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棚户区改造工作总结 一、基本任务 2014 年省市下达我县的保障性安居工程目标任务为 657 套 (户 ),其中,廉租房建设 100 套、公租房 150 套,城市棚户区改造 200 户,工矿棚户区改造 207 户。 二、完成任务情况 到今年上半年止,我县保障性安居工程任务完成情况为: 廉租房 100 套建设任务已落实土地,办理完报批报建手续,已完成规划设计方案和施工图纸设计,正在进入招投标工作, 8月底可开工建设。 公租房 150 套建设任务开工率为 100%,其中欣发公租房 67 套已完成主体工程,三鑫公租房 83 套已建好六层, 7月底前主体工程可封 顶,完成投资额 698 万元。 城市棚户区改造任务 200 户 (南安镇 120 户,黄龙镇 80 户 )均已签订拆迁补偿协议,其中实物安置 190 户,货币补偿 10 户,开工率为100%。 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任务 207 户,到目前为止开工率为 0%。只有漂塘钨业有限公司已完成前期调查摸底、项目选址,形成了棚户区改造方案,并已报县政府等待审批外,其余工矿企业均未有实质性进展。原厂棚户区改造为 2015 年度任务,由于该棚户区居民棚改意愿强烈,条件比较成熟,经请示市房产局及县领导同意,已将其提前列入 2014 年度计划。目前,我局已完成前期入户调 查摸底,工程投资测算以及征地拆迁补偿方案制定和上户签订征地拆迁协议等工作,准备在 8月份开始进行拆迁。 保障性住房入住情况。 2011年度及以前保障性住房累计建成 1118套,已入住 951 户,入住率达到 租售并举情况。县政府已制定出台县公共租赁住房出售管理实施细则,我局已根据文件精神组织开展了前期调查摸底和宣传动员工作。 三、存在问题 1、廉租房用地问题。保障性住房的用地征地拆迁难度大,用地范围内种有大片苗木,还未签订征地协议,导致廉租房建设施工设计,招投标等工作无法进行,严重影响开工建设。 2、工矿棚户区改造资金问题。尤其国有工矿企业棚改启动资金的筹集十分困难,受国有矿区体制结构影响,江钨集团已明确表态,棚改建设资金缺口部分一律由责任公司自行筹集。 3、工矿棚户区改造工地问题。我县所有工矿 (垦区 )棚户区改造工作均存在土地所有权属矛盾和土地供地用地问题,个别矿山 (如:荡坪 )棚改项目选址方案与我县城市规划方案有冲突。由于工矿企业棚户区基本处于偏远山区,市政配套设施差,市场开发价值低,绝大多数企业和棚改户都希望能安排在县城附近、交通便利、企业和配套设施齐全地段,但这与我县土地供应现状相矛盾,导致工矿企 业和棚改户积极性不高。 四、几点建议 1、加快廉租房建设用地工作。督促好有关乡镇按照上次调度会时间要求,确保 6月底前完成征地工作,以确保今年 100 套廉租房任务在 8月底前开工建设。 2、加大与各工矿企业和老江钨、新江钨集团公司联系沟通。争取工矿企业支持和重视,完成好今年工矿棚户区改造任务,同时把列入明年原厂工矿棚户区改造任务 84 户提前到今年启动实施,由相关部门和乡镇制定好方案并报政府和市国资委同意后尽快组织实施。 棚户区改造工作总结 一、总体情况 根据国务院、省、市关于进一步加快棚户区改造工作进程,加大保障性 安居工程建设力度的有关文件要求,我县高度重视,一是将棚户区改造工作列入我县国民经济发展计划范畴,将其当做政府头等大事来抓 ;二是成立了专门机构来指导、协调、监督棚户区改造工作 ;三是聘请专业科研,研究设计机构,为我县量身编制了省县棚户区规划 (20132017),明确了五年总体规划和年实施计划 ;四是制定了县关于加快棚户区 (危旧房 )改造工作的实施意见,分解落实了目标责任制,确定了有关土地供应政策,财税金融政策等,全面为棚户区改造工作保驾护航。 自 2010 至 2013 年止,全县共拆除棚户区 1550户,涉及人口 5657 人,建设好棚户区安置房 安置 1579户棚户区居民,完成投资总额为 23057万元 (其中中央投资 792万元 )。 2014 年我县城市棚户区改造任务 200 户 (南安镇 120 户,黄龙镇80户 )均已签订拆迁补偿协议,其中实物安置 190 户,货币补偿 10户,开工率为 100%。 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任务 207 户,漂塘钨业有限公司已完成前期调查摸底、项目选址,形成了棚户区改造方案,并已报县政府,其余工矿企业均未有实质性进展。经市房管局、县政府同意,南安镇原八一棚户区改造任务由 2015年提前至 2014 年进行。目前 84 户拆迁户已签订拆迁协议,并已拆除完毕,正在进行地勘、规划设计等工作。 