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_第1页
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_第2页
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_第3页
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_第4页
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 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和医学的兴旺发达,人们对健 康的意识前所未有地增强,铺天盖地的营养学与养生学知识的推 广让人们对健康的奥秘懂得不少。然而颇具讽刺意味的是,我们看 到近半个世纪以来,人类所面临的疾病似乎越来越多,很多人饱受 着癌症、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中风、骨质疏松等种种现代病的 困扰,甚至一些看起来不是很严重的诸如感冒、发烧之类的小毛病, 也要经历相当长的时间才能治愈。更有很多人在治病的过程中,体 质竟然每况愈下。这些病使现代医学相形见绌,似乎无人可逃过现 代病魔的折磨。这真是天大的笑话。 怎么会科技愈发达,人类反而在疾病面前愈无助?世界上的 科学家们给出了各种答案,也试图从各自途径探究真正的养生之 道。然而,真正让人信服的,实在是少之又少,怪不得很多人会说, 凡是市面上的保健品公司,几乎都是骗子公司了。 人类究竟应该怎样做,才能摆脱病魔的纠缠。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当我 们回归古老的中医 药养生文化理念时,一切 的答案似乎越来越清晰,传出的声音也越来越让人兴奋。中医药养 生文化告诉我们,人类现有的所有疾病绝不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自 然发生的,而是完全可以治疗、可以预防的。 现代科学所谓“基因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称 为“天赋”,即“ 先天 禀赋” 。中医文化中称“ 真元之气”。西方医学目前对人“基因” 方面 的缺陷无能为力,所谓“修复基因” 方面的研究 还属于“前沿科学” 正在不断探索中。 而我国中医理论对此却有几千年的成熟理论“先天不足后天 补” 。中医认为,生命的 诞生是阴阳和合,精子与卵子合成而成。由 于男女双方排出精卵那一时刻的身体条件不同,从而导致了新生 命在孕育过程中先天禀赋的不同。在怀胎十月的过程中,先天禀赋 及“ 真元之气” 先化生出 肾脏,最后才化生出脾 脏,所以新生儿的脾 胃虚弱,刚生下来不能直接吃食物,只能靠母乳维持生命。中医所 称的“ 元气 ”,西医称免疫力,是先天的“ 真元之气”和后天的“ 宗元 之气” 两部分的 综合。而 “真元之气”保存在肾脏中,后天的“宗元之 气” 靠脾胃运化五谷得来,所以中医称 “肾乃先天之本”、 “脾乃后天 之本” 。 男女排出精卵的时刻,如果双方身体的五脏六腑都平衡,新生 儿的先天禀赋就高,否则,比如男方肝气很强,女方肝气偏弱,强 可以弥补弱。但如果男女双方肝气都弱,新生儿就会表现出肝功能 天生弱。这样新生儿在诞生下来以后就会于肝经和胆经在身体通 过的区域以“ 胎痣” 的形式出 现。如果新生儿先天肝胆没有 问题,后 天造成了肝胆损伤,身体同样会于肝经和胆经在身体通过的区域 出现不同的标记给人以警示。青年时期以痣、痘、痦中医通称痤疮 的形式出现、中年以皱纹的形式出现、老年以斑的形式出现,这就 是中医望诊的理论根据。 随之相学也就诞生,其实相学就是以中医望诊的理论演变而 来。比如,发现新生儿肝经通过的区域有胎痣或后天出现变化,相 士就可据此推测出这个孩子性格急躁、缺乏谋略、优柔寡断、难成 大器,甚至有牢狱之灾等。依据是黄帝内经灵兰秘典论中认为 “肝乃将军 之官,谋 略出焉,胆乃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肝胆一脏 一腑,一阴一阳,互为表里,密不可分,故有成语“肝胆相照” 。