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缺陷工作汇报_第1页
出生缺陷工作汇报_第2页
出生缺陷工作汇报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国妇幼卫生工作会议书面交流材料之三:山西省卫生厅-山西 省控制出生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工作汇报 国家“七五”攻关课题“中国出生缺陷监测”数据显示:山西省出生缺陷发生率位居全国 之首,被称为出生缺陷的“珠穆朗玛峰峰顶”,严重影响着我省出生人口素质。省委省政 府高度重视,1997 年启动“削峰工程”。九年来,全省上下共同努力,作了大量的工作, 取得了明显成效。出生缺陷率和神经管畸形发生率分别由 1997 年的 189.96/万、102.27/万 下降到 2005 年的 131.57/万、31.73/万。 一、加强领导,把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工作摆在重 要位置 1997 年 6 月省政府提出启动 “削峰工程”,并于当年 12 月成立了以分管省长为组 长的山西省控制出生缺陷实施削峰工程领导组。1999 年 4 月在分管省长主持下,召开 了第一次“削峰工程”领导组工作会议,印发了关于加快实施“削峰工程”的会议纪要 。省卫生厅制定了山西省降低出生缺陷实施“削峰工程”方案和实施细则、山 西省“削峰工程”考核评分标准等。省长代表省政府与各市领导签订山西省实施“削 峰工程”目标责任书。随后,各市(地)、县政府也都成立了以市长、县长为组长的 “削峰工程”领导组,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各级“削峰工程”领导组多次召开协调会议, 协调解决 “削峰工程” 实施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 二、狠抓落实,全方位多层次控制出 生缺陷 (一)建立健全三级预防保健网,加强技术培训。在省政府的领导下,省财政从 1999 年起先后为全省各级妇幼保健机构装备了 B 超、X 光机、心电图机等设备约 500 台件, 为开展出生缺陷预防控制工作创造了必要条件。各级卫生部门先后举办省、市、县(市、 区)预防出生缺陷师资培训班约 30 多期,县对乡培训班约 1000 期,共培训约 3 万多人次。 通过培训提高了各级妇幼保健人员业务水平,初步形成了省、市、县、乡、村预防控制出 生缺陷网络队伍,为“削峰工程”的实施提供人才支撑和队伍保证。 (二)开展出生缺陷 监测。 从 1998 年起组建了全省约 700 所医疗保健机构参加的医院出生缺陷监测系统,有 省、市、县(市、区)、乡级专兼职监测人员近 3000 多人。20002001 年陆续启动了 49 个高发县群体出生缺陷监测工作,2004 年全省开展人群出生缺陷监测,对每一例家庭出生的 围产儿都进行出生缺陷监测,为保证监测质量,对监测人员和家庭接生员进行了严格的培训, 累计培训人员近 1 万人次。 (三)大力开展健康教育,普及出生缺陷防治知识。 制定了 “削峰工程”健康教育实施方案,“削峰工程”健康教育试点县实施和评估方案,在 15 个 基础条件好的县开展两年的试点工作。通过示范县先行,总结出我省“削峰工程”健康教 育经验、做法,形成了系统的健康教育和宣传体系。省卫生厅编印各种婚检宣传折页和小 册子,印制适合我省特点的宣教挂图 5000 套(一套六张),孕产妇保健折页 5 万套,婚检规 范 3000 套,免费发放到基层进行宣传。各级妇幼机构内有专兼职人员负责健康教育工作, 制作系统的宣传版面,定时或不定时宣传,开展大型咨询义诊、专家讲座等,大大提高了 广大群众自我保健和防护意识。 (四)开展三级预防,不断规范各项工作。 1.积极推动 婚前保健工作的开展。省政府办公厅于 2001 年 4 月转发了山西省卫生厅省民政厅关于普 及婚前医学检查工作的意见,省财政从设备、资金各方面给予支持,卫生厅为 135 个妇 幼保健机构配备了男女生殖器模型,并印制了婚前检查内容、收费标准。1999 年和 2001 年 在省人大母婴保健法执法检查时,对婚检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检查。同时,将婚前保 健指导、咨询、检查,列为“削峰工程”的考核内容之一,保证依法服务,以确保婚检工 作稳妥进行。在 2003 年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出台后,婚检由强制改为自愿,婚检率下降, 出生缺陷率有所升高,太原市、临汾市、长治部分县都开展了免费婚检。其中,潞城市政 府财政补助 7.78 万元,婚检率由 2005 年的 432 对提高到 2006 年 12 月份的 1399 对。 