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学生核心素养,构建立体三维学堂_第1页
立足学生核心素养,构建立体三维学堂_第2页
立足学生核心素养,构建立体三维学堂_第3页
立足学生核心素养,构建立体三维学堂_第4页
立足学生核心素养,构建立体三维学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立足学生核心素养,构建立体三维学 堂 摘要现代汉语词典中, “素 养”主要指“平时的修养”,是在教育过 程中逐渐形成的知识、能力、态度等方 面的综合表现。而对素质教育的内涵及 具体化解析又可称之为“ 核心素养 ”,其 在全面深化素质教育改革中具有重要的 作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 发布会上,确定了核心素养指标体系的 总框架,指出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就 是关注“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 。所 以,教师要立足课堂,通过多形式的教 学手段,以生为本,构建三维立体课堂,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中国论文网 /9/view-13019315.htm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关键词 核心素养;立体;三维; 课堂 核心素养概念的变化与人类社会 进步及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是社会生 产力和生产方式变化的产物。从古至今, 不同时代的思想家及学者们都曾经围绕 人应该具备的“ 核心素养”进行过深入而 全面的讨论,而在当今的社会,课堂是 学生学习的一个很重要的阵地,课堂应 转变为学堂,成为滋养素养的阵地。一 个人的知识、技能及态度是通过核心素 养表现出来的,故而核心素养是知识、 能力及态度或价值观方面的融合。其具 体体现在“认知性素养 ”及 “非认知性素 养”上,而前者主要表现为解决问题、 问题研究及批判性思维等,后者主要表 现在自我管理、组织能力及人际交往等。 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当今教育的热点和重 点,所以构建核心素养学堂为重中之重。 一、立足“ 问题解决能力 ”的培养, 促进核心素养的形成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杭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院 长张华教授认为,核心素养不是适应于 特定环境或人群中的特殊素养,而应该 是适应于一切环境及普通人群的普遍素 养,此为“核心 ”的含义。教学中通过设 立微目标培养学生“ 问题解决的核心素 养”,所谓微目标就是定点比较明确的 近期目标。上课前,给学生定下微目标, 激发学生间互相竞争,充分发挥其主观 能动性,培养问题解决的能力。如教学 鲁宾孙漂流记时,笔者给学生定下 微目标:(1)能认读生字,熟练地朗 读课文。 (2)鲁宾孙在荒岛上遇到什么 困难,如何解决?(3)学习课文后有 什么体会?看谁最快解决老师提出的问 题,并过一关神秘关,抢先喝到这杯热 茶。这种“目标套中套 ”更激发学生问题 解决的兴趣。因此,懒于动脑的学生也 加入热烈的讨论。学生用较快速度解决 了问题。这时我又向大家提出了一个层 次目标:现在天气太热,大家都渴,老 师杯里水不多了,谁能用最巧妙的办法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让老师高兴地让他喝一口,学生各出奇 招,一节课在欢乐的气氛中结束。这个 考验中笔者和学生总结出,在困难中要 学会生存,就必须学会问题解决素养。 “喝到水”这其实就是一种问题解决素养, 鲁宾孙能在荒岛独自生活 26 年,靠的 就是这种素养。在教学中笔者旨在培养 学生问题解决的学习素养和生活素养。 二、注重“ 原生态思维 ”的生发, 促进核心素养的形成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进行 教学时,要积极倡导原生态的教学,从 根本上改变以往以知识授受为任务和以 “记练 考” 为特征的教学方式, 这样的教学方式会导致学生在进行学习 的过程中减少了思维的含量,更为模式 化。而原生态的教学则倡导原生态的核 心思维,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直接面对 问题及本真,从而在自己的思维中插入 更多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核心素 养体系的构建,是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 提升我国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是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一切成功的源泉,有了创造性思维这种 核心素养,学生就会质疑、探究,牵一 发而动全身。 积极倡导高阶思维的深度教学。 没有高水平的原生态思维参与和投入, 知识学习就永远只能停留在符号知识 (表层结构)的学习上,而不能深入知 识内涵(深层结构) ,获得知识的价值 和意义,进而使知识和思维能力获得良 性循环的发展。而创造性思维就属于高 阶思维的一种。可以使孩子智慧得到最 大的开发。