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精神生态”_第1页
浅论“精神生态”_第2页
浅论“精神生态”_第3页
浅论“精神生态”_第4页
浅论“精神生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浅论“精神生态” 【摘 要】精神生态主要研究两 个关系:一是精神内各因素,包括信仰、 欲望、动机、情感、人生观、价值观等 等之间的关系;二是精神与其外部各因 素之间的关系,人的精神内的危机导致 了人与其外的危机。本文从精神生态的 角度出发,分析红字中三个主人公 的精神生态,以及各自的精神生态对其 命运的影响。 中国论文网 /5/view-5431782.htm 【关键词】精神生态;精神; 红字 生态批评作为文学批评的方法, 其新颖性和跨学科性令评论家们对“精 神生态”的理解见仁见智。鲁枢元认为,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精神生态学是“ 一门研究作为精神性存 在的主体的人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相互关 系的科学。 ”孙阳和刘金凤认为,它是 “指人与其自身的相互关系,人的心灵 与人的肉体,人的心灵与人的处境,人 的欲求、意向、理想等与人的历史性存 在现实性存在之间的冲突与协调。 ”总之 从上述的论述可看出,精神生态研究两 个关系:一是精神内各因素,包括信仰、 欲望、动机等等之间的关系,表现为人 本身是否处于一种和谐美好的境界;二 是精神与其外部各因素之间的关系表现 为人与自然是否处于一种和谐美好的生 态状态。 一、来源:从精神到精神生态 由“精神 ”这一似乎熟知的概念发 展到“精神生态 ”这一概念,这是一个看 似漫长而突然的过程,然而它确实是应 时代之需。 “精神 ”是一个古老的哲学范 畴。中国古代哲学的精神研究以知行观 为特征,为我们展现了“ 精神 ”丰富而微 妙的涵义及其演进过程。从西周到春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以及至今,关于“ 精神” 义的思考演变, 是理性化与感性化思潮相结合的道路。 古代哲学认为,精神独立于物质之外, 是精气、元气,无形,从天地万物中生 发;它神秘不可掌控,是生命之本原, 绵延不断,且力量不可估量。 然而,西方哲学对于“精神” 义的 界定,是在对工业文明所产生的弊端进 行反思而逐渐形成的。相对于中国古代 哲学的“精神 ”义,西方哲学更注重 “精 神”的理性、逻辑和本质的认识。特别 是近代西方哲学,把精神现象的认识提 高到了一个初步系统化的水平。从亚里 士多德到康德和黑格尔,他们都把精神 单一地理解为人的理性,把它等同于人 的思维和以思维为内核的人的意识,等 同于人的认识事物本质规律的能力。到 了柏格森为代表的生命哲学,主张精神 在理性之外还应当包括生命的本能和情 绪的冲动、心灵的直觉,逐渐扩大了精 神义范畴。 自人类进入工业社会以来, “人类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的精神”比以往任何时期对地球生态系 统施加了更为巨大的影响。 “精神圈“ 和 “岩石圈”、 “水圈”、 “大气圈” 一样,成为 地球生态系统中一个几乎占主导地位的 因素。略微考察一下中国古代文论和西 方文论的某些著作,可以发现“精神生 态”一词并非是毫无根据之说。与精神 圈相联系的即是精神生态的引入。在某 种意义上,精神圈和大气圈、生物圈等 生态系统一样,也要求保持内在生态的 平衡。对“精神 ”和“精神生态”的关注和 把握,是以对人的生存和生命的把握为 导向的,而精神生态的平衡又对整个人 类的生活和地球其他生态系统的平衡具 有及其重大的意义。 世纪之交的社会现状和现代人的 精神现状已经证明了建立精神生态的必 要性和紧迫性我们的精神正在逐渐 走向绝地或边缘。在我们致力于重整自 然危机和社会危机的同时,或许首先应 当绿化的,是当代人类在精神上所遭受 的种种污染和破坏,他们焦渴浮躁的心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灵,他们失去精神家园的孤独和虚空, 以及由此导致的种种精神病症,和自然 灾难一样,这也已经面临必须拯救和治 疗的危急时刻,精神生态就是希望为此 尽绵薄之力,在对人类和时代的精神的 批判和建构中实现人的“ 诗意地栖居 ”。 