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计划发展规划.docx_第1页
中国航天计划发展规划.docx_第2页
中国航天计划发展规划.docx_第3页
中国航天计划发展规划.docx_第4页
中国航天计划发展规划.docx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航天计划发展规划 截至目前,我国已经成功突破和掌握了载人航天三大 基本技术,建成了较为完备的载人航天研制生产试验、测 试发射、测量控制体系,提升了我国航天产业的整体能力。 以下内容是品才网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中国航天计划规划, 欢迎参考! 中国航天计划发展规划 2018 中国航天发射计划 21 年前,我国载人航天事业蹒跚起步,21 年后,从神 舟一号到神舟十号,航天人步步筹谋,将一个个新高度标 记在浩渺太空中。截至目前,我国已经成功突破和掌握了 载人航天三大基本技术,建成了较为完备的载人航天研制 生产试验、测试发射、测量控制体系,提升了我国航天产 业的整体能力。 2018 年 1 一季度 长征-7 文昌 天舟二号货运飞船(TZ-2) 2 03 月 长征-3B/G2 西昌 亚太 6C(APStar-6C) 3 06 月 长征-2C CFOSAT(中法海洋学卫星) 4 06 月 长征-4C 西昌 嫦娥四号中继卫星(CE-4)、哈 工大两颗绕月微小卫星(DSLWP-A1/A2) 5 06 月 长征-2C/SMA 酒泉 巴基斯坦遥感卫星(PRSS-1) 6 下半年 长征-4B 太原 海洋二号 03 星(HY-2C) 7 12 月 长征-4B 太原 中巴地球资源卫星(CBERS-4A) 8 年底 长征-3B/G2 文昌 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CE-4) 9 年底 长征-2D 酒泉 高分七号卫星(GF-7) 10 长征-2F/G 酒泉 神舟十二号(SZ-12) 11 长征-5 文昌 天和号空间站核心模块 12 长征-4B 太原 资源三号 03 星(ZY-3C) 13 长征-4C 太原 风云三号 05 星(FY-3E) 14 长征-3B 西昌 风云四号 02 星(FY-4B) 15 长征-2D 酒泉 埃及遥感卫星二号(EgyptSat-II) 16 长征-3B 西昌 天链二号(TL-2) 17 长征-3B 西昌 亚太 6D 卫星(Apstar-6D) 18 深空太阳观测台 19 高通量宽带卫星/亚太卫星宽带通信(深圳)有限公 司 20 长征-8 首飞 文昌? 21 两颗吉林省林业卫星 22 年底 星空一号 23 信使一号(零壹火箭首飞) 北斗发射:2018 年底将推出 18 颗北斗卫 当我们回望中国航天探索的发展之路,不禁让人想起 曾被举世关注的那些里程碑式事件。中国航天事业是在基 础工业比较薄弱、科技水平相对落后和特殊的国情、特定 的历史条件下发展起来的。中国独立自主地进行航天活动, 以较少的投入,在较短的时间里,走出了一条适合本国国 情和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 不仅如此,航天“溢出”效应正日益凸显。每一次飞 天试验探索,背后是成百上千项科技创新、技术更新引领 的产业升级、相关产业的直接间接受益。据统计,我国近 年来研制的 1000 多种新材料,80%在空间技术的牵引下研 制完成;近 XX 项空间技术成果已移植到国民经济各个部门, 在卫星通信、导航定位、气象预报、减灾防灾、远程教育 等方面得到应用。 不仅如此,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号,我国载人航天工 程开展了大量空间科学实验,涵盖空间环境、空间生命科 学、空间材料、空间天文和物理等多个领域。如今,包括 探月工程等的航天探索和应用日益方便我们的生活:依靠 卫星导航, “路盲”也能顺利出行;脱胎航天特殊陶瓷涂层 衍生出的技术和太空医学领域中的外层覆膜技术,成就了 女性爱美的头发纳米离子烫、摩丝;太空中的生物制药,给 无数患者带来福音 中国航天技术的意义 一:突破“卫星上天”关:中国中远程导弹技术已经 过关 二:突破“卫星回收”关:尖兵侦察卫星监视美日台 三:突破“一箭多星”关:分导技术让敌人防不胜防 四:突破“地球同步”关:北斗导航卫星精确定位 五:突破“太阳同步”关:气象侦察和国土普查 六:突破“载人航天关”:给美俄敲响警钟 中国航天计划发展规划 (中国网北京讯) 4 月 22 日下午 国新办举行首个“中国航天日”及中国航天发展有关情况 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局 长、国家航天局局长许达哲介绍了中国“十三五”规划中 航天工程发展计划。 火星探测任务已经启动 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已于 XX 年 1 月经国务院批准实 施,工程研制工作已经全面启动。火星探测器计划 2020 年 前后择机实施发射,2021 年到达火星进行环绕和着陆巡视 探测。我国首次探测火星主要任务使命是对火星进行具有 特色的科学考察。 实现火星“环绕和着陆”探测一次完成,任务复杂, 难度大。但是,我们有探月工程的技术成果、工程经验和 基础条件,很有信心完成这次任务。火星探测由于距离 5500 万公里、飞行 9 个多月。工程将带动测控通信、导航 控制、人工智能以及宇航材料器件等多个领域的技术创新 和能力提升。 2020 年完成中国空间站建造任务 关于“中国空间站建造”的问题,中国载人航天已经 完成“三步战略”第二步,完成“天宫一号(微博)”与神 舟十号的成功对接。目前,进入实施第三步战略,计划于 2020 前后完成中国空间站建造任务。我国将在 XX 下半年至 XX 年上半年期间,组织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实验室任务。 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新研制了“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 “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和“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利用酒 泉卫星发射中心和海南文昌卫星发射场,计划组织实施 4 次发射飞行任务。在推进空间实验室任务的同时,空间站 研制工作进展顺利,将于 2020 年前后完成。 获取月球样品并返回地球 中国探月工程也已完成“三步走”第二步,圆满完成 了“绕、落”月探测两大任务,目前也进入第三步“月球 采样返回” ,也就是探月三期工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