如草船借箭微课设计, 笔者设置悬念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周 瑜要孔明三天内造出十万根箭,简直天 方夜谭,是借刀杀人之计。但孔明不费 任何材料一晚造好十万支箭,神奇吗? 我们走进草船借箭的课文一探究竟! 孩子们兴趣盎然地探索。带着好奇心对 课题质疑,明明是“ 骗” 箭,为何用 “借” 箭。学生展开激烈讨论,思维高度集中, 创意思维的细胞空前活跃,有的孩子说: 用“骗”有损孔明威名;有的说: “借”来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之箭还要用双方交战,到时候有“借” 有 “还”。还有何字比“借”用得精妙呢?创 意思维点燃智慧的火种。 三、着力“ 质疑探索能力 ”的激发, 促进核心素养的形成 论语中提出,孔子以“勿意、 勿必、勿固、勿我” 这 4 个词语进行要 求自己,这里面的“ 勿意”“勿必”“勿固” 及“勿我”分别表示的是:做事以事实为 依据,不能凭空猜测主观臆断;对事物 要有辩证思维,不能绝对肯定或否定; 不能拘泥固执;不要自以为是。这八字 告诉我们要注重学生批判精神和质疑能 力的培养。教育家朱熹曰:“读书无疑 者需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 方是长进。 ”足见质疑探索能力的重要性。 如笔者在设计壶盖为什么会动微课 时,让学生把课文中较难的问题写在黑 板上,实现以学定教的目耍 在比赛 哪些同学是解决“ 疑难杂症 ”的问题高手。 有个学生提出问题:“ 只要水开壶盖就 一定动吗?” 笔者让学生带着疑难回家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7 实验。孩子把自己探索的成果带进课堂。 汇报时学生兴高采烈,仿佛是一名小小 科学家。最后总结出:水少,壶盖不动; 水较多,快顶到壶盖,烧开时壶盖才会 动,壶盖的动与水的量有关系,课文中 的语言不够严密。看来质疑探索的素养 让学生学会向文本发起了挑战。 四、引导“ 批判性思维 ”的构建, 促进核心素养的形成 核心素养体系一个很重要的能力 就是价值判断。在价值多元和社会实践 日趋复杂的今天,作为师长不仅要引领 学生做出理性的价值判断,还需保持判 断的正当性,如实现上述要求不是件容 易的事。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一旦缺 乏理性的观照,就会缺乏基本的价值判 断能力,从而出现盲从现象,甚至陷入 “非价值”或“反价值”的误区。所以,要 引导学生构建客观的批判性思维,在辩 证法的基本范畴里引导学生明辨是非, 求异创新,不唯书、不唯师,敢于向权 威、教材挑战。如设计课外阅读课文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8 武松打虎微课时,孩子提出问题, 老虎是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应该教育人 们怎么去保护?为什么把武松打虎 这种题材安排为小学生的学习材料,这 不是自相矛盾吗?笔者抓住这个契机, 让学生准备 10 分钟左右的辩论赛。辩 论过程中,学生们争得面红耳赤,一边 说会产生误导心理,一边说要学习的是 武松精神,不是要学习怎样打虎课 堂呈现一番“ 你方唱罢我登场 ”的热闹场 面。最后他们决定打电话询问编辑部叔 叔阿姨,在他们的耐心解释下,才解决 了这场辩论“ 风波” ,这即时生发的课堂 意外促进了学生对是非的判断,进一步 构建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核心素养因辩 而浓深。 五、激励“生活体验能 力”的迸发,促进核心素养的形成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 指出,在核心素养指标体系的总框架完 成后,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做好不同学段 核心素养的纵向衔接,成为核心素养最 终落实和培养的重要环节。而小学阶段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9 培养学生的生活体验能力的素养至关重 要,学生的学堂不能仅限教室,应走向 社会,走向生活,从而,培养最接地气 的生活体验能力。余文森教授提出: “核心素养形成具有关键期的特点,错 过了关键期,很难弥补!中小学就是人 的诸多核心素养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期, 学校教育一定要有关键期的意识,错过 了这个阶段就晚了。 ”所以,教育者要把 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去开发, 尊重“儿童文化 ”,发掘“童心”“童趣”, 把语文教学看成是孩子的体验教学。如 一年级雨铃铛微课设计,因为下雨 对学生而言是亲身经历的体验,教师要 善于抓住契机展开教学。课后有一个问 题:春天除了“ 招呼” 小燕子还在招呼 l?课前,笔者布置任务收集有关春天的 体验。微课堂中学生争先恐后谈体验: 我到河边划船,看到柳树发芽了,桃花 开了;农民伯伯开始插秧播种;有的说 爸爸妈妈带我去春游,我看到小草绿了; 夜晚我听到青蛙呱呱声音这时,我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0 引导孩子给这篇儿歌做“ 接尾巴的游戏 ”。 教室顿时沸腾了,有的孩子接:春雨还 在招呼农民伯伯,快来插秧播种;有的 孩子竟然可以接了五六句答案引人 入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