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陕西省环境状况公报_第1页
2006年陕西省环境状况公报_第2页
2006年陕西省环境状况公报_第3页
2006年陕西省环境状况公报_第4页
2006年陕西省环境状况公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6 年陕西省环境状况公报 综 述 2006 年,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正确领导下,全省各级 环保部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积极落实国务院关于落实 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 ,突出区域、流域污染综合治理, 严格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强化环境执法监管,大力推进循环经济, 弘扬环境文化,加大环保投入,基础设施、环境法制、队伍建设等 也取得了明显进展,环境保护工作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的新时期。 在全省经济增长 12.7%的情况下,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 制,全省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局部地区有所好转。城市环境空 气质量总体与 2005 年基本持平,影响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 物是颗粒物;6 条主要河流水环境质量保持在上年水平,嘉陵江、 汉江、丹江水质总体良好,无定河水质轻度污染,渭河和延河水质 污染严重,但渭河水质的污染物浓度有所降低。全省城市总体声环 境质量无明显变化,城市交通噪声控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交通干 线两侧区域夜间噪声超标现象仍较严重;辐射环境质量基本维持在 天然本底水平。 环境状况 一、大气环境 1、城市空气质量 全省环境空气质量基本保持稳定。10 个地级城市空气污染综合 指数平均为 2.24,较 2005 年(2.37)下降 0.13,环境空气质量与上 年基本持平。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浓度与上年比较略 有下降,二氧化氮变化不大,二氧化硫略有上升,总悬浮颗粒物显 著上升。空气质量日报显示,城市空气以优良或良好为主,大部分 城市优良或良好天数比上年略有上升。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主要污 染物仍是颗粒物。 2、主要污染因子 二氧化硫 全省二氧化硫年日均值为 0.056 毫克/立方米,比上 年(0.050 毫克/立方米)上升 0.006 毫克/立方米,年日均值范围在 0.0190.117 毫克/立方米之间,全省平均水平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其中渭南市、耀州区、三原县、略阳县、韩城市超过国家二级标准 (0.06 毫克/立方米) ,其他市、县符合二级标准。 二氧化氮 全省二氧化氮年日均值为 0.032 毫克/立方米,与上 年持平,年日均值范围在 0.0130.054 毫克/ 立方米之间,全省平均 水平达到国家一级标准(0.04 毫克/立方米) ,所有城市均符合国家 二级标准(0.08 毫克/立方米) 。 可吸入颗粒物 7 城市可吸入颗粒物年日均值为 0.118 毫克/立 方米,比上年(0.123 毫克/立方米)下降 0.005 毫克/ 立方米,年日 均值在 0.0900.138 毫克/立方米之间,7 城市平均水平超过国家二 级标准(0.10 毫克/立方米) 。除汉中市外,其他城市均超标。 总悬浮颗粒物 监测总悬浮颗粒物的 8 个市、县、区年日均值 为 0.309 毫克/立方米,比上年(0.293 毫克 /立方米)上升 0.016 毫克 /立方米,年日均值在 0.1700.489 毫克/立方米之间,8 个市、县、 区平均水平超过国家二级标准(0.20 毫克/立方米) 。其中商洛市、 兴平市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其他城市均超标。 降尘 全省城市空气平均降尘量为 15.98 吨/平方公里月,比 上年(14.66 吨/平方公里月)上升 1.32 吨 /平方公里月,年月均 值范围在 6.6832.62 吨/平方公里月之间,全省平均水平达到省 控标准(18.0 吨/平方公里月) 。其中西安、延安、榆林超过省控 标准,其他城市均未超标。 3、酸雨 2006 年我省整体酸雨发生率低。全省酸雨频率 4.9%,较 2005 年(9.1% )下降 4.2 个百分点,全省降水 pH 年平均值为 6.07,较 2005 年上升 0.37,酸度降低。