2. 推广普服叶酸剂。采取孕前 3 个月到孕后 3 个月连续服用,降低神经管畸形发生。 3.逐步 普及产前筛查和诊断。建立了孕 46 个月 B 超筛查机制和网络,要求 B 超检查室发现胎儿 畸形后要登记、报告,妇幼保健院和乡卫生院要跟踪、动员终止妊娠并做好再次生育技术 指导与服务, 5 年来 B 超筛查早孕妇女 100 余万人次,筛出缺陷儿 1 万余例,共减少 6000 余例缺陷儿出生。积极推广和开展产前诊断技术服务,提高胎儿畸形的诊断技术水平。仅 山西医科大一院从 2002 年-2005 年,细胞遗传学筛查总例数 2000 余例,高危人群产前诊 断 240 余例,发现异常 13 例;B 超影像筛查总例数 8373 例,发现异常 167 例 。 4.开展新 生儿疾病筛查、诊断,建立了省、市、县新生儿疾病筛查网络,覆盖到全省 119 个县(市、 区),成立了省级筛查中心,并与省残联紧密配合,加强残疾儿童治疗、康复工作。 (五) 开展科学研究,积极查找病因。 组织专家开展了三方面科学研究。一是病因研究。重点从 两方面进行,一方面找致畸因素,针对性给予阻断。另一方面对已发生的脑膨出胎儿,用 药物在宫内进行治疗,促使其颅骨发育为正常。二是对新婚妇女和已怀孕妇女进行 TORCH 感染筛查研究。三是于 2001 年对约 1000 例缺陷儿进行配对调查和分析研究。 (六)坚持 定期监督指导。 针对“削峰工程”工作面广、任务繁重、持续时间长的特点,省卫生厅制 定了“削峰工程”技术督导手册,明确提出了省对市、县、乡,市对县、乡、村,县对乡、村 的各级技术督导要求。几年来,省、市、县共派出专家 2215 人次,600 余次赴基层督导。 三、削峰工程与行动计划有机结合,将控制出生缺陷工作引向深入 2002 年卫生部、 中国残联联合下发了中国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减少出生缺陷和残疾行动计划。2002 年 9 月,在第一个行动计划宣传周期间,省卫生厅、省残联联合举办了新闻发布会,提出 把我省“削峰工程”与行动计划结合起来。2002 年开始每年的宣传、质量控制活动都 将“削峰工程”与“行动计划”统一了起来。为落实行动计划,出生缺陷监测也由 1999 年的全省医院监测,49 个高发县群体监测,到 2004 年,全省全面开展人群出生缺陷 监测。为将“削峰工程” 和行动计划工作引向深入,定期对取得突出成绩的集体、个 人,给予表彰奖励。先后对 45 个先进县、60 个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 四、主要成效 (一) 健康教育得到深化,出生缺陷知识逐步普及。“削峰工程” 健康教育打破了“卫生围墙”, 积极发挥妇联、计生等部门专业、宣传优势,开展多种形式的预防出生缺陷健康教育宣传, 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氛围。目前全省实施“削峰工程”和行动计划基本形成了政府重视, 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局面。 (二)出生缺陷大幅度下降。到 2004 年,全省出生缺陷率 由 1997 年的 186.48万下降到 113 .55/万。每年约减少 1000-1500 个畸形儿出生。婚 姻登记管理条例出台后,婚检由强制改为自愿,婚检率下降,2005 年出生缺陷率明显上 升为 131.57/万。 (三)住院分娩率明显提高。目前,全省 119 个县开展了群体围产儿出 生缺陷监测(医院和家庭分娩监测),全省住院分娩率由 1997 年的 58.94%提高 2005 年的 80%,高危孕妇住院分娩达到 95%。 (四)妇幼保健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几年来,全省建 立了出生缺陷监测网络、出生缺陷筛查系统,培养出一大批监测人员,建立健全了各项规 章制度,规范了妇幼保健表、簿、卡、册的登记和报告制度。孕产妇保健系统管理率达到 95%、系统管理合格率达到 60%以上。 五、存在问题和困难 (一)边远地区的宣教、监测 工作亟待加强。90%的山区乡卫生院既缺乏宣教设备,又没有 B 超,无法开展监测工作。 60%的高发县还没有交通工具,开展督导、筛查及健康教育工作都有一定困难。 (二)婚 前保健工作开展难度较大。一是开展婚前医学检查缺乏必须的经费。二是婚前医学检查的 宣传力度不够,适龄青年对婚前医学检查的认识不足。三是妇幼保健机构提供服务和房屋、 设备条件较差,技术人员有待进一步培训,提高服务能力。 (三)孕妇普服叶酸有困难。 斯利安药品价格偏高,服药失败后赔偿责任不明确,孕妇普服有困难。 六、建议 (一) 各级政府部门要继续加强对“削峰工程”暨“行动计划”重要意义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