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庄子心得体会.docx_第1页
于丹庄子心得体会.docx_第2页
于丹庄子心得体会.docx_第3页
于丹庄子心得体会.docx_第4页
于丹庄子心得体会.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于丹庄子心得体会 庄子写过一个叫支离疏的人,这个人的名字已经够奇 异了,他描写这个人什么样子呢?他说这个人,双肩高过他 的头,这个头有多低呢,低到他的肚脐以下,这个本应该 是垂在后面的发髻呢,他是冲着天的,他的五脏六腑都挤 在后背上,还是个驼背,然后他的两条腿就直接长在肋骨 旁边。你看这样一番形容,这不仅是丑陋了,而且近乎狰 狞啊,这样的一个人走出来,不是像怪物一样吗?那这个人 又怎么生活呢?那这个人怎么生活呀,庄子说他就替别人缝 衣服,洗衣服,也足够养活自己,另外他还有余力替别人 去筛糠、簸米,这个挣得的钱足够养活十口人。那么庄子 得出一个结论,说你看像支离疏这样的人,尽管看起来他 是那么狰狞丑陋,但实际上,他在自食其力的时候,比别 人获得的更多。 台湾著名的教授傅佩荣先生研究完庄子之后,得出一 个心得,他说真正看懂庄子会明白世界上总有路可走。这 句话看似很朴素,而且它不是一个学术结论,是一个人生 结论。但是大家想一想,如果从古圣先贤的典籍中,我们 都能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任何时候世界上总有路可走,这 对我们来讲,可能是人生大用了。 在秋水篇里面,庄子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叫做 坎井之蛙 ,也有点象我们今天所说的井底之蛙。他说有 这么一个小小的在坎井里的一个小青蛙,它有一天遇到了 一个从东海来的大鳖,小青蛙很漂亮很灵活,大鳖行动很 迟缓,它就盛情地邀请它. 其实在今天,应该说大与小的境界,是拯救我们内心 的一种方法,如果知道我们的内心有某种阴影,我们有某 种残缺,像断去一脚一臂一样,我们已经无法再把它无法 重新接上,那起码我们可以用一种辽阔的境界让自己去跟 天地之间,有更多的默契,获得更广的力量(于丹心语)。 其实我们翻开庄子 ,从第一篇逍遥游开始,到 他所列举的凡此种种这些人,这里面一直贯穿着一个核心 的思想,那就是大与小的区别。大与小绝不是好看与难看 之分,真正的外在形态与内心境界,有时候相去甚远,庄 子告诉我们,这些表面看起来稀奇古怪的甚至是形貌恐怖 的人,并不排除他们的内心,有一种大境界,是我们这些 健全人不能比拟的,有些人可能由于自己的健全、机敏、 矫捷,反而使自己受制于心。在这里面能够看到庄子给我 们指出的每一个人放低平常心,无论这些人是受刑的,还 是先天的,无论他们肢体上残疾了,还是他们智力上有缺 憾,而这种残缺靠心智可以补足,靠精神与天地之间遨游, 可以去完善,这大概就是庄子对于我们今天人,一种最好 的启发,在这种启发中,我们可以抵达他那种天地共往共 来的逍遥境界。 正如于丹教授所说“只有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内心,才 能够在这个世界上找到最基本的出发点,才能够去善待别 人” ,我们总在怪别人不理解自己,可是我们何尝想过, 其实自己也不认识自己,我们虽然无法向庄子那样,梦到 自己是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从而得出“究竟是自己做梦 化为蝴蝶了呢?还是蝴蝶做梦化为了自己了呢?”的想法 , 但是我们可以向庄子学习,站在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 式,去看待推断所有的事物,只有真正认清自己,才会懂 得如何认清他人,而不必把自己的方式强加于人。在当今 社会上,不认识自己的人比比皆是,而把自己的方式强加 于人得更是数不胜数,小到家庭,大到社会,每当产生矛 盾时,就必然有争吵,自然希望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正 如混沌的开窍,渔网教子的方式,让我深深体会到,一个 人的自知之明是如何重要,而我们又要如何能做到自知之 明呢?于丹说:唯有在自己的形骸之外,保有一双灵魂的眼 睛,始终审视自己。从认识你自己,到倾听你自己,到涵 养、孕育你自己,这是一个美好的人生历程,通过庄子, 通过于丹,我更加认识了自己! 仲尼曰:古之人外化而内不化,今之人内化而不外化。 所谓的“外化而内不化” ,字面上的意思就是外表随物变 化,而内心有所坚持,凝静不变,而“内化而不外化” , 说的是面对外在的世界,则应该通达和顺应,人的内心应 该坚持住自己的秉性而不要随波逐流。我们生活的时代时 时刻刻在变化着,渐渐地,很多人把持不住诱惑,过分追 求名和利,看看那些贪官,贪一点又一点,最后落得坐牢 的下场,如果他们能坚持住自己心中的尺度,时刻提醒自 己不被外在影响,那么也不会在监狱中度过余生。我们再 来看看小悦悦事件,越来越多的扶人遭官司的事件让人们 渐渐对自己的行为产生质疑,更对这个社会产生质疑,于 是,更多的人变得冷漠,对身边发生的事件视而不见,小 悦悦事件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面对那么多变数,究竟还 有多少人能继续坚持自我?现代人最大的困惑,就是如何面 对千变万化的外在世界而内心不变,如果我们没有内心的 定力,就会随波逐流,桀骜不驯,本着内心的宽容和洞察, 随遇而安,不与世争,这样的话会少了很多纷争,少了很 多矛盾。 