降水年均 pH 值低于 5.6 的城市由 2005 年 2 个城市(渭南市和商洛市)减少为 2006 年的 1 个城市,即韩 城市。 出现酸雨的地区有渭南市、韩城市、西安市、略阳县、商洛市 和榆林市,较 2005 年增加 2 个城市,即韩城市和榆林市。2006 年 酸雨主要发生在冬季采暖期,而 2005 年酸雨主要出现在降雨量较多 的季节。 4、废气及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 全省工业废气排放量为 5551.34 亿标立方米,其中工业二氧化 硫排放量 79.68 万吨,生活二氧化硫排放量 11.15 万吨;烟尘排放量 34.09 万吨,其中工业烟尘排放量 26.63 万吨,生活烟尘排放量 7.46 万吨;氮氧化物排放量为 30.96 万吨,其中工业氮氧化物排放量 20.25 万吨,生活氮氧化物排放量 10.71 万吨;工业粉尘排放量 30.61 万吨。 二、水环境 1、水环境质量 全省 6 大水系中,嘉陵江、汉江、丹江水质总体良好,渭河和 延河水质污染严重,无定河水质轻度污染。11 条城市附近河流,除 金陵河、榆溪河和黑河外,其它河流水质污染严重。在 6 条主要河 流上的 40 个监测断面、1862 公里控制河段中,符合相应功能水质 要求的有 25 个断面,其长度占实测河流长度的 70.36%。类、 类、类、类、类和劣类水体分别占监控河段的 5.9%、 49.0%、5.7%、 18.7%、2.2%和 18.4%。 河流的主要污染物质是石油类、五日生化需氧量、挥发酚、氨 氮和高锰酸盐指数,污染分担率分别为 34.24%、14.93%、13.50%、12.44%和 12.20%。 与上年相比,六条河流中渭河、延河二条河流综合污染指数下 降,污染程度降低;汉江、嘉陵江基本持平;丹江、无定河综合污 染指数略有上升,污染程度略有上升。 2、主要河流水质 渭河 水质污染依然严重,但污染程度有所降低。13 个监测断 面中,1 个为类水质,1 个为类水质,2 个为类水质, 9 个属 劣类水质。76.9%断面超过水域功能标准。主要污染物是石油类、 氨氮、挥发酚、五日生化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 延河 水质污染严重,5 个监测断面中, 3 个为类水质, 2 个为类水质。60%断面超过水域功能标准。主要污染物是五日生 化需氧量。 无定河 水质轻度污染,2 个监测断面均为类水质,符合水 域功能标准。 汉江 水质良好,9 个监测断面中,1 个为类水质,7 个为 类水质,1 个为类水质。只有 1 个断面超过水域功能标准。主要 污染物是氨氮。 丹江 水质良好,5 个监测断面中,1 个为类水质,3 个为 类水质, 1 个为类水质。20%断面超过水域功能标准。主要污染 物是石油类。 嘉陵江 水质良好,6 个监测断面均为类水质,符合水域功 能标准。 3、废水及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 全省废水排放量为 8.66 亿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为 4.05 亿吨, 城镇生活废水排放量为 4.61 亿吨。废水中化学需氧量(COD)为 34.37 万吨,其中工业废水中化学需氧量 13.44 万吨,生活废水中化 学需氧量 20.93 万吨;氨氮排放量为 2.65 万吨;石油类、氰化物、 镉、铅等有毒有害物比去年有所降低。 三、声环境 城市功能区噪声和道路交通噪声平均值继续保持稳定。各类功 能区昼间噪声平均值超标 18.230.0,夜间噪声平均值超标 20.081.8。由于路况和交通管理措施的加强,在机动车总量快 速增加的情况下,道路交通噪声水平并未明显增高。建筑施工和社 会生活噪声扰民依然是市民投诉的热点。 1、功能区噪声 14 类功能区昼间噪声超标城市数分别为 3 个、3 个、0 个和 2 个;夜间超标城市数分别为 6 个、5 个、2 个和 9 个。昼间声环境 明显好于夜间。 2、道路交通噪声 交通噪声平均值为 67.4 分贝,比上年度下降 1.2 分贝,交通噪 声质量略有改善。榆林市 84.7%的监测路段超标,交通噪声污染比 较严重。 四、固体废物 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 4797.30 万吨,其中危险废物产生量 7.91 万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为 1835.93 万吨,综合利用率为 38.18%;工业固体废物贮存量 682.89 万吨,处理量 2259.74 万吨, 排放量 42.91 万吨。 为加强对危险废物的控制,在礼泉建设的省级危险废物处置中 心项目已开工建设,汉中危险废物处置项目和渭南医疗废物项目也 进入项目实施阶段。 五、生态环境 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得到了加强,新增造林面积 21.33 万公 顷,全省森林覆盖率 37.26%,自然保护区、生态示范区及新农村建 设取得了一定成效。