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常见职业病的临床表现及预防_第1页
几种常见职业病的临床表现及预防_第2页
几种常见职业病的临床表现及预防_第3页
几种常见职业病的临床表现及预防_第4页
几种常见职业病的临床表现及预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几种常见职业病的临床表现及预防 1、尘肺 1、尘肺病的定义 尘肺病是由于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并在肺内潴留 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病理反应包括巨噬细胞性肺泡炎、尘细胞性内芽肿和粉尘致肺 组织纤维化。 2、尘肺病的分类 由含游离二氧化硅粉尘为主引起的矽肺; 由含矽酸盐为主的粉尘引起的矽酸盐尘肺; 由煤尘及含碳为主的粉尘引起的煤尘肺和碳素尘肺; 由金属粉尘引起的金属尘肺。 3、产生尘肺的主要作业领域 1 矿山开采; 2 金属冶炼业中矿石的粉碎、筛分和运输; 3 机械制造业中铸造的配砂、造型,铸件的清砂、喷砂以及电 焊作业; 4 建筑材料行业; 5 公路、铁路、水利、水电建设中的开凿隧道、爆破等。 4、尘肺病的临床表现 1 咳嗽; 2 咳痰; 3 胸痛; 4 呼吸困难; 5 咳血; 6 其他(除上述呼吸系统症状外,可有程度不同的全身症状, 常见有消化功能减低)。 5、尘肺病的并发症 1 呼吸系统感染; 2 气胸; 3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4 呼吸衰竭。 6、尘肺病预防知识 尘肺病预防的关键在于最大限度防止有害粉尘的吸入,只要措 施得当,尘肺病是完全可以预防的。我国针对防尘降尘制定了“革、 水、密、风、护、管、教、查”八字方针,大致内容可分为两个方 面: (1)技术措施 用工程技术措施消除或降低粉尘危害,是预防尘肺病最根本的 措施。 1 改革工艺过程、革新生产设备:是消除粉尘危害的主要途径, 如遥控操纵、计算机控制、隔离监控等避免接触粉尘。 2 湿式作业:如采用湿式碾磨石英或耐火材料、矿山湿式凿岩、 井下运输喷雾洒水、煤层高压注水等,可在很大程度上防止粉尘飞 扬,降低环境粉尘浓度。 3 密闭、抽风、除尘:对不能采用湿式作业的场所,应采用密 闭抽风除尘办法。如采用密闭尘源与局部抽风相结合,防止粉尘外 溢。 (2)卫生保健措施 1 接尘工人健康监护:包括上岗前体检、岗中的定期健康检查 和离岗时体检,对于接尘工龄较长的工人还要按规定做离岗后的随 访检查。 2 个人防护和个人卫生:佩戴防尘护具,如防尘安全帽、防尘 口罩、送风头盔、送风口罩等,讲究个人卫生,勤换工作服,勤洗 澡。 2、噪声聋 1、噪声聋 由于长期噪声刺激的影响,内耳毛细胞破坏,螺旋器和螺旋神 经节退行性变性,主要症状为进行性听力减退及耳鸣。早期听力损 失在 4000Hz 处,因此,对普通说话声无明显影响,仅在听力及检 查中发现,以后听力损害逐渐向高低频发展,终于普遍下降,此时 感到听力障碍,严重者可全聋。耳鸣与耳聋可同时发生,亦可单独 发生,常为高音性耳鸣,日夜烦扰不宁。 2、噪声性耳聋的原因 噪声超过 8590dB 强度时,即对耳蜗造成损害,至于损害程度, 与下列因素有关: 1 噪声强度:噪声性耳聋的发病频率随噪声强度的增加而增加。 2 噪声频谱特性:在强度相同的条件下,高频噪声对听力损害 比低频重;窄频带噪声或纯音对听力的损害比宽频带噪声大。 3 噪声类型:脉冲噪声比稳定噪声危害大。 4 接触时间和方式:持续接触比间歇接触损伤大;接触噪声期 限越长听力损伤越重;距离噪声源越近,听力越易受损。 表 1 噪声性耳聋的轻重程度 分级 平均听力损失/dB 对谈话的影响 正常 90 全 聋 3、如何预防噪音性耳聋 1 控制噪声来源; 2 减少接触时间; 3 耳部隔音; 4 卫生监护; 5 争取早期治疗。 3、职业中毒 职业性中毒往往发病较急,对劳动者伤害较大,发病突发多于 慢性发生,有时甚至可导致瞬间死亡。故在工厂企业中应加强对有 毒化学物质的管理,以及警示标志的完善。有毒化学物质接触和生 产的企业员工需严格佩戴防护措施,做好职业中毒的防治,预防职 业病的发生。 1、职业中毒定义 在生产环境和劳动过程中,由于接触工业毒物所引起的疾病, 称职业中毒。 2、毒物吸入人体途径 经呼吸道吸收;经消化道吸收;经皮肤吸收;其他途径。 3、职业中毒主要症状 神经系统;呼吸系统;血液系统;消化系统;中毒性肾病;其 他。 4、职业中毒的急救和治疗原则 急救原则: 1 现场抢救:立即使患者停止接触毒物,尽快将其移离至空 气流通处,保持呼吸畅通。