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口头传承探研_第1页
民间口头传承探研_第2页
民间口头传承探研_第3页
民间口头传承探研_第4页
民间口头传承探研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民间口头传承探研 【摘 要】 民间口头创作,是群 众集体智慧的结晶,这种原生态的语言 艺术,表达了劳动者在长期的生产劳作 和社会生活中所积累的丰富经验和感受。 伴随社会的演进,历经世代口耳相传, 民间口传文化也随之逐步丰满和繁衍起 来。它的孕育、产生为人类民俗学、语 言学、历史学、人文学、宗教学等多学 科领域奠定了丰厚的基础,起着不可替 代的作用。因此,从多方位研究,发掘 口头遗存文化的特征与功能,为我们能 及抢救、保护、继承和发展口传非物质 文化遗产,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围绕 这一课题,展开探讨。 中国论文网 /7/view-13021118.htm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关键词】民间;口头传承;探 研 口头文学的创作源于劳动,追溯 远古,当人们对自然界许多发生事项的 原因还未完全理解与认知,只单纯地将 自己的情感和期望给予某种因果关系加 以诠释或歌颂,民俗语言便在此氛围中 应运而生并予以传播。语言与思想密不 可分,民俗语言就是一个特定的社会人 文思想的口头阐述,更是社会演进的产 物。 一 早在文字产生前,人类便开始有 了原始口头创作意识。正如鲁迅先生所 言: “我们的祖先原始人,原来连话 也不会说的,为了共同劳作,必须发表 意见,才渐渐地练出复杂的声音来。假 如那时大家抬木头,都觉得吃力了, 其中有一个叫道杭育杭育那么 这就是创作;大家也要佩服、应用的, 这就等于出版;倘若用什么记号留存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来,这就是文学;他当然就是作家,也 是文学家,是杭育杭育派。 ” 这段话精辟地阐述了口头创作早 期发源的特定空间和制约形式,显而易 见,它的原始创作动机也只限于情动于 中,而形于外,缘事而发的意念而已。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阶级社会的 分化,继而产生的各种阶层的社会矛盾 也日益尖锐,人们在生产斗争和生存的 挣扎中感悟愈加深刻,这时,劳动者对 自然、对社会开始有了自己的见解和思 辨,逐步形成了自我意识和道德行为准 则,这种强烈的思想感情往往通过口头 语言的描述来充分表达。在某种约定俗 成的流传模式中,口传创作开始由个体 扩展为集体的创造。 在集体创作的口传队伍里,主要 传承载体是通过民众中那些会讲故事的 人故事手来传播,这些故事手大多 从小就喜爱听故事,通常具有较强的记 忆力和灵巧的口才,多才多艺。他们在 听讲过故事后,再予以转述给别人听,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这种循环往复的口传心授不仅锻炼了他 们的语言表演技艺,也将生动的故事情 节融入丰富的构思和艺术加工中,经过 故事手们长期的精心积累充实,形成成 更为完整生动的故事情节,经口耳相传, 一传十,十传百,这样便家喻户晓,妇 孺皆知了。 二 根据传承线路考察,最为普遍的 现象是家族传承,均为祖辈多系亲缘传 授,家庭传承更侧重母系传承。就旧时 交通闭塞的乡村而言,乡民们一直受客 观条件限制,过着单调贫乏的文化生活。 文化娱乐的缺憾,使他们渴望在劳累后 得到精神的放松,晚上聚在一起听讲故 事,是他们劳动生活后的最大乐趣。农 闲时,人们会在夏日纳凉,冬日围炉取 暖时听自己的祖母或外祖母说故事,在 听讲过程中,听的人也会即兴表演一段, 凑个热闹。这种氛围,不仅施展了各人 口头才艺,密切了人际交流,更增加了 口头技艺的提升与传播。在江苏镇江丹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徒区石桥镇华山村采风时,曾听时年 75 岁的朱玲哎老妈妈讲过一则故事,这是 她外婆说过给她听的,原始记录如下: 有个摇鼓担子(小伙子) ,挑 (担子)到外头去做生意,这个螺蛳精 姑娘就走螺蛳里出来,每天都将锅里的 小菜、饭都煮好。 