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建设为依托 努力打造医院发展之魂_第1页
以文化建设为依托 努力打造医院发展之魂_第2页
以文化建设为依托 努力打造医院发展之魂_第3页
以文化建设为依托 努力打造医院发展之魂_第4页
以文化建设为依托 努力打造医院发展之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以文建设为依托 努力打造医院发展之魂 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 漳河水的秀美,太行山的雄壮,赋予了上党这方水土清新自 然之美,更孕育了淳朴厚道的民风。以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为内 核的太行精神更锤炼了上党人民坚韧朴实的民族性格。和济 这个十年前名不见经传的年轻医院正是在这秀美、这雄壮、这民 风的哺育下茁壮成长为今天声誉日隆、环境优雅、技术精湛、服 务一流、发展迅猛的杏林“奇葩” 。2002 年成为“山西省临床 教学规范化培训基地” ,2004 年荣膺“ 首批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 院” ,2006 年通过山西省卫生厅“ 三级甲等医院 ”等级评定,2008 年成为“长 治市文明单 位” 、同年业务收入突破 1 亿元,2009 年被 山西省劳动竞赛委员会荣记“集体二等功 ”、被山西省高校工委授 予“ 文明单 位” ,等等。这一串串凝结着和济人心血和汗水的荣誉 印证了医院发展的坚实历程,和济的发展吸引了社会各界惊羡的 眼球,2006 年以来先后有 30 余家省内外大中型医院前来参观、 交流,他们或探究医院发展的奥妙,或追寻医院建设的内 涵,面对荣誉和成绩,和济人有着高度的清醒和自知,他们 清楚,正是打造了务实求进的医院文化,传承了艰苦奋斗、追求 卓越的太行精神,加之和济人的勤奋和努力,才步履铿锵地走到 了今天, “我 们永远在路上” ,发展不止,奋斗不止,这是和济人的 心声! 1、以先进文化为依托,努力打造医院发展之魂 1996 年原国家教委在对长治医学院本科教学予以充分肯定 的同时留下了临床教学基地严重不足的整改意见,长医的决策者 们对当时院情进行了深入分析,对全市医疗市场进了缜密论证, 面对当时全省上下缩编减员的现实情况,依然决然地决定依靠上 级支持,倾一已之力再办一所规模适当、功能完善的直属医院。 以医院的筹建解决教学基地不足的问题,以医院的发展为老区人 民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他们就这样踌躇满志的憧憬着,盘算 着,资 金不足精神补,人力不足机制补,在资金上学院出一部分, 和平帮一部分,区区的一百余万元成为当时医院的启动资金;在 人力资源上,从学院本部和和平医院抽调的专家教授,从社会上 公开招聘的护理人员,担当了创业者和守护者的使命;通过租赁 原 51272 部队医院闲置院落解决了办院的院址问题,他们发扬敢 打硬仗、敢拼硬功的太行精神,自觉地传承和发扬着“和平精神” , 长医文化在这里逐渐地生根发芽,并不断地发展着。 作为和济的直接缔造者,长医的决策者们在关注自身发展的 同时对和济的发展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他们深刻地明白事 业要发展就必须有好的机制作保证,好的文化作引领,好的人才 作支撑。为此,在和济建院之初,他们就遵循医学医疗发展规律, 提出了关于医院发展的“ 三三三” 方略,即 “前三年打基础,中三年 上台阶,后三年大发展” ,提出了“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 三 高” 要求。和 济的创业者们自觉地实践和深化着 这一战略构思, 3 自觉地传承和发扬着长医“厚德、博学、求是、 创新” 校园文化,将 自身视为长医育人功能的延伸,确立了“质量立院、内涵建院、人 才强院、科技兴院” 的发展思路和“ 发挥专 家优势,打造人才高地; 创优服务质量,打造竞争优势;整饬院容院貌,打造环境优势;加 强学科建设,打造技术优势”的工作理念; 认真地落实了“ 教书育 人、环境育人、管理育人”的育人理念。每年都 圆满地完成了学院 下达的教学任务,有多项课程成为学院精品课程,有多项科研成 果通过了省部级鉴定。建院十年来,先后有 3000 余人次的本专 科学生在这里完成了临床教学、实习、见习任务,认真兑现了办 人民满意的医学教育的承诺。 2、以社会需求为已任,努力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 只有奉献社会,才能赢得社会;只有立足社会,才能赢得未 来。建院十年来,医院坚持社会主义的办院方向和公立医院的公 益性质,始终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认真履行社会职责。