二、精神生态解读下的红字 纳撒尼尔霍桑是美国历史上第 一位本土作家, 红字是他最重要的 一部小说。众所周知,霍桑最擅长描写 人物的内心世界,探寻人性中的“恶” 是 他作品中永恒的主题。霍桑认为人类有 “ 原罪”, 因此人类有必要“ 以忏悔和 善行洗刷罪恶,净化心灵”。由此看来, 在霍桑心里,人类“ 心灵的净化 ” 极为 重要, 它既是人类生存的目的,又是 人类生存的方式。一个人能否健康地生 存,似乎取决于这个人的心灵能否得以 净化。这一点正好与 20 世纪末兴起的 生态学研究不谋而合。如果说自然生态 体现为人与物的关系,社会生态体现为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那么精神生态则体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现为人与他自身的关系。 红字中三个主人公的命运极 好地证明了精神生态对个体生命的决定 性影响。作为一起通奸丑闻中的三个当 事人,他们处理“ 人与他自身的关系 ”的 方式迥然不同。海丝特白兰是红字的 佩戴者,她的精神世界一直是健康的, 正面的。她的内心中充满爱,不仅存在 着对丁梅斯代尔的爱情,同时还存在着 对女儿珠儿的母爱。对这两种爱,海丝 特都是只讲付出,不求回报。爱像阳光 雨露一样不断地滋润着海丝特的精神世 界,使她的精神体系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因为心中有爱,所以她有行动的力量; 而她在行动中付出的爱越多,她的力量 就越强大。海丝特在隐忍付出中不断净 化自己的心灵,最终她不仅改变了胸前 所佩带的 A 字含义,还成为了世人的楷 模。 牧师丁梅斯代尔是通奸丑闻中的 男主角,却正好是海丝特的反面。如果 说海丝特生活在阳光下,丁梅斯代尔则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7 是生活在阴影中。恐惧与自责一直折磨 着他,让他的生命之花慢慢枯萎。一方 面,作为海丝特的情夫,他非常害怕自 己的身份暴露;另一方面,作为一个牧 师,他就这样挣扎在信仰和罪孽之间, 不能自拔。缺乏精神营养的丁梅斯代尔 在良心和敌人的双重折磨下逐渐衰弱下 去,死亡笼罩着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 他终于勇敢地站到行刑台上,向众人坦 露自己的罪行。这一举动不仅使他摆脱 了敌人的魔爪,同时也使他释放了心灵 的重负。他终于能平静地离开人世,虽 然这平静来得有点晚。 齐灵渥斯是红字中的复仇者, 是跟“红字”相关的人物中唯一一个死后 也没有得到内心平静的人。他本是个受 害者,妻子海丝特背叛了他,并生下了 情夫的孩子,他理应得到世人的同情。 可是仇恨和报复的欲念冲昏了他的头脑, 使他丧失了心智,对情敌丁梅斯代尔非 人性的复仇使他沦为了魔鬼。他的精神 世界满是邪恶,复仇吞噬了他的心灵,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8 成了他活着的唯一目的。因此,丁梅斯 代尔一死,齐灵渥斯活着的意义也就不 存在了,不出一年,齐灵渥斯便死了。 这个不快乐的人,他阴险的复仇不仅毁 灭了别人,也毁灭了他自己。 雅斯贝尔斯曾经说过:“人就是 精神,而人之为人的处境,就是一种精 神的处境。 ”鲁枢元教授也指出:“ 精神 生态在人类世界中的位置,就像爱情在 男女世界中的位置。 ”一个人的精神生态 对其处境的影响可见一斑。通过分析 红字中三个主人公的精神生态,我 们可以很容易得出这一结论,即健康的 精神生态会对个体和环境产生积极的影 响,而病态的精神生态则对个体和环境 产生消极的影响。海丝特光明磊落,心 态健康,因此,她得以健康地活着,成 为对他人有用的人。丁梅斯代尔和齐灵 渥斯精神病态,不仅伤害了自己,而且 对他人也无益。 三、精神生态:文艺批评的新视 域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9 作为世纪之交一种新兴的文学批 评理论,生态学批评虽还处于不成熟的 起步阶段,但对于文学批评具有重大的 意义。生态批评改变了以往文学批评中 人类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