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胶―凝胶法制备zro2-聚苯酯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_第1页
溶胶―凝胶法制备zro2-聚苯酯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_第2页
溶胶―凝胶法制备zro2-聚苯酯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_第3页
溶胶―凝胶法制备zro2-聚苯酯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_第4页
溶胶―凝胶法制备zro2-聚苯酯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溶胶 凝胶法制备 ZrO2/聚苯酯复合 材料的性能研究 摘要:纳米尺寸的二氧化锆有着 广泛而重要的应用。基于新的方法和发 展使得国内外二氧化锆各种各样的制备 方法和最近的应用随处可见。本文采用 ZrOCl2 8H2O,使用溶胶凝胶法制 备锆溶胶。通过溶胶一凝胶法,在室温 条件下,缓慢将氨水与氧氯化锆溶液滴 加至缓冲溶液中,制得前驱体沉淀,经 抽滤洗涤后用硝酸重新分散滤饼,于 75水浴加热 512 h,制得澄清透明 状纳米级锆质溶胶。系统分析了不同浓 度的前躯体溶液、pH 值以及缓冲溶液 等因素对制备的锆溶胶粒径、稳定性的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影响。结果表明,溶胶中粒子呈伞状、 柱状,且分散均匀。溶胶粒子大小为 1215 nm。在 pH 值为 0.8-1.4 条件下, 溶胶能长期稳定存在。再和聚苯酯反应, 发现聚苯酯的耐热性明显提高。 中国论文网 /7/view-13036211.htm 关健词:纳米二氧化锆;溶胶凝 胶法;粒径大小;稳定性;耐热性 1 前言 近年来,纳米二氧化锆作为弥散 相的纳米复合陶瓷取得了明显的强韧化 效果。制取粒径小、颗粒均匀的氧化锆 纳米颗粒常用溶胶-凝胶法和水解法, 这些方法目前仍存在产率小、反应时间 长等问题。近期报导水解锆盐制取氧化 锆前驱体纳米水合氧化锆的反应物 浓度已达 0.5 mol/L,但反应时间仍达 200 h。 ZrO2 机械强度高,耐高温,具 有独特的力学、光学和热学性能,在功 能材料、结构陶瓷、高温燃料电池、光 学元件以及催化等方面获得了广泛应用。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另外,ZrO2 是一种弱碱性氧化物,对 碱溶液以及许多酸性溶液都具有足够的 稳老眭,应用的 pH 范围为 1-14。因此 能弥补硅胶和有机聚合物色谱填料的一 些不足,使其在生物化学、医药工业等 领域有重要的应用。ZrO2 还在极端条 件下的分离方面展现出独特的应用前景。 由于 ZrO2 及其复合材料在不同 条件下具有某些独特的性能(如半导体 眭、敏感功能性和增韧性) ,因此自 80 年代以来,随着电子和新材料工业的发 展,ZrO2 主要作为耐火材料应用已成 过去,而在电子陶瓷、功能陶瓷和结构 陶瓷等方面的应用迅速发展。这些特种 陶瓷(或称新型陶瓷)材料是电子、航 天、航空和核工业的基础材料,在高新 技术领域中的应用异常活跃。此外, ZrO2 在电子和新材料工业的发展中占 有重要地位,在冶金、化工、玻璃和医 学等部门的应用也不断增加,具有广阔 的应用前景。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制备锆溶胶的前驱体有无机盐和 金属醇盐两种。锆的金属醇盐不但价格 昂贵、有毒,而且极易水解。为防止缩 聚过程中产生沉淀或形成不稳定的溶胶, 制备时必须严格控制工艺条件,这给操 作过程带来许多不便。采用金属无机盐 与有机酸、醛等结合成溶胶可大大降低 成本。本文以廉价无机盐氧氯化锆 (ZrOCl2 8H2O)为起始原料,采用 溶胶一凝胶技术合成锆溶胶并探究了各 种因素对其性质的影响。 