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城《棋王》人物形象的塑造_第1页
阿城《棋王》人物形象的塑造_第2页
阿城《棋王》人物形象的塑造_第3页
阿城《棋王》人物形象的塑造_第4页
阿城《棋王》人物形象的塑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阿城棋王人物形象的塑造 内容摘要:阿城写作于 20 世纪 80 年代的棋王是一部极具传统文化 精神传承意义的小说,作品以特有的方 式阐释了儒道文化思想,其所塑造的棋 王王一生的形象,可以说是儒道合一、 文化浸染的精神造型,作为文化价值观 念的体现, 棋王更多地突出着阿城 的理想追求。 中国论文网 /9/view-13049125.htm 关键词:阿城 棋王 王一生 儒道文化 精神 小说棋王 ,是阿城的成名作 也是新时期“ 文化寻根” 小说的代表作之 一。寻根文学将“ 根” 界定为民族传统文 化,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两大主流儒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家文化和道家文化,都能在寻根作品中 找到备受认同和推崇的痕迹。阿城自称 棋王为“ 半文化小说”,道出了这部 小说的重要特色。小说浸入了作者所感 知的中国文化,注重揭示民族文化心理 和个性意识,这使他的小说放在新时期 乃至整个当代文学中均不失其独特性。 在棋王中,王一生的形象, 可以说是儒道合一、文化浸染的精神造 型。 棋王主要魅力来自于主人公王 一生,这是一个在历史漩涡中具有独立 生活方式和生命力的人物形象,作者将 自己的精神理想赋予王一生形象的刻画, 使他的整个人格都富有无限生机的文化 精神,他虽以一己的单薄存在,却显现 出了无可比拟的顽强精神和文化魅力。 阿城笔下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王一生体现 着民族文化精神的试金石,他使一切染 上了世俗色彩的人物和行为都黯然失色。 一.棋王王一生形象所体现的 儒家文化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阿城在王一生这一形象中,凝聚 和概括了民族精神最深层最内在的现实 关系。 棋王中展现的是王一生对母 亲的“孝”与“信”,对朋友的“诚” ,对对 手的“恕”,还有保持自身内心和谐、宁 静的“义”,这些都是儒家思想的精髓。 从不同角度读棋王 ,可以看出浓浓 的儒家文化气息。从棋王中我们可 以解读到孔子的“ 仁” ,王一生对母亲给 他的无字棋“ 一直性命一样存着 ”,所以, 他对倪斌将父亲的乌木棋送人的行为难 以理解;从棋王中我们还可以解读 到儒家的“义 ”,即孟子所倡导的充塞天 地间的浩然之气。他认为“东西好坏不 说,是个信物,倪斌怎么就可以送人呢? ”自己被用一副棋作了交易,于是拒绝 参加比赛;儒家文化中“ 己所不欲勿施 于人”的“恕”也在棋王中有所表现, 比如小说中描写王一生与人下棋,通常 在能预测胜负时即重摆重来,给对方留 足面子,不至于输得很惨。即便是对待 区赛的冠军也是如此。从棋王中我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们还可以解读到儒家的“ 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的朋友真情,比如阿城对来 看望自己的仅有一面之缘的王一生盛情 款待,将自己一个月的几钱油全部提出, 甘愿一个月只领生菜,不领熟食。着实 让人体味到那种不夹杂任何虚伪、功利 的热情;王一生痴迷下棋,但当他知道 “脚卵”为了让他参加象棋比赛,送给书 记一副家传的名贵象棋时,他立刻决定 不参赛了:“ 这样赛,被人戳脊梁骨。 ” 可见,他是一个看重自己脊梁骨的人。 王一生的呆痴、淡泊并非对现实的不屑 一顾,他除了在棋中追求精神自由和自 身理想、人格的实现之外,并不排除人 格和自身价值在现实之中的实现。关键 时刻,他的执着、顽勇就表现了出来。 在九局连环、车轮大战时,他下棋已经 不仅仅是寻“ 异人” ,求“养性”了。