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身份行为的真意保留_第1页
论身份行为的真意保留_第2页
论身份行为的真意保留_第3页
论身份行为的真意保留_第4页
论身份行为的真意保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论身份行为的真意保留 【摘 要】设立、变更、终止身 份民事法律关系的法律行为称为身份行 为,典型的身份行为有结婚行为、离婚 行为、收养行为等。民事主体在身份行 为中如果保留内心的真实意思表示,是 否会对该身份行为的效力产生影响值得 研究。本文以真实案例为切入点,尝试 分析身份行为的真意保留现象,反推得 出身份行为不适用真意保留的结论。 中国论文网 /1/view-12947122.htm 【关键词】身份行为;真意保留; 行为效力 C 市曾经发生了一起令当事人哭 笑不得的案例。夫妻双方为了钻政策的 空子,以首套房的优惠政策在主城买房,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遂商定两人假意离婚,男方净身出户之 后,女方出售现有房屋,集所有的财力 购买主城房屋一套,登记在女方名下, 后俩人复婚又离婚。法院判决主城房屋 为女方婚前财产,男方再次净身出户。 该案中,涉及到近些年媒体新闻当中的 热词“假离婚 ”。所谓“假离婚”,是指夫 妻双方感情尚好,但基于某些原因,通 过协商一致的方式,均隐藏自己内心的 真实意思表示,通谋作出虚假的离婚行 为。 一、 “假离婚 ”的性质 离婚行为从性质上来看,属于身 份行为。双方当事人达成离婚的合意, 通过协议的方式就可以终止婚姻民事法 律关系。 “假离婚 ”行为中,从意思表示 的层面来看,双方当事人有离婚的目的 意思,追求离婚的法律效果,还签订离 婚协议具备表示行为,故而双方当事人 意思表示是一致的。换言之, “假离婚” 行为和离婚行为从表示说的角度去解释, 是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然而,从意思说的视角来解释, “假离婚”行为中,双方当事人故意隐瞒 了内心的真实想法,并且在明知对方内 心的真实意思表示与表示行为不符,意 味着“假离婚 ”行为已经符合了真意保留 的基本构成要件。 在解释“ 假离婚” 行为中的意思表 示,本文认为宜采取意思说。理由在于, 离婚行为是身份行为,离婚行为对身份 关系上引起的变化重于财产关系上的变 化,故而对双方当事人内心的真实意愿 的保护应当重于对信赖利益的保护。 二、 “假离婚 ”的效力 真意保留,意味着表意人明知自 己做出不忠于内心的真实意思表示,那 么基于对相对人信赖利益的保护,该民 事法律行为有效;但如果相对人明知是 真意保留,那么相对人就不存在信赖利 益的保护问题,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假离婚”行为中,相对人明知表意人是 真意保留,仍然作出内容一致的虚假意 思表示,双向的虚假意思表示实施的民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事法律行为无效 1。既然“假离婚” 行为 中的离婚协议无效,就意味着民事法律 行为自始无效,该“ 假离婚 ”协议不能产 生导致婚姻关系消灭的法律后果。 以上结论的得出,自有完整的逻 辑思路证成,但与司法实践中的结论迥 异。在该案法院的判决中,认可了“假 离婚”的效力,并且在该基础之上,确 定了离婚后的财产分配结果,进而将女 方在复婚之前购买的房屋认定为婚前财 产。不得不承认,法院的判决是合法的, 基于我国婚姻法的规定,婚姻登记 机关查明双方确实是自愿并对子女和财 产问题已有适当处理时,发给离婚证。 根据此项规定,夫妻双方在婚姻登记机 关发给离婚证以后,就已经确定婚姻关 系消灭。 由此可知,引发婚姻关系消灭的 行为分两个步骤,一个是登记行为,性 质上看当属于行政_认行为;一个是 离婚协议行为,性质上看属于民事身份 行为。离婚协议行为的是否有效由婚姻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登记机关加以确认,经确认离婚协议有 效,婚姻登记机关发给离婚证。从这个 层面上来看,实际上并不存在所谓的 “假离婚”,换言之,经过婚姻登记确认 的离婚均属于有效的离婚行为。 三、案例反推 鉴于以上分析,问题的冲突集中 体现为婚姻登记机关对当事人虚假离婚 离婚协议效力的认定上,婚姻登记机关 对虚假离婚协议的效力审查是形式审查, 不能苛责其对于离婚协议的真意审查失 误而担责。再往前反推, “假离婚” 协议 是否有效,取决于当事人是否是真实的 意思表示,如若不是,那么假离婚这样 的身份行为是否可以适用真意保留值得 探讨。 一般情况下,真意保留适用于财 产行为产生的民事法律关系变动。例如, 以虚假的买卖行为来逃避法院的强制执 行,买卖行为无效。真意保留的适用基 础在于财产关系变动的灵活性与丰富性, 以及遭受损失之后弥补的可行性。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身份行为相较于财产行为而言, 具有两大特点。其一,身份关系关涉社 会稳定事宜,处理要更为谨慎,在真意 的考查与社会的公信之间,应当着重后 者;其二,身份行为关涉家庭内部事宜, 内心真意的变化较快,考查难度较大, “清官难断家务事 ”的症结就在于此。故 而,本文认为,身份行为应当不适用真 意保留。 结语 身份行为本是引起身份民事法律 关系产生、变化和终止的民事法律行为。 其行为生效与否所关切的社会关系具有 亲密性和复杂性,且基于关系人之间的 特殊身份问题。而真意保留情形更多在 财产领域的适用是有价值的,在身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