新建和升级自然保护区 8 个,全省自然保护区 总数达到 51 个,其中国家级 8 个,地方级 43 个,总面积约 104.6 万公顷,占我省国土面积的 5.2%,其中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已 经占到全省自然保护区总数的 84.3%;全省在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达到 20 个,其中杨凌示范区、宝塔区通过国家环保总局验收。启动 了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建设示范村、点 23 个。 省政府印发了陕西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纲要 ,完善了秦岭生态 环境保护长效机制,提出了未来 25 年秦岭保护的目标;组织编制了 陕西秦岭北麓生态保护规划 ,将对秦岭北麓的产业发展给以全面 规范;加强夏秋两季的秸秆禁烧工作,制定了秸秆综合利用示范点、 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示范点建设标准;启动了土壤现状调查工作。 六、辐射环境 省政府对辐射环境管理工作十分重视,在省环保局增设核安全 与辐射环境监督管理处,加挂陕西省核安全与辐射环境监督管理局 牌子,省级辐射环境监督管理机构得到了明显加强。开展了辐射安 全大检查和放射源普查,加强了对涉源单位的管理和放射源的建档 登记工作,我省现有辐射工作单位 327 家,重点放射源应用单位 40 家,密封放射源 3142 枚,在用放射源 2859 枚,闲置放射源 283 枚。 核发辐射安全许可证46 家。 全省电磁辐射环境质量状况与上年相比没有大的变化,其监测 值在正常辐射环境范围内波动,全省电磁辐射环境质量达标。污染 源辐射环境状况在可控范围内。 措施与行动 1、确立规划,明确责任 2006 年环保工作迎来良好开局。省政府批准实施了陕西省环 境保护“十一五”规划 ,召开了 2006 年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和全省 第八次环境保护大会,明确了“十一五”环境保护工作的总体部署。 省长袁纯清、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张力军、省人大副主任陈再生、 副省长洪峰同志到会并做重要讲话。省政府出台了陕西省人民政 府贯彻的实施意 见 ,省政府领导与各市政府领导签订了年度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和 “十一五”环境保护目标任务书,省环保局代表省政府与五大电力 企业签定了二氧化硫削减任务书。 各地通过建设燃煤电厂脱硫设施,推广固硫剂、调整电厂燃煤、 建设农村沼气工程、关闭重点排放行业产能过剩和严重超标排放企 业,实施水污染防治工程,建设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加大运营监管 等措施,实现了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年度削减目标。 2、突出重点,综合整治 围绕重点地区存在的突出环境问题,加大了区域流域的污染防治 力度。 全面实施渭河流域治理工程。组织编制了渭河流域水污染防治 专项规划,完成了渭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和造纸行业排放标 准2 个地方环境标准。针对造纸企业污染问题,省政府出台了 关于加强渭河流域造纸行业管理的意见 ,关闭了 56 家造纸企业; 在渭河流域开展的排污许可试点,发放排污许可证 256 户;咸阳东 郊污水处理厂、西安市第三污水处理厂建成投运,新增污水处理能 力 25 万吨/日。 在陕北开展了电石铁合金焦炭行业清理整顿和石油污染专项整 治工作。关闭了 171 家违法污染企业、责令 294 家兰炭企业进行停 产整改;清理整顿了石油开采环境污染问题,延安市建设清洁文明 井场 11087 个,榆林市对污染防治设施不全的违法企业进行了重处 重罚。 积极落实陕西省汉江丹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 ,配合省发改 委编制汉丹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实施方案并实施,开展了皂素行 业污染整治,关闭了 30 家违法皂素企业。皂素生产污染防治示范项 目进入生产性中试。 继续开展铜川水泥企业污染治理。重点抓了 210 国道沿线和药王 山周围水泥企业粉尘污染治理工作。通过“关小上大” 、 “拆立改旋” 等措施,铜川市的水泥产量由原来的 400 万吨提高到 1000 万吨,但 粉尘排放量从 13 万吨下降至 6.3 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 2000 余吨,区域大气质量明显改善。 3、确保饮水安全 重点抓了省政府批准的 51 个饮用水源地保护,确保了水质安全。 