这个摇鼓担子的(小伙子)再回 来,盛的饭跟菜都吃了,也没看见个人。 有一回呢,他外头去,嘴说到外 头去,这个意思呢,就藏在外头,就不 走开。这个螺蛳精呢,她在水缸里,出 来了,就看到这个姑娘(螺蛳姑娘)忙 着烧饭炒菜。小伙子就在门缝缝里看见 了,就把门一开,一开呢,她正在灶头 (忙) ,就一下子抱住她,小伙子跑到 水缸里把螺蛳壳拿起来,这下好了,姑 娘就一天到晚跟着他,后首跟他又生个 小孩子了。 生个小孩子呢,岁数大了,就跟 隔壁院小孩搞了(打架了) ,人家小孩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就说:“你家娘啊,还是个螺蛳壳壳 (螺蛳精) ”,孩子回家就问他娘:“ 妈 妈,你哪里是螺蛳壳壳啊?”。孩子妈 妈被周围邻居闹得不得过,后首(后来) 爬到螺蛳壳里,没有了。 这则是我们常听的有关螺蛳精的 神话传说。故事内容虽有些简单,但从 淳朴的讲述中,我们仿佛看到了一幅生 活画卷:慈爱的老奶奶正坐在院子里或 床头前,边哄着小孙子,边轻声慢语绘 声绘色地讲述故事。从另一侧面, 我们也看到了妇女祁望摆脱封建世俗束 缚,追寻美好自由生活的心声。不管故 事手的文化高低与否,伴随着他们丰富 的人生阅历,所讲述的故事也无时不显 露出浓厚的时代特征。 在采录中发现,多数男性故事手 的职业大多为走南闯北的帮工,船民、 工匠、生意人等,在其身边,拥有着较 大的故事传播圈。就镇江地区而言,它 是拥有三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位于 长江和大运河的交汇点和黄金交通枢纽,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7 得天独厚的地域环境,自古云集了南来 北往的商股和做工的手艺人。从这些木 匠、瓦匠、篾匠、厨师、商贩、民间说 书艺人、船工、渔民等众多流动群体口 中讲述的故事,不但情节曲折,跌荡起 伏,而且由于他们见多识广,讲述得更 加意趣横生,脍炙人口。如:白蛇的 传说 、 金山寺的来历 、 梁红玉击鼓 战金山 、 米芾画月 、 张玉书的传说 、 刘海帮工 、 鲁班的传说 、 铁匠 的故事等等。这些故事形式多样,故 事家们的讲述大胆辛辣,幽默风趣,无 所禁忌。对封建的制度和腐朽的纲常进 行了无情的批判和嘲讽。这种值得敬佩 的叛逆精神,时常还表现在城乡所流行 的机智人物如何巧妙同财主县令周旋作 斗争的故事中,令人捧腹开怀。 三 在这支活跃的口传流动群体里, 聪明的口传者从不简单满足于只转述前 辈或他人的故事,而是创造性地添加了 更环环相扣情节引人的故事内容,并依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8 据个性创作进行口头提炼和加工,在艺 术手法上,他们选择了合乎百姓心理的 结局,对原口述故事中的细节加以润色, 使之更符合情理。镇江丹徒石桥乡的故 事家杨明声老人讲述的故事特别注重情 景渲染,语言描绘丝丝入扣。下面他讲 的一个故事情节就很具代表性: 有一天,乾隆和张玉书从镇江经过。 张玉书先到地方上,叫各家各户 把要卖的猪子统统关在码头上饿,还要 叫猪子在圈里抽,什么时间抽?抽多 长时间?都规定得好好的。一头猪子抽 的声音不大,几千头猪子抽起来,声音 就大了。 乾隆和张玉书从这里经过。乖乖, 猪子一齐抽起来了。 “爱卿,什么东西这么惊惊的啊? 叫的这个声音,吓得怕呢!” “启奏我主,是猪子抽。 ” “猪子为什么抽啊?” “没得吃,饿得抽。 ” “为什么饿?不好卖吗?”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9 “不卖,税太重,十块钱的猪子 倒要交二十块钱的税。 ” “把猪子税免掉吧,猪捐免。 ” 张玉书把“ 猪” 字改了改, “犬”旁改 成“言”旁,变成“诸捐免”,什么捐都不 交了。 据整理记录者介绍,杨明声老人 世居镇江丹徒区石桥镇,曾念过私熟, 由于他平时喜读书,爱看戏,所以讲述 的故事语言也爱套用书段子和戏文里的 程式,听起来很有韵味,别具一格,富 有吸引力。 在口头流传中,故事情节的变异, 是口头流传过程中常出现的现象,故事 手充分发挥自我想象,有的也因流传途 径或讲述方式的不同而产生新的不同版 本的故事主题,讲述时,在不改变核心 精髓和故事原貌的前提下,适当糅合进 新的内容元素,使听者更觉有新意,这 样在流传中便产生了异文故事。 