二、存在问题 1、工矿棚户区改造资金问题。尤其国有工矿企业棚改启动资金的筹集十分困难,受国有矿区体制结构影响,江钨集团已明确表态,棚改建设资金缺口部分无法解决。 2、工矿棚户区改造土地问题。我县所有工矿 (垦区 )棚户区改造工作均存在土地所有权属矛盾和土地供地用地问题,个别矿山 (如:荡坪 )棚改项目选址方案与我县城市规划方案有冲突。由于工矿企业棚户区基本处于偏远山区,市政配套设施差,市场开发价值低,绝大多数企业 和棚改户都希望能安排在县城附近、交通便利、企业和配套设施齐全地段,但这与我县土地供应现状相矛盾,导致工矿企业和棚改户积极性不高。 三、下一步措施及建议 针对工矿棚户区改造工作中的问题:我县将进一步积极地与各工矿企业和新老江钨集团联系沟通,争取取得上级政府和部门的支持,努力完成几年工矿棚改任务。 棚户区改造工作总结 棚户区改造工程是省委、省政府为解决弱势群体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的一项民生工程、德政工程。自 20棚户区改造启动以来,市委、市政府抓住民生之本,实施民生工程,确保改革开放和经济转型成果惠及广大棚户 区居民。我市仅用两年时间就完成了全省规模最大、任务最重的 5万平方米以上城市集中连片棚户区改造任务,使81820 户棚户区居民彻底告别了久居多年、狭窄破旧的棚户区而喜迁新居,凝聚人心,鼓舞斗志,增强了全市人民转型振兴的信心和艰苦创业的决心。 一、阜新市棚户区基本情况 阜新市位于辽宁省西北部,总人口 193 万,全市总面积 10355 平方公里,下辖两县和五区。阜新取自 “物阜民丰、焕然一新 ”之意。 “一五 ”期间,全国 156 个重点项目有四项落户阜新,是一座因煤而立的资源型城市,至今已有 100 多年的煤炭开采历史,是闻名全国的煤 电之城。建国 50 多年来,共为国家贡献了 6亿吨煤炭,用 60 吨的火车皮装载可绕地球赤道四周半 ;共输送出 1700 亿千瓦时的电力,平均每个国民可分享 130 度。 在计划经济时期,受 “先生产、后生活 ”观念的影响,职工住房非常困难,在矿山周围建设了大量的简易平房,矿区职工为解决子女的居住,在平房的周围搭建了无数的小房和偏厦。进入 20 世纪 80 年代后,伴随着煤炭资源的日渐枯竭和经济体制的逐步转轨,这些临时搭建的小房和偏厦年久失修失养,日积月累形成了今天的棚户区。阜新人引以骄傲的百里矿山,如今留下了满目疮痍的百里棚户区。 我市 棚户区具有建筑年限长、分布范围广、房屋面积多、改造任务重、面临困难大等特点,而且很多矛盾和问题在全省也是最突出的。 一是棚户区房屋建筑年限长。棚户区最早建于日伪时期,多数房屋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建筑年限多在 50 年以上。由于计划经济时期重生产、轻生活,房屋建筑简易,不仅面积狭小,而且设施不全、年久失修,致使地基下沉,墙体裂缝,屋面破损不堪,夏天灌水,冬天进风,很多早已成为危房、险房。棚户区内公共基础设施匮乏,居民行路难、吃水难、入厕难、用电难的问题十分突出,也存在很多消防隐患。 二是棚户区分布范围广。阜新 号称百里矿区,百里矿区百里城,如今百里城遍布百里棚户区。棚户区中的新邱、城南、高德、太平、五龙、平安及清河门平房密布,国铁以南基本都是棚户区,被喻为阜新的 “第三世界 ”;老百姓形象地比喻为: “过了铁道南,回到解放前 ”,“铁南铁北两重天 ”。 三是棚户区面积大,改造任务重。全市有棚户区房屋建筑面积 385万平方米,其中,被列入省 5万平方米以上棚户区改造计划的有 221万平方米,占全省计划总数的 27%。棚户区实有面积和列入省棚户区改造计划面积均居全省首位。 四是棚户区内弱势群体人口多。棚户区 85%是矿工住宅区,而且大部 分为退休和下岗职工。列入全省 5万平方米以上棚户区改造计划的棚户区共有居民 81820 户、 中,低保户 30842 户,占 38%;低保及低保边缘户高达 75%。 五是棚户区商业开发价值小。我市的棚户区多数靠近矿山边、铁路边、高线走廊边而建,分布在城南矿区的周边,交通不 便,几乎没有基础设施,土地价值都在零以下,基本不具备商业开发价值。 六是棚户区改造筹资难度大。阜新是全省唯一的市、县两级财政靠补贴过日子的城市, 20全市财政收入 占全省财政收入 但却承担全省 27%的棚改任务,筹措资金困难很大。 二、棚户区改造取得的成果 实施棚户区改造工程,不但改善了棚户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而且带来了社会更加深层的变化,促进了 “三个和谐 ”,推动了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 第一,促进了城市的和谐发展。 