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区域特色经济  建设和谐小康社会_第1页
发展区域特色经济  建设和谐小康社会_第2页
发展区域特色经济  建设和谐小康社会_第3页
发展区域特色经济  建设和谐小康社会_第4页
发展区域特色经济  建设和谐小康社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发挥区域特色 建设和谐小康社会 xx 镇是一个面积 125.7 平方公里,人口 8 万,下辖 20 个村委会、6 个居委会、102 条自然村的典型的城郊结合型 乡镇。背靠湛江市区,南邻湖光岩风景区,交通发达,是湛 江市通往大西南、海南的交通咽喉。xx 镇自然资源条件丰 富,土地肥沃,适宜种植亚热带花卉。2001 年以来,特别是 新农村建设活动开始以来,我们镇党委政府积极响应中央、 国务院的号召,发展农村特色经济,构建民主法治村,美化 村容村貌,以“ 特、重、美” 的发展思路,全面推进新农村建 设,在建设和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而重要的一 步。 一、发展特色经济,筑牢新农村建设基础 2001 年 以 前 ,xx 镇 还 是 一 个 传 统 农 业 种 植 镇 。全 镇 8 万 多 人 ,就 有 6 万 多 农 民 ;乡 镇 企 业 也 不 发 达 ,只 有 砖 厂 、 饲 料 、水 产 品 加 工 等 几 间 企 业 。2000 年 乡 镇 企 业 总 产 值 不 过 1.5 亿 元 ,企 业 从 业 人 数 只 有 4000 人 ,第 三 产 业 更 是 凤 毛 麟 角 ,企 业 经 济 效 益 低 ,产 品 打 不 出 市 场 ,农 民 只 能 依 靠 种 植 水 稻 、甘 蔗 等 作 物 营 生 。当 时 全 镇 农 村 耕 地 ,种 植 水 稻 、甘 蔗 、蕃 薯 等 传 统 作 物 的 占 98.14%,平 均 每 亩 产 值 仅 为 700 元 ;坡地产出率更低,每亩只有 300 元。要改变农村经 2 济落后的面貌,必须首先改善农业生产经营结构,立足资 源条件,发展特色农业,提高土地产出率,提高农业生产效 益。基于这种发展思路,2001 年 7 月,时任镇委书记的郑 剑戈同志带领党委政府一班人,通过积极调研、反复论证, 作出了发展“四基地”(花卉、蔬菜、甘蔗、水果种植基地) “一长廊”(花卉观光长 廊)的规划布局,首次提出把花卉种 植作为我镇特色产业,把基地作为经营模式的发展战略, 并且制订了两个配套措施: 其一,以股份制为先导,改革农村土地联产承包责任 制经营结构,大搞集约化经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孟子说: “五 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 无失其时,七十者可能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 之家可以无饥矣。 ”土地适 时适地经营,在 农业生产中历来 占据着关键的地位。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们农村普 遍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刺激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这种 土地经营体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为促进农业生产的发 展无疑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和市场 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过去那种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单家独 户式的小打小闹经营已无法适应市场竞争机制下高成本投 入、高风险负担和生产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要求,要发展 适应市场竞争的农业,必须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 展一种以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的土地股份投包制。我们 3 镇的做法是,以一亩为一股,把村民承包的土地以股份形式 参与到生产经营中去,以统一经营取代农户的个体经营。 2002 年底,镇党委政府首先在大路前村、林屋村、甘林村、 城家外村、高阳树、迈龙村、鸭曹村等 10 多条村发起集股 征地活动,短短几个月就征集土地 3500 亩。形成了以镇区 为中心,沿 325 国道分布并向镇腹地延伸的种植基地 9 个, 如金棕、雨霖等,集资共股 3000 个,股金 967 万元,吸引了 绿林、森科、巨扬等 9 家公司老板合股投资 21000 多万元, 奠定了公司(企业)+基地+农户”的新的经营模式,搞起了 粤西地区颇有特色的花卉业经营。