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体分带技术及其应用_第1页
染色体分带技术及其应用_第2页
染色体分带技术及其应用_第3页
染色体分带技术及其应用_第4页
染色体分带技术及其应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染色体分带技术及其应用 【摘 要】染色体分带是 60 年代 后期发展起来的一项细胞学技术,借助 于某些物理、化学处理使中期染色体显 现出深浅不同的带纹,各物种的每一条 染色体其带型纹的数目、位置、宽度及 深浅度都有相对的恒定性,因此染色体 分带是染色体识别的重要依据。这一技 术自发展起来便广泛应用,已成为鉴别 基因组中的各个染色体或较大的染色体 片段、追踪外源染色体的有效手段。 中国论文网 /5/view-5635416.htm 【关键词】染色体分带;遗传学; 应用 引 言 染色体分带技术是一种用染料对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染色体进行分化染色的方法。用一般细 胞学染色法,染色体着色是均匀的,但 若经过某些物理化学等条件如: 温度、 酸碱等处理后再以染料染色,或单经某 些荧光染料染色就可以染出深浅不同的 带纹的纵向结构。由于这些带纹和结构 是染色体固有结构的反映, 因而各不 同物种之间、同一物种各(染色体之间 同一染色体处在细胞不同分裂时相) 之间所出现的带纹也就不同。这不仅使 我们鉴别染色体组中各个染色体及其大 的片段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使追踪某 一特定染色体在遗传或杂交中的去向成 为可能, 同时也为进一步认识染色体 本身的结构和功能提供了一种有利的分 析手段。因而有人认为分带技术为核型 研究带来了一次革命。 1、染色体分带简述 1.1 染色体分带的带纹种类 1.1.1 Q 带。瑞典细胞化学家 T.Caspersson 等用荧光染料芥子喹吖因 作染色剂处理,染色体制片在荧光显微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镜下观察,染色体呈现明暗相间的清晰 带纹。不久,C.G.Vosa 发现用与芥子喹 吖因类似的喹吖因处理也能使植物染色 体显带.由这两种染料处理产生的带称为 Q 带。 1.1.2 G 带。G 带是动物细胞遗传 学研究中常用的技术。它是用碱盐溶液 对染色体制片进行预处理,有时也用胰 蛋白酶或链霉蛋白酶进行处理,然后用 Giemsa 染料染色。一般认为 G 带显示 的是常染色质构成的染色粒,它所反映 的很可能是蛋白质尤其是组蛋白在染色 体上的不均一分布。 1.1.3 C 带。C 带是用酸、碱对染 色体标本进行变性处理,然后置于溶液 中,在 600C 下保温 30120min 不等, 再以 Giemsa 染料染色。由于起初在哺 乳动物中发现带纹位于着丝粒区域,故 称之为着丝粒带,简称 C 带。C 带技术 对辨认 Y 染色体是非常有用的。 1.1.4 N 带。N 带 Matsui 等为显 示 NOR 建立的方法。N 带是用三氯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酸和盐酸先后处理,Giemsa 染料染色 后获得。N 带技术方法简便,结果稳定, 在植物染色体研究中得到较广泛的应用。 1.2 染色体分带技术的命名 由于染色体分带技术是分化染色 技术,所以常按所使用的染料或染出的 结构来命名。近五年来随着分带技术应 用的逐渐普及和采用的染料逐渐增多, 分带名称也日益增多。有些工作者曾试 图以染色体的固有结构把分带技术划分 为儿大类,但由于分带机理目前尚未有 定论,这种分类方法也未趋统一。这里 仍按习惯以所使用的染料归类,如下: 1.2.1 荧光染料。以荧光染料处 理染色体后,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见深 浅不同的带纹, 按染料常见的有以下 几种: Q 带 H 带 AO 带 此外,还有以 DAPI 染色的 DAPI 带,也是显示对应于不同异染色 质部分。荧光染料分带的优点是材料处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理比较简单,重复性好。虽易退色但可 重染。缺点是所制标本不能保存,需要 荧光显微镜等特殊设备。 1.2.2 Giemsa 染料。常规制成的 染色体标本, 经温度或不问浓度的酸、 碱、盐、尿素、酶等试剂处理后,再以 Giemsa 染液染色, 便可使染色体呈现 不同的带纹, 主要有: C 带 F-B SG 法 G 带 R 带 (Reversebandiog ) N 带 C d 带 1.2.3 其它染料 银染: 一般用氨银法处理染色 体, 可以使有转录活性的核仁组织者 区域(NOR)着色,此法应用颇广。 