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称谓使用与教学有效性关系探析_第1页
教师的称谓使用与教学有效性关系探析_第2页
教师的称谓使用与教学有效性关系探析_第3页
教师的称谓使用与教学有效性关系探析_第4页
教师的称谓使用与教学有效性关系探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教师的称谓使用与教学有效性关系 探析 摘 要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表达 的称谓复杂多样,基本形式有对学生的 称谓和自我称谓两种。教师使用不同的 称谓,表达的是不同的含义,可警醒学 生注意学习,可激活师生对话,也有可 能造成师生间的隔离感,伤害学生的学 习积极性。用好称谓,可激发学生学习 动力,确立其学习者角色,还可促进教 师转变观念,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促 进教学的有效性。教师使用称谓,应注 意灵活应用,摈弃随机叫号,不使用贬 低性称谓。 中国论文网 /7/view-12923828.htm 关 键 词 称谓;教师语言;表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达本位;教学有效性 课堂中教师称呼学生或指名道姓, 或随机叫号;自我称呼时,或单用“我” , 或用“我们大家 ”教师表达中的称谓 复杂多样,其意义如何大多数教师则不 明,这就影响了教学有效性。 一、教师课堂表达中的基本称谓 (一)教师对学生的称谓 对学生的称谓,教师以名字来称 呼,不叫姓,这种表达较为生活化,是 一种常态。为显示对学生的尊重,名字 称谓的变式为“ 名+同学” ,即“XX 同学”。 有时以“姓+名” 称呼学生,即所谓的“指 名道姓”,较常用于严肃或批评场合, 可能是学生表现不好需提醒的场合,故 “姓+名”的称谓方式应慎用。如此“指名 道姓”的称谓,为了突出其作用,教师 会提高声音、加重语气、放慢速度、咬 字清楚,增强其表现力度。 称呼学生职位,是向其他学生表 明某一学生的职责,肯定该学生在某一 方面的努力及成绩。如“ 班长,你来向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同学们”“X 小组的小老师 (小博士 ) ,你来说说你们小组在 X 方面是” 教师对学生的称谓有时使用第二、 三人称。面对学生称“ 你”“你们”,似有 对立意味,亲和性较弱。如果面对学生 称“他”“他们” ,有隔离感和疏离感,这 样称呼原因有二:一是某些学生表现非 常出色,教师把其表现抽取为样本,独 立出来,成为其他学生学习的榜样;二 是某些学生表现不好,教师把其孤立出 来,以警告其“ 出格” ,促进其改进。 (二)教师对自我的称谓 教师对自己用得最多的称谓是第 一人称,但不是用第一人称单数的“我” , 较多使用“我们 ”,且有许多变式,教师 会把具体情境里的其他人称称谓都化为 具有第一人称意味的称谓,如“同学们” “大家”“我们大家” 等,是体现课堂学习 共同体的称谓。 教师用好自称的原则,一是要确 立与学生的平等地位,二是构建学习共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同体。用“我们 ”“咱们”“大家”等第一人 称称谓,表明教师自身与学生平等,消 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障碍,鼓励 学生大胆探索,激发其学习自主性与积 极性;第一人称还有利于教师自身融入 学生群体,建立师生学习共同体。 二、教师课堂表达中称谓的意义 (一)激发学习驱动力 教师称呼学生:“ 科代表,你把 XX 阐述一下!” 内涵很清楚, “你”是这 个学科的科代表,这个学科的学习“你” 最强, “你”的表述应该最好, “你”的表述 应该让其他同学听懂、学会。完成”科 代表”的任务,除了课堂上的优异表现 之外,课外的自主学习成为“科代表” 的 必需。反之,如果没有明确的称谓,任 务指向不明,学生就可回避思考,可偷 懒,可抄袭。长期以往,学生的责任意 识、担当意识逐渐淡薄,自主学习动机 及投入程度降低,课堂活动参与性下降, 学习效率就会处于低下状态。 (二)确立学习者角色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学生在学校里,是学习者;在学 习群体里,因互动协作关系又是更具体 的某一角色。如果称谓不明确或不规范, 可能学生就会有非学习者的错觉, “不利 于学生建立规则意识”1。如学困生与 优等生在结对子活动中的称谓,无论如 何称呼,结对帮扶时就有“师傅” 与“徒 弟”的存在, “徒弟”应努力探索,有困难 及时向“师傅 ”提出;而“师傅”应随时督 促、及时指点。 (三)转变教学观念 课堂上,有的教师指名学生回答 问题时气势逼人, “手指学生 你,你 地叫着,或以方位词前面的这位,边 上的那个,后面的那位等指称”2, 这样的课堂称谓并不少见。教师目中无 人,只有知识、任务,以教学和知识为 中心,没有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自主性。 如果教师在课堂中摈弃以上粗暴 做法,用“我们 ”“咱们” 等称谓,表明教 师放下身架,尊重学生,与学生平等互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动。称谓平和亲切,表现出对学生的关 怀,师生间关系变得亲密,能有效召唤 学生参与学习过程。教师称谓的改变, 体现出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 (四)构建学习共同体 教师表达中使用第一人称“我们” “大家”,表明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主 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开始考虑学情, 考虑如何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 性,教师逐渐融入课堂学习共同体中, 与学生一起完成课堂学习的任务。 三、教师课堂中用好称谓的建议 (一)化用第二、三人称 教师表达时称呼自己为“我” ,指 学生为“你”,或指向大集体中的某一小 群体,就显得冷冰冰的,气氛紧张;课 堂上如果用“XX 同学”“有的人”“他们” 等第三人称,就有强烈的隔离感、疏离 感,感觉到强制或批评的气氛,充满不 满或失望的情绪。以上两种对师生双方 关系发展都不是好事。 教师与学生互动时,少自称“我” ,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7 少指学生为“ 你” 或“你们”,少用或不用 第三人称的“ 有的人”“他们”等。需用“ 我” “你们”称谓的场合,教师应灵活地改为 “我们”“你们大家” ,降低师生间关系紧 张度。 “我”“我们”“大家”“ 老师 ”,课堂里 都应视为第一人称。如“ 老师我 ”的“老 师”,若独立出来,当然是第三人称, 后面再加上一个“ 我” , “老师”就成为了第 一人称,两个人称叠加,亲密意味更浓。 “你们大家”, “你们”是第二人称,加上 “大家”,群体大了,承受力强了,淡化 了隔离给学生带来的可能挫伤,如果教 师的口气缓和一点,就有教师自己也带 进群体里的意味,有“ 我们大家 ”的意思。 如此,教师使用人称代词自称时, 第一人称更多是复数称谓,表示与学生 在一起,显示师生关系的亲密性,表明 对学生的关怀。当使用第二、三人称时, 应转移观察点,站在学生的角度,与学 生一起,让第二、三人称带有第一人称 复数的群体意味,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8 如教师会说“XX 同学,你来做做我们刚 才”,虽是第一人称,但话中之意 蕴,师生是共同体,是在共同活动。 (二)摈弃随机叫号 虽然叫号或摇号式随机检查,有 促进学生做好“ 迎检” 准备的积极意义, 但从人文角度审视,随机叫号没有关怀, 缺少情感因素和价值意义,于学习动机 激发或学生持续发展均没有意义。学生 单纯而机械应对的行为,即使再高效, 也应摈弃。 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学习 活动是学生生命存在的重要体现。名字 或称谓,是生命的表现方式。尊重生命, 尊重生命存在方式,就应把学生当成一 个人来看待,把学习当成生命尊严体现 来看待,以确切、亲近的称呼确立生命 存在、尊重生命的活动与发展,是教师 对教育意义的最基本理解。 (三)不使用贬低性称谓 贬低性称谓,指称呼学生绰号, 或人为给学生标上“ 行” 与 “不行”的标签。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9 如有的教师称呼学生“ 一号种子 ”,依成 绩、依能力给学生排位。如此,其他学 生会怎么想?他们都不行了?如有的教 师把某一合作小组里学生分为 ABC 三 个层次, “XX 小组,C 同学回答问题!” 这样的称谓带有贬低性或歧视性,与促 进学生健康发展的理念相悖。 (四)称谓句中增加激励性内容 无论是给优秀者鼓励或是给困难 者机会,更理性的做法是在称谓前加上 适当的修饰。如教师可表达:“我们请 见多识广的 XX 同学来做”“我们请 不怕困难的 XX 同学来”“请屡败屡 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