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语文预测试_第1页
2010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语文预测试_第2页
2010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语文预测试_第3页
2010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语文预测试_第4页
2010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语文预测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0 年宁波市语文学科中考模拟试题 考生须知: 1全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试题卷共 6 页,有四个大题,23 个小题。满分为 120 分, 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 2答题必须使用蓝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书写,答案必须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卷各题 目规定区域内作答,做在试题卷或超出规定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3. 请将学校、班级、姓名、学号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卷的规定位置上。 一、书写(4 分) 本题根据全卷书写情况评分。请你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正确、工整。 二、积累运用(26 分) 1阅读下面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分)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说起春天的西湖,可谓一景胜一景,总让你目 不 xi 接。湖边一桥直入湖中的孤山,这就是闻名 xi 迩的西冷桥。行走 于西冷桥上,自然想起那白玉无 xi 苏小小,西冷桥畔情悠悠。 2在下列句中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分) 脚步也忽高忽低,好似生活的节奏起伏跌宕,心领神会之下,也便 自得起来!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可就是这样一座“质量不错”的大桥,在没有经历暴雨、泥石流等恶劣自然灾害的侵害 下,顷刻间,就“轰然坍塌” ,确实让公众 。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 。 A怡然 俨然 惘然 黯然 B佁然 怡然 豁然 愕然 C怡然 佁然 愕然 惘然 D佁然 肃然 惘然 黯然 3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分) A为了纪念建党九十周年,全国上下掀起了高唱红歌的热潮。 B今年以来,全国公安机关进一步开展严打危害食品安全犯罪。 C童话皇帝的新装的作者是闻名世界的丹麦作家安徒生的作品。 D为了避免道路交通不拥堵,各地纷纷出台交通管理新措施。 4.下列各项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分) A 小石潭记柳河东集柳宗元唐代文学家 B 藤野先生朝花夕拾鲁迅现代文学家 C 敬业与乐业饮冰室合集梁启超近代学者 D 我的叔叔于勒羊脂球雨果法国作家 5古诗文填空。 (7 分) 几处早莺争暧树,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 沉舟侧畔千帆过, 。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 。 (诗经 ) 予独爱莲之 , ,中通外直 (周敦颐爱莲说 ) 论语十则中的“已所不欲, ”是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 6名著阅读(分) 他假意道:“你这厮诈死,洒家再打!”只见面皮渐渐的变了。他寻思道:“俺只指 望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 ” 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尸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 了。 这段文字节选自长篇古典小说 ,文中的“他”是 。 这段文字写出了人物 、 的性格特点。 7综合性活动:走进龙年(6 分,第题各 1 分,第题各 2 分) 中国古代的神话与传说中,龙是一种神异动物,具有九种动物合而为一之九不像之形 象,是原始社会形成的一种图腾崇拜的标志。传说龙能显能隐,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 分登天,秋分潜渊,呼风唤雨,无所不能。封建时代龙是帝王的象征。 关于龙的故事和传说很多,有的变成了成语,例如:画龙点睛。请你再写出一个这样的 成语: 2012 年江北区语文学科中考模拟试题 第 3 页 共 6 页 右边是一幅“龙”字书法作品,请指出其使用的书法字体: 在我国民间,每到节假日常常会举行一些跟龙相关的活动, 请你举出两个例子: 、 。 宁波五龙潭风景区一亭子上有一幅对联,上联是:四面青山展画卷,下联已模糊,只能 识别其中有一个“诗”字。据景区工作人员说,原来下联中还巧妙地嵌入了“五” “龙” “潭”三个字,与上联对得很工整。请你试着把原联补写出来:四面青山展画卷 三、阅读理解(40 分) (一)不南飞的大雁(12 分) 林清玄 在加拿大温哥华,朋友带我到海边的公园看大雁。 大雁的身躯巨大出乎我的意料,大约有白鹅的四倍。那么多身体庞大的雁聚在一起, 场面令我十分震慑。 朋友买了一些饼干、薯片、杂食,准备在草地上喂食大雁,大雁立刻站起来,围绕 在我们身边。那些大雁似有灵性,鸦鸦叫着向我们乞食。 朋友一面把饼干丢到空中,一面说:“从前到夏天快结束时,大雁就准备南飞了,它 们会在南方避寒,一直到隔年的春天才飞回来,不过,这里的大雁早就不南飞了。 ”为什么大 雁不再南飞呢? 朋友告诉我说,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在这海边喂食大雁,起先,只有两三 只大雁,到现在有数百只大雁了,数目还在增加中。冬天的时候,它们躲在建筑物里避寒, 有人喂食,就飞出来吃,冬天也就那样过了。 朋友感叹地说:“总有一天,全温哥华的大雁都不会再南飞了,候鸟变成留鸟,再过 几代,大雁的子孙会失去长途飞翔的能力,然后再过几代,子孙们甚至完全不知道有南飞 这一回事了。 ” 我抓了一把薯片丢到空中,大雁咻咻地过来抢食。我心里百感交集,我们这样喂食 大雁,到底是对的,还是错的?如果为了一时的娱乐,而使雁无法飞行、不再南飞,实在 是令人不安的。 已经移民到加拿大十七年的朋友说,自己的处境与大雁很相像,真怕子孙完全不知 道有南飞这一回事,因此常常带孩子来喂大雁,让他们了解,温哥华虽好,终非我们的故 乡。 “你的孩子呢?” “现在都在高雄的佛光山参加夏令营呢!”朋友开怀地笑着。 我们把东西喂完了,往回走的时候,大雁还一路紧紧跟随,一直走到汽车旁边,大 雁才依依不舍地离去。 8通读全文,说说温哥华公园的大雁不南飞的原因。 (分) 9请联系文中第段中加点的描写大雁的关键词语,说说这是一群怎样的大雁。 ( 分) 10已经移民到加拿大的朋友为什么说自己的处境跟大雁很相像?(2 分) 11对这篇文章主题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分) A.人们不应该为了娱乐去溺爱动物,使它们失去天性。 B.人们要保护动物,不要把它们当宠物。 C.异国他乡虽好,终非自己的故乡。 D.人不能因为生活安逸而找不到回家的路,叶落总要归根的。 12文中第段画线处写道“我心里百感交集” ,请你揣摩“我”当时的心情,并以“我” 的口吻对大雁说几句话。 (不少于 80 字) (3 分) (二)孔子的洒脱(12 分) 周国平 2012 年江北区语文学科中考模拟试题 第 5 页 共 6 页 我喜欢读闲书,即使是正经书,也不妨当闲书读。譬如说论语,林语堂把它当 作孔子的闲谈读,读出了许多幽默,这种读法就很对我的胃口。近来我也闲翻这部圣人之 言,发现孔子乃是一个相当洒脱的人。 在我的印象中,儒家文化一重事功,二重人伦,是一种很入世的文化。然而,作为 儒家始祖的孔子,其实对于功利的态度颇为淡泊,对于伦理的态度又颇为灵活。这两个方 面,可以用两句话来代表,便是 “君子不器”和“ 君子不仁”。 孔子是一个读书人。一般读书人寒窗苦读,心中都悬着一个目标,就是有朝一日成 器,即成为某方面的专门家,好在社会上混一个稳定的职业。说一个人不成器,就等于是 说他没出息,这是很忌讳的。孔子却坦然地说,一个真正的人本来就是不成器的。也确实 有人讥他博学而无所专长,他听了自嘲地说:“那么我就以赶马车为专长吧。” 其实,孔子对于读书有他自己的看法。他主张读书要从兴趣出发,不赞成为求知而 求知的纯学术态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他还主张读书是为了完善自 己,鄙夷那种沽名钓誉的庸俗文人(“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他一再强调,一个人 重要的是要有真才实学,而无须在乎外在的名声和遭遇,类似于“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这样的话,论语中至少重复了四次。 “君子不器” 这句话不仅说出了孔子的治学观,也说出了他的人生观。有一回,孔子和 他的四个学生聊天,让他们谈谈自己的志向。其中三人分别表示想做军事家、经济家和外 交家,唯有曾点说,他的理想是暮春三月,轻装出发,约了若干大小朋友,到河里游泳, 在林下乘凉,一路唱歌回来。孔子听罢,喟然叹曰:“我和曾点想的一样。” 圣人的这一叹, 活泼泼地叹出了他的未染的性灵,使得两千年后一位最重性灵的文论家大受感动,竟改名 “圣叹”,以志纪念。人生在世,何必非要成个什么器、做个什么家呢,只要活得悠闲自在, 岂非胜似一切? 孔子实在是一个非常通情达理的人,他有常识,知分寸,丝毫没有偏执狂妄。“信” 是 他亲自规定的“仁”的内涵之一,然而他明明说:“言必信,行必果”,乃是僵化小人的行径 (“硁硁然小人哉 ”)。其要害是那两个“ 必”字,毫无变通的余地,把这位老先生惹火了。他还 反对遇事过分谨慎。我们常说“ 三思而后行” ,这句话也出自 论语,只是孔子并不赞成, 他说再思就可以了。 也许孔子还有不洒脱的地方,我举的只是一面。有这一面毕竟是令人高兴的。研究 孔子,如果能顾及他的 ,对他的哲学或许也会有些新的认识吧。 13通读全文,说说孔子的洒脱表现在哪里?(用原文回答) (2 分) 14孔子有着怎样的治学观和人生观?请你用简洁的语言说一说。 (分) 15文中第段画线写道“信是他亲自规定的仁的内涵之一,然而他明明说: 言必信,行必果 ,乃是僵化小人的行径(硁硁然小人哉) 。 ”结合文意,你认为此话矛 盾吗?为什么?(2 分) 16文中第段画线处漏了两个字,有人以为是“真人” ,有人以为是“全人” ,有人以为 是“圣人”你的观点呢?并说说理由。 (4 分) (三) (分)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 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 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 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 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諌,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 者。 2012 年江北区语文学科中考模拟试题 第 7 页 共 6 页 (邹忌讽齐王纳谏 ) 17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文言语词:(4 分)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今齐地方千里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时时而间进 18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2 分)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19从文中可看出威王是一个怎样的人?(2 分) (四) (8 分) 冯孝子履祥,字君德,自幼警悟 。好读书,补诸生 。嘉靖丙辰(1556 年) 四月,倭 贼犯县,孝子随父出奔。贼逼,断父左手,且裂其背。孝子以身蔽之,诉曰:“无害吾父, 宁杀我。 ”贼竞刃之死。其妻袁氏道于灵山,时孕已弥月,夜梦神告曰:“ 尔夫为父死,不可 使无后,吾当与尔一子,产时毋恐。 ”次日果生男,复值倭寇将入,马皆止,策之亦不前,贼 不越境而回。人谓灵山神庇之,盖孝感所致云。 (选自四明助谈 ) 【注解】 警悟:机警聪明。诸生:国学及州县学在学学生 20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4 分) 好读书 其妻袁氏道于灵山 尔夫为父死 策之亦不前 21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2 分) 无害吾父,宁杀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