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 16378-1996 职业性急性二氧化硫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是一项由中国发布的国家标准,旨在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员提供一套统一的标准,用于识别和管理因工作环境中接触二氧化硫而导致的急性中毒病例。该标准详细阐述了诊断依据、分级标准、治疗原则以及预防措施,确保对患者的及时救治与职业环境的安全监管。以下是该标准的主要内容概述: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评估和处理因职业活动中暴露于二氧化硫气体而引发的急性中毒事件,主要面向工业生产、环境保护及医疗卫生等领域。

二、诊断标准

2.1 接触史

确认患者有明确的职业性二氧化硫暴露史,包括接触时间、浓度及防护措施等。

2.2 临床表现

  • 轻度中毒:咳嗽、气促、胸闷、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
  • 中度中毒:除上述症状外,还可能出现喉头水肿、化学性肺炎、肺水肿的初期表现。
  • 重度中毒:呼吸极度困难、发绀、休克、意识障碍,甚至肺功能衰竭、多器官功能障碍等。

三、诊断依据

结合接触史、临床表现,并通过血气分析、胸部X光或CT检查等辅助手段进行综合判断。

四、处理原则

4.1 现场急救

迅速将患者移至新鲜空气处,脱去污染衣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予吸氧。

4.2 对症治疗

  • 轻度中毒:一般支持疗法,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 中度中毒:除支持疗法外,需给予抗炎、解痉、激素等治疗,必要时进行氧疗或机械通气。
  • 重度中毒:紧急生命支持,包括高级生命支持技术、器官功能支持治疗等。

4.3 特殊治疗

根据病情需要,可能涉及血液净化、营养支持、心理干预等措施。

五、预防措施

  • 加强工作场所通风换气,控制二氧化硫浓度在安全限值内。
  • 佩戴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毒面具。
  • 定期进行工作环境监测及员工健康检查。
  • 开展职业卫生教育,提高员工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六、监测与报告

企业应建立二氧化硫中毒监测和报告机制,一旦发生中毒事件,应及时上报并采取相应措施。

该标准通过上述内容,为职业性急性二氧化硫中毒的诊断与处理提供了科学指导,旨在保障劳动者健康安全,减少职业病发生。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废止
  • 已被废除、停止使用,并不再更新
  • 1996-05-23 颁布
  • 1996-12-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 16378-1996 职业性急性二氧化硫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_第1页
GB 16378-1996 职业性急性二氧化硫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 16378-1996 职业性急性二氧化硫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职业性急性二氧化硫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of 6378一1996职业性急性二氧化硫中毒,是在生产劳动或其他职业活动中,短时间内接触高浓度二氧化硫气体所引起的,以急性呼吸系统损害为主的全身性疾病。1主口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职业性急性二暇化硫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本标准适用于职业接触二氧化硫引起的急性中毒。三氧化硫引起的急性中毒表现相似,也可使用本标准。2诊断原则根据短时间内接触高浓度二氧化硫的职业史及典型的临床表现。结合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综合分析,并排除其他类似疾病,短期内(1恢复正常,脚部体检及伴有头痛、恶心、呕吐、乏力等全身症状;眼结膜、鼻粘膜及咽喉部充血水肿,肺部有明显千性罗音或哮鸣音,有胸闷、剧咳、痰多、呼吸困难等,井有气促、轻度紫给、两肺有明显湿性罗音等体征,胸部现细网状和/或散在斑片状阴影,符合肺间质性水肿或化学性肺炎征象。现下列悄况之一者,即可诊断为重度中毒。二肺泡性肺水肿。吸频率28次/气分析 吸入低浓度氧(浓度低于50%)时,动脉血权分压仍不能维持8 有持续下降趋势,隔气肿等井发症;卧、保吸、吸暇。以碳酸氛钠、撅茶硷、地塞米松、无客观体征,但有明显的刺激反应者,应观察48 h,并对症治疗。期、足量、短期应用掩皮质激素。必要时气管切开。治感染、合理抽液、纠正电解质紊乱及抗休克等均与内科治疗原则相同。5劳动能力鉴定治愈后可恢复工作。中毒后如持续有明显的呼吸系统症状时,应调离刺激性气体作业。6健康检查要求凡从事二氧化硫作业人员均应进行就业前体检,官科、胸部条件时可做肺功能检查。了职业鹅忌证明显的呼吸系统疾病。明显的心血管系统疾病。6378一1996附录考件)临床表现相似,诊断处理时可应用本标准。3本病以呼吸道病变为主,故诊断标准以呼吸系统症状、体征及脚部他如周围血象、心电图等均应进行检查,但可不与中毒程度相符,不作为诊断基准。断分级时应结合实际情况,加说明: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