通过本次实验,系统地讨论了以 廉价无机盐氧氯化锆(zrOCl2 8H2O)为起始原料,采用溶胶一凝胶 技术合成锆溶胶的最优条件,以及和聚 苯酯反应的相关分析,为此方面的实验 探究了一种经济方便的实验条件。以后 以二氧化锆溶胶制备二氧化锆的方法将 会更加成熟。 2 实验部分 2.1 主要原料 实验原料见表 1。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2.2 主要仪器 实验仪器见表 2。 2.3 锆溶胶的制备 称取 5.3 g 的 ZrOCl2 8H2O 溶 于蒸馏水中,加入 4.0ml 的冰醋酸,控 制水浴囟任 60%,以一定速度滴加 NH3 H2O,调节合适的搅拌转速, 当 pH 值慢慢升至 5.0 时,停止滴加氨 水,关闭机械搅拌,关掉加热装置,即 得到几乎无色透明的锆溶胶。随后将溶 胶冷却至室温,密封并陈化,不同浓度 的溶胶陈化时间不同。锆溶胶浓度在一 定范围内可通过添加不同氧氯化锆的量 而得到,溶胶的酸度可通过氨水或冰醋 酸溶液来调节,其反应式如下: 2.4 溶胶的形成机理 将氧氯化锆配制成溶液时, ZrOCl2 8H20 溶解于水中形成水合锆 离子,其主要形式为Zr( OH)2 4H2O四聚体。在每一个四聚体中,四 个锆原子以四方形的形式排列,并且每 一个锆原子有 4 个架桥羟基和 4 个水分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子配位。由四聚体中配位水的脱质子作 用而释放出 H+,其过程可由下式描述: 由于强酸 HCl 的存在,溶液的 pH 值较低(约为 0.9) ,限制了反应的 持续进行,使锆溶胶较难形成。加入碱 性溶液虽可调节溶液 pH 值,打破(3) 式的平衡,使反应向右进行,但加入的 碱性溶液易引起溶胶粒子沉积或引入杂 质离子。 为了抑制反应速度,加入一定量 的冰醋酸来控制沉淀速度,以期生成稳 定的溶胶。冰醋酸发生了如下螯合反应: ZrO( OH)2+4CH3COOH- Zr(CH3COO)4+3H2O 反应中醋酸根离子起二配位体作 用,生成含二配位基团的聚合物,此聚 合物再发生水解缩聚反应,形成三维的 空间网状结构而连接,从而起到延缓水 解缩聚的作用。 当某一区域形成足够多的相互连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7 接的 Zr-O-Zr 键时,就形成了胶体粒子。 而溶胶粒子的尺寸和粒子内的交联由 pH 值等因素决定。 2.5 二氧化锆,聚苯酯复合材料 合成步骤 这一步实验主要探讨二氧化锆溶 胶与聚苯酯的反应,用最佳实验条件制 备的二氧化锆溶胶,进一步和聚苯酯反 应。具体实验步骤如下: (1)取 3.3 g 聚苯酯放入三颈瓶, 然后再加入 1.7 g 浓硝酸,接着加入 63 mL 蒸馏水,控制水浴温度在 75,开 启机械搅拌装置,调节在一个相对合适 的转速,前后反应共 7 h,然后关闭装 置,待反应物冷却后,用布氏漏斗抽滤, 去除水分。 (2)将前面抽滤出来的聚苯酯 放进三颈瓶,再加入 40 g 已准备好的二 氧化锆溶胶,然后加入 1.7 g 浓硝酸, 在水浴温度为 70%的条件下,开启机械 搅拌装置,调节在一个相对合适的转速, 反应 4 h,然后,敞开瓶口,边搅拌边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8 加热(此时控制水浴温度 95) ,蒸发 溶剂。 (3)当搅拌桨扇叶露出液面时, 转入烧杯中继续加热(水浴温度 95) , 当烧杯中水分很少时,转入到烘箱, 103加热 3 h,取出粉末。 (4)研磨成齑粉,送检,做热重分析。 3 结果与讨论 3.1 温度对实验的影响 通过对所有样品在不同温度下进 行实验,其合成实验成功率曲线如图 1 所示。由图 1 可以看出,在图 1 中 50% 成功的概率最大,总体上的趋势是随着 温度的升高而实验成功的概率增加,但 是在 60时出现了变化,更在 80%时 出现明显的下滑趋势,所以实验最佳温 度在 4070这段区间内。