庄子面对生死的态度,第一他不怕死,第二他绝不找 死,第一点我无法参透,更加做不到,死对于庄子来说仿 佛生,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他在大宗师篇里讲了一 个这样的故事,子桑户死后,子情张和孟子反一个在编挽 歌,一个在弹琴,对着子桑户的尸体唱歌。在现代,我从 来没听说过有谁会这样做,当初我爷爷去世时,我只知道 哭,只知道自己以后都没有爷爷叫了,我想,如果谁在办 丧事时又唱又跳,说不定会被骂没良心吧。虽然我无法向 庄子那样谈笑面对死亡,但是我绝对赞同他的不找死,人 生只有一次,生命如此美好,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 为何要轻生呢?即使对这个世界有多么地不满,但只要我们 活着,活着就有希望,还记得那个故事:一只小蜘蛛在往 墙上爬,爬着爬着,前面有一块湮湿了的雨迹,小蜘蛛一 爬到潮湿的地方就掉了下来,然后,这个蜘蛛又从墙角开 始爬,再爬到有个有雨湿的地方又掉下来了,如此一遍又 一遍,周而复始。蜘蛛都懂得不屈不挠,我们为何要轻易 轻生呢,再想想司马迁的忍辱负重,想想霍金受病魔的折 磨,想想那些生活在水深火热的人们,我们还有资格轻生 吗?!这个世界还是充满精彩与希望的。 通读庄子的人生哲学,就是教我们要以大境界来看人 生,感知已心,淡泊心态,合乎自然,超越利碌功名和自 我。这是一种理想的,甚至是超理想的境界。读过此书, 让人在不经意中增加了智慧的砝码,满足了心与心的交流, 真正品味出那份平平淡淡才是真的细腻意境。于己于人, 无论在何种岗位上,环境只是一种需要顺应的外在世界, 需要坚持自己内心的秉性而不随波逐流,并让自己尽力把 自身的潜能激发到最佳状态,那何尝不是一种超越自我的 成功。无论在家庭还是社会,我们充当的任何一个角色都 需要用心面对,真心付出,等到再回首时,我们可以无怨 无悔,因为我们已经做到尽心尽力。而作为一名平凡普通 的政协人,我最大的快乐,就是用自己乐观豁达的心态去 感染周围,让大家感受这份真诚的快乐。 芸芸众生,大千世界,有太多太多的不得已,不是我 们能够左右的。人人会在这个世界上遭遇危险,面临困境, 会在一些突然而来的变故中从遭遇内心的挑战,如何去做 到处变不惊?顺应外界,与外界相处要通达,而内心又要有 所坚持,这样才能在复杂社会中不迷失自己。 道家提倡,活在当下。也就是说,尽可能的做好现在 的事情,把每一个当下活得更好,才可能获得一个更好的 人生.。 这个暑假,我一直在静静地品读于丹的庄子心得, 觉得自己的内心淡定了许多。我的座右铭是诸葛亮的“静 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 我觉得人就应该在这个物欲喧嚣、浮躁的社会静下心来, 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每个人的人 生价值和追求是不同的,我们关键是应该做好的自己。 回首自己走过的岁月总觉得是那么匆匆忙忙。我们生 命里的这段光阴,跟整个时间流程相比,的确是微不足道 的。用庄子的比喻来讲,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 忽然而已” ,我们也时常在思考,什么样的人生才最最有价 值呢? 庄子告诉我们:“心态决定人的状态。 ”是的,今天的 我们要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是最重要的,做人有拥有一颗 平常心,平静地对待生活中的一切,因为该属于自己的谁 也拿不去,不属于自己的它也不会来。自己常常想,作为 一名教师,最大的价值就是做一名学生喜欢的、家长信赖 的老师,这就是我最欣慰的。但是有时候总是过于急躁, 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当学生做了违反课堂纪律,作业出现 错误,我总是很生气,有时甚至大声指责。其实想想学生 们真不简单,我刚刚批评过他们,他们竟然会对我亲切地 微笑,并亲切地喊我“韩老师” 。 在这个人际关系复杂的世界上,想想做小学老师也是 比较幸福的,因为与我们朝夕相处的是最纯洁的心灵,不 需要去揣摩他人的心思,只要我们付出爱心、耐心,就会 获得最真挚的情感。作为一名老师,当然都盼着自己的先 生最优秀,希望他们的成绩出类拔萃,好像这样才更光彩。 这是一种积极追求向上的心态,但如果过度了,就会给孩 子们太多的压力,使他们讨厌老师而最终对学习产生倦怠。 所以,我们为人师者的心态 不仅仅决定了自己的生活质量, 更影响着祖国未来和希望呀! 感叹人生的短暂,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获得 成功。我有时也羡慕那些功成名就的人,但羡慕又有什么 用呢?人还是应该面对现实,找准自己的目标,为了心中的 执着不断前进。凡是一件事如果动机过强,往往希望越大, 失望越大。我越来越喜欢看体育比赛,那不仅仅是欣赏, 更是一种挑战,有多少优秀的选手正是因为压力太大,没 调整好心态,而失去了登上最高领奖台的机会,其实有时 候最大的对手就是自己呀!我的第一次国旗下演讲至今记忆 犹新,因为它磨炼了我。我们学校组织老师轮流演讲,当 我登上演讲台,真有点摇摇欲坠的感觉。刚刚开始时,我 就觉得有些小紧张,又想到周围这么多的师生,后面还有 校长们,就更紧张了。我提醒自己“不要紧张” ,但无济于 事,演讲快结束了,我的心才渐渐平静下来。我想可能自 己想演讲得好一些,结果适得其反。当我读了庄子达生 篇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