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加工贸易结构分析_第1页
我国加工贸易结构分析_第2页
我国加工贸易结构分析_第3页
我国加工贸易结构分析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加工贸易结构分析 中文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行,我国加工贸易在促进经济增长、产业结构 升级和技术进步、改善出口商品结构和国际收支状况以及扩大就业等方面发挥 了重要作用。但我国加工贸易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是加工贸易的 技术含量不高、技术转移效应不明显和产业配套能力不足,这说明了加工贸易在 我国的发展还有巨大潜力。深入探讨了加工贸易对产业结构的作用,并制定相应 的政策,对于推动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加工贸易;产业结构;出口产品结构;政策 Abstract:As for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up, Chinas processing trade in promoting economic growth, industrial upgrading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improving the export commodity structure and balance of payments and the expansion of employment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However, Chinas processing trade,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one of the more prominent is the processing tradeis not high tech, technology transfer and industrial support effect is not obviouslack of capacity, which explains the development of processing trade in Chinathere is huge potential. Depth of processing trade, the role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to develop appropriate policies for the promotion of Chinas industrial structure upgrade of great significance Key Words:Processing trade; industrial structure; structure of export products; policy. (一)我国加工贸易的历史及现状 1我国加工贸易的历史。 我国现代加工贸易的发展开始于 1978 年。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随着国 际产业结构的调整,发达国家通过业务外包、贴牌生产等方式,将劳动密 集型产业和一般技术密集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 国家中的大国,利用自己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优势,大规模地开展来料加工、 进料加工业务。1996 年,加工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中所占份额首次超过一 般贸易。据统计,2005 年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额达 6 9051 亿美元,比 2004 年增长了 253%。其中出口 4 165 亿美元,增长了 27%;进口 2 740 亿美元,增长了 236%。在加工贸易出口产品中,除了初级产品外,高技术 产品、机电产品出口数量不断增加。说明加工贸易已经成为我国对外贸易 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推动着我国对外经济贸易持续快速发展。 2我国加工贸易的现状 我国加工贸易出口产品结构在不断的发展中已经有明显的改善,技术进 步效应逐渐显现。近年来,我国加工贸易产品结构的动态优势化趋势十分 明显。技术产业对外贸易更是以加工贸易为主,加工贸易所占的比重呈不 断上升的趋势。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主体结构不断优化,加工贸易投资主 体从 20 世纪 80 年代港澳台到 90 年代初的亚洲“四小龙”国家或地区,主 要从事服装、纺织品和皮革制品等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90 年代初开始, 以跨国公司为主体的 FDI 成为我国加工贸易的主要资金和技术来源,电子、 电气设备、办公用品、通讯、计算机以及生物制药等高科技产业的中间品 生产以及制成品的组装在东南沿海较发达地区开始拓展。境外加工贸易作 为新的加工贸易方式正在得到发展。 (二) 目前我国加工贸易结构出现的两大变化 1.区域变化。 据海关统计,前 5 月,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进出口大幅增长。其中,中 部地区省市加工贸易累计进出口 86.1 亿美元,增长 62.5%;西部地区省市加工 贸易累计进出口 80.2 亿美元,增长 68%。 海关统计显示,自 2005 年以来,我国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占同期我国加工 贸易进出口总值的比重由 2%稳步增长至 2009 年的 3.2%。前 5 月,中西部地区 加工贸易占同期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 3.3%增长到 3.9%。 “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相结合,布局合理、区域特点明显的加工贸易发展 布局正在加快形成。 ”海关总署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据介绍,为推行加工贸易有序向西部梯度转移,2009 年 1 月,海关总署 下发关于明确加工贸易企业搬迁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 ,对不同情况的企业搬 迁采取不同的便捷方式,缩短了办理海关手续的作业时间,降低了企业搬迁成 本。自 2009 年 1 月至今年 2 月,海关已为 303 家企业办理搬迁手续。 2.产业变化。 近年,我国对“两高一资”商品的加工贸易政策进行较大幅度的调整,着 力优化加工贸易出口商品结构。从统计数据上看,今年 15 月,机电产品出口 份额上升,传统劳动密集型商品出口增幅较小,政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海关统计显示,前 5 月,我国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机电产品 2143.1 亿美元, 占同期我国加工贸易出口总值的 79.4%,较去年同期上升 0.8 个百分点;而服 装等六大类传统劳动密集型加贸商品出口 228.9 亿美元,增长 8.8%,增幅远小 于同期加贸出口 32.9%的整体增幅。 