图 2 是选出 的 19 个最好的试验成功样品顺该温度 范围内的曲线,由图可以看出: 301)2 下,80以上的实验数据是空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9 白的,这就说明实验在这个温度区间以 外不是实验的最优温度,再看当温度达 到 50%时试验成功的次数达到最多,但 在 60时,又有所下降,到 70时又 回升了,这就说明 60是一个拐点。通 过反复的试验验证和比较分析,结合考 虑其它因素,实验的温度确定为 60。 3.2 滴加速度对实验的影响 由图 3 可以看出,控制氨水的滴 加速度在 20 s/d 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5 s/d 滴加速度过快,水解速度就会过快, 生成的聚合物来不及溶于水而直接缩聚。 实验过程中会有大量的块状絮凝物生成, 得不到稳定的透明溶胶。从图中可看出, 20 s/d 和 30 s/d 实验结果相近,考虑到 时间及试验成本,因此本实验选择氨水 滴加速度为 20s/d 作为最佳工艺条件。 3.3 氨水体积比对实验的影响 由图 4 可以看出,在氨水为原氨 水时,实验极难成功,因为氨水浓度太 高,水解速度就会过快,生成的聚合物 来不及溶于水而直接缩聚,大量的块状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0 絮凝物生成,得不到稳定的透明溶胶。 而氨水浓度过稀,也会使溶胶难以形成, 从而使得实验难以控制,实验也就不易 成功。综合分析,本实验的最优氨水体 积比为 0.5。 3.4 醋酸摩尔比对实验的影响 如图 5,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 在浓度相对较高的 1:1 时实验最易成 功,依次是 1:2、原醋酸 1:3 以及 1:4 的醋酸。但是在实验中发现原醋酸 浓度太高,会导致相同体积的醋酸要用 更多的氨水来中和,这样既浪费了原材 料又延长了反应时间。同样的,1:1 的 醋酸虽然实验容易成功,但在实际操作 中相当麻烦,实验条件不好控制。当然, 1:3 的醋酸和 1:4 的醋酸由于浓度太 稀,也会使溶胶难以形成,从而使得实 验难以控制,实验也就不易成功。所以, 综合各方面的考虑,实验过程中选择 1:2 的醋酸,因为它比较好的协调了各 方面的缺陷,使实验能够方便的进行下 去。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1 3.5 pH 值对实验的影响 图 6 是 pH 值对实验成功率的影 响,其中 0 代表 pH 值 4.4;1 代表 pH 值 4.6;2 代表 pH 值 4.8;3 代表 pH 值 5.0;4 代表 pH 值 5.2;5 代表 pH 值 5.4;6 代表 pH 值 5.6;7 代表 pH 值 5.8。由图 6 可见,所得的试验成功次数 大致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当 pH 值为 5 时,实验的成功率较其它 pH 值高很多。在 pH 值为 5 时实验成功的 概率最大,而且相比之下所得到的溶胶 粒径比较令人满意,所以可以判断 pH 为 5.0 是实验的最优 pH 值。 3.6 加氨水方式的影响 实验发现,若向氧氯化锆中加沉 淀剂氨水过快或一次性加入,水解速度 就会过快,生成的聚合物来不及溶于水 而直接缩聚。实验过程中会有大量的块 状絮凝物生成,得不到稳定的透明溶胶。 因此本实验使用 1:2 氨水逐滴滴入氧 氯化锆和抑制剂(冰醋酸)的混合液中, 使水解速度得到较好的控制,水解聚合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2 物能更均匀地分散在溶液中,形成稳定 的溶胶体系。 3.7 反应温度的影响 由于各种实验条件的影响,溶胶 的稳定性很难定量测定,只能通过放置 时间来比较。ZrOCl2 8H2O 溶液舛 任0.25 mol/L;冰醋酸浓度为 1:2; 调节 pH 值为 5.0。其他条件相同,考察 不同水解反应温度对胶凝时间的影响, 水解反应温度越高,凝胶时间就会越短, 溶胶就越不稳定。