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nclude #include intmain() inti; charc20; scanf(“%s“,c); for(i=0;i intmain() inti,j,k,n; inta40=1,1,b40=0; scanf(“%d“, for(i=2;i #include intmain() floata,b,c,p,s; scanf(“%f%f%f“, if(a+b)c) s=sqrt(p*(p-a)*(p-b)*(p-c); / printf(“%.3f“,s); elseprintf(“error“); return0; 题目描述 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 “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 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公历 12 月 21 日 至 23 日之间,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 在这一天还有吃饺子、南方吃汤圆吃南瓜的习俗。 现代天文科学测定,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又称为冬至线),阳光对北半球最倾 斜,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冬至过后,太阳直射点又慢慢地向北回归线转移。从冬 至之日起,中国即进入了数九寒天。天文专家介绍说,“九九” 是我国北方特别是黄河中下 游地区更为适用的一种杂节气。它从冬至那一天开始算起,进入“数九” ,俗称“交九”,以后 每九天为一个单位,谓之“九 ”,过了九个“九” ,刚好八十一天,即为“ 出九”,那时就春暖花 开了。这段时间是一年中气温由较低过渡到最冷,再逐渐回暖的一段时间。脍炙人口的歌 曲九九艳阳天里的九九指的就是第九个“九” 那段时间。 现在假定每年的冬至都是公历的 12 月 22 日,请你写一段程序算出给定的日期是几 九的第几天。 输入格式 第 1 行是测试数据的组数 T(0 intmain() intn,i,sum,q,w,year,month,day; inta40=0,b40=0; scanf(“%d“, for(i=1;i #include intmain() inti,j,n,k; charstr1=“triangle“,str210; scanf(“%s %d“,str2, if(strcmp(str1,str2)=0) for(i=0;i0;i-) for(j=i*2-1;j0;j-) printf(“*“); printf(“n“); else for(i=1;i=1;i-) for(j=1;j intmain() inta,b,c,year,month,day,sum=0; scanf(“%d %d %d“, sum+=(year-1900)*365; a=(year-1901)/4; b=(year-1900)%4; if(b!=0) switch(month) case1: sum+=day;break; case2: sum+=day+31;break; case3: sum+=day+31+28;break; case4: sum+=day+31*2+28;break; case5: sum+=day+31*2+30+28;break; case6: sum+=day+31*3+30+28;break; case7: sum+=day+31*3+30*2+28;break; case8: sum+=day+31*4+30*2+28;break; case9: sum+=day+31*5+30*2+28;break; case10: sum+=day+31*5+30*3+28;break; case11: sum+=day+31*6+30*3+28;break; case12: sum+=day+31*6+30*4+28;break; else switch(month) case1: sum+=day;break; case2: sum+=day+31;break; case3: sum+=day+31+29;break; case4: sum+=day+31*2+29;break; case5: sum+=day+31*2+30+29;break; case6: sum+=day+31*3+30+29;break; case7: sum+=day+31*3+30*2+29;break; case8: sum+=day+31*4+30*2+29;break; case9: sum+=day+31*5+30*2+29;break; case10: sum+=day+31*5+30*3+29;break; case11: sum+=day+31*6+30*3+29;break; case12: sum+=day+31*6+30*4+29;break; sum+=a; c=sum%7; switch(c) case2:printf(“tuesday“);break; case3:printf(“wednesday“);break; case4:printf(“thursday“);break; case5:printf(“friday“);break; case6:printf(“saturday“);break; case0:printf(“sunday“);break; case1:printf(“monday“);break; return0; 题目描述 计算序列:2/1, 3/2, 5/3, 8/5, 13/8, 21/13前 n 项之和 输入格式 n:序列待求和项数,11000 输出格式 序列第 1 项至第 n 项之和,定点表示,2 位小数 输入样例 2 输出样例 3.50 #include intmain() intn,i; floatsum,b,c; inta1000=1,1; for(i=1;i #include intmain() inti,x=0,y=0,face=4; charstr21; scanf(“%s“,str); for(i=0;i0 if(y=0 if(y0) printf(“es“); if(y0 if(y #include intmain() inti,k,j,m,sum=0; intb101=0; inta101=0; scanf(“%d n“, for(i=0;iai+1) j=ai; ai=ai+1; ai+1=j; for(i=0;i intmain() doublefac(intn); intn,i; doubley,sum; scanf(“%d“, for(i=1;i #include intmain() voiddel(charstr,charc); charstr1100; charc; scanf(“%s“,str1); scanf(“n“); scanf(“%c“, del(str1,c); printf(“%sn“,str1); return0; voiddel(charstr1,charc) inti,j; for(i=0;i intmain() intmax(intx,inty); intm,n,i; inta10=0; for(i=0;im) m=max(ai,m); printf(“%dn“,m); intmax(intx,inty) return(xy?x:y); 题目描述 20161128 a)实现一个函数。函数的参数有 2 个,分别是数组 名(数组起始地址),数组大小(即数组元素个数 )。函数返回值为 void。函数功能是将数组中有意 义的元素按降序排列。 b)实现一个函数。函数的参数有 3 个,分别是数组 名(数组起始地址,要求数组元素按降序排列), 数组大小(即数组元素个数),和待插入的元素值 。函数返回值为 void。函数功能是将待插入的元素 插入数组中,并维持降序排列。例如:将元素 4 插 入数组8,7, 5,2,1 ,0, 0后,数组变为8 ,7 ,5,4,2,1,0 c)在主函数中定义数组,元素个数为 100,首先读 入 5 个整数作为数组元素初始值( 剩余元素初始值为 0),并调用第一个函数,对数组进行降序排列; 然后 读入 1 个整数作为数组新增元素,调用第二个函数将 其插入数组并输出。 输入格式 6 个整数,前 5 个为数组元素初始值,第 6 个为新增元 素值 输出格式 数组前 6 项 输入样例 89 8 20 18 19 40 输出样例 89 40 20 19 18 8 题目描述 C 语言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小明每天都在紧张的复习着。一天他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就 是 C 语言的语法规定括号是要匹配的。那么什么叫括号匹配呢?这个问题似乎小学生都懂, 可我们的教材上好像没有明确的说明,老师上课也没讲过。上网一搜,满屏都是括号匹配 算法,就是没有人说什么是括号匹配。于是小明就来问教 C 语言的 250 老师。250 老师说: “这么简单的问题也要来问,括号匹配就是左右括号要成对出现,不能只有一个。” 小明于 是在纸上写了两个表达式,3)+(2 和(5+3+6)*7,问这两个表达式的括号算匹配吗?250 老 师“”。 这两个表达式的括号显然是不匹配的。括号不匹配通常有 3 种情况,1、左右括号次序不 正确,如小明写的第一个表达式;2、左括号多于右括号;3、右括号多于左括号。现在就 请聪明的你帮帮小明写一段用于判断括号是否匹配的 C 程序。 输入格式 输入的第一行是一个整数 t(0 #include intmain() intn,i,j,m=0; inta30; charstr2030; scanf(“%d“, for(i=0;i #include intmain() chars1100; chars220; chark; inti,a,len; gets(s1); scanf(“%s“,s2); getchar(); scanf(“%c“, for( i=0;s1i;i+ ) if( s1i=k ) break; a=i; len=strlen(s2); for( i=strlen(s1);i=a;i- ) s1i+len=s1i; strncpy( printf(“%sn“, s1 ); 题目描述 众所周知,经管院的 C 语言考试是上机考试,考试时间由老师自己决定。虽说教务处给 了老师足够的权力决定考试的时间,但也不是想哪天考就哪天考,具体的时间还是受到很 多条件制约的。比如要在教务处规定的最后考试时间前结束考试,机房要空闲,不能和同 学们及教师的其他考试冲突,助教和监考老师要有时间等等。通常老师会和同学们共同协 商来决定考试的时间。今年又到了决定期末考试时间的时候了,由于经管院的同学们都有 自己的期末复习计划,他们在哪天考试这个问题上有一定的分歧。最后学委决定发扬民主 精神,让大家匿名投票,选出自己最希望的时间,然后再由学委跟老师协商。投票是这样 进行的,小伙伴们根据期末考试其他科目的时间安排,将可能的时间分为 4 段,分别叫 A、B、C、D。投票的规则是单选。很快投票结果就出来了,现在就请你用 C 语言写一段 程序帮他们算一算每个选项所获得的选票占总选票的比例。 输入格式 为 4 个整数(均大于等于 0,小于 200),分别代表选择 A、B、C、D 的票数。 输出格式 为若干行,每行的格式类似 A:0.25,表示某选项及该选项所获得的选票占总选票的比例, 结果保留 2 位小数。要求:1、获得票数大于 3 的选项才能够被输出; 2、如果可以输出, 输出的顺序为先输出 A,然后是 B、C 、D。 输入样例 5 0 12 11 输出样例 A:0.18 C:0.43 D:0.39 #include intmain() inta4,sum=0,i; floatb4; for(i=0;i3) printf(“A:%.2fn“,b0) ; if(a13) printf(“B:%.2fn“,b1) ; if(a23) printf(“C:%.2fn“,b2) ; if(a33) printf(“D:%.2fn“,b3) ; return0; 题目描述 班里 10 名同学,选修物理和数学的同学各有若干名. 