股份制的引入,彻底打 破了制约我镇农业生产发展的瓶颈,解决了农业生产效益 低,大批农村劳动力被束缚或外出造成土地资源荒废的问 题。 其二,发展拳头产品,建立产业群,延伸产业链。我们 镇花卉种植品种多,其中不乏拳头产品。从 2002 年创建花 卉示范区开始,不到五年的时间,种植品种已达 280 多个, 基本形成以棕榈科、盆栽植物、应节时花、绿化苗木、桉树 苗为主的花卉种植经营格局,销路广达全国各地,有些名 牌产品如散尾葵、富贵竹、狐尾椰、白玉兰等甚至出口到日 本、东 南亚和荷兰、加拿大等国,年创外汇达 200 万美元。 为了打造名牌,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镇政府成立了花卉 发展办,与湛江市花协建立了广泛的联系,经常以镇的名 4 义聘请专家、学者到花卉办讲课,到各基地传授种植技艺。 以企业(各基地公司)的名义组织花农到顺德等地拜师学艺, 观摩花卉展览,实时实地掌握花卉市场发展动态。2002 年 3 月,镇组织金棕、雨霖等 6 个基地 5 家公司的花农、村委 会干部 140 多人到顺德市花卉生产场观摩学习,了解和掌 握部分棕榈科木、发财树、荫生植物、杜鹃花、金钱菊等的 生产技术以及市场营销状况,形成了发展自己的品牌观念。 回来以后,在镇政府和市花协的指导下,各大公司和基地 选择了自己的发展品牌。如在城外村基地经营的巨扬公司 选择经营大王椰,应时花富贵竹、万年青、鸡冠花等;在大 路前至甘林、田寮等村基地经营的绿林、百花、森科等公司 重点发展桃花蕊、金钱榕、狐尾椰、酒瓶椰、夜来香、君子 兰等品种;在高阳、迈龙、南赤等村基地经营的公司重点发 展富贵竹、发财树等花木。这些品牌产品的生产形成了全 镇性的产业群。为了支持这些拳头产品的生产,镇花卉办 和各大公司基地与驻市各大院校科研单位建立了长期协作 的关系,重点推广组织培养、现代化温室、日光温室、冷藏 保鲜、嫁接等先进生产技术。还开办花卉园艺培训班,每年 为公司基地输送大批园艺经营和管理专业人才。由于我们 重视产品质量技改,产品质量和在市场上享有的声誉迅速 提高。2004 年 5 月,时隔仅仅两年零几个月,当我们再次 组团赴顺德参加花卉展览时,我们不再只是以观赏者的身 5 份出现在展出现场,我们带来了丰富的产品,在占地 100 多平方米的展台上展出了具有我们自己知识产权的产品如 散尾葵、狐尾椰、金钱榕等。这些产品琳琅满目、姹紫嫣红、 价格比顺德产品低,且技术含量高,色彩鲜艳,枝叶饱满, 寿命长,颇具观赏性,赢得了广大客户的青睐。一株风姿绰 约的散尾葵,被引荐到人民大会堂外宾接见厅,登上了高 雅之堂;一株艺名“观 音坐莲” 的榕木与槐木嫁接衍生木被 卖到某大型风景区,卖出价高达 30 多万元。 为了扩大品牌效应,2004 年以后,我们又在重点产品 的产业链延伸上做文章,发展配套的加工业。壮大经营体 系。如盆栽时花富贵竹,品牌打出后,我们及时推广,从生 产、加工到销售各个环节,从镇花卉办到各园艺基地建立 起了 20 多个技术服务站,以基地为依托开办了 12 间加工 厂,发 展链式产业加工、包装、销售服务等环节 21 个,拉长 了生产链条,把花卉产业覆盖面扩大到全镇各村。据统计, 2004 年以来,花卉生产在全镇的覆盖面已由初创时的不到 30%扩 大到现在的 60%,而且 还在继续延伸, 发展高附值 加工企业 30 多间,增加就业 6400 多人。如今产业带上的 村庄居民年仅打工收入就达 2000 万元。到 2006 年底,全 镇花卉产业已发展到 5642 股,年产值逾 1 亿元。按每股年 终分红 5000 元计,全镇土地产出率(与种植甘蔗每亩平均 收入 1000 元比)提高了 4 倍。村集体股的收入也比原来大 6 幅增加,一些村集体收入到 2006 年底已突破 10 万元的大 关,一改原来集体经济空壳的局面。 二、重和谐、重民主、重法治,创新管理机制新农村 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有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 要构建和谐社会,前提和保证条件主要有三个:一是社会物 质分配均等;二是政治权利均等;三是法治环境和管理机制 完善。前两个条件,我们已不存在太大问题。经济发展了, 人民生活普遍提高了,况且在当今我们社会主义国度里人 人享有平等的政治权利。问题是第三个条件,现在影响农 村稳定和谐的矛盾和存在问题还比较多。既有传统矛盾如 婚姻家庭、继承、赡养、家族、黑恶势力、山林滩涂纠纷等, 又有新矛盾如征地、拆迁、土地侵权、环境污染、社会治安、 村务管理等造成的纠纷;既有群体事件,又有群体与政府间 的矛盾;既有经济领域的矛盾,又有政治领域的矛盾。据不 完全统计, 2006 年我们镇一共发生各种矛盾和纠纷 109 起, 其中传统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类 76 起;宗族械斗、山林土 地滩涂纠纷类 28 起;征地、拆迁、土地侵权类 2 起,涉黑犯 罪及社会治安类 3 起。