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省情介绍_第1页
吉林省省情介绍_第2页
吉林省省情介绍_第3页
吉林省省情介绍_第4页
吉林省省情介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吉林省省情介绍 吉林省简称“吉” ,位于中国东北地区的中部,是内陆边 境近海省份。吉林省在全国的位置主要体现为三个大约 2%: 面积 18.74 万平公里,占全国的 1.95%;人口 2729 万人,占全 国的 2.07%;2007 年 GDP 达到 5226 亿元,占全国的 1.91%。 辖 1 个副省级市、7 个地级市和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长白山 管委会,60 个县(市、区)。省会长春市。 吉林省情的突出特点,可以概括为“一个中心” 、“两个基 地” 、“三个 优势”。 “一个中心”吉林省地处由中国东北地区、朝鲜、 韩国、日本、蒙古和俄罗斯东西伯利亚构成的东北地理中心 位置,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积极支持的图们江地区国际合作 开发中居于重要地位,具有发展东北亚区域合作的优越区位 条件。 “两个基地”吉林省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商 品粮生产基地。汽车、石油化工和农产品加工是支柱产业。 一汽是中国汽车工业的“摇篮” ,是世界 500 强企业,现已形 成重、中、轻、轿等系列产品的研发和生产能力,2007 年汽车 产量达到 146 万辆。北车集团长春客车有限公司是亚洲最大 的轨道车辆生产基地。吉林省地处享誉世界的“黄金玉米带” , 是著名的“ 黑土地之 乡” ,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粮食 综合 生产能力达到 500 亿斤阶段性水平,是全国唯一人均占有吨 2 粮的省份,人均粮食占有量、粮食商品率、粮食调出量以及 人均肉类占有量连续 10 年居全国首位。 “三个优势”吉林省科技教育、生态环境和重要资 源具有相对优势。全省每万人中拥有科学家和工程师 11.5 人、 在校大学生 235 人,居全国第 6 位。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 30%。拥有中科院长春光机物理所、吉林大学(全国办学规模 最大)等一批国家重点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吉林省生态环 境优良,是国家生态建设试点省,森林覆盖率达到 42.5%,东 部地区达到 70%以上。长白山自然保护区被联合国确定为 “人与生物圈 ”自然保留地。吉林省 资源丰富,已探明 储量的 矿产资源有 96 种,其中油页、硅藻土、硅灰石、矿泉水等储 量居全国前列。吉林是“东北三宝” (人参、鹿茸、貂皮)的故 乡, 人参产量占全国的 85%、世界的 70%。 党中央、国务院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以 来,吉林省紧紧抓住机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革开 放为动力,着力解决体制、机制和结构等深层次矛盾问题, 全力推进国企改革、投资拉动、招商引资、新农村建设、工业 提速增效、民营经济腾飞和服务业跨越发展等,全面增强发 展的活力、动力和能力,全省经济加快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吉林老工业基地振兴迈出重大步伐。 2006 年和 2007 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分别增长 15%、16.1%, 增速连续两年居全国第 2 位。去年地方级财政收入比 2003 3 年增长 1.1 倍。吉林已经成为全国发展速度较快、效益较好、 活力较强的地区之一。 农业基础更加巩固 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认真落实中央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充分调动广大农民 的积极性。农业连年获得丰收,去年在严重旱灾情况下粮食 生产仍然获得较好收成,总产量达到 490.8 亿斤。坚持把畜 牧业作为战略产业优先发展,畜牧业产值比重达到 48%。去 年全省出栏生猪 2200 万头,其中活体和加工外销量达 1200 万头,为全国平抑市场猪肉价格做出贡献。农产品加工业实 现销售收入增长 21%,成为新的支柱产业。前不久,国务院 常务会议讨论并通过了吉林增产百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规 划,为我们发展粮食生产及相关产业带来机遇,将推动我省 粮食生产能力和农业现代化水平再上一个大的台阶。重点实 施“ 十大工程” 、29 个 项目,建设生态农业 、节水农业、全程农 机化和农业科技 4 个示范区。现在有些重点工程已经启动。 西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完成土地平整 3 万亩。全程农机化示 范区项目建设 400 万亩。哈达山水利枢纽工程全面开工建设。 工业经济快速发展 效益大幅度提升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深入开展提速增效和“工业项 目年” 活动 ,发展壮大支柱 产业,培育新的特色产业。全省规 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由 2003 年的 806.7 亿元增加到 2007 年 4 的 1873.9 亿元,增长速度由全国后位进入前列。工业经济效 益水平大幅提升。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净利润 413 亿元,比 2003 年增长 1.6 倍。狠抓重点大户、市场准入、技术改造和 责任落实,坚持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 染行业发展。去年我省单位 GDP 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首 次实现“双下降 ”。 