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变种”“亚种”的概念及用法_第1页
浅议“变种”“亚种”的概念及用法_第2页
浅议“变种”“亚种”的概念及用法_第3页
浅议“变种”“亚种”的概念及用法_第4页
浅议“变种”“亚种”的概念及用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浅议“变种”“亚种”的概念及用法 摘 要:梳理总结了“ 变种”“ 亚种” 的概念及其在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不 同生物类群中的分类地位、习惯用法和 拉丁学名的规范表述,以期对使用者有 所帮助。 中国论文网 /8/view-13000648.htm 关键词:变种,亚种 中图分类号:K826.15;N04 文 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3- 8578.2017.04.012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cepts of “variety” and “subspecies”, and discusses their taxonomic status and Latin name standard expression in animal, plant and microbial taxonomy.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Keywords :variety,subspecies “变种 ”“亚种” 虽是生物分类命名 中常用的术语,但在日常生活中也会碰 到。何谓变种,何谓亚种?笔者尝试梳 理一下它们的概念及其在动物、植物、 微生物等不同生物类群中的分类地位、 习惯用法和拉丁学名的规范表述,以期 使用者对“变种 ”“亚种” 有较全面的了解。 一 “变种 ”“亚种” 的概念及溯源 “变种 ”“亚种” 这两个术语是随着 生物分类的发展及对种认识的深入相继 提出的,其内涵是随着物种概念的发展 逐渐明晰的,所以厘清“ 变种 ”“亚种”的 概念,就必须了解生物分类的发展和人 们对种的认识。 生物的分类是逐步发展、不断完 善的。人们在生产实践中早就逐步认识 了植物与动物的区别,并对已知的动植 物进行分类和命名,但直至瑞典博物学 家卡尔林奈(C. Linnaeus,17071778 )创立等级分类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系统,完善了“ 双名法” ,才使整个动植 物界分类变得井然有序。1735 年林奈的 自然系统 (Systema Naturae)一书出 版,明确将生物分为植物界和动物界, 在界下又设纲、目、属、种四个等级, 并用两个拉丁文(或拉丁化形式)单词 来表示每一种动物或植物,第一个词是 属名,第二个词是种加词,后面还附有 命名者的姓名。一方面表示荣誉归属, 一方面表示此人须对该命名负责1。这 为现代分类学奠定了基础。随着科学技 术的发展和人们对生物的认识逐步深化, 现在生物分类普遍认可的是五界划分, 即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 (菌物界) 、植物界和动物界,但通常 说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三大类。生 物分类系统从高到低主要分类单位有: 界(kingdom) 、门(phylum) 、纲 (class) 、目( order) 、科(family) 、属 (genus ) 、种(species) 。其中“种”是生 物分类的基本单位,也是各级分类单位 的起点。相近的种集合为属,相近的属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集合为科,如此类推。有时为了更精确 地表达种的分类地位,还可在原有分类 单位名称之前加上前缀 super,即为总- (动物) /超-(植物) ,表示高于这个 分类单位;加上 sub,即为亚-,表示低 于分类单位。如 superclass 为总纲、 suborder 为亚目。此外,还可增设新的 单元,如股、群、族、组,其中最常设 的是族,介于亚科和属之间。种以下也 可有亚种(subspecies ) 、变种( variety) 、 变型(form)等。动物分类中总科、科 和亚科名称都有标准的字尾,总科是 oidea,科是 idea,亚科是 inae。植物和 细菌的目、科、亚科、族等名称也有标 准的字尾,目是 ales,科是 aceae,亚科 是 oideae,族是 eae。病毒目、科、亚 科、属的字尾分别为 virales、viridae、virinae 、virus。因而对 一些不常见的类群,也可以一见就知道 是目名、科名或亚科名2-3。 18 世纪林奈时代,认为“种” 是类 似性状个体的总和,同种内个体之间杂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交能产生后代,不同种间不能杂交产生 后代1,即种是固定不变、客观存在的 (即上帝创造的) ,种内个体形态同一。 