Hy 带:染色体经热的盐酸处理 后,以醋酸洋红染色,在植物中可以相 当快地产生一种特殊的 Hy+和 Hy带 纹。可能是染色体蛋白被分化性的抽提。 O 带:染色体标本温育在含有地 衣红的 SSC 溶液中能获得与 G 带相似 的 O 带。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F 带:经孚尔根染色法产生的带 纹称 F 带。人的 Y 染色体长臂远端一半 区域 Q 和 G 带为负反应,F 带则为正反 应。 1.2.4 免疫化学染色法。各种核 苷或核苷酸与载体蛋白的结合物免疫家 兔后获得相对应的抗体。一种是直接标 记荧光于抗体上, 与变性的染色体 D NA 染色后即可在荧光镜下观察。另一 种是采用简接荧光法和间接免疫酶标法, 即以上述对应抗体作为第一抗体与变性 染色体的 D N A 作用后, 再以荧光标 记或过氧化物酶标记的羊抗免, 球蛋 白为第二抗体染色后, 前者即在荧光 镜下呈现出各种核苷或核苷酸抗体的 Q 带、R 带、C 带, 后者需再经 D A B 在 H2O2 存在下显示棕色分带着色。不 同核苷酸抗体需要不同的染色体 D N A 变性处理, 一般采用光氧化或 U V 变 性此法对分析染色体结构和功能是一种 新的手段。 2、几种染色体分带技术的应用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7 2.1 染色体的荧光组织化学。染 色体的荧光组织化学近年发展很快, 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多种荧光染料的 联合使用。通常首先使用和 O N A 相 结合的荧光染料, 然后以另一种荧光 或非荧光染料复染。组合使用的优点是 1. 选用适当的组合, 当单一染料显示 的带纹不够清晰时, 以另一种染料复 染常可带纹或多态区更为清晰, 反差 更为强烈;2. 一些组合可以显示特定的 染色体多态区, 如强荧光的异染色质 区(DA/DAPI 染色) 。看来荧光染料的 联合使用对于染色体精细带纹的显示, 染色体多态性、染色体重组的研究都是 非常有用的(表 1 ) 。 利用这种染料组合的方法, Schnede 等(1981) 以色霉素 A3 /远 霉素 A 和 DAPI(DA-DAPI ) 染色, 证明猪染色体上分布有两类不同的异染 色质。双臂染色体(Nos. l-12 )和 X 染色体的异染色质富于 GC。以色霉素 A 3 染色显示亮荧光。端着丝点染色体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8 (N os.13-18 ) 的异染色质区可为 DA-DAPI 所显示。也可为另一种新的 荧光染料 D287 / 170 所染色, 发亮光。 虽然 DA-DAPI 和 D287/170 染色的机 制尚未得知, 但至少说明, 猪的染色 体组里有两类不同的结构异染色质。一 种分布于双臂染色体, 另一种分布于 端着丝点染色体。这对于了解家猪的起 源, 异染色质的分化, 罗伯逊易位的 意义等是有帮助的。 2.2 高分辨 率 G 带。 大家知道, 通常哺乳动物细胞 停留在前期的时间很短, 只有 2-3 分 钟。但是 PCC 方法的发明已使可能得 到纤细的带状 G2 或 G 1 染色体。两者 都可作 G 分带染色。其长度比中期染色 体长 4 倍以上(表 2) 。带纹也更为 丰富。中期染色体含 3 个横带的区域在 G2 染色体可呈现 6 个带。 人工多线化的第二个可能途径是 内复制。有关人工诱发内复制的研究已 给这方面投下了希望的曙光。Sutou 等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9 (1974)以 4 NQO , Captan , 环磷 酞胺, 叮吮橙等处理离体的中国仓鼠 细胞, 观察到内复制率明显增高。 Kusyk 等(1979)以 Hoechst33258 ,rubidazone 两者连合使用, 可使小 鼠 L 细胞和 CHO 细胞的内复制率高达 20-50% , 最高可达 7 % 。可以期待, 随着人功内复制和 PCC 技术的进一步 改进, 有朝一日我们将会得到哺乳动 物的多线染色体, 使 G 带技术进入一 个完全崭新的时代。 3、染色体分带技术的前景展望 随着染色体分带技术越来越成熟, 我相信在以后的研究中,人们会利用染 色体分带技术对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