联合相关部门开展了饮用水源保护区和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专项执法 检查,重点排查向饮用水源保护区内排放废水的各类污染源和建设 项目,取缔一级保护区内的所有污水排放口,清除区内所有垃圾堆 放场、畜禽养殖场,严格控制网箱养殖活动。重点检查了西安黑河、 宝鸡冯家山、渭南沋河、铜川桃曲坡、延安王瑶水库的饮用水源保 护区。编制完成了全省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 ,要求有关单 位尽快制定城市饮用水源保护区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预案。 4、环境监测 榆林、安康、商洛 3 市 8 个空气自动监测站点全部建成,西安 市站新增 2 个空气环境自动站进入试运行。至此,全省 11 个市(区) 全部实现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空气质量自动站点数达到 35 个,全省 主要区域空气环境监控骨干网络基本形成。投资 2 千多万元基本建 成了渭河干流 4 个市界断面和支流 6 个入渭断面水质自动监测站。 各级环境监测机构在圆满完成各项指令性监测任务和数据传输的同 时,配合全省专项治理行动和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开展污 染源监督监测和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监测。应急监测能力进一步提高, 2006 年省、市两级监测站共完成了 30 余次应急监测任务,特别是 我省应急监测网络系统在镇安县“4.30”黄金尾矿库溃坝事故、西 潼高速公路渭南段粗苯泄露事故处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5、环境执法 2006 年,开展了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专项行动、榆 林市电石铁合金焦炭行业清理整顿、陕北石油污染专项整治、非煤 矿山安全大检查和无线通信行业环境保护专项检查等五个专项整治 行动。全省共出动检查人员 6.12 万人次,检查企业 1.95 万家,立 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 581 起,结案 563 起;全省挂牌督办突出环境 问题 108 个,办结 100 个;追究当地政府、工作部门和相关企业责 任人 12 名。有效地推动了一大批突出环境问题的解决,广大群众反 响强烈。 6、污染事件应急处置 2006 年,全省共发生各类环境突发事件 31 起,其中重大、特 大事故 3 起,分别是“4.30”镇安黄金矿尾矿库垮塌事故、米脂金 泰氯碱水污染事故和富县放射源落井事故。在各级党政领导和有关 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各级环保部门沉着应对、科学应对、有序应对, 使污染事件得到有效处置。省环保局、榆林市政府、陕西省投资集 团(有限)公司采用了远程指挥与现场指挥相结合的方式,成功组 织了全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同时,省环保局配合省国防科工 委完成了核事故应急预演工作。 7、环评管理 2006 年,全省各级环保部门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法 ,坚 持“上大关小”促进产业结构调整,颁布了陕西省实施中华人 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办法 ,使规划环评的可操作性得到增强, 也从法规上使建设项目环评得到了进一步规范。积极推动规划环评 开展,对榆神矿区等 14 个规划和区域开展了规划环评。开展了建设 项目环境风险排查和后评估工作,对化工石化类项目和存在有毒有 害、易燃易爆的建设项目进行了全面排查,对神木化工等 25 家有环 境安全隐患的企业实行了挂牌督办。拓展环境工程监理领域,强化 建设项目“三同时”过程监管。严格执法,狠抓典型,对“十五” 期间省级审批的 960 个建设项目开展了全面清理,责成长期违法生 产的企业开展环保竣工验收。全省完成了 4375 个环评文件的审批工 作,其中编制报告书 206 个,编制报告表 4169 个,环评执行率为 99%。 8、环境宣传教育 围绕世界环境日和全省第八次环境保护大会两大主题,组织开 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效果明显的宣传活动。省政府召开了纪念 “六五”世界环境日新闻发布会;省长袁纯清发表了纪念世界环境 日电视讲话。举办了“呼唤绿色”大型文艺演出、陕西省大学生环 保艺术展暨首届西安大学生环境使者评选、 “倡导绿色消费,拒绝白 色污染”环保宣传等 10 多项系列宣传活动。在第八次全省环境保护 大会召开前后,围绕大会主题,从报纸、电视、网络等各个媒体, 集中开展了密度大、覆盖面广、具有震憾力的系列宣传活动,进一 步扩大了环保工作的社会影响,提高了公众环境保护意识。 9、环保投资 随着全省经济的快速发展,环保投资逐年加大。