现在录入同学学号,姓名, 选修课程编号,以 及其成绩, 要求计算出物理、数学课程的平均分,各成绩段学生数和比例,最高分及学生 信息。其中,分数(含平均分)都按百分制(整数处理),比例按浮点数处理,精确到小 数点后两位。平均分取整时按四舍五入处理,例如,74.5,四舍五入为 75.最高分可能有多个。 (要求,分别建立班级类,课程类.班级类包含所有学生信息, 课程类实例为物理课,数学 课,课程类包含统计学生成绩等方法) 输入格式 姓名学号物理成绩数学成绩,没有选修的成绩记为-1。 例如: ZhangLin 801 -1 -1 ZhangYin 802 100 90 输出格式 先输出物理课成绩信息,再输出数学课成绩信息。 以物理课为例,输出的成绩信息格式如下: physics:物理成绩为90,100分的人数(比例);物理成绩为80,89分的人数(比例);物理成 绩为70,79分的人数(比例); 物理成绩为60,69分的人数(比例);物理成绩不及格的人 数(比例);平均分; physics:物理成绩最高的学生姓名; 学号;成绩; 例如: physics:2(0.50);1(0.20);0(0.00);0(0.00);1(0.25);82; physics:ZhangYin;802;100; physics:ZhangTao;808;100; 输入样例 ZhangJiao 809 -1 89 输出样例 physics:0(0.00);1(0.00);0(0.00);0(0.00);1(0.25);82; #include intmain() charname10100; int num10,score_p10,score_m10,i,sum_p=0,sum_m=0,max_p=0,max_m=0; floatnum_p=0,num_m=0; intA1=0,B1=0,C1=0,D1=0,E1=0,A2=0,B2=0,C2=0,D2=0,E2=0,a10=0,b10=0; floataver_p,aver_m,per_A1,per_B1,per_C1,per_D1,per_E1,per_A2,per_B2,per_C2,per_ D2,per_E2; for(i=0;i0) if(score_pi0) if(score_mi0) printf(“physics:%s;%d;%d;n“,nameai-1,numai-1,score_pai-1); printf(“math:%d(%.2f);%d(%.2f);%d(%.2f);%d(%.2f);%d(%.2f);%.0f;n“,A2,per_A2,B2,p er_B2,C2,per_C2,D2,per_D2,E2,per_E2,aver_m); for(i=0;i0) printf(“math:%s;%d;%d;n“,namebi-1,numbi-1,score_mbi-1); return0; 题目描述 关于身份证第 18 是怎么计算的,原理如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11643- 1999中有关公民身份号码的规定,公民身份号码是特征组合码,由十七位数字本体码和 一位数字校验码组成。排列顺序从左至右依次为:六位数字地址码,八位数字出生日期码, 三位数字顺序码和一位数字校验码。 地址码(身份证前六位)表示编码对象常住户口所在县(市、旗、区) 的行政区划代码。 生日期码(身份证第七位到第十四位)表示编码对象出生的年、月、日,其中年份用四位 数字表示,年、月、日之间不用分隔符。例如:1981 年 05 月 11 日就用 19810511 表示。 顺序码(身份证第十五位到十七位)为同一地址码所标识的区域范围内,对同年、月、日 出生的人员编定的顺序号。其中第十七位奇数分给男性,偶数分给女性。 校验码(身份证最后一位)是根据前面十七位数字码,按照 ISO 7064:1983.MOD 11-2 校 验码计算出来的检验码。 第十八位数字的计算方法为: 1.将前面的身份证号码 17 位数分别乘以不同的系数。从第一位到第十七位的系数分别为: 7 9 10 5 8 4 2 1 6 3 7 9 10 5 8 4 2 2.将这 17 位数字和系数相乘的结果相加。 3.用加出来和除以 11,看余数是多少? 4 余数只可能有 0 1 2 3 4 5 6 7 8 9 10 这 11 个数字。其分别对应的最后一位身份证的号码 为 1 0 X 9 8 7 6 5 4 3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混凝土表面处理与装饰技术方案
- 城市照明设施联网管理方案
- 申通快递运输合同
-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考题及答案
- 室外P10全彩色LED显示屏设计施工组织设计
- 猪场租赁与养殖废弃物处理设施建设与维护合同
- 离婚协议:子女监护权、教育资助及财产分配模板
- 停薪留职期间员工薪酬及福利调整及权益保障服务协议
- 住宅小区地下停车场地使用权转让合同
- 离婚赔偿协议范本:财产分割与子女就业支持协议
- 建设单位与总包单位实名制管理协议
- 危重患者转运及安全管理
- Unit 3 Keep Fit Section B(1a-2c)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下册
- 史学论文写作教程(第2版)课件 第一章 论文的选题;第二章 论文的标题
- 2025年国防教育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 梁式转换层悬挂式施工和贝雷梁施工技术
- 工伤受伤经过简述如何写
- 【艾青诗选】批注
- 护士在社区护理中的工作职责和技能要求
- 2025年度工业园区物业收费及服务标准合同范本
- 银行现金取款申请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