异文传说在口述流传过程中不断 地被讲述者和听众所补充和凝练。使故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0 事情节更接近于人们的常理逻辑,在不 脱离本原的基础上,为人们所接受认可。 同时,在某些方面充分挖掘了个性创作 的潜能,使口传的内容更加彰显得细腻, 有血有肉。如地处江苏镇江市金山脚下 的润州区蒋乔乡,当地的男女老少都能 绘声绘色地讲述各种围绕着“白蛇传” 传 说中的“保和堂施药 ”、 “水漫金山”、 “端午 惊变”等发生在镇江的异文故事。这些 故事手中,最大的年纪有 80 多岁,最 小的也只有 12 岁,并自然形成了传承 阶梯并扩展起来,可见民间口述是人类 文化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的美学 功能启迪着人们在审美愉悦的共同享受 中充分发挥着才智。它的教义作用、社 会认识作用和审美作用形成了不可分割 的整体。 四 在老百姓的生活中,人们通过说 故事,展示内心世界,讲古论今,憧憬 美好前程,批判丑恶的社会现实,对于 那些损人利已,自高自大的行为,人们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1 总爱用笑话、寓言、故事来讽刺抨击。 对于值得敬佩的英雄、机智人物、生产 能手等劳动人民所喜爱的人,总以神话、 传说来赞美颂扬。在所有的传播故事中, 谜语故事是进行慧智教育的另一种生动 的形式。它很有趣味性,包罗万象,在 说说笑笑,开动脑筋中,让年轻人学会 了知识,充实了视野。 还有广为流传的民间巧媳、呆女 婿的故事,其功能不仅仅让人逗乐开心, 主要还在于在聪明媳妇教育女婿学乖的 过程中,启发下一代人学会正确解决处 理问题的方法,提高了智能。 尤为显著的是民间道德教育故事, 它常常用鲜明对比的手法,肯定勤劳、 勇敢、善良、忠诚、互助友爱、舍已为 人等做人之优良品质,抨击了自私、懒 惰、贪心、残忍、背信弃义等不良的思 想行为。百姓这些朴实无华的道德观念 在寓教于乐中对青少年的品质起着潜移 默化的修养教育作用。 传统民间故事寄予了人们对现实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2 改变的期望,在故事里,常见的是两种 对立社会意识的斗争,显现了社会阶级 分歧。在民俗故事中,劳动者并不完全 明白,自己的吃苦受穷是不合理的社会 制度造成,企图寻找到获得幸福的捷径, 这种局限思想多表现为:或偶而得宝致 富、或立刻成为驸马皇姑、或偶遇神仙 相助得道等。而那些机智人物传说虽可 从捉弄统治者的笑料中得以宣泄,但终 究未从根本上改变自己遭受奴役的境遇。 这些都折射出真实的时代生活背景。通 过这些佐证资料,我们完全可以运筹为 幄地运用辩证的理念把握传统民间口述 流传的局限性和发展趋向,科学地鉴别 良莠,明智地为社会发展需求服务。 民间故事的教育与社会认知是结 合审美作用来实现的,它是口传得以延 续的重要因素之一。心理学家常把美感 归属于人类的最高情商。它能引起(下 转第 13 页) (上接第 15 页)强烈的情 感共鸣。那些优美动听的民间故事,自 所以能够激起人们喜怒哀乐的情绪反应,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3 原因就在于人们在轻松欢愉的语言唯美 境界中,自然而然地吸受了道义。 口述审美快感的产生,与审美主 体心态息息相关,因为处于不同时代, 不同地域,所以民众对民间口传的欣赏 力也各有选择,民间故事形态各异,正 好与他们不同的心态需求相吻合。有的 人盼望穷人得济,坏人得祸,好人多福; 有的人希望能够战胜灾害,消除压迫; 有的人期盼美好的爱情,富裕的生活; 有的人幻想能成为英雄人物。这些虚构 的故事中,让主体的心理在较短时间内, 能够得到极大慰藉,而在现实中却唤醒 人们懂得劳动进取的积极思想,在故事 涵意的深层结构同人性心理结构的自然 磨合中,潜移默化地使人们在故事中发 现了真谛,感受到生命的鲜活。在这一 点上,民间口述的美学魅力和造谐可见 一斑。 综上所述,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