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忽视的儿童心理疾病_第1页
被忽视的儿童心理疾病_第2页
被忽视的儿童心理疾病_第3页
被忽视的儿童心理疾病_第4页
被忽视的儿童心理疾病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被忽视的儿童心理疾病 六月,美好的儿童季。在大多数 人心目中,往往都把儿童和花朵两个词 划上了等号。可殊不知,时下越来越多 的青少年儿童受到焦虑、抑郁、任性、 孤僻等心理问题的困扰。不久前,在国 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 权威机构发布了一组数据:包括自 症在内的各种儿童精神类疾病的发病率 约 15%20%,我国 17 岁以下儿童青 少年中,约 3000 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 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其中包括情绪问 题、行为问题、应对方式问题和主观幸 福感缺失等,严重者还会产生心理疾病。 而根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 2020 年 以前,全球儿童心理障碍还会增长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50%,将成为致病、致残、致死的主要 原因之一。 中国论文网 /6/view-13043278.htm 面对诸多心理问题困扰,成年人 学会了自我调节。但对于孩子,单凭一 两句“开心一点,别生气 ”“你很棒了, 下次再努力”“去玩会儿,散散心”之类 的话,或许并不能凑效。甚至,很可能 会让本该阳光的童年消逝,花朵变成了 恶魔。而天真快乐的童年如果蒙上阴影, 不仅是孩子的不幸,更会给家庭带来痛 苦。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曾发表一 份报告,全球每年有约 20%的年轻人遇 到心理健康问题,从儿童向成人转变时 期患心理疾病的风险更高。那么,如何 来判断孩子是否受到心理问题困扰?家 里有个有心病的“ 非常小孩 ”该怎么办? 本期“头条”就让我们一起来关注被忽视 的儿童心理困扰。 被忽视的儿童心理 病 说起精神心理疾病,很多人不以 为然。有调研数据显示,精神疾病和自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杀在我国疾病总负担排名已居首位,约 占疾病总负担的 20%,超过了心脑血管、 呼吸系统及恶性肿瘤等疾病。同时,有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人群精神疾病总患 病率已达 15%左右,估算大约有 1600 万名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受到情绪障碍 和行为问题困扰的 17 岁以下儿童青少 年约 3000 万人。 其实,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会遇到 各种各样的情绪问题,以至于越来越多 的儿童青少年受到精神疾病或精神障碍 的困扰,比如:学习压力过大,无所适 从;遇到挫折时感觉人生灰暗;愤怒时 无法排解,做出不合理的举动更不 用说,当孩子面临抑郁症、躁郁症、自 闭症等精神上的问题时,表现出的无助。 如果在儿童青少年时期,处理情绪的能 力没有得到锻炼,那么,在“没有容易 二字”的成人世界,或许就有可能出现 无法承受的情况。 8 岁的小辉自小就是“人来疯” , 总有同学家长向小辉的妈妈许女士投诉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小辉打人。可许女士奉行“小孩不动, 长大没用”的信条,没怎么在意。现在 小辉上小学三年级,上课坐不住,听课 心不在焉,老师布置的作业记不全,做 作业时老打岔,不是喝水就是玩耍。许 女士连续为他换了两个学校,却仍无改 变。许女士甚至请假每天在教室照看, 但孩子还是“ 坐不住” 。老师怀疑孩子有 心理问题,建议带小辉去医院看看。 经精神卫生专家诊断,小辉是比 较典型的多动症患者。多动症主要表现 为活动过度,注意力不集中,冲动,常 与同学发生冲突,打闹伤害其他人。儿 童多动的原因大致有三种:一是家庭压 力太大,二是轻微的脑部受损,三是天 生就属于活动型的孩子。 “此类孩子往往 很难安静下来,注意力非常不集中,一 点风吹草动就能吸引他们的目光。因为 注意力不集中,成绩一般不理想。