百分点, 降至 9.5%和 9%;中国社会科学院 2011 年 10 月上旬发布的中国经济形势分析 与预测2011 年秋季报告也预计,2011 年 GDP 增速将比去年回落 1 个百分 点左右。另一方面,价格涨势虽有所趋缓,但仍持续高位运行,前 11 个月达 5.5%。2012 年经济发展仍面临着处理好保增长、调结构、稳物价三者关系的重 要任务。2011 年,面对复杂的经济环境,党中央、国务院沉着应对、科学决策, 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国民 经济总体运行良好,继续朝着宏观调控预期的方向发展,贸易顺差继续减少, 三驾马车之间的关系更加协调,经济增长的自主性增强。同时,工业化、城镇 化进程将加速推进居民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升级,新的经济增长点将不断涌现, 随着“十二五”规划的进一步实施。各地加快发展的劲头比较足,经济发展环 境得到改善。 从产业支撑观察:农业方面,全省强农惠农政策落实较好,粮食生产 实现丰收,为稳定经济增长奠定了基础。工业方面,有利因素是传统优势行业 保持强劲增长态势,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拉动工业增长的主要动力,新建投产 企业达产增效,这些都将对全省工业生产起到拉动作用;不利因素是外部市场 复杂多变,企业资金紧张、成本上升等矛盾突出,结构调整加力带来的震痛有 可能逐步加大,但 2012 年工业有望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服务业方面,更加 注重发展领域的拓展,投入力度加大,积极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 务等新型业态,加快发展旅游业、文化产业和服务外包业等现代服务业,服务 业将保持较快增长。 从需求拉动观察:投资方面,有利因素是各级政府加大抓项目、促投 资的力度,将对投资增长起到重要促进作用。国务院出台了关于鼓励和引导民 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将进一步促进民间投资的大发展。保障性住房建 设、产业集聚区建设、城乡建设、承接产业转移步伐的持续加快。不利因素是 建设项目用地依然比较紧张,供需矛盾比较突出,土地仍是制约项目建设的主 要影响因素。综合分析,2012 年投资仍将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消费方面,随 着城乡居民收入继续较快增长,通胀预期减弱,增加了居民即期消费需求;各 项保障政策不断完善,有助于减轻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提高居民的边际消费 倾向,预计 2012 年消费继续稳步增长。出口方面,受国际市场需求减弱、欧洲 债务危机加剧、人民币升值预期加大等因素影响,2012 年出口增速将有所回落。 五、几点建议 1、加快结构优化升级,切实转变发展方式。一是要加快推进技术进步及科 技创新,加大工业技改投入,鼓励企业自主开发创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加快运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延伸产业链、推 进深加工,全面提高传统产业和现有企业的技术水平。二是要全面促进资源优 化配置,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技术优势、区位优势,在产业延伸、产品拓展中 壮大支柱产业。三是构建节约型发展模式,抑制重复建设,降低能源消耗。 2、努力保持投资快速增长,继续做大经济总量。一是重点抓好政府性投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管理类创新管理办法
- 营销自助终端管理办法
- 规范网格员管理办法
- 药物营运与管理办法
- CCTV台标管理办法
- 西安市气瓶管理办法
- 综合人事部管理办法
- 西安护城河管理办法
- 融资租赁债权管理办法
- 产品掉落预防管理办法
- 2025年中国海洋功能性食品行业全景评估及投资规划建议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铷行业市场规模分析及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中国英语教育史》教学大纲
- 临床医学《门静脉高压症》教学课件
- 2022-2023学年仁爱版英语九年级上册单词、词组、句子背默
- 中医治疗烫伤的预防及处理
- 水稻机械化种植技术-洞察分析
- 5.2《圆的周长》(教学课件)六年级数学上册北京版
- DB4113T 043-2023 南阳艾草气象观测规范
- 特殊作业安全管理监护人专项培训课件
- 统编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材解读及集体备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