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方案_第1页
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方案_第2页
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方案_第3页
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方案_第4页
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附件: 2010 年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方案 (幼儿、成年人、老年人部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 全民健身条例和国民体 质监测工作规定,决定于 2010 年开展第三次全国国民体质监 测工作。为确保本次监测工作的顺利实施,并达到预期目的,特 制定本方案。 一、目的 充实并完善我省国民体质监测系统和数据库,了解我省国 民体质现状和变化规律,为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为全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二、组织领导 (一)“江苏 省国民体 质监测工作领导小组” 领导和协调本次 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办公室设在省体育局群体处。 (见表 1-1、表 1-2)。 (二)省教育厅负责组织实施儿童青少年(学生)体质监测工 作(方案另定)。 (三)各市和承担国民体质监测任务县(市、区)应建立领导 机构,负责组织实施本地区国民体质监测工作。 2 表 1-1 2010 年江苏省国民体质监测工作领导小组名单 组 长: 高 林 省体育局纪检组长 刘 立 省体育局群体处处长 王国强 省教育厅体卫艺处处长 副组长: 吴红辉 省卫生厅疾控处处长 姚志化 省教育厅体卫艺处副调研员 郦雅芳 省科技厅社会发展处副处长 成 坚 省民委民族处处长 朱龙英 省民政厅社会处副处长 倪国强 省财政厅科教文处副处长 张 毅 省农民体育协会副秘书长 顾 华 省卫生厅疾控处副调研员 孙建祥 省统计局社会处处长 成 员: 朱和顺 省总工会宣传教育部部长 表 1-2 2010 年国民体质监测工作联络员名单 石文虎 省体育局群体处主任科员 李海宁 省教育厅体卫艺处主任科员 丛兴忠 省科技厅社会发展处主任科员 吴普民 省民委民族处副调研员 王振宏 省民政厅社会处主任科员 3 张国栋 省财政厅科教文处主任科员 钱 洁 省农民体育协会科长 顾 华 省卫生厅疾控处副调研员 周琲娟 省统计局社会处副处长 陈 战 省总工会宣传教育部科长 三、监测网络与任务 沿用 2005 年国民体质监测工作中建立的监测网络开展本 次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原则上不改变各地原有的监测网点,若 个别原乡村抽样点现变为城镇,则受试对象依然视为农民,如 有变化须上报省体育局批准方可执行。 (一)省国民体质监测中心的任务 1、拟制本省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方案; 2、培训本省国民体质监测工作人员; 3、发放监测器材、卡片、手册和软件; 4、指导、监督、检查本省国民体质监测工作; 5、编印监测工作简报,宣传、指导开展监测工作; 6、收集、整理、保存监测工作音像资料; 7、验收、汇总本省国民体质监测数据,并连同数据登录书 报送国家国民体质监测中心; 8、研究分析本省国民体质监测数据,向省体育行政部门 报送监测结果; 9、完善和管理本省国民体质监测数据库及相关资料档案。 (二)市国民体质监测中心的任务 4 1、拟制本市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方案; 2、培训本市国民体质监测工作人员,组建监测队,开展监 测工作; 3、宣传监测工作,收集、整理、保存监测工作音像资料; 4、检查、验收、汇总监测队送交的数据登录书,完成数据录 入并将数据登录书报送省国民体质监测中心; (四)监测站必须具备的条件: 1、至少拥有 15 名以上培训合格的检测员(至少 3 名女性); 2、配备国家体育总局指定的体质监测器材; 3、必须有医务保障,确保发生意外伤害事故时能够及时进 行处理。 