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疑善疑,激活课堂_第1页
敢疑善疑,激活课堂_第2页
敢疑善疑,激活课堂_第3页
敢疑善疑,激活课堂_第4页
敢疑善疑,激活课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敢疑善疑,激活课堂 摘 要: 质疑是开 启创新之门的钥匙。传统阅读教学重视 教者问题的设计,忽视学生质疑能力的 培养。教师要增强学生信心,大胆质疑, 从“找到切入点 ”和“找准着力点”两方面 教给方法,挑战“ 权威” ,质疑文本与教 学,使孩子善于质疑,让质疑的火花激 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 中国论文网 /7/view-12775002.htm 关键词: 调适心态 切入点 着力点 质疑文本与教学 敢疑善疑 古人云:“ 学贵知疑,小疑则小 进,大疑则大进。 ”亚里士多德说: “思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维从疑问和惊奇开始。 ”世界上许多发明 创造都源于“ 疑问” 。质疑是人们学习生 活不可或缺的一项基本能力,是开启创 新之门的钥匙。从小培养孩子的质疑能 力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一、调适心态,质疑无“碍” 要让学生学会质疑,首先要扫除 学生的心理障碍,调整好他们的心态。 长期以来,学生问题意识缺失,他们已 习惯于被动地接受知识,所以很难有质 疑的意识。有的学生习惯听老师讲,习 惯当收音机,只管收听,不管思考,更 不管质疑。对于这种学生,要让他们知 道质疑非常重要,凡事一定要多问问为 什么,使他们明白自己学习上这么被动 是不行的,进而产生适度焦虑,深切体 会到“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是行不通的, 进而主动学习质疑。有的学生心里有存 疑,但胆小害羞且顾虑重重,害怕说得 不好老师会责怪、同学会嘲笑。对于他 们,教师要对他们的质疑精神大加赞赏,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打消他们的顾虑,让他们明白,只要提 出问题,就是有质疑精神,绝不会被责 怪和嘲笑。平时不断向学生强化这样的 观念:会质疑的孩子最聪明,爱动脑的 孩子老师最喜欢,会提出问题比会解决 问题更厉害。 “你提的问题非常有探究价 值。 ”“你很会发现问题,真是聪明的孩 子。 ”“你提的问题老师都要想好久才会 回答呢,你真了不起!” 课堂上教师要 对每一个有价值的疑问进行肯定,对善 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学生予以鼓励。 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进行“智慧之星” 等一系列培养学生质疑意识的评比活动, 谁提出的问题多,谁就能得到这节课的 智慧之星,谁提的问题有探究价值,谁 就能得到 2 颗智慧之星。一个月评比一 次,期末再进行总评,看谁的智慧之星 最多。总之,教师要运用各种教学手段 打消学生的顾虑,毫不吝惜地热情鼓励 他们,让学生自信满满,大胆质疑。 二、找到切入点,质疑有道 质疑的方法很多,但是学生并不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是天生就会质疑,需要教师的点拨与指 导。 1.矛盾处生疑。 有些课文内容表面看着像自相矛 盾,其实那正是作者匠心所在,都是为 了更好地表达中心。所以从有矛盾之处 入手,正是培养学生质疑问难能力的绝 佳途径。 如鸟的天堂这篇课文,在学 生已知道鸟的天堂是指一棵大榕树后, 教师用幻灯出示两个句子:(1)那是 许多株茂盛的榕树,看不出主干在什么 地方。 (2)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 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而后问:读了这两句话你发现了什么? 你想说什么?学生纷纷质疑:这两句话 自相矛盾了啊,课文中说“真是一株大 树”,怎么又说是 “许多株茂盛的榕树 ” 呢?有一个学生就回答:“是那一株榕 树非常非常茂盛,枝干很多,让看的人 以为是许多株,其实只有一株。 ”这样, 教师创设条件,让矛盾更加明朗化,学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生从矛盾处质疑,更深入地理解文本, 质疑能力也得到提高。 2.标点处生疑。 “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 符号”(标点符号用法 ) 。其实,文 章的标点蕴含更深刻的内涵,一个标点 也能表达人物的情感。从标点符号入手, 是让学生质疑的绝佳切入点。如“精 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课文,它 的第四自然段的标点符号就比较特别: “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父亲还没 有回来。我实在等不及了。 ”课堂上,教 师引导孩子们注意句子的标点,思考发 现什么,有什么疑问?孩子们立足句子 标点的特点提出:句子根据意思只有两 句话,为什么用上五个句号呢?通过进 一步理解,让孩子明白前三个句号表达 “我”当时急切的心情。问题的提出已经 让孩子们对文本的情感理解了一半,解 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孩子们理解文本、感 悟文本的过程。 3.巧妙处生疑。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文章的巧妙处常让人眼前一亮, 此时如果细细思量妙在哪里?定会豁然 开朗,拍案叫绝。如白鹅一课: “因为附近的狗,都知道我们这位鹅老 爷的脾气,每逢它吃饭的时候,狗就躲 在篱边窥伺。 ”这段话讲白鹅吃饭的时候 小狗乘机偷吃的内容。学到此处,教师 可让学生找一找,哪一个词最有意思? 