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_第1页
定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_第2页
定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_第3页
定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_第4页
定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定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纲 要 “十一五”时期,是我市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也是建设中等城市的重要 时期。面对 新形势和新任务,必须站在战略的高度,明确发展思路,确定主攻方 向,突出工作重点,全方位推进工业化、城 镇 化、信息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确保 提前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为此,根据中共定州市委关于编制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市政府组织有关部门编制了定州市国 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主要阐明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奋 斗目标、 战 略任务和总体部署,描绘出了实现更快更好发展的宏伟蓝图,为政府 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提供科学依据。 第一章 发展基础和面 临形势 一、 “十五” 经济社会发展回顾 “十五”时期,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 督支持下,紧紧围绕“ 十五”计划确定的奋斗目标和战略重点,坚持以经济建设为 中心,积极有效地 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我市经济社会取得长足发展,经 济实力显著增强,城市建设步伐加快,社会、文化、思想等领域都发生了深刻变 化,正在建设以工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和对周边市县有一定影响力的区域中心 城市。 (一)发展成就 1、综合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人均水平实现新跨越。 “十五”期间,生产总值年 均增速达到 7.4%。2005 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 98.7 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 8615 元,年均增长 6.7%。已处在由工业化初期向中期 过渡的阶段。 2、结构调整取得积极成效,支柱产业带动作用增强。一、二、三次产业比重 由“ 九五”末的 39:28.3:32.7 调整为 34.6:45.9:19.5,“二、一、三” 的产业发展格局 形成,工业经济 首次占据国民经济近半壁江山。第一产业通过大力发展蔬菜、畜 牧、林果三大特色产业,综合效益显著提高,增加值达到 34.2 亿元,年均增长 4.4%。 第二产业初步形成了以能源、汽车、煤化工为主导的产业体系,增加值达到 45.3 亿元,年均增长 17.8%。第三产业积极建设和完善服 务体系,商品市场基本形成 网络,增加 值达到 19.2 亿元。 3、重点项目建设成效显著,发展后劲明显提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 成 203 亿元,年均增长 14.7%。投资超千万元以上的 项目达到 82 个,其中超亿元 项目超过 10 个。河北国华定洲电厂、河北长安汽车公司、河北旭阳焦化公司等 一批工业项目先后投产;河北长安汽车工业园正在建设,民生物流、凌云冲焊、 定普汽配、至信模具、金华蓝天座椅、海特配件等 6 家企业入园;107 国道改扩建 等一批交通项目投用;大世界购物中心三期、时代广场、紫光都国际超市、福源 商厦、疾病控制中心、东升医院等一批商贸、医疗设施建成;宝塔花园小区、阳光 公寓、通达庄园等一批居民住宅小区项目相继竣工;开元寺塔、贡院等一批重点 文物得到有效保护和开发,供水、供热、供气等公共设施进一步完备。 4、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经济活力显著增强。积极营造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 环境,民营经济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已经成为推动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2005 年,全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 42.7 亿元,年均增长 21.8%,高于 GDP 增速 14.4 个 百分点;民营企业从业人员达到 21.3 万人,出口创汇额占全市的 94%。 5、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财政收入和工业效益快速增长。 “十五”期间,注重 把工业发展重点转移到调整结构、提高效益、转变增长方式上来,促进了经济运 行质量的稳步提高。全部财政收入完成 8.26 亿元,年均增长 28%,比“九五”时期 增速提高 13 个百分点。工业经济效益大幅提高,2005 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 利润 6.6 亿元。 6、城乡居民收入增幅加大,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十五”期间,始终把提高人民 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城乡居民收入实现快速增长。