为适应加工贸易发展趋势,进一步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 各地海关正在着力创新监管模式:一是积极支持服务外包发展。二是开展飞机、 船舶制造等高端产业保税监管新模式试点,扶持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大型装备 制造企业开展保税加工业务。三是以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作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的抓手,利用“入区、入中心退税”政策,使加工贸易企业和国内企业有机融 合,带动国内相关产业共同发展。 (三) 影响加工贸易结构的因素 1.国家及相关政策的因素。 不同部门的政策不配套:加工贸易管理涉及海关、质检、外汇、税务、外经贸等 多个部门,部门间政策的协调一致对于加工贸易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但是,在 实践中,由于各部门分别制定政策,缺乏正式的跨部门政策协调机制,因此,部门 间的政策不一致、不配套的情况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加工贸易监管部门的工作 效率和企业的运作。 深加工结转政策不统一:深加工结转政策不统一已成为现行加工贸易政策的焦点 问题。对加工贸易企业深加工结转货物实行“免、抵、退”政策,改变了以往的 深加工结转货物保税政策,在出口退税手续繁琐、周期长的问题仍没解决的情况 下,这种政策变化将直接打击加工贸易企业国内加长国内产业链的积极性。这种 政策上的不一致造成了具体执行政策中的混乱,不同地区的作法存在明显的差别,大 部分地区没有征税,有些地区采取挂帐,有些地区给予免税。 加工贸易的一些政策与管理手段不适应加工贸易发展的需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 的不断深化,国际上对我国产业转移的速度与力度均大大加强,我国加工贸易出 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但现行政策与管理手段未能针对加工贸易的新变化做出适当 的调整,在实际运作中政策与管理不适应的矛盾日益突出。 某些新的政策调整脱离了加工贸易企业发展的现实,政策效果低于预期: 以出口 加工区政策为例。出口加工区是国际上不少国家采用的加工贸易管理方式,而且 成效卓著。我国参照国际经验建立出口加工区,有利于提高对加工贸易的管理水 平与效率。但是,出口加工区政策出台以来,实际运作效率并不理想,不少出口加 工区入区企业很少。究其原因,就在于出口加工区有关规定脱离了加工贸易发展 的实际。 2.其他因素。 世界环境:世界经济结构也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为我国分享全球技术进步和 全球带来的效率提高提供了机遇。国对外贸易结构优化升级将受到正反两个方 面的影响。一是由于国内以信息技术产业为先导的产业结构高度化发展,以及 高科技领域外商的投资带动,机电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将持续提高,并成为出口 增长的增长点。外商投资的重点由过去的一般制造业发展到基础产业、基础设 施和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近两年来外商投资于集成电路、计算机、信息产品 等高技术项目明显增加,不仅提高了我国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也是我国改造、 培育和壮大一批支柱、优势产业,从整体上增强了我国的出口能力和国际竞争 力。另一方面,从国内的产业结构调整来看,在世贸组织的框架下进行结构调 整,也就意味着进一步加大现有的比较优势的发挥,我国产业结构可能出现一 个“低度化“的调整阶段。我国现有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将会又一个更大的发展, 而技术密集型产业将受到更大的竞争压力。这有利于解决就业问题,但是也可 能会重新提升传统商品的比重,从长远来看,并不符合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目 标。如何将现有的比较由是转变为长远的竞争优势,则是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中 的最根本最严重的问题。 外贸体制改变: 外贸体制改革促进了外贸经营主体的多元化。中国认真履行加 入世贸组织的承诺,开放领域继续扩大,法律法规体系和投资环境不断改善, 增强了外商对华投资信心,外商投资持续增加,投资贸易互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同时,随着中国外贸经营权的加速放开,激活了各类市场经营主体,特别是民 营企业进出口的活力进一步得到释放,进出口自主增长的能力明显增强。 小结: 我国加工贸易未来发展方向。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继续发展加工贸易,着力吸引跨国公司把更高技 术水平、更大增值量的加工制造环节和研发机构转移到我国,引导加工贸易转 型升级,所以我国加工贸易企业应该抓住机遇向附加值更高的环节转型。然而 哲学告诉我们世间万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要实现加工企业的转型。我们切忌 孤立的看待问题,必须用联系的观点,沿着价值链从上游的采购、中游的加工 生产以及下游的物流配送着手。为此,我国加工贸易应侧重于以下几个方向发 展。 1. 努力推动加工贸易产业升级。产业升级就是产业结构优化,不断降低劳动密 集型产业在加工贸易中的比例,增加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比例。一方面, 促使制造业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型升级,通过大力发展 先进技术和新兴制造业,以优化制造业内部结构,提升产品档次,改善出口 商品结构;另一方面,要将加工贸易的资源和政策适当向高新技术产业和服 务领域转移,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领域加工贸易的发展。 2. 推进加工贸易国内采购的发展,实现国内价值链延伸。国内采购的发展对发 展中国家的加工贸易具有重要意义。如果不能及时培育和发展中间产品的国 际竞争力,发展中国家的加工贸易只得止步于劳动密集型阶段,加工贸易部 门只是跨国公司的“生产车间”,对国内经济的带动作用极为有限。一旦劳 动力成本优势丧失,经济发展与对外贸易都将受到不利影响。 3. 大力发展加工贸易物流配送。随着国际分工的进一步深化,当前国际上加工 贸易的竞争不仅仅局限在生产领域,流通领域的竞争越来越重要。完善的加 工贸易物流配送不但有利于增强我国加工贸易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而且有利 于提高加工贸易的增值率。并且加工贸易物流的速度、效率和稳定性直接影 响到跨国公司全球采购。所以我们要把握跨国公司研发、采购、服务等全球 化的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