两年来,我市共拆除棚户区房屋 221 万平方米,新建住宅楼 711栋, 272 万平方米,城市规模增加近一倍,城市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城市空间布局进一步合理。一是大片超大型棚改新区拔地而起。新邱棚户区是全省单体最大的棚户区,仅列入省改造计划的棚户区面积就有 居民 17722 户, 47849 人,通过棚户区改造建设了 208 栋、 90 万平方米的棚改新区,使整个新邱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座现代化的新城区取代了原来破旧不堪的旧城区 ;建设规模达到 30 万平方米到 40 万平方米的大型棚改新区有城南、平西、煤城海新三处 ;建设规模达到 20 万平方米到 30 万平方米的棚改新区有 1片, 5万平方米到 20 万平方米的棚改新区有 9片。目前,这些建成的棚改新区已经成为阜新城区靓丽的风景线。二是改变了城市的不平衡发展状态。 “细河南北两重天 ”已经变成历史,从新邱区到清河门区的百里矿山百里棚户区,已真正变成了百里矿 山百里城,城市 各区域之间的差距明显缩小。三是城市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随着棚户区的改造,城市污染进一步减少,空气环境质量得到提高,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 2776 吨,减少烟尘排放 5418 吨,每年可减少垃圾排放 200 吨,新增绿地 54 万平方米,昔日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状况已不复存在。实践证明,棚改工程是一项 “振兴工程 ”,它使落后偏远的矿区环境得到很大改善,促进了城市整体的和谐发展棚户区改造工作总结 2017 工作总结。 第二,促进了社会的和谐进步。 在棚户区居住的居民大多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生活条件十分艰苦 通过棚户区改造,广大居民的居住条件得到彻底改变,全市有 8万多户、 22 万人告别了低矮破旧的棚户区,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楼房,占城区人口四分之一的居民通过棚户区改造受益。户均居住面积由原来 30平方米增加到 52平方米 ;人均住房面积由 近全市人均建筑面积 户区居民个人资产也得到了增值,从原来几千元的破旧平房增值到 5至 6万元楼房。棚改新区的社区建设、医疗卫生、新型学校等配套设施建设均同步跟进,棚户区居民开始了美好的新生活。实践证明,棚改工程是一项 “惠民工程 ”,它 使广大棚户区居民享受到了转型发展的成果,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消除了多年的不平衡心理,同时也增强了自力更生、自主创业的决心,对我市转型振兴充满了信心,促进了社会的和谐进步。 棚户区改造工作总结 一、工作目标 住房是最大的民生,做到 “居者有其屋 ”、 “居者住其屋 ”是各级政府必须认真履行好的职责。从 2005 年开始,省委、省政府决定实施城市棚户区改造, 2006 年作为全省四项重点任务之一,确定改造 750万平方米 ;2007年又列为八件民生实事,并扩展到 41 个县 (市 ),计划改造 990 万平方米,两年计划改造 1740 万平方米。 二、完成目标情况 到 2007 年年底,全省共拆迁 迁 开工建设 中建设回迁房 设廉租房 76 万平方米 ;已回迁安置 迁安置 迁 市 (州 )三年任务两年完成,回迁率达到 93%,县 (市 )完成年计划的 126%,回迁率达 60%。有白山、白城、松原三市和 19 个县 (市 )实现了全部回迁。其中 2007 年全省共拆迁 迁 开工 建设 中建设回迁房 设廉租房 76 万平方米 ;已回迁安置 迁安置 迁 省已有 42 万户、 136 万人的住房条件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善。 在城市棚户区改造攻坚工作中,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亲自到棚户区探望回迁居民,国家副主席曾庆红、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副总理曾培炎等到我省进行实地考察,对棚改工作做出重要指示和批示。