他仍 然那么安然, “把手放在两条腿上,眼睛 虚望着”,但却已经摆开决战的架式“ 拼 了”,其正把命放在棋里搏,这时的“ 安 然”里,有火,有铁,成为“ 铁铸一个细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树桩”。这行为是作品里王一生惟一的 一次壮烈,也是一次必然的壮烈。在九 战九捷之后,他终于喊出:“妈,儿今 天明白事了。人还要有点东西,才叫活 着。 ”这是他潜在的创造欲、实现欲的升 腾和发现。车轮大战中,他力战九雄: “孤身一人坐在大屋中央,瞪眼看着我 们,双手支在膝上,铁铸一个细树桩, 似无所见,似无所闻,高高的一盏电灯, 暗暗地照在他的脸上,眼睛深陷下去, 黑黑的俯视着大千世界,茫茫宇宙。 ”1 他意志集中,如痴如醉,坚韧沉着。为 比赛,王一生投入了自己全部的智慧、 谋略和精力。从王一生身上,我们似乎 可以看到历史上一些儒者的影子,在现 实生活中,王一生绝少实际的功利目的, 在物质条件极端匮乏的状态下仍能满足, 自得其乐,颇有几分“ 一箪食,一瓢饮, 居陋室而不改其乐” 的君子气度,就像 那“不食周粟 ”的伯夷叔齐, “为棋不为生”, 只要得到最低生理欲求,就一个身心地 沉浸在象棋的精神世界里。可见,王一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生的形象,正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一 种“原型”人物形象,这种 “原型”形象, 暗示了千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所景仰尊 奉的人格理想和精神图样在恶劣的 外界环境和身不由己的物役交迫中,不 合作,不随俗,出污泥而不染,在更高 的精神世界中寻求活泼灵动的生活力量 和生命意趣。 J 真品读阿城的小说,可以感 受他所推崇的儒家文化所建立的社会基 本规则、道德理想和伦理,譬如“信用” 、 “助人”、 “尊重隐私”、做人“最起码的教 养”等,都是文化传承中的“ 常识”,作 者信手拈来,加入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中。 这些也是他读杂书所形成的“知识结构” 的价值核心,进而成为小说文本的价值 核心。 二.棋王王一生形象所体现的 道家文化 在棋王中,我们还可以解读 到作者力图通过人物的形象来展示的一 种文化精神,即中华民族传统的道文化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7 精神。阿城是一位深受道家思想影响的 作家,这在他的作品棋王里尤为明 显,王一生是阿城在作品中着力刻画的 人物,是一个深刻体现了道家文化特征 的人物形象,作者通过这一形象表明了 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思考。王一生 身上的道家文化特点主要体现在他的人 生态度上。 在阿城所塑造的王一生的形象里, 我们看到了道文化的“ 易于满足 ”以及 “虚静恬淡”的心境。由于中国人长期受 “民以食为天 ”的观念的影响,所以对吃 饭问题特别重视。 棋王中有大量的 笔墨来写王一生的吃。下棋是王一生的 精神寄托,而吃饭则是他的物质追求。 但王一生追求的吃,并非“食不厌精, 脍不厌细”。在他看来只要有东西填饱 肚子,吃的问题就可圆满解决。农场里 生活很苦,每人每月只有五钱油,几乎 顿顿都吃清水南瓜和清水茄子,这是一 般人难以忍受的。但因顿顿有米饭可吃, 王一生觉得很满足:“ 不错,真的不错。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8 ”“我挺知足,还要什么呢?人要知 足,顿顿饱就是福。 ”他认为有饭吃就是 福,就该知足。在作者笔下,王一生的 吃和吃相都被描绘得相当精细:“有时 你会可怜那些饭被他吃得一个渣儿都不 剩,真有点惨无人道” 。他 “吃得很快, 喉节一缩一缩的,脸上绷满了筋”。阿 城津津乐道地写王一生的吃,吃为身体 的必需,棋为精神之必需,二者都是对 自身的一种修炼。 棋王里,人物的 生存需要往往与客观社会环境处于不协 调状态,在他身上,一个“吃” ,一个 “下棋”,一个物质生活,一个精神生活, 二者的统一象征着整个人生。