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治理中的责任困境与机制建构_第1页
风险治理中的责任困境与机制建构_第2页
风险治理中的责任困境与机制建构_第3页
风险治理中的责任困境与机制建构_第4页
风险治理中的责任困境与机制建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风险治理中的责任困境与机制建构 【摘 要】 文章概述了风险社会 的由来,分析了风险治理中的责任困境, 认为需要建构多元治理主体责任共担的 责任模式,探讨构建合作治理风险的责 任机制:不断提高风险治理主体的责任 意识和责任能力;有效构建合作治理风险 的责任机制;完善追责、问责机制。 中国论文网 /4/view-12708655.htm 【关键词】 风险社会;风险治理; 责任机制 一、问题的提出 1986 年,德国学者乌尔里希贝 克(Ulrich Beck)率先提出了风险社会, 他认为风险是“ 一种应对现代化本身引 致之危害和不安全的系统方式”。1 在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贝克看来,风险是伴随着科技文明的进 步而带来的一种人为制造的风险或不确 定性,它与现代化是相伴而生的,是现 代化进程中无法回避的,因此伴随着现 代化的深入,人们便由工业社会步入风 险社会。 风险社会中的风险不同于以往传 统社会的风险。首先它是“人为” 风险, 即每项风险都源于人类行为活动或者与 之相关,诸如环境污染、核危险、金融 危机等。其次,风险影响的广泛性和平 等性。它打破了阶层、区域甚至国别界 限, “随着风险的扩大,会出现风险分布 平均化的局面” ,2 例如:近几年来市 民对空气质量检测“PM2.5 标准”的普遍 关注充分印证了这一点;此外,疯牛病、 禽流感、 “非典 ”等疾病更是以席卷全球 的影响而震惊世人,在此意义上风险社 会亦为“世界风险社会 ”。再次,风险的 不确定性。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传 统的自然灾害等风险预测能力不断增强, 但现代化风险则难以做到这一点,它是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人们直接行动的结果和潜在影响,因此 往往在我们的预测和控制能力之外。 贝克的风险社会理论彰显了他对 现代化后果的忧虑与反思,近些年来, 金融危机、核危险、疾病传播等全球性 危机事件无不警示性地呈现出风险社会 的表征。可以说,风险社会的到来已给 人们提出了严峻的课题:在工业化、信 息化、市场化的推进过程中,人们如何 有效直面难以预测的不确定的风险,采 取有效行动相对从容地化解风险带来的 危机与破坏,减少它们对社会生产、生 活带来的损失与影响?这便是“风险治 理”问题。在风险治理中,责任问题是 极其重要的问题,同时也是难点问题。 由于风险治理引发的责任界定、责任归 属、责任承担、责任冲突、责任追究等 系列问题都会从直接影响到治理的效果。 “责任 ”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频繁使 用的一个词汇,也是我们容易忽视的一 个词汇。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责任有两重含义, “一是指分内做的事, 二是指没有做好分内事,因而承担的过 失。 ”3西方与之相对应的英文称谓是 Responsibility,它包含三重意思:(1) 作为一种责任;(2)作为一种原因的解 释;(3)作为一种义务。4结合中英文 含义的考察不难发现,我们在使用“责 任”一词时,实际上是对责任主体的行 为内容与行为边界的约束性要求。在风 险治理中,多元责任主体共同面对和解 决风险的干扰,这意味着他们的行为受 到了治理目标、治理机制的双重约束, 他们应当做什么,如何去做,以及没有 按要求做需要承担何种后果,都是风险 治理责任的体现。 责任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是社 会有效治理的基石。首先,责任是个体 与组织的主动担当的重要基础,它是个 体与组织存在和行动的源动力之一,基 于明确而强烈的责任意识,治理主体往 往可以变“要我做什么 ”为 “我要做什么”, 从而自觉、自主地从事活动,发挥其应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有的功能作用。其次,责任是对多元主 体间行为边界的共同约束,合理的责任 划分有助于明晰不同的主体在面对共同 的任务安排时应如何各司其职,按照与 其角色相对应的职能从事活动并承担责 任。最后,责任是约束主体行为的重要 手段,通过责任的考察和追究可以纠正 和弥补主体的不当行为。 在风险治理中,上述作用同样重 要,不过由于种种原因,风险治理中存 在着系列的责任问题,制约着风险治理 的效果。 二、风险治理中的责任困境 第一,个体化卸责行为。个体化 卸责行为是指个体逃避本应属于其的责 任义务。