2005 年城镇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6335 元,比 2000 年增加 1645 元,年均增长 6.1%;农 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3775 元,比 2000 年增加 874 元,年均增长 5.4%;消费水平不 断提高,城、乡人均消 费支出分别增长 42.4%和 23.2%。 7、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增强。深入实施城镇化战略, 促进了城乡共同发展。2005 年,全市城镇化率达到 34.49%;坚持可持续发展,科 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成为全国“ 普九”先进市。文化、卫 生、体育、广播电视、计 划生育、社会保障等各 项事业都取得了显著成绩。 (二)存在问题 1、经济社会转型的思想准备不充分。定州是农业大市,农村人口多,个体私 营企业多,具有本土经济比重大的经济社会结构特征,城乡居民传统的生产、生 活方式和保守观念根深蒂固。民营企业的全局观念、双赢观念、生态观念和人才 观念等与当代民营经济新的发展理念相比差距较大,开放意识、创新意识、危机 意识等现代经济社会发展意识不强,成为我市经济社会全面升级转型的重要思 想障碍。 2、就业和再就业压力加大。我市虽然实施积极的就业再就业政策,不断增加 城乡就业岗位,但农村富余劳动力仍达 37 万余人,城乡富余劳动力转移和就业 任务相当艰巨,促进劳动力就业的政策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3、农业比重仍然偏大。虽然经过调整结构,二、三产业的比重大幅度提高, 但“ 农业大市 ”状况没有 发生质的变化,第一 产业增加值仍占到 GDP 的 34.6%, 比全省、保定市平均水平分别高出 19.6 个百分点和 19.8 个百分点,实现由农业 大市向工业大市转变的任务艰巨。 4、城乡经济发展差距拉大。经济发展的增长因素主要集中在城区,乡镇特色 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度相对较弱,在 22 个乡镇中,有 12 个没有形成自己的主导 特色产业,城 乡之间经济增长速度差距日益增大。 5、经济社会发展不够协调。存在基础设施不够完善,高素质人才缺乏,医疗 服务体系不够完善,教育师资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科研经费投入不足,科技成 果转化率低等问题。 二、比较优势和限制因素 (一)比较优势 1、农业基础雄厚。全市耕地面积 115 万亩,农业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生产条件 优越,是国家确定的小麦、棉花、花生、草莓、蔬菜、瘦肉型猪、速生丰产林七大商 品基地。粮食、油料、肉类总产进入全国百强 ,蔬菜特色产业快速发展。2005 年粮 食总产达到 46 万吨,蔬菜 260 万吨,肉类 12.6 万吨。农业基础的巩固和提高,为 我市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较好条件。 2、支柱产业支撑能力增强。初步形成了河北国华定洲电厂、河北长安汽车公 司、河北旭阳焦化公司三大支柱企业。2005 年三大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 10.3 亿 元,占规模企 业增加值的 57.2%,上缴税金 3.2 亿元,占规模企业上缴税金的 88%。 3、区域中心城市地位突出。2005 年,城区人口达到 21 万,是河北省规模最 大的县级城市之一,初步具备跨县域人员流动快、物资交流活跃、综合服务能力 强的城市发展特点,为发展二、三产业奠定了基础。 4、交通区位优势明显。京广铁路、 107 国道、京深高速公路纵贯南北,朔黄铁 路、定河公路横穿东西,即将开工建设的京石铁路客运专线和京深高速公路扩建 工程,使我市成为全省为数不多的综合性陆路交通枢纽,为促进我市与京津石大 中城市的合作,谋划和引进人才、资金和项目创造了条件。 5、历史文化底蕴丰厚。战国时为中山国都,后历代设州置府,孔子、苏东坡、 晏阳初等历史文化名人都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文物资源丰富,有国家级文物 保护单位 3 处,省级 18 处,博物馆馆藏文物 5 万多件,国宝级文物 3 件,是河北 省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市,发展文化产业具备得天独厚的条件。 (二)限制因素 随着经济社会结构的升级转型,来自自然和历史、内部和外部、主观和客观 方面的困难增多, “十一五”期间成为众多矛盾凸现期。我市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主 要面临以下突出的限制因素。 1、现代生产要素供求平衡难度大。随着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转变,对 专业人才、关 键技术、建设资金和土地等生产要素的需求更加强烈,而我市供应 能力相对有限,短期内难以自我平衡,加上市场竞争激烈,外部提供平衡的难度 也将进一步增大。现代生产要素的供求失衡,将成为我市今后五年发展的基本制 约因素。 2、民营经济发展适应国家宏观调控能力差。民营企业规模小,技术含量低, 结构不尽合理,抗风险能力弱,难以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相衔接,能够得到的支 持少,约束性因素多。 3、建设资金对经济发展的约束性增大。我市已步入资本密集型经济发展阶 段,投资是主要的 经济拉动方式,作为经济建设中重要资金来源的银行对信贷发 放越来越谨慎,致使信贷资金对经济发展的支持能力减弱;同时,由于投资者为 规避投资风险,对投资环境的要求更为苛刻,外资引进难度加大。 4、人才教育体系不适应市域经济的发展需求。由于职业教育机构短期内难 以适应主导产业发展,汽车、煤化工、 农副产 品加工等产业发展所需的专业技术 人才和高素质劳动力供给不足。 5、基础设施配套水平低。城区特别是广大乡村的供水、供电、交通等基础设 施和配套水平难以适应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型的需求。 (三)面临形势 1、重要的机遇。 “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将处于新一轮增长的上升期, “京津冀 都市圈”加速崛起,有利于我市广泛引进京津石保等大中城市的资本、技 术和人 才,承接产业转 移;新一轮结构调整正在促进“ 南资北移” 、“南企北扩” ,我市具有 承接转移的明显优势,必将推动我市产业结构的加速升级;河北省将重点发展 “一线两厢” 地区,支持一些小城市发展成为中等城市,有利于我市接受辐射和带 动,争取更多支持;未来五年,南水北调、京石铁路客运专线、国华定洲电厂二期 等重大项目建设将为我市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作为全省第一批扩 权县(市),可享受省政府出台的各项优惠政策,有力推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2、面临的挑战。一是 战略资源供应面临更大困难,土地、水资源紧张状况还 将进一步加剧;二是汽车及零部件、农副产品加工等同行业竞争将更加激烈;三 是全国部分产品过剩将影响我市支柱企业发展,特别是电力过剩和钢材需求下 降,将可能对我市电力和焦炭生产带来冲击;四是二、三产业的基础较差,高新 技术产业弱小,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支撑相对脆弱;五是国家提出发展循环经济, 严格资源环境管理,使我市中小企业面临更大环境治理压力。 “十一五”时期,既是我市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也是矛盾凸现期,我们既耽误 不得,更失误不起,必须抢抓机遇, 积极应对 ,顺势而为,乘势而上, 紧紧抓住发 展不放松,加速全面建设经济强市与和谐定州进程,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第 二步战略目标,为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第二章 发展思路和目标 一、发展思路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 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社 会发展全局,以经济社会转型升级为主线,以建设经济强市与和谐定州为目标, 以区域中心城市、产业园区、主导产业集群建设为突破口,以观念创新、体制创 新、科技创 新为动力,全面实施“工业立市、以城 兴市、开放强市”三大主体战略, 推进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进程,全力构建以现代农业为基础、特色工业 为主导、新 兴服务业为依托的产业体系,加快建设现代化中等城市,努力实现全 市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 二、功能定位 根据我市自然条件、产业基础和发展潜力,确定我市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 的基本功能定位是:着力建设河北省和保定市“ 一线” 地区的重要经济增长极和经 济隆起区;尽快形成河北省重要的能源、汽车及零配件、煤化工、农副产品加工 基地;巩固河北省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地位;加快构建京南石北重要的文物旅游休 闲观光区、特色产品物流中心和保南石北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 三、奋斗目标 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定位,确定“十一五” 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目标 是:努力做到效益更佳、质量更优、结构更合理、发展更协调;努力实现由工业化 初期向中期、城镇化由初级向中级、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阶段性转变; 全面推进现代农业、特色工业和新兴服务业发展,形成以现代工业经济为主体的 产业框架,确保主要指标高于全省和保定市平均水平;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保持经济总量与财政收入、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全市经济保持 15%左右增速,确 保实现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三个翻番。到 2010 年,努力把 我市建成为经济升级转型的带头市,和谐社会建设的先进市,可持续发展的示范 市,成为经济 繁荣、地位突出、特色 鲜明、生活富裕、社会和谐、充 满生机和活力 的区域中心城市。 (一)经济总量。生产总值达到 200 亿元左右,年均增长 15%左右;人均生产 总值达到 1.68 万元左右,年均增长 14%左右; 财政收入达到 16 亿元左右,年均 增长 15%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 400 亿元左右。 综合经济实力跻身 全省县(市)十强。 (二)结构调整。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产业结构优化为 21.8:62:16.2。工业主导地位进一步增强,能源、汽车、煤化工、乳品四大支柱企 业增加值占规模企业增加值的 85%左右;畜牧 业发展成为农业的第一主导产业, 在农业中的比重达到 50%左右;服务业就业 比重提高 5 个百分点左右;城镇化率 达到 45%以上。 (三)资源和生态环境。万元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年降低 20%左右;万元工业增 加值用水量降低 20%左右;工业固体废物利用率提高到 70%以上;耕地保有量保 持在 115 万亩左右;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 0.75;全市森林覆盖率达 到 30%左右。 (四)改革开放。深化城乡管理体制改革,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市场体系和服务 体系;建成河北长安汽车、旭阳煤化工、伊利乳品、双天工业等 4 个具有高度吸 引力的工业园区;对内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五年累计利用外资 1 亿美元以 上,经济外向度超 过 10%。 (五)社会进步和公共服务。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达到 99%,高中阶段入学率 达到 8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 95%以上;城镇居民基本养老覆盖率达 到 95%左右;社会治安状况进一步好转。 (六)人口与人民生活。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 6.7以内,人口总量控制在 119 万人左右;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 9700 元以上,年均增长 9%以上;农民 人均纯收入达到 5300 元以上,年均增长 7%以上;转移农业劳动力 35 万人次;城 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4%以内,城镇失业保险 覆盖率达到 95%左右。 第三章 以项目建设为支撑 推动经济社会较高速发展 项目建设是投资的载体,也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促进 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 “十一五 ”期间,要更加注重项目建设和管理, 实现“谋划一批、储备一批、实施一批、投产 一批”的良性循环,举全市之力,培育 经济建设的“ 四梁八柱 ”,形成以汽 车、能源、煤化工、乳品加工 为主体的工业经 济体系,以畜牧养殖为主导的农业经济体系,以新兴服务业为重点的服务业体系, 以“ 一核五区 ”建设为框架的城 镇化体系,形成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人口、生 态、 资源与 经济建设和谐发展的社会体系,保持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后劲和活力。 一、保证重点项目建设 全市投资 1000 万元以上在建项目争取达到 200 个左右,总投资 150 亿元左 右,每年重点项目投资额达到 30 亿元左右。重点推进的“ 四梁八柱”项目有:国华 定洲电厂二期工程、河北长安汽车扩建工程、旭阳焦化扩建工程、伊利乳品加工 工程,河北长安汽车工业园、河北旭阳煤化工园、伊利乳品工业园和双天民营工 业园,四大支柱企业增加值占规模企业增加值的 85%左右。 二、加强项目前期工作 重点加强 250 个左右重点项目前期,总投资 200 亿元左右。做到每年集中抓 好 50 个左右千万元以上大项目前期,以前期项目促进开工项目,带动谋划项目。 三、加大项目谋划力度 谋划投资 1000 万元以上项目 300 个左右。一是围绕河北国华定洲电厂、河 北长安汽车公司、河北旭阳焦化公司、伊利乳品公司四大支柱企业,抓好扩建项 目谋划,延伸 产业链条;二是围绕城市建设,抓好基础设施项目谋划;三是围绕文 物景点开发,抓好文物旅游项目谋划;四是围绕双向开放,抓好合资合作项目谋 划;五是围绕农副产品加工,抓好农业产业化项目谋划;六是围绕钢网、体品等产 业,抓好特色项目谋划。 四、建立健全项目建设保障机制 坚持用开放和市场的办法,大力培育和引进多元投资主体,保障规划项目的 实施。对重点 项目建立健全目标责任制和动态管理机制,重点实施“ 四梁八柱”项 目;加大政府投资力度,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和基础产业发展,提高公共产品和服 务的供给能力;对一般竞争性项目,制定鼓励政策,引导社会投资。努力争取国 家和省在项目和资金方面的支持。 第四章 提高工业经济整体竞争力 围绕加大工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推进集群式发展,大力发展支柱 产业,加快 发展成长型产业,有选择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形成梯度推进型工业 经济发展的主体框架。 一、强化支柱工业主导地位 加强与长安集团、伊利集团、旭阳焦化集团的合作,全力发展汽车及零部件、 煤化工、农 副产品加工三大支柱产业。 汽车及零部件加工业。推进产品升级换代,培育新的主导车型,开发多功能 新型环保汽车,构建新的行业聚集群。河北长安汽车公司实现产销 30 万辆左右, 保定长安客车公司形成 1 万辆客车生产能力。引进重庆天人、天津华利冲压件、 沈阳组合开关等一批企业,扩建光明玻璃、田野齿轮等企业。初步建成汽车生产、 销售和售后服务一体化的产业体系,培育 20 家左右初具市场竞争力的零部件企 业。汽车及关 键零部件的产品性能、质量达到或接近世界同类产品先进水平。实 现销售收入 120 亿元左右。 煤化工产业。坚持基地化、集约化,充分、高效、合理利用市内外各种煤化工 业资源,采用不同煤转化高新技术,在能源梯级利用、产品结构方面对不同工艺 优化集成, 发挥骨干企业的关联集聚效应,提高整体经济效益。建设年产 200 万 吨焦炭、60 万吨煤焦油、20 万吨粗苯、 20 万吨甲醇等项目。实现销售收入 30 亿 元以上。 农副产品加工业。以乳品、肉类和粮食深加工为重点,推进农副产品加工业 形成规模优势。重点建设投资 7.4 亿元、日产 2000 吨、年销售收入 亿元的伊利 乳品项目, 2006 年 9 月投产。建设高油玉米、骨参高钙素、玉米黄色素、异麦芽 低聚糖等项目,力争实现销售收入 30 亿元左右。 二、加快成长型工业发展 铸造业。重点研究、开发和利用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拓展铸造业发展领 域,提高铸 造业规模,建设具有我市特色的铸造加工基地。近期,重点发展东方 铸造有限公司、麒麟铸造有限公司、保定吉信金属制品有限公司等一批骨干企业。 力争实现销售收入 10 亿元左右。 建筑建材业。发展加气混凝土砌块、轻质复合强板等节能、节土和轻质、高强、 多功能的新型建筑材料。重点建设粉煤灰烧结砖和鑫丰建材 50 万吨水泥项目; 扩大永伟钢网、五星金属网业等重点企业规模。力争实现销售收入 15 亿元左右。 体育用品加工业。抓住奥运商机,扩大生产规模,重点发展恒达、龙腾等骨干 企业,引导 企业向规范化、集团化发展。力争实现销售收入 5 亿元左右。 饲料加工业。引进新工艺、新配方,加快 饲料加工产业发展,充分满足我市养 殖业发展的需要。力争销售收入达到 3 亿元以上。 三、有选择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一是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汽车、煤化工等具有明显比较优势的产业, 高起点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加强消化吸收再创新,突出应用一批影响产业持续 发展的关键技术,提升产业层次,提高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农副产品加工、医药、 建筑建材、纺织等重点产业,要以自主开发和技术引进相结合,大力提高技术装 备和工艺水平,形成一批具有科技优势和规模优势的名牌产品,全面提升产业竞 争力;二是在新能源、生物技术领域建设一批专项工程。