衣服或皮肤若被感染,必须将衣服脱下, 用清水洗净皮肤。如出现休克、呼吸表浅或停止,心搏停止等,立 即进行紧急抢救,具体措施与内科急救原则相同。 2 防治毒物继续吸收:患者到达医院后,应重点详细检查,需 要冲洗的要重复冲洗,气体或蒸汽吸入中毒,可给予吸氧,以纠正 缺氧,加速毒物经呼吸道排出。如系经口中毒,需尽早催吐、洗胃 及导泻。 3 加速排出或中和已进入机体的毒物:许多化学物中毒可采用 如透析疗法,使其通过透析膜而排出体外。对严重中毒性溶血患者 可考虑换血疗法,但必须慎重。吸入氯气中毒时,可采用雾化吸入, 中和形成盐酸,以减轻对肺组织的毒性损伤。 治疗可分为: 1 病因治疗:目的是解除中毒的病因,阻止毒物继续进入体内, 促使毒物排泄以及拮抗或解除其毒作用。 2 对症治疗:为缓解引起的主要症状,以促使人体功能恢复。 3 支持治疗:能提高患者抗病能力,促使早日恢复健康。 5、抢救职业中毒要把住四关 1 自救互救关:因为急性职业中毒发病突然,病情演变快,不 允许拖延时间,坐失良机,这就决定了自救互救的重要性。要把好 这一关的具体措施,就是要把自救互救的知识教给一线工人,要给 他们提供必要的条件,如现场有喷淋装置等。 2 厂区医务室,应离装置、车间近,医护人员熟悉所管辖区域 的职业性危害因素分布,掌握易发生急性职业中毒的毒物品种,备 有急救常用器械和特殊解毒药品。 3 职业病防治专兼职人员,要熟练掌握本范围内的常见职业中 毒的抢救技术。 4 附近综合医院,是系统抢救职业中毒的中枢,能够处理各种 疑难的职业中毒,也是抢救急性职业中毒的第四关。 6、职业中毒的预防措施 1 消除有毒有害化学物质; 2 降低车间毒物的浓度; 3 加强个体防护; 4 加强生产环境的健康监测。 7、汞中毒 是指在职业活动中,因吸入汞蒸汽而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 口腔病变为主,并累及呼吸道、胃肠道、肾脏等多器官系统的全身 性疾病。 汞广泛存在于自然界,职业接触包括火法炼汞作业、化学工业、 仪表工业、电器工业、冶炼工业等。 临床表现分为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 8、急性氯气中毒 在工作过程中,短期内吸入较大量氯气所致的以急性呼吸道系 统损害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氯气为黄绿色,具有异臭和强烈的刺激性的气体,由电解食盐 产生,遇水首先生成次氯酸和盐酸,次氯酸又可再分解为氯化氢和 新生态的氧,因此是强氧化剂和漂白剂。在高热的条件下与一氧化 碳作用,生成毒性更大的光气。 职业接触为氯碱工业和制药业、皮革业、造纸业、印染业等。 9、急性氨中毒 在职业活动中,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氨气引起的以呼吸系统损 害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常伴有眼和皮肤灼伤,严重者可出现急性呼 吸窘迫综合症。 氨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具有辛辣刺激性臭味的气体,呈强碱性, 可液化成为氨水。氨气可用于制造硫氨、碳酸氢铵、尿素等多种化 肥,还可用于制药、制碱、皮革、塑料、树脂、染料、炸药等各种 有机化学工业,也可作为制冷剂。由于氨的用途较广泛,在很多职 业活动中可接触到氨。 临床表现为急性吸入中毒、眼及皮肤灼伤、口服氨水中毒。 10、苯中毒 急性苯中毒:在职业活动中,短期内吸入大剂量苯蒸汽所引起 的以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疾病。 慢性苯中毒:在职业活动中较长时间接触苯所引起的以造血系 统损害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疾病。 苯由煤焦油提炼或石油裂解重整所得。在工业中用途极广,主 要用作油、脂、橡胶、油漆等溶剂及稀释剂。苯也可用于制造各种 化工产品。 临床表现分为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 4、棉尘病 1、是由于长期吸入棉、麻等植物性粉尘所引起的,具有特征性 的胸部紧束感或胸闷、气短等症状,并有急性通气功能下降的呼吸 道阻塞性疾病。 患者主要表现为在休息 24h 或 48h 后,第一天上班接触棉麻粉 尘数小时后,出现胸部紧束感、气急、咳嗽、胃寒、发热等症状, 又称“星期一症状”。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