造成个体化卸责行为的原因是 多方面的,但其根本上与个体的责任意 识和责任能力有直接关系,是两者都存 在局限的结果。责任意识是个体对其所 处的角色及责任的认同,它是责任发挥 作用的内在动力;责任能力是个体具备践 行其责任的基本条件,并能对其行为后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果承担责任的能力,它是责任有效实施 的条件。在风险社会中,风险对个体而 言是随机出现的,它往往难以被个体直 接预测到,甚至于超出了凭靠经验应对 的范围,因此难以做到“ 泰山崩于前, 而面不改色” ,具备从容应对风险的能 力。例如:汶川地震发生时的“范跑跑” 突出表现出其缺乏应有的责任意识,而 2011 年日本地震并引发核泄漏之时,中 国许多大中城市市民抢购食盐引发“盐 荒”则更多地反映了个体应对风险责任 能力的欠缺。当然,除了内部原因外, 个体化卸责行为还同样受到外部机制的 制约和调控影响,其中社会制约机制包 括法律、道德和风俗习惯的规范,社会 调控机制包括社会舆论、责任教育和社 会赏罚。5伴随着社会价值的多元化, 无论是社会制约机制还是社会调控机制, 都面临着丧失权威性和普遍约束力的危 机,外部机制的漏洞不可避免地被人们 利用,他们往往竭尽所能、处心积虑地 规避责任的约束。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7 第二,治理主体内部及不同主体 间的责任冲突。责任是对主体行为内容 与边界的约束性要求,其要求直接与主 体的角色和职能相关联,主体间在各自 从事职能活动时难免会出现冲突,进而 表现出责任冲突。责任冲突不仅存在于 治理主体内部,还存在于不同治理主体 之间。在治理主体内部方面:特里 L 库珀(Terry L.Cooper)在论述行政责 任冲突时将其概括为“ 权力冲突、角色 冲突和利益冲突” 三个方面, 6它表现 出同一主体身处多重角色与承担多方面 职能时的内在责任冲突。例如:当前政 府明确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 型社会,但受制于经济发展任务的压力, 环境治理与经济发展之间难免存在冲突, 很多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同样对 存在环境污染的企业也难免抛出“橄榄 枝”。在不同治理主体之间方面:不同 主体由于持有不同的价值偏好,难免也 会出现目标冲突。例如当前世界各国对 转基因技术带来的风险认识不一,因此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8 政策尺度也有很大差别,在其风险尚未 有定论的情况下,生产企业极力扩张其 商品供应与人们对转基因食品安全的种 种担忧构成了针锋相对的冲突。 第三, “有组织地不负责任” (organised irresponsibility) 。这一概念由乌尔里希 贝克最先提出,这一概念很尖锐地指 出了“现代社会机构在肯定了解灾祸的 真实性的同时,却否认其发生、隐藏其 根源、组织赔偿或管理” , 7形象地揭 示了风险社会治理应对中的制度性卸责 困境。在应对风险之时,一些机构缺乏 必要的事先预防手段和应对措施,当人 们要求它们为此负责时,它们则竭尽所 能地为自己开脱,要么声称与此毫无关 系,要么被迫承认只是次要的参与者, 从而确保自身免于或减轻责任的追究与 惩罚。造成这一困境大致缘于三方面原 因:一是制度的有限性。现代社会的发 展伴随着层出不穷的制度建设,许多制 度固化成为社会常规的运行规则,难免 在突如其来的风险影响下而无法发挥其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9 原有效力;二是治理责任的模糊性造成了 归责和追责的困难。毕竟社会治理的责 任不是不同治理主体各自责任的简单相 加,多数情况下, “风险的公共性与外部 性叠加在一起引发了公共利益整体性与 责任归属碎片化之间的冲突”,8 责任 并不能简单地进行拆分,责任主体间交 互影响导致了应对风险过程中难以有效 界定责任的归属,尤其当责任主体非常 多时,责任更加模糊造成主体间相互扯 皮,没有一方会对其真正负责。三是治 理主体的趋利性使然。根据经济学理论 假设,理性的治理主体是自利的,这使 得他们难免面对责任问题时尽可能地推 脱自身责任,不遗余力地寻找替罪羊。 总之,责任问题是风险治理过程 中无法回避的问题,鉴于风险社会的广 泛和持续性影响和风险治理的探索刚刚 起步,我们必须直面风险治理建构与演 进过程中的责任困境,积极寻求破解之 道。 三、建构责任共担的风险治理机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0 制 “风险社会和全球化带来的治理 危机是全方位的,无论是国家、市场还 是被许多人寄予厚望的公民社会都无法 单独承担其应对风险的重任,因为它们 本身也是风险的制造者。 ” 9与此同时, 风险社会中的风险分配具有“飞去来器 效应”(boomerang effect) ,制造风险的 人最终也会受到风险回击,风险来临时 没有人可以置身其外,因此在风险治理 中试图“搭便车 ”的个体或组织往往也是 徒劳的。