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专毕业生生态移民就业发言_第1页
大中专毕业生生态移民就业发言_第2页
大中专毕业生生态移民就业发言_第3页
大中专毕业生生态移民就业发言_第4页
大中专毕业生生态移民就业发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玛沁县大中专毕业生、生态移民就业和再就业 政策落实情况工作汇报 (二一二年五月七日) 根据会议安排,现在我就玛沁县近年来大中专毕业生、 生态移民就业情况、就业和再就业政策的落实情况和再就业 资金的使用管理情况向参会各位领导作以汇报,不妥之处, 请指正。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 高校毕业生就业牵涉千家万户,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难题,今年,我们结合本县的实际 对历年来毕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待业、就业情况进行了一次详 细全面的摸底调查。截至 2012 年 4 月 30 日,全县共登记高 校大中专毕业生 344 人,其中 2002 年 9 名、2003 年 15 名、 2004 年 49 名、2005 年 30 名、2006 年 63 名、2007 年 21 名、 2008 年 34 名、2009 年 44 名、2010 年 42 名、2011 年 22 名、 2012 年 15 名;登记失业的大中专毕业生按学历层次划分本 科生 13 名、大专生 331 名;按毕业生所学专业划分计算机应 用类 35 名、畜牧兽医类 45 名、公安专业类 33 名、师范类 45 名、医学专业类 49 名、交通建设类 37 名、旅游类 23 名、文 秘类 47 名、会计类 30 名。 1、分专业就业情况 毕业生就业率较高的大多为公安类专业、医学类专业和 师范类专业、畜牧兽医类专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偏高,其 它专业的就业率却相对偏低。 2、就业区域分布和就业单位性质 由于我县工矿企业均处在停产、半停产状况,登记失业 的大中专毕业生大多被本县乡镇、机关事业单位聘用,有部 分高校毕业生通过自谋职业实现就业。登记失业的大中专毕 业生中安置在我县临时性岗位的人员为 16 名,占总就业人 数的 5%、安排在见习岗位的人员为 151 名,占总就业人数 的 44%、教育系统特岗教师 30 人,占总就业人数的 9%、“村 官、三支一扶”人员 35 人,占总就业人数的 10%、公务员考 录、事业单位招聘的 13 人,占总就业人数的 4%、通过自谋 职业实现就业的 38 人、占总就业人数的 11%;近年来,通过 州、县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总的来看我县大中专毕业生的 就业率还是比较高的,全县已毕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实现就业 的 283 人,就业率为 83%。毕业生就业质量明显提高。 、工资待遇和社会保险待遇 我县的大中专毕业生大致有五种身份(一种是长期临时 工、一种是安置生、一种是见习生、一种是大学生村官、三支 一扶、一种是县教育局自聘的特岗教师),工资和福利待遇也 是各不相同,全县的长期临时工月工资为 920 元,没有“四金” ;安置生月工资为 1200 元,缴纳“四金 ”;见习生月工资为 1000 元,缴纳“四金 ”;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月工 资 1250 元 (省厅 875 元、县财政 375 元)缴纳“四金 ”、特岗教师月工资 1000 元,没有“四金 ”。2011 年按照州委、州政府、州 劳动局 的文件精神为全县临时工发放年终一次性奖金 1500 元,为 其它四类人员发放年终一次性奖金 1200 元。均未享受交通 费、通讯费补贴。 二、生态移民和牧区富余劳动力就业情况 玛沁县辖乡 镇 35 个行政村 96 个牧业合作社,共有 7665 户 29914 人,全县农牧区剩余劳动力和生态移民人口, 有劳动能力的人数过 14530 人,他们当中普遍存在年龄偏大、 观念陈旧、文化程度偏低、没有技能的问题。这些是实实在 在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为彻底改变这一现状,我们从 2008 年就开始在牧民群众当中开展了汽车驾驶、拖拉机驾驶、摩 托车修理、掐丝唐卡、钢丝绢花制度、蔬菜种植等各种技能 培训,从而使他们能有一技之长,通过几年的培训,他们的 观念有了转变、技能有了提高、生活有了改善、现在有 54 名 牧民从事农村客运、出租、运输业;23 名牧民从事洗车业、 127 名牧民从事城市、厂区环保工作、603 名牧民从事草原生 态管护工作、40 余名牧民从事个体经营、200 余名牧民从事 建筑工地小工等。2011 年全县农牧民实现转移就业 3000 人 次,实现转移收入 1050 万元。 三、有序推进就业失业登记证换发工作 为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劳动者的就业和失业登记制度,完 善就业和失业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 青 海省就业促进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按照国家人力资源 社会保障部的要求,从 2011 年 1 月 1 日起,全省停止发放 再就业优惠证和失业证,劳动者凭全国通用的就业失 业登记证享受相关就业扶持政策和公共就业服务。为了使 此项工作在我地尽快铺开,我们重点作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 作,一是去年专门安排一名专职人员前往省厅参加了就业 失业登记证的发放培训学习。回局后通过多种途径,大力宣 传建立和完善就业失业登记制度、使用统一样式就业失业 登记证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广泛宣传就业失业登记证的 发放程序和凭证享受就业政策等内容,营造就业失业登记 证发放使用的良好氛围。二是就业失业登记证的基础信 息均需通过网络填报,对网络的速度要求比较高,我局原有 的网络速度远远不能满足就业失业登记证录入信息的上 传标准,为此,积极同州电信公司协商提高了网络速率,截 止日前,我局共受理申办就业失业登记证的资料 48 份。三 是对申请更换就业失业登记证的人员,严格按发证对象和 发证条件审核把关,对资料不全坚决杜绝换证,四是作好持 有再就业优惠证和失业证与就业失业登记证衔接工 作,将原有证件上的个人基本信息、就业与失业状况信息和 享受政策情况信息转记在就业失业登记证上。