所以 中医理论认为一个人的身体结构及其功能就是命运。 中医认为,如果一个人先天不足,完全可以依据黄帝内经这 一东方人的“ 身体使用手册 ”进行后天补 益。 如何不呢? 一、 “饮 食法地道起居法天道” 。 地道,即节气,提倡吃应季食品,天道,即指昼夜寒暑、四季交 替,提倡生活规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二、民以食为天。 用食物补益身体,即不断的靠脾胃这一后天之本补充元气来 与细菌、病毒、大气水食物污染、恶劣气候等外邪作斗争,借以达 到养生的目的。 东方养生文化认为,人的身体是一个小宇宙,共同遵循“木火 土金水”相生相克的平衡原理。如同大自然遭到人为破坏,人类会 遭到大自然的惩罚一样。人体的五脏六腑与大自然的阴阳五行完 全构成一一对应的关系。中医认为人与万物都是构成大自然和谐 相成、浑然一体、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体中某一脏腑受到了伤害, 就会打破人体这个小宇宙五行生克的相对平衡,就会遭到病魔的 折磨。 当人体的五脏六腑完全处于平衡状态这时人就要按照食物的 “四性” 及五行生克的原理合理搭配一日三餐,借以保持身体的健 康。这就是古人所说的“上工治未病” 。其中的 “上工”即“ 食医”。 当人体的五脏六腑中的某一脏腑出现病变的前兆时这一脏腑 所负责的经络在人体通过的区域总是先给以信号即“症” 加以警示, 也就是中医所说“疾在腠理 ”,此时加以 调理就很容易治愈。这也就 是古人所言“ 中工治欲病 ”。 如果不及时调理病症会继续加深,即“病在肌肤” 。如果再不及 时调理会再继续加深,即“病在脏腑” 。此 时治疗就要依靠专业“医 生” 。这也就是古人所言“ 下工治已病”。 如果再不及时调理就会继续加深,即“病入膏肓” ,只能静待命 归西天。此时任何人都回天乏术,连神医扁鹊都会退避三舍,甚至 逃之夭夭了。 西医在西方“分” 文化的氛 围下诞生的,西方 把人的身体不断 解剖、分解,最后把目光聚焦于人身体的“ 病点” 。所以西医是着眼 于“ 人的病” 即“治标” 。而中医是基于东 方的“ 和”文化,认为“某一 点” 出了 问题 ,是整体的和 谐平衡出了 问题,讲究要透过现象看本 质。所以,中医是着眼于“生病的人” ,即 “治本”。并且遵循“ 急则治 标,缓则治本,标本兼治”的原则。 由此可见,西医长于治病。在现实生活中,就单纯治病这一点 上,西医西药治病的疗效确实来的快,符合现代人跟风、追逐新潮 的心理,特别是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的特点下,人们普遍缺乏耐心, 更加趋向西医的简单便捷、对某些疾病疗效的迅速。中医即使治病 也讲究以入为本、整体大于局部的原则,讲究标本兼治。不像西医 那样单纯为了治病而治病,为了治好某一局部的疾病而破坏了整 体的和谐平衡。 因此,西医治病会给人以假象,感觉马上好了。但是后患无穷, 此病好了彼病会接踵而来,循环往复,终生离不开医院,最后还是 死在了病床或手术台上。而中医标本兼治,虽然给人感觉恢复缓慢, 其实中医一点都不慢。但是一旦病治好了,那就是彻底治愈。 由此,东西方养生文化的优劣自然会不言而明,东方的养生文 化,也已经引起了包括西方在内世人的广泛关注与重视。因为,西 方社会虽然盯着“科学 ”的旗号,以“科学暴力”强势推广西方文化, 对东方文明指手画脚,也不得不承认易经、 道德经、 黄帝内经 是东方社会三大奇书,是全人类的文化结晶。 西方的所谓“科学” 不是万能的,博大精深的东方文化远远不 是西方所谓的“科学 ”所能解释清楚的。我 们尊重科学,提倡科学, 但绝不是“ 唯科学论 ”或“科学主义至上” 。因为现代科学还不可能, 甚至永远也不可能对大自然的所有现象彻底解释清楚,正如古圣 先贤庄子云,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西方西医把人的尸体已经解剖到最小的单位细胞,就是 为了了解人体病变组织和器官的特征,把病变部位加以恢复和清 除。