重点建设自耗型双用电 池、肝炎净药 液、氨基酸等项目;三是加强高新技术引进。积极与大专院校、科研 院所合作,重点引进医药生物技术、新型合成与半合成药物、新型中药和药物新 制剂和太阳能利用技术。积极推进农业生物技术和农业生产的结合,加快现代农 业的发展。通 过科研开发与推广应用相结合,带动产业发展。 四、加强现代工业园区和工业集群建设 坚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高起点,高 标准建设现代产业园区。重点完成投 资 50 亿元左右,建设占地 5000 亩的河北长安汽车工业园;投资 20 亿元左右,占 地 2000 亩的河北旭阳煤化工园;投资 10 亿元左右,占地 2000 亩的双天民营工 业园;投资 15 亿元左右,占地 1000 亩的伊利乳品工业园;开发和建设 10 个特色 工贸小区。园区的开发建设要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相结合。河北长安 汽车工业园、河北旭阳煤化工园、双天民营工业园、伊利乳品工业园入驻企业分 别达到 60 家、 50 家、 40 家和 10 家以上,每个特色工贸小区新入驻企业达到 20 家以上。园区工业总产值达 200 亿元左右,形成汽车及零部件、煤化工和乳品加 工产业群。工 业经济发展重点项目: (一)机械装备制造业:河北长安汽车扩建、保定长安客车扩建、重庆天人零 部件迁建、天津华利冲压件迁建、沈阳组合开关迁建、光明玻璃公司扩建、田野 齿轮公司扩建、都市环保设备制造、高强度标准件等。 (二)煤化工业:河北旭阳焦化公司扩建、20 万吨甲醇、20 万吨粗苯加氢精制、 60 万吨焦油等。 (三)农副产品加工业:伊利乳品、甘薯深加工、玉米方便食品、高油玉米油、 骨参高钙素、玉米黄色素、异麦芽低聚糖、果蔬 浓缩、花生酱生产、肉鸡加工、仙 桃汁深加工、银杏口服液、果酒、啤酒生 产、面粉厂、蔬菜深加工、优质小麦麦片、 康华肉制品公司扩建、三锅花生油公司扩建、砖路肉制品加工等。 (四)建筑建材:粉煤灰烧结砖、鑫丰建材、环保建筑涂料、彩涂板生产线、永 伟钢网扩建、五星钢网扩建等。 (五)生物、医药:肝炎净、氨基酸、药用绷带、10 万吨高浓度复合肥、60 万吨 生物有机肥、兽药厂迁建、腐殖酸有机液肥等。 (六)其它工业:东方铸造扩建、麒麟铸造扩建、保定吉信扩建、自耗型双用电 池、恒达体品扩建、 龙腾 体品扩建、高档家具、垃圾无害化处理、高效节能环保燃 气灶等。 第五章 推动农业优化升级 全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 稳定完善惠农政策,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围绕 建设京津冀农副产品生产供应基地的战略目标,以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核心, 按照稳定发展种植业,做大做强畜牧业,做特做优林果业的总体思路,加强农业 生产基地建设,推动农业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构筑以优势农产品专业化生 产基地和特色农业产业化链为主导的现代农业发展框架,实现传统农业向外向 型、复合型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转变,增强农业综合竞争力,实现“ 由大变强”的 历史性升级。 一、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巩固农业基础地位 (一)优化农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在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上,按 照“ 一牧二菜三林果 ”的 发展思路,大力 发展高附加值经济作物、养殖业、名优特 林果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1、种植业。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稳定在 105 万亩左右,粮食生产能力稳定在 50 万吨以上。大力提高优质粮食和经济作物在种植业中的比重,最大限度地提 高农田的综合效益。全市 90%以上蔬菜达到无公害 标准。 2、畜牧业。重点突出奶牛、肉牛、瘦肉型猪的 规模养殖。积极引进和改良品 种,着力培育壮大号头庄乡、高蓬镇、邢邑 镇 、叮咛店镇、清风店镇等乡镇的奶牛 生产基地;开元镇、子位镇、李亲顾镇等乡镇的生猪生产基地;东旺镇、明月店镇、 周村乡、息仲 乡、 杨家庄 乡等乡镇的蛋鸡生产基地;赵村乡、砖路镇、庞村镇、留 早镇等乡镇的羊生产基地。扶植和壮大惠民种猪育肥公司、开元养殖公司、阳光 畜牧养殖公司、国富鑫泷养殖公司等一批龙头企业。畜牧业在农业中的比重超 过 50%,猪、肉牛、羊、禽出栏分别达到 140 万头、5 万头、43 万只、870 万只,肉、 蛋、奶产量分别达到 14 万吨、11 万吨和 40 万吨。全市 500 头左右奶牛养殖小区 达到 150 个以上,奶牛存栏达到 12 万头左右。全面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进 一步建立健全市、乡、村三级动物防疫体系。 3、林果业。集中发展城市园林绿化苗木, 优化苗木品种结构,积极引进国内 外优质品种, 优质苗木面积达到 95%以上。在北京、天津、内蒙、东三省等省市区 建立苗木销售体系,苗木种植面积稳定在 10 万亩左右;加强对果树的技术改造, 淘汰或改良一批传统的果树品种,完成 5 万亩的鸭梨高接换头;重点做大做强苹 果和鸭梨,适度 发展薄皮核桃、黑提葡萄等特色果品。优质苹果和鸭梨种植面积 分别达到 9 万亩和 8 万亩;充分利用沙荒地,大力发展速生林,速生丰产林栽植 面积年增 1 万亩左右。 (二)建设一批现代农业生产基地,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根据水土资源特征、 产地规模和产业关联性,以项目建设为载体,建设一批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形成一批与资源特点相适应、与市场需求相衔接、与龙头企业相配套的农业产业 带和专业生产基地。在东亭镇、清风店镇、 庞 村镇、东留春乡、李亲顾镇、高蓬 镇、 子位镇等乡镇建立优质粮油生产加工基地;在杨家庄乡、留早镇、南城区、北城 区等乡镇办建立无公害蔬菜生产加工基地;在号头庄乡、明月店镇、开元镇、叮 咛店镇等乡镇建立畜牧业生产加工基地;在大辛庄镇、大鹿庄乡、东旺镇等乡镇 建立苗木生产基地,形成合理的农业生产基地布局。 (三)培育壮大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围绕我市优势农 副产品,重点培育发展粮食加工、果品加工、肉类加工、奶类加工、蔬菜加工等龙 头企业。拉 长小麦、玉米产业链条, 扩大普融新 农公司、定州市面粉厂、东留春面 粉厂、万盛玉米淀粉公司等生产规模,建设方便食品、高油玉米等小麦、玉米深 加工企业;拉长油料产业链条,扩大三锅花生油生产规模;拉长果品加工链条,积 极开发苹果汁饮料、鲜桃汁饮料等深加工特色产品;发展面向京津的无公害蔬菜 生产链条,开 发各种速冻菜、脱水菜等产品;拉长肉类、奶类产业链条,发展壮大 康华肉制品公司等肉类加工企业,重点建设伊利乳品生产加工企业;培育与农业 生产基地相适应的农副产品加工体系,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 60%左右。 (四)严格生产标准,提高农产品质量。进一步完善农产品生产标准、质量检 验、 执法监 督、技 术服 务四大体系建设, 严格控制农药、兽药、化肥等农用物资不 合理使用,认真落实无公害生产技术操作规程,进一步完善农产品质量监测体系, 加强产品质量监测。全市 90%的农产品达到无公害 标准,30%的农产品达到绿色 标准。 (五)培育农产品知名品牌,进一步增强市场销售能力。重点培育发展“ 天冠”、 “中州绿”、 “丁 绿”等农产品品牌,进一步加大扶持品牌、提升品牌、做强品牌的力 度,使品牌农业成为农民增收的“亮点”,优化农业结构的“支点” 和抢占市场的 “卖点”,推 动优势产品转变为优势产业,带动农民增收。 二、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全面落实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政策,稳定完善扶持政策,推进公共财政 向农村倾斜、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社会保障向农村覆盖、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 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支持农业生产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 农村教育、 卫生、交通、 环保等社会事业,提高 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改善农民生产 生活条件。文明生态村硬件建设以净化、绿化为突破口,以硬化、亮化为重点,大 力推广沼气,实施改院、改水、改厨、改厕、改圈,沼气利用率达到 40%左右,自 来水普及率达到 30%左右。做到村村有广播站、 图书室、健身场所、医疗服务点, 全市 50%以上的行政村建设成为经济实力雄厚、生活方式文明、 环境质量优良、 生态功能增强的文明生态村。 三、构建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加速推进高效农业产业化。实施农村劳动力转 移工程和农民培训工程,大力推动“五进一出 ”(进城、进企、进市、进棚、进校和 劳务输出),提高 农民就业能力。鼓励农民自主创业、联合创业,扶持发展各类农 民专业合作组织,引导农民出资入股组建物业合作社,提高投资性受益比重。创 新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和使用制度,建立健全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农业、农 村建设重点项目: (一)种植项目:优质粮食种植基地、无公害蔬菜基地、生猪生产基地、奶牛生 产基地、蛋禽生产基地、羊生产基地、大鹿庄蔬菜繁种基地、大辛庄苗木花卉种 植基地、东 关无公害韭菜种植基地、流驼庄花生种植基地、高油玉米种植基地、 薄皮核桃种植基地、黑提葡萄种植基地、德胜农林特种苗木基地扩建等。 (二)养殖项目:号头庄奶牛养殖小区扩建、昊成奶牛养殖公司扩建、惠民种 猪育肥公司扩建、开元养殖公司扩建、阳光畜牧养殖公司扩建、国富鑫泷养殖公 司扩建等。 (三)农业观光项目:东旺仙桃生态观光园、大辛庄园林观光园、黄家营葡萄 观光园、唐河生态观光带、沙河生态观光带等。 (四)生态建设项目:城市防护林体系建设、黑龙泉湿地等。 (五)改造项目:中低产田改造、节水灌溉、赵村鸭梨高接换头等。 (六)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广播站、图书室、健身场所、医疗服务点、沼气池、 供水设施、道路 设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等。 第六章 全面振兴服务业 提升整体发展水平 围绕建设冀中地区特色物流中心,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改造提升传统商贸 服务业, 积 极发展旅游业,加快发展社区服务、金融保险、房地产等新兴服务业, 形成以传统服务业为基础,以现代物流业和旅游业为主导,以新兴服务业为导向 的服务业发展框架,满足城乡居民不断增长的生产、生活需求。 一、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 一是建设汽车及零部件物流集团。以民生物流公司、长城物流公司、润锦仓 储等企业为重点,重点加强现代化物流配送中心、大型仓储设施建设;二是组建 煤炭运销物流集团。依托河北旭阳焦化公司,整合现有运输企业,对原煤的储运、 焦炭的销售实行有效整合,保障企业生产运营;三是打造一批现代物流中心。充 分利用我市农副产品、建筑建材等方面的优势,依托城区和重点乡镇,统筹规划, 合理布局,大力推进各种生活和生产资料批发专业市场建设。建设、改造、提升 安佳国际建材、东关鲜活农产品等一批有区域性影响、专业化经营水平较高的大 型批发市场,打造东关蔬菜、南关建材两个物流中心。 二、积极发展旅游业 一是切实保护和利用好文物资源。完成大道观、贡院、文庙、晏阳初旧居、开 元寺塔壁画、定瓷等一批景观的修复和开放,建设新的定州博物馆。二是新建一 批精品景点。建设宝塔文化广场、汉中山王墓等一批景观。精心推出红色旅游项 目,建设清 风店战役纪念馆、北疃惨案纪念馆。建设以民居、民俗、民间工艺品展 示为主要内容的王灏庄园;发展生态旅游,建设生态农业采摘园,举办“ 定县秧歌 节” 等活动;三是多渠道开发旅游市场。