智力 方面的问题不突出,但孩子的操作智商 往往明显低于言语智商,也就是所谓的 眼高手低,有些孩子还会伴有打人、偷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窃等行为问题。 ”专家建议许女士,通过 药物控制孩子病情,并辅以一定的心理 治疗。 您的孩子心理健康吗 “心理健康,是儿童青少年全面 素质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刊医学 顾问、北京安定医院副院长、精神心理 疾病专家王刚介绍,在一个人的成长过 程中,健康的心理应该是认知合理、情 绪稳定、行为适当、人际和谐、适应变 化的一种完好状态。但当前,不少儿童 和青少年却面临着诸多心理行为问题, 比如情绪问题、行为问题、应对方式问 题和主观幸福感缺失等,严重者还会产 生多动症等心理障碍和疾病。 “青少年心 理状态不稳定,认知结构不完备性,生 理成熟与心理发展不同步,对社会和家 庭叛逆及依赖的冲突、成就感与挫折感 的交替等,都会使得他们的焦虑情绪较 重。同时,由于儿童青少年自我意识脆 弱,生活阅历较浅,抗挫折能力较低, 因而更易产生心理行为问题。 ” 事实上,小学和学龄前孩子正处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在心理成长发展和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 他们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可塑性大, 所以一定要重视其心理问题。那么,如 何判断儿童的心理是否健康?下面,就 来介绍一些儿童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1.多动儿童的心理行为可以表现 在儿童的行为上,有些儿童出现“多动 症”。主要表现为好动、注意力不集中、 情绪波动大、自我控制能力差、学习受 到严重影响等几个方面。好动的具体表 现:喜欢跑动,或爬上爬下,摇椅子转 身,离位走动,叫喊或讲话,引逗旁人, 小动作不停,如咬铅笔、咬指甲、咬衣 角等。注意力不集中方面的具体表现: 上课时不能专心听讲,注意力涣散,在 课堂上东张西望,心不在焉或凝神发呆。 自控情绪能力差方面的具体表现:幼稚 任性,克制力差,易激怒或冲动。 2.焦虑指突如其来的没有明显身 体原因的恐惧状态,具体表现为缺乏自 信、过于敏感、食欲低落、无端哭闹。 这类儿童对陌生环境反应敏感,担心害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7 怕,甚至恐惶不安,哭闹不停,常常担 心被别人嘲笑,对尚未发生的情况产生 过分的关注,并伴有无根据的烦恼,对 日常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也显得过分焦 虑。 3.恐怖和失眠恐怖表现在对某些 事物或情景产生惧怕和逃离的心情,如 怕打雷闪电,极度紧张,抱头乱窜。儿 童对于一些没有危险或基本没有危险的 东西也感到害怕,而且这种害怕十分突 出,出现回避、退缩行为。失眠的孩子 入睡困难,睡中不时惊醒,大声哭闹, 甚至梦游四方,但白天回忆不起来,只 觉得精力不足,情绪不稳。 4.攻击性这类孩子整日东奔西跑, 经常搞恶作剧,喜欢讽刺挖苦别人。对 美好的物品毫不爱惜,摔打成为癖好, 表现出攻击性。或对身边亲近之人处在 痛苦或困难环境而无动于衷,甚至落井 下石。 5.恶劣的人际关系儿童的 人际关系主要是指他们与父母、教师以 及同伴之间的关系。心理不健康的儿童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8 一般没有融洽的人际关系,往往由于个 人心理不健康等原因与人产生交流障碍。 不能与人合作,对人漠不关心,缺乏同 情心,有猜疑、嫉妒、退缩现象,不能 置身于集体,与他人格格不入。 帮孩 子找回“阳光生活 ” 其实,我们大多数人在小时候都 会被教育,要活泼开朗、热情大方,尽 量不要表现出消极情绪,要有个好脾气。 因而很多孩子在遇到负面情绪或心理问 题困扰时就学会了隐藏,哪怕在学校遇 到不开心的事,回来也不会告诉父母。 而当孩子发泄情绪时,家长总是把孩子 发出的所有负面信号当成任性,因而产 生了一个习惯性的做法,就是要尽快堵 上孩子情绪的出口,缩短面对情绪的过 程。 实际上,这说明了家长对儿童青 少年精神障碍及心理问题的认知还是普 遍不足。在孩子遇到心理问题时,很多 家长都不明白为什么,他明明看上去很 正常啊;在孩子做出极端行为时,家长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9 也感受不到任何征兆,认为从小到大, 孩子闹脾气,就是调皮不懂事;孩子多 愁善感,就是矫情;孩子不愿意交流, 就只是内向。这种不去追究原因的一概 定性,让孩子的真实情绪离家长越来越 远了。 