19 世纪中叶达尔文提出的进化论盛行之 后,认为“种 ”是可变的,是变异、遗传 和自然选择的结果,可以从一个物种变 成另一物种,或者从一个物种分化成几 个其他物种。20 世纪 3040 年代,种 群(population,又称“ 居群 ”“群体”)概 念应用到分类学。所谓“ 种群 ”就是在一 定空间范围内同时生活着的同种个体的 集群。认识到“ 种” 不是毫不相干的个体, 而是以个体集合为大大小小的种群单元 而存在的。现对“ 种” 的含义一般理解为: 起源一共同的祖先,具有相同的形态学、 生物学特征和有一定自然分布区的种群。 同一种内的许多个体具有相同的遗传性 状,彼此间可以杂交并产生具有生殖能 力的后代(少数例外) 。一般条件下, 不同种间的个体不能交配,或交配后也 不能产生可育后代(即生殖隔离) 。种 是生物进化与自然选择的产物,可代代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遗传,但又不是固定不变的,新种会不 断地产生,已经形成的种也在不断发展 变化和灭绝4。 “变种 ”(variety ,缩写为 var.) 这一术语由林奈提出,指与本种的理想 模式有形态区别的生物。他在 1753 年 出版的植物种志 (Species Plantarum) 一书中将“变种”附于“种” 之后。那时认为变种是由于偶然原因而 改变的,在这些原因消失后,变种又会 恢复其最初状态,因此” 变种 ”也是不变 的种。但在其 1758 年第 10 版自然系 y (System of Nature)对动物的分类 中, “变种”包括多种类型,如家畜的宗 (race)和某些类型的种群内变异及驯 化宗和地理宗等等。19 世纪达尔文在 物种起源 (The Origin of Species)一 书中一再强调,变种和种没有明显的界 线,这些名词只是为了方便起见,任意 地用来表示一群很相似的个体的5。此 后,种和变种之间便无确定的标准了,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7 先采集到而被正式发表为新种的固然算 是种,而后来发现的形态稍有不同的便 人特殊地理分布区的地理宗 (geographic race)与一般的变种有很 大区别,故将“ 地理宗” 命名为 “亚种”。 现对“亚种”一般表述为:种下分类单位。 不同分布区的种内个体在地理上、生态 上或季节上隔离以后所形成的形态特征 上有了一定差别的种群。因主要是地理 隔离导致生殖隔离所致,故亦称“地理 亚种”。同种生物不同亚种之间可以交 配繁殖可育后代,亚种进一步地理隔离 导致生殖隔离而发展成为新的物种。 由此可见, “亚种” 的内涵比 “变种” 更广些,不仅在其形态特征上有不同的 特征,而且与同一种内的其他种群在地 理分布上界线明显。 二 “变种”“ 亚种” 的分类地位及其 习惯用法 变种、亚种直到 1867 年召开的 第一次国际植物学会议才被承认作为种 以下分类单位,从上而下排列顺序为: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8 种、亚种、变种。是为了方便分类而建 立的分类单位,不是进化单位。 过去对变种、亚种是从单模概念 (个体变异)上进行分类,现从种群概 念层次上研究,提升了种下分类等级水 平。加之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差异及 研究深度和习惯不同,所以变种、亚种 的分类地位和习惯用法在动物、植物、 微生物中也就发生了变化。 在动物分类中,由于“变种” 有的 指个体变异,有的指群体类型,意义很 不明确,所以已废除不用。1960 年 12 月 31 日以前定的变种、变型等可视为 亚种,而以后定的“ 变种”等都视为亚种 以下的单位7。 “亚种”是次于种的一个 种下分类单位,也是种内唯一在国际 动物命名法规 (International Code of Zoological Nomenclature)上被承认的分 类单位。对亚种的设立和划分有明确的 要求:就是种下一旦设立亚种,至少是 两个,且要将所有这个种中已经发现的 种群归入各自不同的亚种中去;划分标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9 准一般是:种内两个异域分布的种群彼 此间在分类上互有差异,而其差异个体 至少达到种群总体的 75%,就成为亚种 7。不同亚种之间能够交配繁殖可育后 代。 在植物分类中, 国际植物命名 法规 (International Code of Botanical Nomenclature)规定在种下可以设立亚 种(subspecies ) 、变种( variety) 、亚变 种(subvariety ) 、变型(forma) 、亚变 型(subforma )诸等级。但通常只采用 亚种、变种和变型三个等级。由于“变 种”比“亚种”沿用历史较久而广泛,所 以“变种”在植物分类中是最常用的一个 种下分类单位。