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季(外二题)_第1页
红薯季(外二题)_第2页
红薯季(外二题)_第3页
红薯季(外二题)_第4页
红薯季(外二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红薯季( 外二题) 红薯季 中国论文网 /5/view-11112264.htm 每到北风凛凛吹过,长沙寒冷的 空气里就到处飘散着烤红薯的香。两三 块钱买一个,捧在手心里,慢慢撕下皮, 舔一舔,放到鼻子底下闻一闻,轻轻咬 一口,咀嚼着,回味着,那暖暖的浓香, 直飘到几十年前的日子里去。 那时家里很穷。爸爸去修“三线” 铁路,家里靠妈妈和哥哥姐姐做工分吃 饭。妈妈生了七个儿女,大姐姐饿死, 两个弟弟病死,剩下哥哥、两个姐姐和 我四姊妹。从我记事时候起,常常饿肚 子,天天红薯饭。三年级时,自然课老 师指着茅草屋上茫茫的白芽子霜问,现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在什么季?他是问我们季节。我脱口回 答说,红薯季。引得哄堂大笑。可不是 么,当门前卷起阵阵寒风,当山坡上岩 岩变瘦,叶叶凋零,就是长长的挖红薯 吃红薯的季节了。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 霜。转秋后,挖红薯是这个季节的主要 农活。天刚毛毛亮,妈妈喊醒哥哥姐姐 和我,担上箢箕,一人一把毛镰刀或者 禾镰刀,出门割红薯藤。毛镰刀是家乡 用来砍青用的。春夏几季,杂草茂盛, 青绿鲜活。坡上坝边砍回来,一担担沤 在田里做肥料。所以毛镰刀比割禾用的 禾镰刀把长,刀也长大,更适合割红薯 藤。 满地白霜啊,风削得脸生痛,土 冻得邦硬。出门吹到现在,手早萝了, 就是萝卜的萝咯,说指头冻得红萝卜一 样,僵硬,打不得弯。还在磨磨蹭蹭, 冷得要死不想把手从裤袋里拿出来。妈 妈已经割几手了。齐蔸割下去,一退一 拉扯出来。藤老长,人随之节节后退。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割到六七蔸,挑根细软的藤扎成把, “嗖” 往土边一扔,长龙卧地, “一手” 藤收拾 完毕。妈妈一早上要割上百手。爸爸休 班的时间全部用来挖红薯。看好蔸,耙 头重重落土,到底,上钩,回带。提起 蔸抖几下,往土沟里一丢,娴熟利落。 我的任务是刮泥巴,用地上捡的棍子或 者篾片子把红薯一个个刮干净。手指吹 开一条一条的口子,指头又硬又痛的, 棍子都捏不稳。我们生产队的土质多 “白干泥”,黄白色,很黏糊,一棍子刮 下去,只划出一条印,泥巴黏在棍子上 甩都甩不掉。看着长长的土沟里越来越 多的红薯,我唏里哗啦哭起来。姐姐跑 过来哄我,一边改诗取乐:锄薯北风舞, 血溅薯下土。谁知盘中餐,妹妹好辛苦。 更苦的是吃红薯,红薯是全年的 主食。妈妈左手掌托红薯,右手拿菜刀, 手起刀落,咔咔咔,红薯一坨一坨掉进 锅里,一砍大半锅,再淘一碗白米撒进 去。姐姐见了又改诗:一粒二粒三四粒,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漏进红薯都不见。那时都是白红薯,淀 粉多,饱肚,却不好吃,硬邦邦的。尤 其是冷天饭容易冷,啃都啃不动。民谣 说:红薯坨,红薯坨,粒粒滚,像秤坨, 肚子痛,屙不出。爸爸妈妈哥哥姐姐们 盛饭时,把红薯一坨一坨的挑在自己的 碗里。我肚子饿得死,却故意挨时间, 等大人们盛完,饭锅里会剩下红薯夹缝 里的米饭。对门家就不一样,他们吃饭, 先吃的争着把一粒一粒米饭扒到自己碗 里,剩下干干净净的红薯。他们家的大 姐姐说,至今看见红薯就怕,老觉得空 气中有股红薯味。 “眼睛都吃绿,身上的 每个细胞都包着红薯皮。我这辈子是再 不想吃红薯了,看见想吐”。他们家最 小的是男孩,跟我差不多大,调皮得死, 打猪草都欺负我。吃饭时,我端着碗蹲 在地坪里,一口一撮白饭,慢慢往口里 送。眼见他“ 咕咚咕咚” 吞口水,眼珠子 快要掉下来,报仇泄恨,我小姑娘的心 花怒放啦:就馋你,就馋你,哼哼必须 的。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红薯吃得多爱打屁,肚子里天天 大闹天宫,咕嘟咕嘟地响。女孩子上课, 得老憋着,生怕打出屁来丑死人。调皮 的男同学却有了核武器,要是上课乏了, 或者不喜欢哪个老师的课,他们会故意 把屁放出来,拉得长长的,臭晕一大片, 笑晕一大片,搞得老师哭笑不得。 妈妈手艺好,心又细,变着花样 吃红薯。有时把红薯晒成丝。白花花的 红薯丝煮在饭里柔软而香甜,远比红薯 坨坨好吃。有时把红薯蒸熟了切片,晒 干,煮在饭里油亮亮的,生吃则是我们 最好的零食。最绝的,是妈妈把红薯丝 磨成粉,掺些糯米粉,调水成糊,奢侈 地加点红糖,汽红薯粑粑吃。 “汽” 是那 时特有的烹饪方式吧,晚辈们就不懂。 那时没有高压锅,煮饭用冰铁锅,就是 铝锅,或者用铁炉锅。饭煮开了后,要 慢慢缩水,把锅侧在火炉上,饭汽四边, 一边一边熟。粑粑在妈妈的双手间倒腾 成型, “啪”地一声贴在饭锅边上。等到 饭熟薯香,就是美味出锅的时候到了。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后来日子慢慢好过些,有时过年能杀头 “年猪”,妈妈格外高兴,满眼漾笑,塞 一把红薯片子给我。我欢喜地跳过去丢 在炼油锅里,一会儿,黄澄澄的红薯片 与雪白的肥猪肉一起在油锅里翻腾,我 痴迷而贪恋的吸着猪油和红薯片的香, 心痒痒得恨不能快点用手去捞,馋嘴里 的口水,飞流直下。 红薯季其实不只有苦,它也给我 的童年和少年许多回忆。有年给“国庆 献礼”,老师布置带自制的、自产的、 或者自家的礼物,参加学校的国庆展览。 搜肠刮肚,我怎么也找不到合适的东西 献出来,只得求助于爸爸。爸爸业余做 花匠,有一双能搬铁轨还能雕花剪纸的 巧手。爸爸听了,叹一声,坐着默佛。 痴坐,呆坐,无聊乏味地坐,家乡就说 “你默佛咯”。我急得眼都红了,催爸爸 救我。爸爸说,你睡觉去。第二天,爸 爸拿给我一只火车雕像,用红薯雕的, 雕了一个通宵。妈妈说:三句话不离本 行,你爸一动手就知道他干什么的。爸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7 爸笑笑:那当然了。献这个礼好,没有 国家,哪有这么好的火车?虽然红薯纹 路粗,雕工也不怎么精致,但栩栩如生, 动感十足,我如获至宝。果然雕像被摆 放在展览最中心的位置,我好骄傲。可 惜那时没相机把它留下来。如今爸爸早 已长眠,但我一直记着红薯的好,记着 爸爸的好。 后来不怎么吃红薯了。渐渐地, 红薯淡出了人们的饭碗,人们也淡忘了 吃红薯的记忆。 今天丰衣足食,红薯在农贸市场 却成了紧俏货。科学研究说红薯有防癌 效果,老人说吃点红薯能通便,孩子们 说红薯好吃又壮身体,更多的中青年人 说生活好了人体需要红薯这样的粗纤维。 好日子里泡着的人们,把红薯从记忆的 灰篓里拣起来,奉为宝。城里人几块钱 一斤买红薯吃,就是乡下人,如今也把 种红薯吃红薯当成乐事。昨天,八十三 岁的老妈妈打电话说,好米好肉吃多了, 身子娇贵哒。今年我请人帮忙栽了一块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8 土的红薯,前向吃红薯尖、红薯叶,等 寒露边上挖了红薯吃红薯、红薯粉。