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经济技术指标分析_第1页
6.经济技术指标分析_第2页
6.经济技术指标分析_第3页
6.经济技术指标分析_第4页
6.经济技术指标分析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8 经济技术指标分析 车间技术经济指标是指:车间内各项设备、原材料、燃料、动力以及劳动 力、资金等利用程度的指标。 这些指标的高低反映了车间生产技术水平和生产管理制度执行的情况,是 鉴定车间设计水平和工艺过程制定质量好坏的标准,是评定车间工作优劣的主 要依据。 在生产过程中,有多种多样的经济技术指标。其中包括:综合技术经济指 标、各项材料消耗指标、车间劳动生产率指标以及车间资金利用与消耗等方面 的指标。 8.1 基本经济技术指标 (1) 金属消耗 金属消耗是轧钢生产中的一项重要消耗指标,通常占产品成本的一半以上, 它直接影响着车间的产品成本。因此,降低金属消耗对节约金属、降低产品成 本有重要意义,金属消耗指标通常以金属消耗系数来表示,它的含义是生产一 吨合格钢材所需要的钢锭或钢坯量。 金属的消耗一般由以下金属损失组成:烧损;切头尾,切边;清理表面速 损耗;轧废;由于加热精整造成的缺陷以及钢号混乱所造成的损失等。而且在 生产过程中,除以上所述损失外,还有取样,检验,钻眼等造成的损失。一般 来说热轧钢板的金属消耗系数为 1.051.18。具体来说:切损:包括切头、切 尾、切边以及由于局部质量不好而必须切除所造成得金属损失。切损系数大约 在 69%。烧损:一般表面积愈大、加热时间愈长、温度愈高、气氛氧化性愈 强则烧损愈大。对于厚板车间来说,冷装(低于 150)的烧损一般在 12%; 热装(400700 )的烧损大约在 0.30.7%;直接热装(7001000)的烧损大 约在 0.20.8%。工艺损失:技术损失,各工序由于设备、工具、技术操作及表 面介质等问题造成的质量不合要求的产品。损失系数大约在 0.51.2%。 (2)水的消耗 轧辊车间用水按其用途可分为:生产用水、生活用水和劳动保护用水。其 中生产用水是轧钢厂水耗量的主要方面。生产用水主要用于各项设备和钢材的 冷却、冲刷氧化铁皮。轧辊车间耗水量主要取决于车间规模的大小、各项设备 的需水量以及用水项目的多少。对中厚板轧机,它的用水量为 70m3/t,现在利 用水循环技术,吨钢耗新水量可控制在 8 m3 以内。 (3)电能消耗 轧钢车间的电能消耗主要驱动主电机和车间内各类辅助设备的电机、照明 用电只占耗电总量中很小部分,每吨钢材的电能消耗与钢种、产品种类、轧制 道次、轧制温度以及车间用电设备的多少有关。轧制时总延伸系数越大,或者 轧制道次越多,电能消耗就越大。 (4)轧辊消耗 轧辊是轧机的主要备件,其消耗量是由轧辊每车削一次所能轧出的钢材数 量和一对轧辊所能车削的次数来决定的。 影响轧辊消耗量的因素很多,主要有:轧机型式及机架数目;轧辊材质; 所轧钢材的钢种和产品形状的复杂程度;轧制过程中金属变形的平均性;轧制 时所采取的冷却方式和工作条件;操作工的操作水平以及轧辊加工方法。 (5)燃料消耗 轧钢差距的燃料消耗主要用于坯料的加热,常用的燃料有煤、煤粉、煤气 和重油等。其消耗量一般用每吨钢材加热消耗的燃料重量来表示。有时固体燃 料或液体燃料用每吨钢材加热消耗的燃料重量来表示。 每吨钢材的燃料消耗决定于加热时间、加热速度、加热炉结构和产量、坯 料的钢种和断面尺寸、入炉时的温度等因素。初轧生产因采用热锭装炉可以大 大节约燃料。对连续式加热炉而言,炉子产量越高,相对的燃料消耗越小,因 此提高轧机作业率,提高炉子生产率是减少单位燃料消耗的重要途径。