全力实施投资拉动 发展能力持续增强 针对我省投资欠账大、投入水平低的问题,围绕转变发 展方式和调整优化结构,认真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全力 实施投资拉动,切实加强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去年,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4003 亿元,比 2003 年增长 3 倍。 投资增长速度连续三年居全国前列(前两年第 1 位,去年第 3 位)。人均投资达到 14480 元,进入全国前十位。近三年开 工建设亿元以上大项目 1318 个。吉化 70 万吨乙烯改扩建、 一气大众全新奥迪 A6L 轿车等项目建成投产,哈大铁路客 运专线、长吉城际高速铁路开工建设,吉林至延吉、通化至 沈阳等高速公路于今年 9 月底建成。长双烟铁路竣工通车。 长白山机场在北京奥运会前已建成通航。 国企改革取得突破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 吉林省国有经济比重大,国有企业机制不活,历史包袱 沉重。我们紧紧抓住机遇,从 2005 年开始,集中实施国企改 革攻坚,用一年多时间基本完成 816 户地方国有及国有控股 5 工业企业改制任务,同时带动了粮食、流通、建筑等行业企 业改革。改制后国有股本比重由 80%下降到 36%,国有资产 实现了保值增值,比重和布局更趋合理,企业发展活力和国 有资本控制力增强。坚持把扩大对内对外开放作为振兴吉林 的重要途径,大规模开展招商引资,成功举办三届中国吉林 东北亚投资贸易博览会。利用外资、引进内资成倍增长。各 级各类开发区加快发展。图们江地区开发开放取得新成绩。 正在推进建立长春吉林图们江地区(长吉图)开放合作 区,一批省际、国际工业园或产业合作园启动建设。去年我 省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突破百亿美元。 科技教育实力增强 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深入实施科教兴省战略,谋划实施了一批重大科技创新 项目,取得了超级稻、大豆杂交种、混合动力汽车、激光彩色 电视等一批科技成果。建成中国农业科技东北创新中心。全 省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达到 304 个,科技人员 8.2 万人。 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发展。全省普通高等学校 44 所,在校学 生 47 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 30%。成功举办第六届亚 冬会。公共卫生体系一步完善,省市县三级疾控中心全部建 成。开工建设长春综合科技文化中心综合馆。长影农村题材 电影创作基地揭牌,创作了一批较有影响力的影视作品,被 誉为“ 吉林 电视剧现 象” 。 着力解决民生问题 人民生活较大改善 6 认真解决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使改革发 展成果惠及全省人民。连续两年向省人民承诺办好“八件民 生实事”,取得明 显 效果。深入开展全民 创业促就业活动,去 年新增城镇就业 47 万人。完成政府出资三年开发 10 万个公 益性岗位任务。 “零就 业” 家庭全部实现动态 就业。通过完善城 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全省有 130 万下岗职工实现基本生活 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应保尽保。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扩大到所有县(市)和城区所辖乡镇居民。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 75%。232 万名农村义务 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改造城市棚户区 2670 万平 方米,136 万城市困难群众居住条件得到根本改善。启动实 施了煤矿和林业棚户区、农村泥草房改造工程。解决了 151.5 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去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 入增长 15.5%,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 15.1% 在推动发展、改善民生的同时,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 设。政务公开不断推进,省市县普遍建立政务大厅。省直 39 个部门实施了行政审批权相对集中改革。推进学校、医院等 公用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实行简政放权,改进检审方式,降 低收费标准。在 2005 年下放经济社会管理权限 876 项基础 上,今年继续减少和下放行政审批权限 305 项,取消年审年 检项目 42 项,分别占总数的 51%和 67%。实施政府绩效评 估和行政问责,推动重点工作落实。 7 2008 年,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在国际经济形式 复杂、国内经济社会发展遇到不少突发性困难的环境下,经 过全省上下的不懈努力,全省经济保持快速发展势头,主要 经济指标居全国前列和同期最好水平。上半年,全省地区生 产总值增长 16.5%,比全国平均水平高 6.1 个百分点,增速居 全国第 2 位。地方级财政收入增长 46.6%,增速居全国第 3 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40.2%,居全国第 6 位。社会消费品零 售总额增长 24.1%,居全国第 4 位。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 长 12%,农 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 25.2%。 目前,吉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