我 算好哒,要把以前猪都喂不进去的红薯 一点不剩都吃到肚子里去。说完就开心 无比地打哈哈。 呵呵,老妈妈 的红薯季也跟我的一样,甜起来香起来, 红薯已经走进新时代。 凤凰与梧桐 诗里说:“ 凤凰鸣矣,于彼 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 ”也不知道 是怎样一个祖先看见了凤凰,又看见了 梧桐,吟哦出这么一句。从此,在中国 文人心里,凤凰与梧桐就这样生生息息 长在一起,同为华丽,同为高贵,同为 品性。 庄子用凤凰比自己,说“宛雏发 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 食不食,非醴泉不饮” ,而那 “鸱得腐 鼠今子欲以子之梁国嘿我邪?”庄 子讽刺惠子做了梁国的宰相,就像可恶 的鸱,连腐鼠都吃。这里庄子故意卖弄, 把凤凰说成宛雏,幸亏那惠子何等有识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9 之人,终是听出这话外的意思来了,于 是昂首就走,懒得理会。今天看来,似 乎这必是“事业 ”之人成功的秘诀:忽略 一些绊脚石,或踢开,或绕道,总之照 自己的方向走是正经。但这梧桐与凤凰, 牢固引申出特定的象征意义。偶看科 学时报一篇关于人才引进的文章,说 “凤凰是中国传说中的神鸟,它的要求 很高,非泉水不饮,非梧桐不栖,因此 要引得凤凰来,首先得栽好梧桐树,引 来清泉”,正是庄子之语的完美理解。 凤凰是种罕见的生物,没人知道 它们究竟如何出现,或许是盘古的精神 体的化身吧。凤凰没有生物学上的父母, 因为他们是在毁灭中重生的,当它们睁 开双眼第一次看这个世界,看不到父母, 看不到同类,也看不到任何生物,于是 它们就以天地为父母。正因为与世而来 的孤独,造就了它们孤傲的性格,蔑视 一切生活在它们下面的生物,而只看向 天山上洁白的天空。 但梧桐呢,到底有什么好?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0 据查,我们现在见到的梧桐,是 法国梧桐,学名叫 Platanus orientalis, 是在清末从国外引进的。而诗经和 庄子等提到的梧桐是中国梧桐,也叫青 桐,学名叫 Firmiana simplex , 或 Firmiana platanifolia。这种梧桐高大, 挺拔。大的梧桐有 20 多米高,多生长 在中国的南方。由于其高大挺拔,为树 木中之佼佼者,自古就被看重。 文学意象总是人们某种理想的放 大,中国古代的文学家们更喜欢借事借 物来隐喻、来讽鉴,在那个人可歌的年 代,先民把凤凰和梧桐歌在一起,咏在 一起,志在一起,赋予这对物象主观的 意义。后来的日子,梧桐和凤凰不断地 被借用、被歌颂、被表白。于是三国演 义里说:“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 士伏处于一方兮,非主不依”“栽下梧桐 树,自有凤凰来” ,虽然有点守株待兔 的痴迷,但何尝不是人们的希望与寄托。 梧桐本事不小,先是遁甲书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1 里说它是“活历书 ”,能知月之正闰:平 年生 12 叶,闰年生 13 叶,从下往上依 次是一月、二月最小的一片叶是闰 月。然后广群芳谱木谱六桐里 说,立秋之日,如某时立秋,至期一叶 先坠,故云: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知秋。 秋来梧桐喜欢落叶,宽大的梧桐 树叶自高枝飘落,又惹千古悲愁,所以 古诗词好用梧桐描述秋意和悲伤。