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从指出 指受心托_第1页
梅从指出 指受心托_第2页
梅从指出 指受心托_第3页
梅从指出 指受心托_第4页
梅从指出 指受心托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梅从指出 指受心托 著名梅花专家、工程院院士陈俊 愉先生曾说过, “文学艺术史上,梅诗梅 画数量之多,足令任何一种花卉望尘莫 及。 ”国人赏花,不仅关注花的外表,更 欣赏花中蕴含的人格寓意。古有诗云: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 雪,为有暗香来。 ”梅花是中华民族最有 骨气的花,数千年来,它不畏严寒、铁 骨铮铮的抗争精神;历尽沧桑、宁折不 屈的傲骨风范;俏不争春、潇洒人间的 高雅品质鼓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不畏 艰险,奋勇开拓。全国上至显达,下至 布衣,对梅花都深爱有加。古往今来, 众多文人志士都将梅花作为笔下的歌颂 对象,中国当代著名画家张建新先生就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位列其中。 中国论文网 /1/view-12796660.htm 张建新先生出生于著名画家叶浅 予的故乡杭州桐庐,童年时期,他曾目 睹须发皆白的高龄老人每日清晨燃香 拜一株老梅树。深受感染的他,怀着对 艺术的追求之心,从部队考入鲁迅美术 学院学习国画山水。因对梅花情有独钟, 他把梅花作为其主攻方向,历经风雨坎 坷几十年痴心不改,画梅不止,终于达 到“无法即法 ”的高远境界。 “梅花是所有花卉中最难表现的 一种花。 ”张建新先生说,为了更好的表 现梅花,他把古人前人的佳作当成宝典 范例,广泛收集资料,深入研究梅花艺 术的演化进程。他反复揣摩各家之长, 从被誉称画梅鼻祖的仲人,到北宋梅圣 杨补之,以及元代以画梅闻名于世的王 冕,明代画家陈老莲,清代画梅高手金 农、李方膺、汪士慎,近现代著名画家 吴昌硕、徐悲鸿、齐白石、关山月、于 希宁等梅花作品等。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在我眼中梅花是有灵性的生命。 我熟谙她的体貌特征和气味,了解她的 生物属性和人文底蕴。 ”张新建先生坦言, 他对古人“三嗅梅花胜一杯” 、 “我思梅花 梅思我”的情愫感同身受。梅花在中国 分布十分广阔,各地培育的梅花种类也 不尽相同。20 多年来,张建新先生走遍 全国各地探梅访梅,不畏艰险寻觅野生 古梅,经过长期考察采风,他全局系统 地建立了梅花的生物图库和文化档案, 更与梅花建立起一种默契的感情。 “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 风发之外。 ”张建新先生通过古为今用, 融贯中西的绘画方法,作品格外清新而 精致。法度周密、诗画相映、虚实结合、 厚积薄发的梅花气韵一亮相,就令画坛 瞩目。他感梅的品格和精神,将君子爱 梅之心演绎的淋漓尽致,每幅画中都留 有他对梅之气质的独特感悟。 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提到“和实 生物”的理念, “和”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 的基本内核,中国传统绘画运用流畅丰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富的线条、典雅协和的色彩,展现出整 体的和谐。古人怀着一颗旷古高远的平 常心勾勒着古往今来、天上人间的万事 万物。每一幅水墨氤氲的山水景致,都 是“和”的外在表现。张建新先生将对立 统一的辩证法原则运用到艺术创作中, 遵循黑白、虚实、藏露、松紧、聚散、 轻重、大小等对立统一法则,并将这些 元素巧妙融合,做到不落痕迹,恰到好 处。 国画大师齐白石老先生曾说: “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 似为欺世”。这 “似与不似 ”就是传神。 仔细品味身前这位静谧儒雅画家的作品, 我仿佛闻到了梅花特有的香气。采访最 后,张新建先生别有新意的以一首王冕 的诗作为本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