四、监测对象与抽样 (一)监测对象 本次国民体质监测对象为 3 至 69 周岁的江苏居民,分为幼 儿(36 岁)、儿童青少年(学生)(719 岁)、成年人(2059 岁) 和老年人(6069 岁)四个年龄段。 (二)类别与样本量 1、幼儿分为城镇幼儿、农村幼儿两种人群,按性别分为四 类样本。以每岁为一组,四类样本共计 16 个年龄组。每个市每 一年龄组抽取有效样本不少于 35 人,总样本量为 560 人以上。 城镇幼儿是指拥有非农业户口,本人生活在城市的幼儿; 农村幼儿是指拥有农业户口,本人生活在农村的幼儿。 2、成年人分为农民、城镇体力劳动者和城镇非体力劳动者 5 三种人群,按性别分为六类样本。以每 5 岁为一个年龄组 (2024 岁、2529 岁、3034 岁、3539 岁、4044 岁、 4549 岁、5054 岁、5559 岁),六类样本共计 48 个年龄组。 每个市每一年龄组抽取有效样本不少于 35 人,总样本量为 1680 人以上。 农民是指拥有农业户口、从事农业工作的人员; 城镇体力劳动者是指拥有非农业户口,从事体力工作的人 员; 城镇非体力劳动者是拥有非农业户口,从事脑力工作的人 员。 3、老年人分为城镇老年人、农村老年人两种人群,按性别 分为四类样本。以每 5 岁为一个年龄组(6064 岁、6569 岁), 四类样本共计 8 个年龄组。每个市每一年龄组抽取有效样本不 少于 35 人,总样本量为 280 人以上。 城镇老年人是指拥有非农业户口,本人生活在城镇的老年 人; 农村老年人是指拥有农业户口,本人生活在农村的老年人。 每个市幼儿、成年人和老年人总样本量不少于 2520 人, 全省共计 32760 人以上。 (三)抽样原则和要求 本次监测采取随机整群分层抽样的原则抽取监测对象。 1、省国民体质监测中心根据整群分层随机抽样的原则,从 6 13 个市确定监测样本。每个市严格按照规定的样本量在 4 个监 测站进行抽样,市区 2 个监测站分别测试城镇幼儿、城镇体力 劳动者、城镇非体力劳动者、城镇老年人。县(市)2 个监测站分 别测试农村幼儿、农民、农村老年人。 (上述监测站的设置和分布 须与 2005 年国民体质监测网络一致) 2、城镇体力劳动者、城镇非体力劳动者的样本的抽取要尽 量注意行业的分布。 3、各监测点的选定既要符合抽样要求,也要符合实际。城 镇幼儿样本的监测点设在幼儿园,城镇成年人样本的监测点设 在基层单位,城镇老年人样本的监测点设在基层单位或社区。 农村人群监测点应设在行政村。 4、每类人群每个年龄段监测样本应平均分配在各监测点中, 各监测点中的全部人员均为抽样对象,样本从中随机抽取。 五、监测内容 监测内容包括体质检测和问卷调查两部分。 (一) 幼儿问卷内容 1、幼儿本人情况 (1)出生时体重 (2)出生时身长 (3)出生时胎龄 (4)出生后四个月内喂养方式 (5)是否食用以下食品:油炸食品(炸鱼,炸薯片等),甜食 (糖果,巧克力),方便面(干脆面),碳酸饮料(可乐,汽水等), 洋快餐,膨化食品 7 (6)平均每周有几天会吃到以上食品 (7)是否参加体育类、文艺类特长班 (8)在家的主要看护人 (9)通常每天睡眠(包括午睡)多长时间 (10)上幼儿园情况 (11)在幼儿园身体活动(包括游戏、玩耍、上体育课)情况 (12)在幼儿园静态活动(如上文化课、看动画片、绘画等) 情况 2.幼儿父母情况 (1)父、母亲出生日期 (2)父、母亲身高 (3)父、母亲体重 (4)父、母亲受教育程度 (5)父、母亲职业类型 (6)近半年内,父母是否平均每周参加 1 次以上(含 1 次)的 体育锻炼 (二)成年人问卷内容 1、受教育程度 2、您的职业类型 3、您工作单位的性质 4、您主要的工作场所 5、近 1 年来,您参加本单位(村、镇)组织的运动会或单项 比赛的次数 8 6、您所在单位(村)是否有体育锻炼补贴 7、您所在工作场所是否有公共体育活动场地、设施(包括 健身路径等) 8、您的居住地点离工作场所的距离有多远 9、您的居住场所是否有体育活动场地、设施(包括健身路 径等) 10、您通常每周吃早餐的情况 