立足上 党大地不断发展壮大,依靠发展成果真情反哺社会。坚持把精神 文明创建作为一项形象和产业来抓,将精神文明创建同医院中心 工作相结合,同医院党的建设和行业作风建设者相结合,做到了 一年确定一个主题,一年取得一项成果。围绕以人为本这个命题 从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入手,不断加强内涵建设,不断 优化服务流程,不断提升服务品质,坚持诚信办院,积极开展了 形象提升工程、内涵建设工程、质量促进工程、人才优化工程、党 建保证工程,大力倡导了“忠于职守、爱岗 敬业、乐于奉献、精益 求精” 的行 业风尚。 坚持让利于民和扶贫 帮困,持续开展送医下 乡和技术帮扶工作,认真履诺践诺,主动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和各 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救治工作,构建了医患和谐,赢得了各级 政府的肯定,树立了心系患者,利为民谋的良好社会形象。 心系社会,他们从细节入手。奉献社会,他们勇敢担当。当四 川汶川地震、青海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侵扰时,医 院响应政府号召第一时间组织和派出了医疗救护队,准备了专门 病区随时待命接诊受难同胞,积极开展了援救灾区的捐款捐物活 动,开展了缴纳特殊党费活动,先后捐款 20 余万元;医院坚持每 年开展社会公益救助活动,积极参加“情暖万家 ”和“慈善一日捐” 活动,近年来先后捐款捐物 10 余万元;响应上级关于“城市卫生 支援农村卫生”的号召,近年来先后派出近百人次的高年资医护 人员对口帮扶武乡、沁源、襄垣、潞城等边远乡镇卫生服务机构, 不但亲自诊视患病的农民兄弟,还手把手、心贴心地传授城市医 院先进的管理理念和一流的医疗服务技术,使偏僻乡村的农民朋 友足不出乡就能享受城市三甲医院的优质服务,更难能可贵的是 为当地留下了一支“不走的城市医 疗队” 。医院每年都利用重要 节 假日深入街头巷尾为居民提供义诊服务,坚持多年为下岗职工减 免或部分减免医疗费用,为住院患者免费提供早餐,在全市率先 开展了“一 单通” 和“急诊救治一卡通”,双休日免挂号 费用,免费 接诊市内急救患者,等等。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凡是百姓需要的就是和 济人为之不 懈努力的。在赢得医院优质发展空间的同时,和济人也赢得了社 会的最大认可和最佳的社会效益,为医院的下一步又好又快发展 5 创足了舆论支持。 三、以院庆为契机,努力总结历史开启未来 2009 年 9 月 6 日是和济人激情绽放的一天,这一天他们迎 来了自己发展史上的第一个十年,由一个蹒跚学步的婴儿成长为 一个英姿飒爽,朝气蓬勃的少年,他们的豪迈之情溢于言表,省 教育厅、省卫生厅、市委市政府的贺电、贺信纷至沓来,然而他们 除了感恩便是沉思头一个十年创造了辉煌,后边的路怎样走 得更加坚强而有力?以闫曙光、苗群生为首的和济党政班子没有 犹豫和彷徨,果断地作出了转变发展方式、发展理念,寻找新的 增长点的决定。向高精尖技术进发,向集约式发展迈进成为医院 发展的最强音。 艰辛已经付出,辉煌业已铸就。在院庆前夕,一场建院以来 声势浩大的总结提升医院精神的活动轰轰烈烈地展开了。不需要 豪言壮语,更无需华丽修饰,和济人以一贯的朴实无华,一贯的 不事张扬对走过的路进行了细致的回顾与凝炼。一本厚重的和 济十年付梓出版,系统地总结了医院的发展历程;作为全院行动 准则的纲领性文字院训、办院理念及发展方略经过全体职工 的酝酿提炼出笼了。契合医院实际他们提出了“崇德、敬业、仁爱、 奉献”的院 训;提出了 “向优质服务要市场 、向优秀人才要动力、 向科学管理要效益、向文明形象要品牌”的办院理念;提出了“ 以 法治院、质量立院、科教兴院、特色强院”的发展方略。 简约清新 而寓意丰富的院徽构勒出了和济人医术与医德并重,博爱与奉献 相连,健康与性命相系的壮志豪情。 就在院庆的当天“北大医院、和 济医院心 脏病协作中心” 揭幕,全 国著名的心血管病专家、医学教育家胡大一教授主持的两个讲座 同时开讲。这如同一声响亮的春雷,释放出了医院要从单纯的追 求规模扩张向规模、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转变的信息,追求速 度同时更加注重质的提升,和济人从老区人民最急最盼的地方做 起,找准短板,做精强项 ,一记记漂亮的重拳相继打出由副 院长田步升领军的心脏外科成立、由血液内科专家杨建斌领军的 血液内科成立,开展了医院首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长治地区 首例手术治疗糖尿病术、长治地区首例腔镜下甲状腺瘤切除术, 成功为一名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实施了经右侧腋下小切口二尖瓣 置换术及三尖瓣成形术,首次运用微创切口治好“先心病” , 一个个长治首例、和济首例的技术项目相继诞生,掀开了医院技 术创新、科技立院的新篇章。