探索多种管理模式,允 许民间资本进入旅 游市场开发,多渠道开发旅游资源,不断开发旅游线路和以定瓷为代表的各种旅 游产品,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加强景点周围的交通、餐饮、住宿和娱乐设施建 设与管理,使旅游业成我市新兴的支柱产业。 三、改造提升生活性服务业 整合传统商业资源,推动商贸服务业的区域化和专业化,加强中心商务区、 步行街等有特色的商业设施建设,改善经营环境。在城区中心和重点乡镇形成一 批有特色、有辐射力的商业区和中心市场,提升时代广场、大世界购物中心等大 型市场和骨干商场优势;支持连锁经营、配送中心、代理制、电子商务等流通方 式,逐步推进商贸流通网络化管理;积极发展特色超市、仓储式商店等经营形式; 积极促进和引导文化娱乐、体育健身、医疗保健等行业;规范发展旧货、拍卖、租 赁等行业,合理配置便民商店。 四、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优先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业。重点发展通信、网络、传媒、咨询等信息服 务业;大力发展会计、审计、评估、法律服 务 等中介行业,加快推进金融业的市场 化和特色化,积极拓宽金融服务领域,促进银行、证券、基金、信托、保 险、租赁 等现代金融业务发展;以住宅建设为重点,大力培育房地产市场,逐步理顺商品 房价格,促进房地产业稳定健康发展;推进物业管理体制改革,拓展社区服务功 能,促进社区服务业发展;推进社会公共服务信息化,推广网上查询、网上预订、 网上宣传等面向大众的信息服务,加强档案馆、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设施 的信息技术应用,提高信息化水平和面向社会的服务能力。服务业重点项目: (一)现代物流项目:汽车及零部件物流项目、煤炭运销物流项目、安佳国际 建材市场、 东关鲜活市场扩建。 (二)市场新建、扩建项目:桥西钢材市场、明月店自行车市场、尧方头市场、 西关蔬菜市场、中山市场、南关综合市场等。 (三)文物旅游项目:大道观、贡院、文庙、晏阳初旧居、王灏庄园、汉中山王 墓、开元寺塔壁画等修复、保护和开放;新建定州博物馆、宝塔文化广场、清风店 战役纪念馆、北疃惨案纪念馆等。 (四)商业设施建设:时代广场分店、大世界分店、步行街、超市、连锁店、107 国道两侧开发等。 第七章 优化生产力布局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共同发展的要求,发挥比较优势,加强薄弱环节, 形成分工明确、优势互补的区域发展格局。 一、构建“一核五区”,打造良性互动的区域布局 根据我市产业基础和开发条件,以唐河、沙河、京广铁路、京深高速公路为界, 大力建设“ 井 ”字型“一核五区”发展格局。即市区为核心区,唐河以北,沙河以南, 两河之间、京广铁路以西、高速公路以东各为一区。促进区域特色分工,推动生 产要素流动,激发区域内经济发展活力,构建合理的城镇体系,建立合理的区域 发展关系,形成各具特色的经济小区。 (一)核心区建设。主要包括京广铁路以东,京深高速公路以西的三个城区办 事处。在核心区域内部,建设以商业街为中心的中心商务区,改造女人街、中山 商贸市场,提高大世界购物中心、时代广场等大型超市、商场的服务承载能力, 建设商业步行街;核心区域东部和南部地区以东关鲜活市场和安佳国际建材城 为轴心,打造物流中心;北部地区向行政办公区和教育园区方向发展。 (二)铁西经济区建设。主要包括京广铁路两侧的赵村、开元、明月店、西城区 部分地区,集中建设我市工业经济的隆起区,工业增加值占到全市的 50%以上。 工业主要发展汽车及零部件、能源、煤化工、 农副产品加工、建筑建材、体育用品 等行业, 农业 主要是以粮食种植为主,服务业主要发展服务于工业的物流业、餐 饮业、住宿 业。 (三)唐北铁西经济区建设。主要包括砖路、庞村等乡镇。工业主要发展铸造、 体品、屠宰等行业;农业主要以粮食作物种植和畜牧业养殖为主;服务业以发展 交通运输业为主。 (四)唐北铁东经济区建设。主要包括清风店、留早等乡镇。工业主要发展乳 品加工、铸 造等行业;农业主要以蔬菜种植和畜牧业养殖为主;适度发展服务业。 (五)唐南沙北铁东经济区建设。主要包括大鹿庄、杨家庄、东亭、东旺、大辛 庄、号头庄、叮咛店、 东 留春、周村等乡镇。工 业主要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建筑建 材、塑料加工等行业;农业主要以蔬菜、林木、果品和畜牧养殖为主;重点发展与 农业和特色工业配套的生产生活服务业。 (六)沙南经济区建设。主要包括高蓬、李亲顾、邢邑、子位、西城、息仲等 乡 镇。工业主要 发展钢网编制、刀具加工等行业;农业主要发展粮食、油料种植;服 务业主要发展图书销售等行业。 二、统筹城乡发展,提高城镇化水平 坚持中心城市现代化、重点镇城市化、城乡建设一体化,大力推进城镇化进 程,建立布局合理的城镇体系,形成以点带面的发展格局。 (一)城区基础设施建设。编制完成定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定州市绿地系统 专项规划、 定州市古城保护规划、 定州市城市景观专项规划等一批专项规划, 完成部分详规编制,逐步完善城市规划体系,强化规划实施的监督管理。适度扩 大城区规模,城区规划面积达到 30 平方公里,人口达到 30 万人以上,建设商贸 服务业发达,人居环境优美,服务设施完善的区域中心城市。 1、城市功能设施建设。建设行政办公中心、会展中心、星级酒店、京石铁路 客运专线新定州火车站,扩建京广铁路定州火车站,迁建长途汽车站;建设回民 街停车场、保 险公司东侧停车场、铁西停车场;建设城区地下配水厂和西部工业 区水厂。 2、城市环境设施建设。建设兴华路文化休闲广场、宝塔文化广场、京石铁路 客运专线新定州站前广场、京广铁路定州站前广场、人民公园、自来佛人工湖、 贡院步行街、南城游乐园、环城河水系、城 门 文化区、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 和 20 座高标准公厕等硬件设施。 3、城市居民住宅小区建设。积极推进 “城中村 ”改造,建设明月住宅小区、清 风住宅小区、北城住宅小区、南城住宅小区、西城住宅小区,完成金田小区、中山 丽都小区建设。组建物业管理协会,规范物业管理市场。 (二)积极发展小城镇。按照有利于吸纳人口,有利于节约耕地,有利于增加 农民收入,有利于农村现代化,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根据经济发展基础、 人口聚集程度、资源区位优势、区域特色经济等条件,以现有建制镇为基础,科学 规划,合理布局,消除不利于城镇化发展的体制和政策性障碍,引导农村劳动力合 理有序流动。 1、搞好规划,高质量建设各具特色的小城镇。从区域经济整体发展的角度和 思路来制定小城镇的规模等级、发展方向,形成区域内小城镇群体的合理布局。 