省委、省政府、省人大和省政协领导高度重视棚户区改造进展情况,数次召开有关协调会,解决存在的问题。同时,省人大 主任王云坤、省委书记王珉、省长韩长赋、常务副省长田学仁、副省长牛海军、省人大副主任米凤君以及省政协主席王国发等省级领导先后多次深入到市 (州 )棚户区改造第一线,察看棚户区居民现状,了解棚户区拆迁和建设情况,听取当地情况汇报,对各市 (州 )政府的棚户区改造进行指导并对所付出的艰辛努力和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 省、市各相关部门领导及工作人员全力投入到棚户区改造攻坚工作中,出台了具体实施方案和相关配套政策文件。各级政府克服了棚户区改造资金难、拆迁难、招商难、回迁安置和入住难等诸多难题,积极筹措资金,采取有效措施招 商引资。争取到了中行 8亿元短贷和开行 50 亿元贷款,保证了棚户区改造的顺利实施,出色完成了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棚户区改造工作任务。 三、工作措施 一是制定和完善棚户区改造政策措施,建立健全工作保障机制。精心组织棚改工作,最基础的是研究制定并出台了关于城市棚户区改造的实施意见、县 (市 )城市棚户区改造指导意见,为县 (市 )的棚户区改造工作提供了政策支撑。同时,进一步完善房屋拆迁、土地使用、税费减免等项政策措施,制定了 21 个政策文件,制定下发了规划设计、工程质量、建筑节能、安全生产、司法保障等相关规定14个。加 强软环境建设,推行 “会办制 ”,确保棚改各项政策落到实处。共召开省棚改协调小组会,动员大会、大型现场会、回迁交钥匙工程仪式等各类会议 49 次、计 6500 余人次参加。举办政策培训班 2次,360 人参加,每次会议和培训都达到了组织周密,效果明显,多次得到省领导好评。分别向省五大班子专题汇报 12 次、组织大型、小规模考察调研 8次,共 610 人参加。陪同省委、省政府、省人大、省政协、省政府参事室及相关部门调研 11 次,先后接兄弟省市参观团 6个。组织督查推进组 27 个,进行专项检查 4次。 07 年正式发文 86个, 20062007 年领 导小组及办公室总计发文 180 个,调度月报 24期, 2007 年办棚改简报 44 期, 20062007 年总发 86 期。撰写了城市棚户区改造大事记,编辑刊印城市棚户区改造文件汇编 5集,拍摄了三集棚改专题片,制作棚改光碟 420 余个,宣传组草拟省领导、厅领导讲话和汇报材料 26 万字。中直有央视、新华社、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 7家、省直 6家、各市州几十家媒体进行专题报道、专访等总计 310 余条,专栏节目、系列报道 70 余个。 二是攻克难点,大力筹措改造资金。坚持政府组织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原则,多渠道筹集改造资金。省财政两年共安排专项 补助资金 由省财政担保落实国家开发银行贷款到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中家长会的发言稿
- 城市适宜居住发言稿
- 生日贺卡制作课件
- 高二月考质量分析会
- 港口安全员培训
- OPPO年度公关传播方案博雅公关FINAL
- 2025版地质灾害打桩工程监理合同
- 二零二五年电子商务平台安全认证与技术支持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报刊订阅及广告合作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地质灾害点搬迁拆迁补偿协议
- 子宫腺肌症教学护理查房
- 操作手册/西门子/软件/Simotion Programming-MCC
- 肛管鳞状细胞癌临床诊疗要点
- 2025-2030家电维修行业风险投资发展分析及运作模式与投融资研究报告
- 选择测试题大全及答案
- 陕西西安工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5
- 头疗会所员工合同范本
- 废旧船买卖合同协议书
- 2025年4月自考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试题及答案含评分标准
- 2024年全国工会财务知识大赛备赛试题库500(含答案)
- 医疗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全面剖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