比如 元代白朴写的杂剧“ 梧桐雨 ”,是写唐明 皇在安史之乱中,和杨贵妃的悲欢离合。 杨贵妃死后,唐明皇听到雨打梧桐,心 境凄凉难忍。宋词以梧桐描写心境的更 不少,大都与秋和雨联系在一起。如: 晏殊的踏莎行:“ 绮席凝尘,香闺 掩雾,红笺小字凭谁付。高楼目尽欲黄 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但最为出色的还 是广为流传的两首。一是南唐李煜的 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 是离愁。别有一般滋味在心头。 ”这里用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2 清秋里孤独的梧桐,写尽了他自己的寂 寞和离愁。再有一首,就是李清照的 声声慢:“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 点点滴滴。这次地,怎一个愁字了得。 ” 梧桐可制琴。后汉书记载,蔡邕 被贬吴地,一日闻有人燃桐木为炊,听 其声知为制琴良材,乃取其残木制为琴, 琴制成后,果有美音。而在琴的尾部, 仍有焦痕,时人名之“ 焦尾琴 ”。全唐诗 中无名氏的听琴诗, “六律铿锵间宫 徵,伶伦写入梧桐尾。 ”“梧桐尾”就是指 梧桐制的良琴。聂夷中题贾氏林泉 诗说, “有琴不张弦,众星列梧桐。须知 淡澹听,声在无声中。 ” 我不懂音乐,不知道琴韵流淌出 的感情该是怎样的颠簸与曲折。伯牙鼓 琴,志在高山,志在流水,钟子期马上 就说:“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哉, 洋洋兮若江河。 ”钟子期完全能懂伯牙之 高山与流水的玄音,所以为知己。孔子 曾向鲁国师襄子学琴,熟悉了曲子、技 巧、主旨等还不放手,偏要在曲子里体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3 察到作者的为人,一遍遍的琢磨和理解, 孔子终于在冥冥中感觉到作者的形象与 人品,认定是文王之作。这一出语差点 让师襄子从座位上跳起来:“这正是文 王作的文王操啊!” 我常为音乐和 绘画的玄妙着迷,用几个音符和线条描 绘一幕复杂的人生画卷甚至细腻情感, 总觉得是多么的不可言喻。我不熟悉那 个世界,觉得很是神奇。今天读着这些 梧桐的文字,于是在想,这个人脑看来 比梧桐不得,梧桐能懂,我却不能。 或许因为人们赋予梧桐的这些高 贵吧,于是王安石以“ 孤桐 ”自喻:“天 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凌宵不屈己, 得地本虚心。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荫。 明时思解愠,愿斫五弦琴。 ”心高气傲, 凛然不屈,不委琐,不媚俗,更是把梧 桐的形象丰富和人性起来。 写着这些文字的时候,脑子里渐 渐有了火红的凤凰和浓郁的梧桐,有了 那份不可侵犯的高远与桀骜,兴许近朱 者赤吧,读着写着,自己也心静眼明起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4 来,仿佛看见清照门前“ 清露晨流,新 桐初引”的清丽透过纸背,仿佛听见 尚书 “箫韶就成,凤凰来仪” 的吟唱 穿越时空。一切都在古书中沉睡,一切 却都在翻阅中重生,如蘖磐的凤凰,如 初引的新桐。 俏也不争春 我是花痴,写下过不少爱花惜花 的文字,写梅花却是第一次。梅花是我 的最爱,爱它清气满乾坤,爱它净洁如 玉人。自小读红楼梦 ,最先爱上的 不是有咏絮之才的美丽黛玉,也不是怜 香惜玉的多情公子宝玉,而是那株沾沐 佛苔的“槛外梅 ”。