对持再就 业优惠证人员,还将其所持再就业优惠证的证件编号标 注在就业失业登记证“其他记载事项” 中。 四、再就业扶持政策的实施和落实情况 1、强化监督检查,加快落实再就业优惠扶持政策。做好 政策落实和兑现工作,是全面贯彻中央、省、州文件精神的 具体表现,我县涉及到税费减免部门的各单位都能积极主动 配合,认真执行国家的再就业优惠政策,县纪检监察、劳动 保障、财政、工会等部门认真履行职责,先后多次对全县再 就业优惠政策的落实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通过监督检查, 促进了我县再就业优惠政策的落实。从 2004 年至今年 3 月 我县已有下岗失业人员 603 人次享受再就业扶持政策,减免 各项税费 10.06 万元,其中:96 人享受地税减免,减免金额 5.2 万元;42 人享受市场管理费、登记费减免,减免金额 1.66 万元;卫生部门减免费 465 人次,减免金额 3.2 万元。整个再 就业优惠政策落实情况良好。 2、切实做好小额担保贷款工作,支持下岗失业人员自主 创业。根据中央、省、州关于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政 策规定,一是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印发小额担保贷款宣传资 料,下发小额担保贷款有关事项通知,发至各乡(镇)、各社 区进行宣传张贴,有效地推动了小额担保贷款工作的全面开 展;二是确定办事人员,做到了组织健全,人员到位;三是加 强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做好贷款发放工作。为把工作做好 做实,我们在办理小额担保贷款资质审核时坚持实行“四级 审核制”,也就是本人申请,社区劳动保障工作服务站审查推 荐,县就业服务局审核,州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审批,农业银 行审定。截止目前,全县有 115 名下岗失业人员享受小额担 保贷款 462 万元。及时解决了部分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 自主创业资金不足的问题。 3、完善公共就业服务制度,提供高效、便捷的再就业服 务。县就业服务局公开办事程序,公示办理结果,为下岗失 业人员提供求职登记、职业指导、职业培训、职业介绍、档案 管理等“一站式 ”就业 服务,简化办事程序,加快工作 进度。先 后为下岗失业人员、大中专毕业生、生态移民提供免费的职 业技能培训达 360 人次,为 5028 名下岗失业人员、大中专毕 业生、生态移民提供了免费的职业介绍,托管失业人员档案 450 份,解除了下岗失业人员的后顾之忧。同时,充分发挥社 区劳动保障服务站的作用,上下配合,为下岗失业人员申领 就业失业登记证、申请小额担保贷款等,提供优质快捷的 服务,深受下岗失业人员的欢迎。 五、再就业资金的运作、管理情况 1、资金筹集情况。2011 年,我县通过多种渠道向州、县 争取再就业资金,其中州劳动社会保障局下拨资金 286 万元。 县财政预算安排 205 万元。 2、资金管理使用情况。2011 年再就业资金支出 714 万 元,其中:用于再就业支出 714 万元(社会保险补贴 83 万元, 岗位补贴 190 万元,再就业培训补贴 52 万元,职业介绍补 贴 35 万元,草原生态管护人员生活费 353 万元,乡镇(社区) 劳动保障工作服务站工作经费数 1 万元)。 3、资金结余情况。2012 年年初资金结余 450 万元。其中: 再就业结余 450 万元(社会保险补贴 114 万元,岗位补贴 114 万元,再就业培训补贴 112 万元,职业介绍补贴 28.4 万元, 社区劳动保障工作服务站工作经费 22.5 万元,三江源农牧民 技能培训及转移就业补偿 136 万元)。 4、资金的管理。我县再就业资金的筹集管理和使用严格 按照财政部 劳动保障部关于进一步加 强就业再就业资金 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执行,年初将再就业资金列入财 政预算,纳入“社保 财政专户” 管理,按照 资金的使用范围、标 准和基层申报、劳动部门审核、财政部门核准的申报程序进 行分账核算,实行“ 收支两条线” ,专款 专用,及时拨付。使再 就业资金在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和促进再就业方面发挥 了重要的作用。 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就业观念滞后,择业期望值过高。毕业生思想上严重 存在“ 自主 创业不算就 业,政府分配才算就业” 的观念,靠政 府、挤财政,依赖性强,缺乏自主创业意识,不愿到企业和艰 苦一线去干事业,大部分毕业生常因不愿选择个体、私营等 这类单位而丧失就业机会。尤其是近几年推行“凡进必考” 制 度以来,部分大中专毕业生受年龄、心理、学历等因素的制 约,他们很难再通过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招录来实现就业,为 此,建议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给我县增加就业见习岗位。 2、宣传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转变择业观念是促进下岗 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的前提,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长期影响, 一些下岗失业人员择业观念落后,眼高手低,还存在“等、靠、 要” 的依 赖 思想。应 采取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宣传各级政府 及有关部门制定的促进再就业和社会保障政策,把党和政府 出台的扶持政策及时送到下岗失业人员心中。 3、今年参加“村官、三支一扶 ”的 14 名高校 毕业生服务 期限已满,这一部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踏实肯干、任劳任怨, 工作得到了牧民群众和乡干部的好评,建议能否在公务员考 录时增加报考职数或在事业单位有空编的情况下,通过考核 给予直接转聘等优惠政策。 、继续加大培训力度,提高转移就业竞争力。通过多年 的实践探索,要想使农牧民群众富裕起来,就必须转移农牧 民;转移农牧民,就必须加大对牧民群众的培训力度。通过对 农牧民进行有针对性的技术培训,尽可能向青海威斯特铜业 有限责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