因此,风险治理中的责任主体 是多元的,国家(政府) 、非政府组织、 企业、家庭、个人均应参与其中,共同 承担责任,因此需要建构多元治理主体 责任共担的责任模式,这一模式强调多 元主体之间在合作的过程中,既各自担 当起不同的角色责任,又共同行动践行 合作的责任。要做到这些,必须在如下 几方面予以加强。 1、不断提高风险治理主体的责 任意识和责任能力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1 倘若缺乏必要的责任意识和责任 能力,无论是个体还是组织,在面对风 险时都难免走向极端:要么杞人忧天, 惶惶不可终日;要么“鸵鸟心态” ,不敢正 面现实。治理主体只有不断更新知识、 树立风险意识、责任意识、提高责任应 对能力,才能客观对待风险的存在,才 能在风险来临之时决然承担起其应有的 责任。其中,风险预见能力、辨别能力 和应对能力方面至关重要。预见能力要 求治理主体不能仅仅关注于当下,而且 要具有远见,能够意识到当前的行为可 能带来的风险。辨别能力要求治理主体 要能在错综复杂、瞬息万变的风险环境 下辨别出风险的类型、性质、影响范围 等,为决策做好前提准备。应对能力是 面对风险从容不迫地选择恰当的治理手 段,采取有效行动化解风险影响。要想 获得这样的能力,教育和训练是必不可 少的,政府有责任发起“ 全民素质教育 ”, 即教育公众客观地认识风险,培养基本 的风险应对能力,公众能够更好地做到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2 “自我决定;对积极的社会参与;帮助那些 没有自我决定和参与社会能力的人”。 10近些年来,我们越来越多地从日本、 台湾等地应对地震的从容、有序中感受 到了日常演练、训练的重要性。我们需 要在消防、防震、防火等方面更多地强 化演练、训练,使更多的公民掌握基本 的应急、救险知识与技能,学会淡定、 从容地应对风险的到来。 2、有效构建合作治理风险的责 任机制 风险治理的责任机制是指多元治 理主体分别凭借自身的组织优势参与、 合作,共同预防和应对风险,在其间共 同承担各自应有的责任。作为一种责任 机制,它包括责任界定机制、资源保障 机制、激励约束机制和冲突化解机制四 方面内容。责任界定机制要求治理主体 在合作中明确各自的责任,提前设置并 明确各自的行为界限和越界后的责任追 究内容;资源保障机制要求合作者共同配 备资源,为责任主体开展行动提供有效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3 的资源保障;激励约束机制要求合理界定 责任者的行为边界,有效规范责任者的 行为;冲突化解机制要求采取有效途径合 理化解责任者之间的冲突。11需要强 调的是,人们越来越多地感受到,信任 在上述四方面中起到润滑剂的作用,它 作为一种简化机制,可以增进治理主体 间的共识,提高他们对风险不确定性的 承受能力,同时它可以降低治理主体协 调、沟通的成本,有效消减主体间行为 产生的摩擦与芥蒂。 3、完善追责、问责机制 风险社会中“ 有组织地不负责任 ” 增加了风险治理的难度,但并非我们对 此束手无策,任凭责任的虚无表征充斥 于各方主体。鉴于风险社会中的风险多 来自人为风险,即由于人们的决策与行 动制造出风险,因此对决策的与行动的 监控是必要的。乌尔里希贝克在其 解毒剂 (Gegengifte)一书中,根据 风险的特性提出要“ 建立决策机制和安 全举证机制,以此来明确具体的责任人,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4 从而使决策者责任者透明化、具体 化”。12因此,要不断提高决策的科学 化、民主化程度,增加对涉及公共安全、 社会风险决策的关切,使政府决策者更 加充分地认识和应对风险,通过更加有 效的决策做到防患于未然。此外,要特 别重视对技术操作的监控,降低因技术 失误而带来风险的概率,过去几年,南 京、大连、西安先后出现的天然气爆炸 事故以及渤海湾漏油事故,无不暴露出 日常技术监控疏漏,政府及相关企业必 须充分汲取此教训,更加严格地执行技 术操作规范,及时排查降低风险的发生 概率。问责是风险治理最后的手段,有 效的评估、诊断、追责、问责,可以使 得对治理主体的行为约束切实落到实处, 唯有如此,责任界定的权威性才发挥出 来,保障今后更多的治理主体遵循对其 责任要求,有效践行应对风险的责任。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多元治理主 体责任共担的风险治理模式不仅适应于 国内特定领域的风险应对,还对于风险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5 全球化背景下的国与国合作具有重要意 义。针对不同的合作治理主体,其责任 机制的要求会有较大差异,这一点需要 专文另行分析。 【注 解】 1 Ulrich Beck.Risk Society: Towards a New ModernityM. Lon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