目前,对变种、亚种的 划分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在具体的划分 上,学者的观点并不完全一样,有的在 一个变种多的种内,将类似的变种合起 来再分成若干个亚种,但也有的直接将 种划分为若干个亚种,或直接划分为若 干个变种8。 在微生物分类中,原来是将“变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0 种”作为“亚种”的同义词。因易引起混 乱, 国际细菌命名法规 (International Code of Nomenclature of Bacteria)1975 年修订本已规定它在命名法中没有地位, 主张种下分类阶元一律采用“亚种”9。 三 “变种”“ 亚种” 的命名及拉丁学 名的规范表述 “变种 ”“亚种” 的命名采用“ 三名法” ,即用三个拉丁词(或拉丁化形式)来 构成变种或亚种的名称。其规范表述为: 属名+种加词+命名人+ 亚种 /变种符号 (subsp./var.)+ 亚种/ 变种加词+亚种/变 种命名人10 。 “属名 ”要求首字母大写、斜体。 当前后有两个或多个学名连排在一起时, 若属名相同,则其后几个种的属名可缩 写成一个、两个或三个字母(动物、植 物、细菌学分类专著和索引除外) ,在 其后加上省略点“.”。如 Bacillus(芽孢 杆菌属)可缩写成“B.” 或“Bac.”9。 “种加词 ”要求首字母小写、斜体。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经常遇到其属名虽很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1 易确定,但种未能确定或最后鉴定还未 结束,或泛指某属生物却不需要具体指 出哪一种的情况,这时其学名中的“种 加词”可以用 “sp.”(正体,种 species 单 数的缩写,表示一个种)或“spp.”(正 体, species 复数的缩写,表示多个种) 来代替,如“Bacillus sp.”(一种芽孢杆 菌) “Bacillus spp.”(若干种芽孢杆菌 或一批芽孢杆菌)9。 “命名人 ”要求首字母大写、正体。 通常在植物学名中命名人可缩写,缩写 时要加省略点“.”,缩写规则是两个或两 个以上音节的姓名常分别缩写至第二音 节或第三音节的元音之前,如 Beijerinck 的缩写为 Beij.。特别著名的 学者姓名可缩写为一个或两个字母,如 以前由林奈(Linnaeus )定的名,他的 名字均可缩写为一个字母 L.(或 Linn.) , 还有 de Candolle 可缩写为 DC.,但其他 人则不得缩写为一个或两个字母。动物、 细菌和病毒学名作者的姓氏(家族名) 不缩写。中国命名人一律用汉语拼音,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2 姓放在后面,不缩写,名放在前面,用 缩写形式,如 C. W. Zhang。如果命名 者之间用 et(&)或符号“”连接,则表 示这一学名是由二人合作命名的。除在 原始文献中,只引证第一作者,其后加 “et al.”或“& al.”。如果两个命名人之间 用 ex 连接,则表明前者是最初命名人, 但未发表,由 ex 之后的命名人正式发 表。在一般引证时 ex 之前的定名人可 以省略,如寸金草 Clinopodium megalanthum (Diels) C. Y. Wu et Hsuan ex H. W. Li,可省略为 C. megalanthum (Diels) H. W. Li。命名 者加括号,则表示这一学名经重新组合 而成,括号内的人名是最初命名人11- 12。 “亚种 /变种符号” 要求首字母小写、 正体, “亚种/变种加词” 要求首字母小写、 斜体, “亚种/变种命名人” 要求首字母大 写、正体。 简而言之,在动物 分类中,由于种下只有“ 亚种 ”这一分类 单位,人们明白第三个名称就是亚种名,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3 故不需要在种名前插入任何阶元指 示符,所以在其拉丁学名中亚种缩写符 号 subsp. 可省略,如:北狐是狐的一个 亚种,其学名表示为 Vulpes vulpes schiliensis2。 动物学名的命名遵循国际动物 命名法规的规定,在命名优先权方面 以自然系统第 10 版出版的时间 1758 年 1 月 1 日为动物名称合格发表的 起始日期。 在植物分类中,由于种下分类单 位有亚种、变种、变型等,所以必须在 种名后加一个阶元限定词(如 subsp./var.)来指明分类单位类型,即 在拉丁学名中亚种/变种缩写符号 subsp. /var.必须保留。如笔管草(亚种) ,其 学名表示为 Equisetum ramosissimum Desf. subsp. debile (Roxb. ex Vauch.) Hauke,可简写为 Equisetum ramosissimum subsp. debile。甜椒是辣 椒的变种,其学名表示为 Capsicum frutescens L. var. grossum Bail. ,可简写 -精选财经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