针对这些矛盾和纠纷,我们采取综 合治理的措施: 一是建立全镇大综治管理机制。成立镇大综治办公室, 由派出所、司法、政法、信访、民政、国土、计生、劳务等部 7 门联合办公,加强对矛盾的实时监控,减少矛盾和纠纷处 理的中间环节,提高矛盾调处和纠纷调解的成功率。2006 年,我们实行干部包案责任制,建立矛盾和纠纷诉诸机制, 疏通防范和解决矛盾的渠道,与自然村建立起了经常性的 工作联系。这项制度实施后,镇党委政府一共与 109 名镇 干部和 246 名村干部签订了包案工作和联系工作责任制, 建立包案联系 355 对,开展经常性的调查、排解和处理工 作 648 宗。做到在矛盾还未发生时就防范,在纠纷发生的 第一时间就发现,就着手进行调解,把矛盾和纠纷控制在 萌芽状态。2006 年 5 月,大路前村与林屋村因坡地权属纠 纷引发矛盾,大路前村包案联系责任人梁景和知道纠纷酝 酿后,立即向镇包案干部黄广生和镇大综治办汇报,镇大 综治办和黄广生同志立即组织力量下村排查,及时化解了 这一矛盾,确保了大路前村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 二是结合“文明家庭”、 “民主法治村”的创建工作,开展 农村普法活动,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建设和谐村庄,村民 的素质教育很重要。中国有句古语叫“知 书达礼” 。意思是 要达“ 礼” ,必 须先知 书,懂礼道,懂得什么是 对,什么是错; 什么是正,什么是邪。这个“礼”就是当今我们所说的“法”。 为了提高村民懂法守法的素质,近年来我们组织各村开展 了一系列的普法活动。如:每年的 6-8 月,定期聘请法律顾 问到各村巡回举办法律讲座;搞法律知识、案例警示教育图 8 片展;在镇政府设立法律咨询服务处;在学校 3-6 年级开设 法律知识学习课;在各村兴办文化室,向群众借阅法律书籍。 2005 年来,我们共计为村庄举办法律知识讲座 247 次,授 课 400 多个,培训教育达 37000 多人次。尤其是法律书籍 借阅服务。2005 年以来,各村一共借阅图书 6400 多册(次), 为纠纷提供法律服务 965 个。大路前村有一对夫妻,共同 财产 140 多万,丈夫闹离婚,到村文化室寻求有关法律政 策指导,认真了解有关文件精神,重新考虑了夫妻感情存 续的可能,打消了离婚的念头。 三是重视调解,善于解决,化解矛盾,加强防范,避免 农村社会不和谐声音的产生。平日里,只要群众邻里之间, 甚至家庭内部婆媳、兄弟间产生什么纠纷,我们都注意掌 握苗头,及 时调解。新农村建设活动开展后,针对农村普遍 存在的吸毒妨害社会治安稳定的现象,我们加强了防范, 要求各村治保委员会、包案工作联系人配合派出所,对吸 毒人员进行造册登记,进行逐人跟踪,开展“ 一帮一” 、“一帮 多” 活动。通过有效管理,我 们全镇各村已遣送 220 多人到 戒毒所强制戒毒,社会治安发案率下降了 58%。对新农村 试点村和申报民主法治村的村庄,我们要求他们率先实现 “八无 ”:即无邪教、无吸毒、无 赌博、无纠纷上缴、无械斗事 件、无集体上访、无安全事故、无刑事案件。另外,为了加 强防范,我们在各村还成立了一些维稳工作监督机构,如 9 村党员、妇女禁赌会、禁毒会、社会治安联防工作委员会, 遏制道路盗抢现象的“安全平安委员会” 等,取得了相当不 错的工作效果。 三、加强规划,美化村容村貌,建设美丽文明的家园 新农村建设,不仅要重内涵,而且要重外延,重视农村 村容村貌和精神面貌建设。近年来,在搞好村庄经济建设, 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上,我们也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搞好 村庄的规划建设,把村庄经济、社会、人文、环境综合起来, 统筹规划和发展,突出“ 新 ”字效应。 2004 年以来,在镇党委 政府和各村党支部的重视和支持下。全镇有 30 条自然村聘 请区、市规划建设部门专家、技术人员对村庄建设做了充 分论证,制 订了村庄发展规划。大批自然村在发展经济的 同时,投入巨资整治村容村貌。截止 2006 年底,全镇在这 方面的投资已达 3000 万元。建起农村硬底化道路 120 公里, 新村场 15 个,排污设施 60000 多米,公共绿化场地 3000 平方米;开挖鱼塘、水库 5 口,建文化公园、文化综合楼 8 座,居民新住宅楼 431 座,总建筑面积 15 万平方米。此外, 组织开展农村群众性文化活动 10 场(次),全面提升了农村 的发展品位,使全镇农村焕发出了新的精神面貌,大路前 村、城家外村、高阳村、坑排下村等村的村容村貌整治工作 一直走在全镇的前头。大路前村拆除了旧祖宗屋,建起了 文化公园,铺设 5 公里长的硬底化村道,改造了空心村;城 10 家外村,建起了一座座雅致的小阁楼,修整了 40 亩村旁环 境竹林和村前古榕树林;高阳村村野建设同村内建设一起 抓,实行村野相映,内外合一的整体规划建设思想,改造 了 300 亩的水库周围环境,依水库和池塘种起了一排排绿 化花木;在村内建起了长达 2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