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 16356-1996《地下建筑氡及其子体控制标准》是中国的一项国家标准,旨在为地下建筑设计、建造及使用过程中氡及其子体的控制提供规范指导,以保障公众健康和安全。该标准详细规定了地下空间内氡浓度的限值、监测方法及相应的防护措施。具体要点包括:

  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各类新建、扩建、改建的地下建筑,包括但不限于地下室、地下停车场、地铁、隧道等,明确了这些场所中氡及其子体浓度的控制要求。

  2. 氡浓度限值:规定了地下建筑室内空气中氡的年平均浓度不应超过400Bq/m³,这一限值是为了减少长期暴露于高氡环境下的健康风险,特别是降低肺癌发生率。

  3. 监测与检测:要求在地下建筑的设计阶段进行氡析出率预测评估,并在建成后进行氡浓度的定期监测。监测方法需遵循国家相关标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防护措施:针对不同类型的地下建筑及土壤氡析出率,标准提出了具体的防护设计要求,如采用防氡建筑材料、设置地下通风系统、实施地面防氡处理层等措施,以有效降低氡的渗透。

  5. 维护与管理:强调地下建筑投入使用后应有持续的维护管理措施,确保氡防护设施正常运行,必要时应对氡浓度进行复测并采取进一步的改进措施。

  6. 评估与验收:对地下建筑氡防护措施的效果进行评估,并作为项目竣工验收的一部分,确保所有措施达到标准要求。

  7. 信息记录与公开:要求建设单位或管理者保存氡浓度监测记录,并在必要时向相关管理部门及使用者提供相关信息,增强透明度。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废止
  • 已被废除、停止使用,并不再更新
  • 1996-05-23 颁布
  • 1996-12-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 16356-1996 地下建筑氨及其子体控制标准_第1页
GB 16356-1996 地下建筑氨及其子体控制标准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 16356-1996 地下建筑氨及其子体控制标准-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地下建筑氨及其子体控制标准6356一1996in 标准不适用于无人停留的地下建筑。2引用标准566建筑材料放射卫生防护标准3名词、标准中氛仅指子体仅指3行动水平先规定的地下建筑内的平衡当量氧浓度。超过或预期超过这一浓度时,就需要采取补救行动。4控制原则和标准4.,使天然辐射水平增高,控制由此增高所造成的暴露量是必要的在进行与辐射防护有关的设计、建造时,必须遵守实践正当化,辐射防护最优化的原则和本标准的规定,以适当的方式将公众因在地下建筑内吸入空气中氧及其子体而受到的附加照射控制在可合理做到的最低水平。地下建筑分为已用和待建两种情况。对已用的地下建筑只有通过采取补救行动才能加以控制;对待建的地下建筑在设计、建造时就应采取控制措施。空气中平衡当量氧浓度的年平均值超过第4. 2. 1条的行动水平时,应采取仆救行动,包括采取查明氧增高的原因及其来源和有效可行的防护措施。在设计建造中采用更合理有效的控制和防护措施,使其平衡当量氛浓度的平均值符合第4. 2. 2条的限制要求。平衡当量氛浓度)平衡当量氧浓度)测应在地下建筑正常使用的条件下进行,监测的频率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积、用途、人员分布、通风等条件。选择合理的通风换气次数,可参考排氧通风率简表,见附录A(参考件)通风应使新鲜空气直接送到人员活动场所为宜,风源应是地面清洁空气,并严防风流受污染。离氧源堵塞或密封氧从地基和周围土壤进入地下建筑的所有通路、孔隙,低氧子体。经放射卫生主管部门同意。6. 5待建地下建筑在设计建造时所选地址应尽量避开土壤或岩石中镭含量高的地区,并选用符合566的建筑材料,适当采取降氛措施。6356一1996附录考件)制标准为)表m”冬季春秋季夏季通风率次平衡的通风时间,06. 07. 10 48. 50. 13 46. 42. 39 16. 11. 10. 65 9. 9. 10. 78 8. 42. 35. 50. 23 30. 00. 26 24. 52 12. 30. 65 9. 91 7. 22 30. 26 24. 17. 52 78 8. 7. 制标准为400Bq)m”冬季春秋季夏季通风率次平衡的通风时间,平衡的通风时间,52. 56. 10 13 46. 50. 20 35. 24. 10. 29 39 50. 00. 10 48. 42. 26. 50. 26 24. 39 16. 12. 10 48. 50. 11 47. 46. 35. 50. 23 30. 17. 10. 39 16. 30. 46 13. 为封闭氛浓度。在测量封闭氧浓度季节栏下与封闭氧浓度相应的通风率即为要查找的通风率。通风率是指新风通风率,并按连续通风考虑。如地下建筑内进风率为5 X l 下空间6356一1996容积为则新风通风率为0.5h-先通风,通风时间达到氧平衡的通风时间后再进入,并在停留期间连续通风。 如果新风中氧浓度较高时,应适当修正通风率。参考与新设计的地下建筑所在地区最近的地下建筑的封闭氧浓度附录考件)810-,=5.50. 270h 00Bq h 70. 2103.5. 310 = 8760制标准的浓度单位换算表表能浓度10-J.,- 行动水平400设计水平200:.:,;:.:衡当量氛浓度);:;:0. 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本标准由辽宁省劳动卫生研究所、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