2006 年全省重 点环保工程累计投资超过 55 亿元,创历年新高。省财政新设立了渭 河流域水污染专项资金,新增预算 1 亿元。全年下达各类环保专项 资金 23925.5 万元,同时争取中央环保专项资金 6281 万元并下达到 项目单位,是历年来专项资金下达最多的一年。专项资金的投入有 力推动了渭河流域 56 家造纸企业的关闭、团结水库和咸阳湖的水环 境整治、白河县的“磺水”污染治理、铜川水泥污染治理、燃煤电 厂的脱硫和农村环保小康行动等工作的开展。 10、对外合作 欧盟、联合国工业专家组、德国、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代表来 陕考察,在开展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秦岭生态保护、城市环保基础 设施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合作;国家环保总局斯德哥尔摩公约履约办 公室在西安召开了中国林丹和 POPs(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污染场地 国际研讨会,就我国含 POPs 污染场地管理、处置与修复等问题进 行了研讨,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附:2006 年环保大事记 1 月 1 月 9 日13 日,省政府组织对 2005 年度以及“十五”省市 政府环境保护目标任务书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考评。 1 月 17 日,省环保局到富平县慰问 68094 部队官兵,并为部 队官兵做了题为“环境保护与国家环境安全”的报告。 1 月 24 日,省局召开 2005 年第四次新闻发布会,通报 2005 年环境质量状况、 “十五”环保计划执行情况和环境安全大检查结果。 2 月 2 月 4 日,榆林金泰氯碱化工有限公司三个深沉池发生垮塌, 2000 余吨碱性废水排入无定河,造成污染事故。 2 月 16 日,省环保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向新闻单位通报金泰 氯碱化工有限公司污染无定河及我局处理意见。 2 月 17 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中国环境绩效评估 工作组对我省环保工作进行调研。 2 月 23 日,全省环境保护暨渭河污染治理工作会议在东方大 酒店召开。省人大陈再生副主任、省政府洪峰副省长出席会议并讲 话。 2 月 25 日,省环保局、省妇联联合召开“绿色家庭”资源节 约行动启动新闻发布会。 3 月 3 月 2 日,省发改委组织对我省“十一五”环保规划进行评 审。 3 月 11 日,由省妇联、省环保局、省“妈妈环保”志愿者协 会共同举办的“建设 21 世纪绿色家园-百万家庭义务植树绿染三秦” 活动在西安市农业技术开发区草滩生态园举行。 3 月 17 日,袁纯清省长、洪峰副省长就渭河西安段治理工作 进行调研。 3 月 25 日,我局和省妇联共同举办的 “倡导绿色消费,拒 绝白色污染”系列活动正式启动。省人大副主任陈再生、省政协副 主席张生朝出席。 4 月 4 月 4 日,中国东西部环保产业发展高层论坛会在延炼大厦 举行。 4 月 17 日,全国第六次环境保护大会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原 陕西省省长陈德铭在陕西分会场参加会议,洪峰副省长、何发理局 长在北京主会场参加会议。 4 月 17 日,省人大环资委、省环保局联合举办陕西省汉江 丹江流域污染防治条例培训班,省人大副主任陈再生出席并讲话。 4 月 18 日,省环保局首次举行行政处罚听证会,就联通陕西 分公司不服行政处罚决定进行听证。 4 月 26 日,省环保局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第一季度环境质 量状况;公布 2006 年重点清洁生产企业名单和限期治理企业名单; 开展创建环境友好企业诚信联盟活动。 4 月 27 日,省环保局成立核安全与辐射环境监督管理处(省 核安全与辐射监督管理局) ,开发监督处更名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处。 4 月 30 日,商洛市镇安县黄金矿业公司尾矿库发生垮坝,造 成 17 人失踪,5 人受伤的特大事故。 5 月 5 月 1 日12 日,商洛市镇安县黄金矿业公司尾矿库发生溃 坝事故,原省长陈德铭、赵正永常务副省长、洪峰副省长、吴登昌 副省长、李堂堂副省长等领导先后到现场指挥应急处置,省环保局 领导在现场指挥氰化物污染防控工作,成功控制在 5 公里以内,保 证了下游未受污染。 5 月 8 日9 日,国家南水北调办副主任李铁军一行在汉中、 安康考察南水北调中线水源保护工作。 5 月 18 日,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盛华仁一行来陕视察,检查了 渭河治理工作,省上领导陈德铭、崔林涛、陈再生等陪同。 