在为老区人民带来福音的同时,也 为医院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成为镶嵌在和济荣誉榜上的又一 串闪光的珍珠。 方向确定之后,人才就是决定的因素。和济的决策者们坚信 要实现医院发展方式的漂亮转身,人是至为关键的因素,唯有人 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医院的发展才能够铿锵而有力量。为 此他们从凝聚人、关心人、培养人、服务人的角度不惜血本,加大 投入,不断扩大与国内知名医学院所的交流与协作,先后与北京 大学人民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朝阳医院、宣武医院、北京武 警总医院、山医大一院、山医大二院、省人民医院建立了技术协 作关系。仅 2010 年就派出 50 余名医护人员前往上述医院进修学 7 习,前后两次邀请国内资深医疗管理咨询战略专家徐洪波教授来 院对中层干部进行培训讲座。医院创新科研管理机制,对获得省 市级的科研立项进行大额度资金奖励,并对课题参与人员进行充 分的精神鼓励,先后提供数十万元配套资助 10 余个科研课题的 立项,同时在院内大力营造了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充分发挥 了名老专家的传帮带作用,一科看一科,一科比一科的科研热情 不断高涨。 四、以党的建设为保证,努力构建内外和谐 思想政治是灵魂,党的建设是保证。建院十年来,医院党委 坚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不断地加强和完善自己,努力将医院党的 建设融入到医教研中心工作中去,在参与中服务,在服务中监督, 在参与和监督中发挥好作用,有力地促进了中心工作的大发展、 大提高。 日常工作中院党委认真落实民主集中制、 “三重一大” 和“集体 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 议事原则,班子成 员之 间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营造了既有民主又有集中,既有统 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的政治局面。注重加强党的组织建设, 党员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从建院初期的 8 个支部 67 名党员发展 到了今天的 17 个支部 290 余名党员,每个支部都选配了党性强、 素质硬、 业绩实的中青年业务骨干担任支委,他们大多是各科室 的负责人或护士长,这种“双肩挑” 的组织 模式有力地促进了医院 党的建设与中心工作的密切结合,使政治核心与工作中心拧成了 “一股绳”,达到了“融进去,起作用”的目的。党的向心力、组织力 和凝聚力得到了很好的发挥。通过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科学发 展观学习实践活动,进一步探索了共产党员先进性建设的长效机 制,增强了科学发展意识,建立健全了党员教育管理常抓不懈的 工作机制。每年对党员进行系统的党的知识、党规党纪和理想信 念教育。先后组织全院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科主任、护士长到平 顺西沟、武乡八路军纪念馆、黎城黄涯洞、延安等革命传统教育 基地参观学习;多次邀请老劳模申纪兰到院讲党课;邀请老红军 黄国强讲党史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开展了向老劳模申纪兰、全 国先进工作者魏武学习的活动,组织开展了“我身边的共产党员” 、 “和济这十年 ”等主题 演讲会,等等。 这些工作的开展增强了党员 的党性修养,提高了党员的政治觉悟,激发他们立足岗位,勇于 奉献的工作热情。院党委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医院建设与 发展的全过程,通过政治上领导、思想上引导、生活上指导的工 作方法,开展了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工作,增强了全院职工的荣 辱意识、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为完成好不同阶段的工作任务提 供了坚强了思想保证,有力地维护了医院的稳定,促进了医院的 发展。开展了以“ 树师德、铸师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