由于西方文化下人们的思维强调破、立、分解的研究,所以很 难站在整体的角度上探究病变的根源,所以对病变部位的恢复性 研究上往往浅尝辄止,最后就全部用力于杀灭、清除上。比如西医 对待癌症,放射疗法、化学疗法都是讲究杀死癌细胞,或者干脆把 整个器官切除。 很多人说中医不科学,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炎热的夏天,人们经常出现拉肚子的现 象。西医用显微镜发现拉肚子是“大肠 杆菌” 在作怪,所以西医研究 出“ 抗生素” 专门杀灭 “大肠杆菌”,吃了 “抗生素”后人们确实不拉肚 子了。但是,消化道中一些对人体有益的菌群也一并被杀死了。 至于如何恢复人体消化道中对人体有益的菌群,西医会让你 再吃带有这些菌群的营养补充品,患者多花费金钱增加负担不说, 关键是弱化了人体各个器官的自我修复能力。西医治疗糖尿病注 射胰岛素就是这一原理。 所以,西医给人治好病以后,患者会感到病症虽然没有了,但 身体更加虚弱了。而医药企业却会不断“ 发明创造” 出更多的所谓 营养补充品源源不断地提供给消费者,消费者为了身体健康也会 不断地“享用 ”这些所 谓的营养补充品,完全忽 视了恢复人体自身 的功能来独立制造和吸收这些必须的营养物质。 同样的疾病,中医会根据个人的体质,对症下药。中医可能给 患者吃“藿香正气水” ,患者喝了以后也不拉肚子了。藿香正气的作 用是什么呢?就是内里有寒和湿的时候,这时候你体内是寒湿的 状态,中医的藿香正气里面都是散寒祛湿的药物。令西医百思不得 其解的是, “藿香正气水 ”这种液体,不但不能 杀死大肠杆菌,反而 可以作为大肠杆菌的培养基。所以支持西医的很多人说,因为它不 能杀死病菌,所以就是不科学的。 事实上,中医认为,之所以患者体内大肠杆菌泛滥,是因为患 者体内正气不足,致使邪气泛滥,从而导致拉肚子这个“标” 。只要 把患者体内的正气“ 本” 扶起来,过度泛 滥的大肠杆菌就会自己走 掉。正气恢复以后,人体消化道中的各种菌群又会和谐共处、安居 乐业。你看中医在治疗的过程中完全没有杀死一个细菌。所以,中 医把患者病治好了以后,人的整个身体不但不会虚弱,反而会恢复 如初,更加强健。 其实科学不仅仅是一个杀死谁的问题,中医一样可以把病治 好了,把你的状态调整好了,你已经从腹泻的状态变成正常状态了, 你能说它不科学。 西医可以用抗生素,中医可以用藿香正气,道理是一样的,二 者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是从中医文化理论的角度讲,中医更强调了 以和为贵,西医总想着杀灭病菌,导致病菌不断地变异,产生耐药 性,于是就诞生了“ 超级细菌” ,再好的抗生素也无可奈何。而且, 很多的疾病症状看似很快控制了,但很容易复发。现在西方医学已 经看到这个问题了,也已经非常慎重地使用抗生素了。但中医遇见 这个问题怎么办,它不管病菌变成了什么样子,只是想法把病菌存 活的环境给撤掉,自然病菌就得不到发展了。 正因为我们祖先从来都是讲以和为贵,没想杀死谁,所以我们 两千年前用的中药到今天依然有效。我想如果大家理解了这个理 念,就能够理解中医那些用草根树皮做成的中药为什么能够解决 疾病。西医在治病,中医在治人,他们俩的根本理念是不一样的。 中医更侧重的是用药物的偏性来纠正人体的偏性,使得被破坏的 平衡达到一种新的平衡状况,从而使得疾病不能在你这儿找到它 发展的余地,这就是中医的基本含义。 从中西医治病的原理,我们不难看出,西医确实长于治病,但 在养生保健方面与中医的差距何止千万呢? 所以,在西方文化中诞生的营养保健品进入中国后,西方的以 营养细胞为理论基础的所谓“元素理念 ”遇到东方博大精深的中医 养生理念简直是不堪一击,他们只会用一些花里胡哨的所谓“最先 进的理念” 狂炒概念,什么 “抗氧化”、 “自由基 ”等等才会应运而生, 随着时间的推移,科技的进步, “后科学 ”又会不断推翻“前科学”,在 古老深厚的五千年东方文明前只会显得他们更加浅薄。 中国传统养生所说“药补不如食补” 已被世入接受且广 为实践, “预 防 胜于治 疗” 、“营养重于药物”的观念已被广泛采用。健康 产业 兴起也源于此,这也是中医比西医强的优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