学生努力地找,一会儿就找到了探究的 目标,问道:“ 作者为什么要叫这只白 鹅为鹅老爷?用这个词妙在哪里? ”这时,教师相机引导: “如果把鹅老 爷换成白鹅效果一样吗?学生恍 然大悟:“效果当然不一样。这样写更 能突出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 三、找准着力点,质疑有方 1.以重点词句为着力点。 重点词句往往在文章中起着举足 轻重的作用。如盘古开天地是小学 语文第七册的课文,主要写了盘古创造 了美丽的世界的事,表现了盘古无私奉 献的精神。这篇课文的最后一段话是中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7 心句:“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 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教学这课的 时候,我先让孩子们通读全文,找出中 心句。同学们很快就找出了这句话,我 相机引导:“ 读一读这句话,注意重点 词,你能提出什么问题?”经过点拨, 孩子们就能找出“ 创造” 这个重点词,而 后质疑:“创造是什么意思?”“谁创造 了美丽的宇宙?”“他为什么要创造美丽 的宇宙?” 2.以写作意图为着力点。 以文章的写作意图为着力点进行 质疑,可以把学生的质疑引向更深的层 次,使学生提出的问题更加深刻,更具 有探究价值。教师平时应该有意识地引 导学生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并经常性 地训练:“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段话?” “作者这样写是不是想表达特别的意思? ”如地震中的父与子 是一篇很感人 的文章,讲了一位父亲抱着坚定的信念, 历尽了艰辛,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 同学的故事。其中有一个自然段的内容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8 是这样的:就在他挖掘的时候,不断有 孩子的父母急匆匆地赶来。看到这片废 墟,他们痛哭并大喊:“ 我的儿子! ” “我的女儿! ”哭喊过后,便绝望地离开 了学到这段话的时候,有一个学生 心存疑惑:“ 课文主要写的是地震中的 父与子,别的孩子的父母的表现和文章 内容关系并不密切,可不可以删去?” 教师马上加以肯定:“ 这个问题特别有 探究价值!到底可不可以删去呢?请同 学们在小组内讨论讨论。 ”一石激起千层 浪,同学们热烈讨论,而后得出结果: 这段话不能删,这样写是通过对比,更 凸显这位父亲的坚持和不放弃,更凸显 这位父亲父爱的伟大。 四、挑 战“权威”,质疑求新 当然,教材只是“ 例子 ”。学生质 疑能力的培养不应只停留在课本上,而 应贯穿在语文阅读教学的全过程。教师 有意识引导孩子们把质疑的目光放在文 本和教师的讲课上,扩大质疑的范畴, 挑战“权威”,培养孩子创新的质疑能力。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9 1.质疑文本,与作者对话。 长期以来,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 我们一直把教材当做教学中的“圣经” , 老师依教材而教,学生依教材而学,照 本宣科,谁都不会去怀疑文本的问题, 也没有哪一个老师会引导孩子敢对文本 质疑。其实,文本也不是千真万确,没 有丝毫的纰漏。如小学语文义务教育新 课程人教版三年级三个儿子一文, 文章写的是三个妈妈在一起忙活,一个 妈妈夸她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 不过他。又一个妈妈夸她的儿子唱起歌 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当三个妈妈拎着水桶回家去走走停停, 胳膊都痛了,腰也酸的时候,迎面走来 了三个孩子,只有那个妈妈没夸的小朋 友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中沉甸甸 的水桶,提着走了。文本表达的情感非 常明显,就是告诉孩子们要做个孝敬父 母的人。但是只要站在常理的角度,就 不难发现“妈妈拎着水桶走走停停” ,可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0 见水之重,可是小朋友怎么就能“提着 走了”呢?课堂上,老师就可引导孩子 联系这两句话,思考是否有什么疑问, 进而把学生质疑的关注点吸引到文本上。 这个质疑并不会对文本情感的表达产生 很大的影响,但是这个过程可以培养孩 子质疑文本的初步意识。 2.质疑教学,与教者同行。 “师道尊严 ”的传统观念,赋予教 师职业神圣的色彩,也成了学生不敢挑 战老师的一条不可逾越的心理鸿沟。在 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孩子打破这种 的心理束缚,从小培养平等对话的意识, 进而培养孩子们的质疑能力。如送孟 浩然之广陵一诗的教学,教师指导孩 子们理解“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 天际流”的含义,如果不深究, “孤帆”一 词单从字面上会只理解为“孤单单的一 只船”。课堂上,我按照课前的预设完 成教学环节,突然,一只小手举了起来, 一个同学站起来说:“ 老师,孤帆就指 的是一只船吗?” 听完后,我很不客气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1 地说:“刚才不是说了吗?” 孩子满脸疑 惑地坐了下去。课后,孩子的神情一直 留在我的脑海里,后来我带着这个疑问 查找有关的资料,原来的理解是片面的, 联系当时历史背景,烟花三月的长江的 江面上是百舸争流,因为离愁别绪,诗 人心中只有故人乘坐的那条船第二 天,我重新跟孩子们一起理解这两句诗 的含义,并表扬昨天发问的那个同学。 从此,课堂上经常可以看到同学对老师 的讲解提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