那么,作为家长该怎样帮助孩子 排除心理问题的困扰,找回“阳光生活” ? “孩子心理问题的初期症状并不明显, 家长通常不会给以足够的重视。 ”专家表 示,首先应该学会如何早期发现儿童心 理障碍。 “由于受生长发育过程的影响, 儿童青少年心理未完全成熟,言语发育 也未完善,因此其心理障碍的表现不像 成人那样典型,明确诊断就相对比较困 难。如何早期发现儿童青少年的心理障 碍?这要建立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另 外还应遵循一些原则。 ” 孩子和以前比 是否有变化? 很多心理障碍是可以通过孩子目 前的表现和以前的表现进行比较而早期 发现的。比如,以前孩子活泼开朗,学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0 习成绩及同学关系良好,但是近来却寡 言少语,成绩明显下降,与同学逐渐疏 远,对老师及家长也不礼貌起来总 之,和以前比,像是换了个人似的!出 现这样的情形,家长就要考虑孩子是否 存在心理障碍。 和别的孩子比,是否 存在明显的不同? 可能孩子的表现和以前比较没有 太大变化,但是和其他孩子比(特别是 同龄孩子) ,却有明显的不同。例如, 别的同龄孩子可以说话、识数了,他/她 却不能;多数孩子在幼儿园里喜欢和大 家一起做游戏,很“ 合群”,但是他/她去 不愿意和其他小朋友玩,只是独自玩耍, 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甚至有的孩子称 自己能听到别人听不到的声音,看到 般人看不到的东西当孩子行为表现 和多数孩子不样,家长也要考虑到孩 子是否存在心理障碍。 孩子的行为表现是否被社会文化 所接受,或者被多数人理解? 有些孩子的行为表现可能不符合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1 社会规范,我们也要考虑孩子是否存在 心理障碍。例如在学校不遵守校规,和 家长及老师顶撞,常和同学打架,偷东 西,甚至抢劫、离家出走、频繁撒 谎这些行为是社会规范所不允许的, 如果孩子出现这些行为,也应该考虑是 否存在心理障碍的可能。 家长们应从以下方面指导培养孩 子的健康心理。 1.不要过分关心孩子过分关心, 容易使孩子过度以自我为中心,结果成 为自高自大的人。 2.不要贿赂孩子要让孩子从小知 道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不尽义务不能享 受权利。 3.不要太亲近孩子应该鼓励孩子 与同龄人一起生活、学习、玩耍,这样 才能学会与人相处的方法。 4.不要勉孩子孩子的自信心 多半是由成功慢慢培养起来的,强迫他 们做力所不及的事情,只会打击他们的 自信心。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2 5.不要对孩子太严厉、苛求甚至 打骂这些做法易使孩子形成自卑、胆怯、 逃避等不健康心理,或导致反抗、残暴、 说谎、离家出走等异常行为。 6 不要欺骗和恐吓孩子吓唬孩子 会丧失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权威性,以 后的一切告诫,孩子就不会服从了。 7.不要在小伙伴面前当众批评或 嘲笑孩子这会造成孩子怀恨和害羞的心 理,大大损伤孩子的自尊心。 8.不要过分夸奖孩子孩子做事取 得了成绩,略表赞许即可,过分夸奖会 使孩子沾染沽名钓誉的不良心理。另外, 赞许必须针对具体的事,让孩子知道自 己优点的同时感到你的赞许是真诚的, 而不是虚的、哄他的。 9.不要对孩子喜怒无常,家长对 待孩子时,如果自己的情绪总是不稳定, 喜怒无常,孩子会感到无所适从,变得 敏感多疑、情绪不稳、胆小畏缩。 10.不要在孩子面临困境时不闻不 问要帮助孩子尽早走出困境,教会孩子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3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要帮助孩 子解决困难,但不是代替他们解决困难。 此外,专家还建议,可以采用一 些形象化的教育方式。如讲故事,可以 把孩子编入故事中成为故事的主角,或 把孩子喜欢的卡通人物编入故事中,通 过讲故事的方式让孩子明白道理。尤其 是自闭症的孩子,他们对于抽象的概念 很难理解,例如要教会孩子吃饭的概念, 可以让孩子同时看着画有小朋友吃饭的 图片,让孩子有直观的认识。对于胆小 的孩子,可以采用系统脱敏的方法。如 怕黑的孩子可以逐渐缩短父母陪伴其睡 觉的时间,或者打开卧室的灯,逐渐调 暗灯光强度,达到逐渐消除恐惧的目的。 可以采用代币等方式,如每次表现好时 给予一朵小红花,不同数目的小红花可 以兑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