它一直栽种在我精神 的园地里,历久弥新:入世冷挑红雪去, 离尘香割紫云来。红艳冰清,超凡脱俗, 格外清丽与冷傲。 于是爱读梅花诗。 “疏影横斜水清 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北宋诗人林和 靖的笔似画笔,前句寥寥几笔,虚实、 组合、顾盼、呼应,一副独占小园风情 的梅花图就突现读者眼前,而且念念不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5 忘:旁逸斜出,错落有致;梅花倒映水 中,两相映衬,相得益彰。后句更是了 得,竹底无人见,微云淡月知。朦胧月 下,幽然而过,花香满衣。作者笔底流 香,与那幅“ 马蹄香” 的古画有异曲同工 之妙。传说古时候考画生,题目是命题 画“春来马蹄香 ”,人人画了花红柳绿的 春天,也画了各式各样的马蹄。考官均 觉平庸,无甚创意。半天过去,终于看 到一份吸引眼球的答卷。那是一幅国画: 鹅黄葱绿的草原,春色点点,一行马蹄 痕由远而近,只只美丽的蝴蝶贪婪吸嗅 蹄痕,呵,那是春的脚印,花香阵阵。 诗人和画家,异曲同工,都用了饱醮心 香的笔,一字一句,一抹一描,尽是湿 漉漉的欣喜与浓情。 于是爱访 梅花迹。小时候和二姐姐一起做过梅花 树。先摘一枝浑身长刺的“锉树” ,插在 瓶子里,最好是遒劲旁斜的那枝。然后, 往搪瓷缸里滴几滴鲜红的墨水,偷妈妈 的几个蜡烛头洗净放进去,一起烧化。 拿五根筷子,把圆圆的筷头绑成梅花状,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6 四个花瓣中间花蕊,用箍头发的橡皮筋 系紧。小心往熔化的蜡烛里一插,筷子 要笔直下去,笔直提起来。稍稍冷一会, 等筷尖的蜡烛梅花冷硬成型了,五指轻 轻摘下,就成一朵鲜艳的梅花。乘它软 软的,扎在锉刺上。火候要紧,太硬了 花瓣会碎,太软了花会被捏变形。这样 的技术活二姐姐常常是不让我动手的, 她说我猫弹鬼跳。她得亲自做,必须的。 当时我不服,但长大后二姐姐做了缝纫, 我至今还是个爱在老公和儿子面前搞点 恶作剧的大顽童,疑似证明。当时浪费 蜡烛挨妈妈的骂是少不了的,常常吃一 顿“鹅栗壳”也是便饭。但那一株株蜡烛 梅花,开在我幼小的心里,从未零落。 自此风月视知音,不为繁花易素心。 又惦记了一年,赶快乘风看梅去。 长沙这样的非主流城市,昨天 5,今 天 20。寒风料峭中得见暖阳,感觉春 早在隆冬里潜伏了。走过隆冬,梅溪湖 边那片红梅该是含苞吐蕊了吧。 风如棉,湖如镜。在细柔的阳光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7 里寻觅,绕了大半圈,终于在依山湖畔 找到了一坡红梅。低矮的树,一看就是 新栽种的,或许今年是梅开一度也未知。 细密的花苞,胭脂点点,悄然而立。不 断有游人经过,说你看咯是桃花吧,树 好小的,奇怪咧看又不像,会是么子咯?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话 虽如此,这一株株走过冰雪的红梅,还 是被人混为桃花,虽是有点冤,倒也不 屈,终究是人们跑了好远来睹它的芳容。 我惊喜地拍照,凑近去看看闻闻,轻轻 摸摸。树下落红,拣来一朵朵,轻拭, 解来脖子上温暖的围巾包好。回家找块 真丝缝成袋,花在烤火桌上慢慢干,装 袋,就有一个梅花香囊伴我一年了。长 沙气温变化大,再这样升温几天,试看 千万树,东风吹成春。 正欣赏间,倪继周老先生打电话 跟我谈传记的事。倪老是名气很大的书 画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