5 月 20 日,咸阳市首个城市污水处理厂东郊污水处理厂举行 投运仪式,省上领导崔林涛、洪峰、张生朝出席。 5 月 296 月 2 日,全国环保产业协会会长、原国家环保总 局副局长王心芳来我省进行工作调研。 6 月 6 月 2 日,全国人大环资委副主任徐永清率检查组来我省检 查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 、 大气污染防治法执行情况。 6 月 2 日,省环保局、榆林市政府联合在榆林市举办“呼唤 绿色”大型电视文艺晚会,省人大副主任刘遵义、省政协副主席石 学友出席。 6 月 5 日,省政府召开纪念六五世界环境日新闻发布会,省 人大副主任刘遵义,省政协副主席石学友出席;洪峰副省长做了重 要讲话,何发理局长通报了 2005 年全省环境质量状况,会议表彰了 绿色单位。 6 月 5 日,袁纯清省长发表纪念“六五”世界环境日电视讲 话。 6 月 12 日14 日,全国人大环保法执法检查组在陕南检查工 作。 6 月 19 日22 日,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率国家环保总局局长 周生贤、国家发改委、国家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等领导来陕视察, 期间考察了汉丹江水质状况。周生贤局长专程到省环保科技大楼工 地视察。省上领导原省委书记李建国、袁纯清省长、洪峰副省长陪 同考察。 6 月 19 日,省环保局、发改委等七部门联合印发了陕西省 2006 年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工作方案 。 6 月 26 日,省政府召开第十三次常务会议,听取了省环保局 贯彻落实全国第六次环境保护大会精神的汇报,研究了贯彻意见。 6 月 29 日,全省环保系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唱响诚信 环保”主题演讲电视大赛在雍村饭店举行。 7 月 7 月 11 日,省环保局和国家清洁生产中心联合举办清洁生产 审核师培训班。 7 月 17 日19 日,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在榆林市举办 “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专题研 讨会。 7 月 18 日19 日,全省饮用水源保护及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 编制工作会议在西安召开。 7 月 20 日,省政府召开陕南突破发展工作座谈会,袁纯清省 长就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做了重要讲话。 7 月 28 日,首届大学生走进秦岭环保夏令营活动在新城广场 举行出发仪式。 8 月 8 月 2 日,洪峰副省长主持召开渭河水污染治理专题会议, 专题研究渭河近期治理工作。 8 月 9 日,洪峰副省长代表省政府与国家环保总局签订污染 物总量削减目标责任书。 8 月 6 日12 日,全国人大代表在咸阳、铜川进行环保专题 调研。 8 月 14 日,省政府召开第 21 次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 了秦岭生态保护纲要 。 8 月 30 日,省环保局组织举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动 渭河流域效益化环境综合治理”专题报告会。 8 月 31 日,省环保局组织召开秦岭生态保护纲要评审会。 9 月 9 月 4 日6 日,国家环保总局调研组来陕对我局党风廉政建 设和反腐败工作进行调研。 9 月 11 日,省政府第 24 次常务会原则通过陕西省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办法 。并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 议。 9 月 12 日15 日,省环保局会同省委组织部、省国资委联合 组织举办首期全省国有大中型企业厂长经理环保知识培训班。 9 月 15 日17 日,国家信访局、国家环保总局来陕督办吴邦 国委员长批示,检查落实礼泉水库污染事件。 9 月 26 日28 日,省环保局举办全省环境监测系统技术大比 武活动。 9 月 27 日,省环保局召开全省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 康环保专项行动情况通报电视电话会议。 9 月 24 日28 日,省人大常委会第 27 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 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办法 (草案) 。 9 月 29 日,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