14 个建制镇都要完成镇域发展总体规划,编制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和土地利用规 划,使之相互衔接。要注重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发展,注重保护资源和生态环 境,重视城镇特色的研究和发展,突出地方特色和民俗风格,将特色风格和现代气 息有机结合起来。 2、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合理确定交通、供电、卫生院、学校、 文化活动设施等项目的建设顺序和建设规模,逐步配套完善。提高城镇用地水平, 严格宅基地发放,适度发展多层建筑,鼓励节约型建筑。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 设,提高城镇绿化覆盖率。 3、突出重点、全面推进。有 选择地将李亲顾、清风店、明月店、 东亭、邢邑等 一批基础较好、实力强、发展潜力大的镇建设成为规划科学、规模适度、功能健 全、环境优 美、各具特色、具有 较强辐射能力的区域性经济文化中心。 三、加强城乡建设的体制和机制创新 打破城乡分割体制,逐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新型城乡关系,从体制和政 策上为小城镇建设创造宽松环境。改革城镇户籍制度,形成城乡人口有序流动机 制,取消对农 村劳动力进入城镇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乡、 地区间的有序流动,推动工业向特色小区集中、农民向城镇聚集、农田向种养大 户和生产基地集中。改革完善城镇用地制度,调整土地利用结构,盘活存量土地, 坚持用地占补平衡。制定促进小城镇建设的引导性政策措施,积极推进城镇化进 程。城市建设重点项目: (一)功能设施:建设行政办公中心、会展中心、星级酒店、京石铁路客运专线 新定州火车站,扩建京广铁路定州火车站,迁建长途汽车站;建设回民街停车场、 铁西停车场;建设城区地下配水厂和西部工业区水厂等。 (二)环境设施:建设兴华路文化休闲广场、宝塔文化广场、京石铁路客运专 线新定州站前广场、京广铁路定州站前广场、人民公园、自来佛人工湖、贡院步 行街、南城游乐园、 环 城河水系、城 门文化区、休闲广场、污水处理厂、垃圾 处理 场和 20 座高标准公厕等硬件设施。 (三)人居设施:建设明月豪宅小区、清风住宅小区、北城住宅小区、南城住宅 小区、西城住宅小区,完成金田小区、中山丽 都小区建设。组建物业管理协会,规 范物业管理市场。 第八章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 统筹规划,适度超前,重点推进和加强交通、水利、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建 设。 一、道路交通运输网建设 对通市通乡通村公路全部进行改造升级,通乡公路达到三级公路标准,实现 村村通公路。 “十一五”期间新修、改造乡村公路 1007.5 公里,建立起智能型现代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成“三环六横十射”路网框架,形成以城区为中心的“1 小时 交通圈”。重点抓好定魏路等道路建设,加快建设清风南街、自来佛南街、建设南 街、水源街、公园环路、博陵南街、定曲路与电厂路连接线、107 国道与煤化工园 连接线、京石铁路客运专线新定州站连接线、西环路等一批城市道路。配合建设 京石铁路客运专线定州段工程,在主要交叉路口规划建设立交桥。 二、水利设施建设 围绕防洪除涝、水资源工程、水环境保护,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动 城市防洪工程建设,进一步强化地下水管理,大力开展农村水利建设。组织实施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定州段建设;搞好唐河、沙河、孟良河等骨干行洪河道防洪工 程建设;加快建设渠道防渗、管道输水、滴灌微灌、集蓄节灌等节水设施,提高灌 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节水面积达到 34 万亩左右,年节水 2625 万立方米左右。 三、能源设施建设 高度重视煤炭、天然气等能源综合开发利用。加强电源点和电网建设,积极 开发和利用太阳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争取河北国华定洲电厂二期 2009 年 竣工投产,装机规模达到 240 万千瓦,积极谋划河北国华定洲电厂三期、四期和 热电厂项目;加快城区电网建设。新建 110KW 变电站 5 座,城区基本实现环网 供电,确保城 乡居民生活、生产需求。 四、通讯设施建设 建设以光缆为主体的传输骨干网。建设宽带城域信息网。有线电视网在完善 光缆环行干线的基础上,建设乡镇光缆干线,满足双向有线电视业务和数据传输 业务的需求。 积极推进电信网、有线电视网和计算机网“ 三网”融合。推进政府行 政管理信息化建设进程。基础设施重点项目: (一)路网项目:乡村道路、定魏路、清风南街、自来佛南街、建设南街、水源 街、公园环 路、博陵南街、定曲路与 电厂路连 接线、107 国道与煤化工园连接线、 京石铁路客运专线新定州站连接线、西环路、京石铁路客运专线、立交桥等。 (二)水利设施项目:防洪工程、环城水系、城市排水设施改造等。 (三)能源项目:国华定洲电厂二期、热电厂、变电站等。 第九章 加快人力资源开发 提高人才技术支撑能力 以增强经济发展的智力支撑为目标,促进科技教育、人力资源开发与经济社 会的紧密结合,把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切实转移到依托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 质的轨道上来。 一、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提高全民素质,深化教育改革,加强教育创新,优化教育结构,构建比较完善 的区域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建设教育强市。 (一)巩固基础教育。普及幼儿教育,提高农村和城市儿童学前教育程度;提 高义务教育阶段投入,加强薄弱学校建设,改善办学条件,实现办学条件标准化, 新建 1-2 所试验小学和中学,确保初中阶段学 龄人口入学率达到 99%以上; (二)积极发展高中教育。新建或扩建 2 所高中,扩大定州中学办学规模,建 设定州中学分校。定州中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