因为温度越高,反应 越不易控制,产生氢氧化物或氧化水合 物沉淀而得不到均匀的溶胶。此外,温 度越高,溶剂挥发越快,缩聚所得的聚 合物浓度也增大,故极大地缩短了凝胶 时间。Adair 等认为,水合氧化锆在低 于 85%时可稳定存在。而 Powers 等认 为当温度高于 80%时,ZrO(OH)2 粒 子间通过失水形成氧桥结构。 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整个自组 装过程产生不利影响。溶胶是热力学不 稳定体系,温度越高时水解反应速率越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3 快,缩聚产物碰撞更加频繁,粒子间会 相互团聚来降低表面能,生长的几率就 越大,所以粒子的粒径会随温度的升高 而增大。若温度过低,反应物不能充分 反应或所需反应时间太长。这时水合氧 化锆粒子之间形成氧桥结构的几率较小, 水合氧化锆的组织结构稳定性较差。因 此选择合适的反应温度是反应能否顺利 进行的关键。综合考虑溶胶的粒径和稳 定性两个因素,选择 60%合成溶胶,因 为此时溶胶的粒径较大且稳定性较好。 3.8 凝胶时间 实验同时表明,水解反应温度越 高,凝胶时间就会越短,溶胶就越不稳 定。因为温度越高,反应越不易控制, 产生氢氧化物或氧化水合物沉淀而得不 到均匀的溶胶。此外,温度越高,溶剂 挥发越快,缩聚所得的聚合物浓度也增 大,故极大地缩短了凝胶时间。 3.9 搅拌速度的影响 实验表明搅拌对溶胶稳定性是有 影响的。因为搅拌速度过慢时,反应物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4 间局部混合不均匀,发生强烈的水解反 应而产生絮状沉淀,过程难以控制;搅 拌速度越快,胶凝时间越短。由于加快 搅拌速度,有利于溶剂挥发,使得水解 缩聚反应物浓度增大,从而导致胶凝时 间的缩短。但是如果搅拌速度过快,就 会破坏形成胶凝过程中的网络结构,所 以必须选择合适的搅拌速度。 在 1080的温度下,其他条件 不变,搅拌速度被分成了四级,分别以 阿拉伯数字 0、1、2、3、4 表示,0 级 表示停止搅拌;1 级表示 100 rpm;2 级 表示 200 rpm;3 级表示 300 rpm;4 级 表示 400 rpm。当然 0 级不搅拌是不行 的,因为当氨水滴进氧氯化锆水溶液中 时,就会立刻产生白色沉淀,进而结块, 附着在三颈瓶壁上。1 级转速,这个搅 拌速度也相当慢,不会有太好的效果, 当然比起不搅拌那要好得多,因为以此 速度搅拌,则不会产生凝聚成大块的现 象,但依然可以看见三颈瓶中会有很多 大块的沉淀。3 级转速,这个转速相比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5 2 级转速来说,只是将块状沉淀的粒径 更进一步缩小,但依然可见大块沉淀, 所以这个转速接近期望值,但是仍然不 是想要的转速。4 级转速,这个转速下 虽然所得到的粒径很小,溶液趋于澄清, 但是由于搅拌时液面震荡很厉害,导致 反应液体在瓶壁上附着,使反应有很大 的误差。综合分析,实验过程中采取 2 级转速,因为此级转速几乎消除了其它 级别转速的缺陷,能够满足实验的需要, 故而本实验过程均采用 2 级转速。 3.10 锆离子浓度对锆溶胶性能的影响 锆离子的浓度对锆溶胶的性质影 响很大。锆离子浓度太低时,所形成的 锆溶胶浓度小,包覆也不完全,对孔径 有很大影响,形成的溶胶粒径虽小但是 孔径太大;浓度太高则易堆积,使溶胶 产生凝聚、结块,得不到无色透明的二 氧化锆溶胶。经实验发现:锆离子浓度 为 0.26mol/L 最适宜。 3.11 温度对二氧化锆产率的影响 由图 7 可见,从 30到 80这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6 个区间里,30到 60%这个段产率是随 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的,但是在 60%之 后就开始下降了,可见 60%时是产出峰 值,故而 60是最优产率点。