另外, 坯料断面尺寸愈小,加热时间愈短,燃料消耗也愈少,则燃料消耗系数就愈小。 (6)氧气消耗 轧钢车间氧气主要用于废品切割、坯料的表面清理以及检修各类设备等。 在轧钢生产供应的氧气有两种方法:瓶装运输供应和氧气管供应。如氧气供应 量不大,采用瓶装供应比较方便灵活,工作地点不受限制。此时氧气消耗按每 日需多少瓶计算;如采用管道集中供应时,氧气消耗量按每小时需用多少 m3 计算。 8.2 综合技术经济指标 (1)日历作业率 以轧钢机一年实际工作时间为分子,以日历减去计划大 修时间为分母求得的百分数叫做轧机的日历作业率,以式示之: 轧机日历作业率=实际工作时间/(日历时间- 计划大修时间)*100% 轧钢机日历作业率是国家考核轧钢企业的日历时间利用程度的指标。轧钢 机的日历作业率越高,轧钢机的年产量就越高。 (2)有效作业率 为了便于研究分析和对比考察轧钢机的生产效率,用轧 机有效作业率来考核轧机生产作业水平。 实际工作时间占计划工作时间的百分比成为轧机的有效作业率,以式示之: 轧机有效作业率=实际工作时间/计划工作时间*100% (3)成材率 用一顿原料能够轧制出合格产品重量的百分数成为成材率, 她反映了轧钢生产过程中金属的收得情况。计算公式为: b=(Q-W)/Q*100% =G/Q*100% =1/K*100% 式中 b成材率(%) Q原料重量(吨) W各种原因造成的金属损失量(吨) G合格的产品重量(吨) K金属消耗系数。 提高成材率的途径是减少上述金属损失。 (4)合格率 轧制出的合格产品数量(刚才或钢坯)占产品总检验量和中 间废品量之和的百分比叫做合格率。以式示之,即 合格率=合格产品数量 /(产品总检验量 +中间废品力量)*100% 合格产品数量是榨汁的产品经检验合格后的入库数量。中间废品量是指加 热、轧制、热处理过程中产生的一切废品以及未经成品检验的其他废品。产品 总检验量则是指送至检验台上检验的总量,包括合格产品和检验不合格的其他 废品。因此可以看出,合格率的高低是反映企业产品质量的重要标志。 (5)劳动生产率 劳动者在一定时间里平均每人生产合格产品的数量叫 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反映了劳动者在一定时间里生产产品的多少, 换句话说,反映了向社会提供的物质财富的多少。劳动生产率的高低与劳动者 的技术水平、劳动工具的先进程度等因素有关。因此劳动生产率是考核和反应 劳动成果的重要指标。劳动生产率有实物劳动生产率和产值劳动生产率之分。 1)实物劳动生产率 实物劳动生产率也称全员劳动生产率。它是企业平均 每个职工在一定时间里生产的实物数量,即 实物劳动生产率=考核时间内总合格数量/考核时间内全部职工数量(吨/人) 2)产值劳动生产率 是指生产职工在一定时间内生产的合格产品的总产 值。计算公式为: 产值劳动生产率=考核时间内各合格产品的产值/考核时间内职工总人数 (元/ 人) 职工总人数包括参加生产过程的全部员工。 8.3 本车间主要经济指标 在轧钢生产过程中,有多种的技术经济指标。其中包括:综合技术经济指 标、各项经济材料消耗指标、车间劳动生产率指标以及车间资金与消耗等方面 的指标。而其中尤以产品的数量、质量、各项材料消耗、劳动力使用、资金利 用以及轧机作业率等指标最为人们所重视和关心的。因而这些反映生产水平的 重要指标是人们分析和研究的主要内容。参考同类车间制定的车间技术指标如 下表: 表 1 车间技术经济指标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数量 车间产品产量 万吨 43 1 商品产量 万吨 38.2 2 车间所需管坯量 万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