11、通常情况下,每周外出就餐包括到亲朋好友家聚会等 (超出平时饮食量)天数 12、您是否食用以下食品:油炸食品(炸鱼,炸薯片等),甜 食(糖果,巧克力),方便面(干脆面),碳酸饮料(可乐,汽水等), 洋快餐,膨化食品 13、您平均每周有几天会吃到以上食品 14、您通常每天睡眠(包括午睡)多少时间 15、您经常熬夜吗 16、您是否感觉到有压力吗 17、您认为自身的体质状况如何 18、是否患有下述疾病(经医院确诊) 19、是否“2005 年国民体 质监测” 的受试 者 20、通常情况下,您使用的交通方式和时间 21、通常情况下,您工作时的状态 22、通常情况下,您在闲暇时间的体力活动情况 9 (三) 各类人群检测指标(见表 1-3) 表 1-3 检测指标 测试指标 幼儿组 (3-6 岁) 成年人(20- 39 岁) 成年人(40- 59 岁) 老年人(60- 69 岁) 身高 坐高 体重 胸围 腰围 臀围 上臂部皮褶厚度 腹部皮褶厚度 身 体 形 态 肩胛部皮褶厚度 脉搏(心率) 收缩压 舒张压 肺活量 身 体 机 能 台阶试验 立定跳远 网球掷远 坐位体前屈 10 米折返跑 走平衡木 双脚连续跳 握力 背力 纵跳 俯卧撑 一分钟仰卧起坐 闭眼单脚站立 身 体 素 质 选择反应时 注:表示该年龄组测试此项目 六、监测经费 (一)省体育局已将本次国民体质监测工作经费列入 2010 年度部门预算; 10 (二)各市和承担国民体质监测任务的县(区、市)应将本地 区国民体质监测工作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七、监测器材 本次监测工作使用由国家体育总局指定的体质监测器材。 八、工作步骤 (一)准备阶段(2009 年 1 月2010 年 3 月) 1、制定工作方案 (1)2010 年 1 月底前, 省体育局会同有关部门下发2010 年 江苏省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方案; (2)2010 年 2 月底前,各市制定并向省体育局报送本市国 民体质监测工作方案(包括组织领导、监测网络、监测队队数及 人数、培训时间、监测时间、器材配备计划及到位时间、工作流 程、经费落实情况等详细内容)。 2、培训人员 (1)2010 年 2 月,省体育局举办全省国民体质监测人员培 训班; (2)2010 年 3 月底前,各市完成本市监测工作人员的培训。 3、落实器材 2010 年 3 月底前,3 月底前,各市将监测器材全部到位。 4、制作、发放数据登录书、手册及软件 2010 年 3 月底前,将数据登录书、工作手册及软件发放到 各市。 (二)测试阶段(2010 年 4 月8 月) 11 1、各市可根据本地区的气候等情况,在此期间内自行确定 测试时间,测试自开始之日起,须 2 个月内完成本市所承担的 监测任务; 2、省体育局根据各市的测试时间,组织人员到测试现场进 行检查、指导。 (三)数据处理阶段(2010 年 9 月2010 年 12 月) 1、2010 年 8 月底前,各市将汇总的数据登录书报送省国民 体质监测中心; 2、2010 年 9 月底前,省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完成全省监测数 据的检查验收和统计,并将数据库报送国家体育总局。 (四)总结阶段(2010 年 10 月2011 年 5 月) 1、2010 年 10 月底前,各市向省国民体质监测中心报送监 测工作总结; 2、2010 年 10 月12 月,省国民体质监测中心组织撰写、 出版江苏省第三次国民体质监测报告; 3、2011 年 6 月,省体育局会同有关部门召开总结表彰暨监 测结果新闻发布会; 4、2010 年 10 月2011 年 10 月,国家国民体质监测中心 组织撰写、出版第三次国民体质研究报告; 九、工作要求 各级体育行政部门要与有关部门协调配合,共同组织和开 展好本次国民体质监测工作: (一)高度重视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加强领导,认真制定工 12 作方案,周密组织实施,按时保质保量完成监测任务; (二)加强宣传,扩大监测工作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