在实验过 程中,在 80后得到的溶胶有无色澄清 的,也有白色沉淀,其它的温度也有同 样的现象,此时二氧化锆产率的优劣受 温度影响几乎为零。 3.12 pH 值对二氧化锆产率的影 响 图 8 是 pH 值对二氧化锆产率的 影响,其中 1 代表 pH 值 4-4;2 代表 pH 值 4.6;3 代表 pH 值 4.8;4 代表 pH 值 5.0;5 代表 pH 值 5-2;6 代表 pH 值 5.4;7 代表 pH 值 5.6;8 代表 pH 值 5.8。从图 8 可以看出,在不同的 pH 值 条件下,二氧化锆产率波动较小,在 pH 值为 5.0 时,二氧化锆产率达到 11%, 产率最大。因此,选择 pH 值为 5.0 时 为实验最佳条件。 3.13 最优实验条件下的二氧化锆 溶胶在 TEN 下的形貌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7 图 9 为氧氯化锆 5.3 g,1:2 冰 乙酸 4.0 ml,43 ml 蒸馏水,现配 1:2(6+12)ml 氨水,滴速 20 s/d 形成 的二氧化锆溶胶 TEM 图。图 10 为 60,氧氯化锆 5.3 g,1:2 冰乙酸 4.0 ml,43 ml 蒸馏水,现配 1:2(7+14 ) ml 氨水,滴速 10 s/d 形成的二氧化锆溶 胶 TEM 图。由图 9、10 可以看出,在 最优条件下的二氧化锆粒径是非常小的, 大概在 10nm 以下;图 a、图 b、图 c; 图、图、图分别是在不同放大倍 数下的同种实验条件下的二氧化锆的 TEM 图像。对照可以发现在温度、冰 乙酸摩尔比、氨水体积比相同的情况下 滴速只要和最优滴速相差不大,TEM 的成像基本一样,都能形成纳米级别的 二氧化锆。 3.14 醋酸浓度最大、氨水浓度很 稀的情况下二氧化锆的 TEN 成像 图 11 为 70,氧氯化锆 5.3g, 原冰乙酸 4.0 ml,43 ml 蒸馏水,现配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8 1:4(7+28)ml 氨水,滴速 20 s,d 形 成的二氧化锆溶胶 TEM 图。图 12 为 70,氧氯化锆 5.3g,原冰乙酸 4.0ml,43 m1 蒸馏水,现配 1:4(7+14)ml 氨水,滴速 15 s/d 形成 的二氧化锆溶胶 TEM 图。图、图 、图;图 A、图 B、图 c 是在醋酸 浓度最大、氨水浓度很稀的条件下二氧 化锆的 TEM 成像情况,其中唯一不同 的是滴速,但是相差不大,所以成像效 果基本一样,都还是纳米级的粒子,大 约在 1020 nm 之间,唯一不同的就是 这种条件下的溶胶是不能长期稳定存在 的。 3.15 发生团聚的二氧化锆在 TEN 下的形貌 图 13 为 60%,氧氯化锆 5.3 g,1:2 冰乙酸 4.0 ml,43 m1 蒸馏水, 现配 1:3(7+21)m1,氨水,滴速 10 s/d 形成的二氧化锆溶胶 TEM 图。图 14 为 60%,氧氯化锆 5.3 g,1:2 冰乙酸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9 4.0 m1,43 m1 蒸馏水,现配 1:2(7+14)m1 氨水,滴速 30 s/d 形 成的二氧化溶胶 TEM 图。由于前面 两组数据已经讨论到滴速对实验的影响 确实不是很大,所以在这里的解释就是: 氨水的浓度决定了团聚时所形成的形貌。 3.16 二氧化锆/聚苯酯复合材料 由图 15 可见,纯净的聚苯酯在 400%以下几乎没有失重,当到达 400% 时开始失重 3%,400500%这个区间 出现明显失重,失重将近 10%,550% 可以说是一个拐点,过了此点,聚苯酯 急剧失重,一下子跌到了 50%,过了 550这个点失重又慢下来,但是继续 失重。 由图 16 可见,由于二氧化锆的 引入,聚苯酯的失重曲线呈现了特征的 阶梯状下降,此时在 200时就出现了 第一次明显失重,大约失重 10%, 200240之间快速失重,跌至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