无论社会 历史条件何等荒谬,它终归抹杀不了人 在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基本要求,对王一 生来说,只要有饭吃,有棋下,他的物 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就完全得到了满足。 老子俭欲第四十六章中曾写道: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 知足之足,常足矣。 ”意思是说:祸患没 有大过不知满足的了;过失没有大过贪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9 得无厌的了,所以知道满足的人,永远 是满足的。可见,王一生对吃的容易满 足,是受到了佛道文化的影响。 在阿城所塑造的王一生的形象里,我们 还看到了道家文化的“ 旷达、通脱 ”。王 一生天生柔弱,象棋成了他平衡自我的 凭借,他近乎痴呆,在生活艰难之中, 在神州大乱之时,他不问世事,却痴迷 于象棋,被称为“ 棋呆子”。他对棋外的 世界漠不关心,象棋是他的灵魂,下棋 成了他人格精神的外在对应物。 “何以解 忧,唯有象棋”“长日唯销一局棋”,他 在棋盘里消磨时光、解脱痛苦、超然物 外。他的棋“ 汇道禅于一炉,神机妙算, 先声有势,后发制人,潜龙治水,气贯 阴阳”,可谓高超。他 “为棋不为生 ”。 像王一生这样的小人物在“文革” 浩劫中 只能像狂风中的砂粒,下棋在他,只是 排忧解闷,以求心灵清净和精神自由的 手段。 “何以解不痛快,唯有象棋。 ”借助 象棋,他超越世俗,超越痛苦。他在动 乱年月中保持着安命处顺的人生态度,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0 享受常人所没有的心灵自由,他不为外 在的贫穷富贵、成败荣誉而苦思冥想, 恶劣的生存环境也不能影响他在心灵自 由的天地里追求棋道的提高。在向捡烂 纸的老头儿学棋时,老人的指点使王一 生茅塞顿开,领悟到下棋之道的精髓 “阴阳之气相游相交,初不可太盛,太 盛则折太弱则泻若对手盛,则 以柔化之。可要在化的同时,造成克势。 柔不是弱,是容,是收,是含、含而化 之,让对手入你的势。这势要你造,需 无为而无不为。无为即是道,也就是棋 运之大不可变,你想变,就不是象棋, 输不用说了,连棋边儿都沾不上。棋运 不可悖,但每局的势要自己造。棋运和 势既有,那可就无所不为了。 ”2王一生 以生命的本能领悟了神秘的拾垃圾的老 头传授给他道家文化的精髓要义,把棋 道和人格融为一体,使他不囿于外物的 控制,却能以“ 吸纳百川”的姿态,在无 为的日常生活中,不断提升着自己:他 看似阴柔孱弱,其实是在无所作为中静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1 静地积蓄了内在的力量,一旦需要他有 所作为时,内力鹊起,阴极而阳复,他 便迸发出了强大的生命能量。最突出的 表现是王一生在同九个高手之间的“车 轮大战”中,把全部潜能都发挥出来, 取得大胜,在这九局连环大战中,王一 生的生命之光和盘托出,与茫茫宇宙气 息相贯通,实现了人格力量的充分展示, 也完成了传统文化精神在个体身上的再 造和复活。 在棋王中,作者还写出了王 一生特有的一种彻悟生道的优越感,在 火车上,王一生对“ 我” 说: “你哪儿知 道我们这些人是怎么回事!你们这些人 好日子过惯了,世上不明白的事儿多着 呢!”这也使我们看到:王一生身上的 道家味是很浓的。这就是棋王所写 出的人生真谛。 三.棋王人物形象塑造的意义 棋王里的王一生是有典型意 义的人物,在阿城的笔下,王一生下棋, 棋走道家,在小说文本里,象棋“是一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2 种很高级的文化” ,它成了传达丰厚文 化内涵的模具。同时,在儒家积极入世 精神支持下,他又精益求精,惨淡研摩, 遍求高手以提高棋艺,最后“以一对九” 进行车轮大战来博取“ 棋王 ”的美誉,让 我们感受到这个如“ 铁铸的一根细树桩 ” 的“瘦小黑魂 ”,身上闪现出一种慑人心 魄的精神力量。让我们触到了被吃制约、 压迫得“很不痛快 ”的王一生的另一精神 层面:生存、温饱后要求发展,要求生 命有灿烂表现和执着的坚毅。而这正是 儒家积极、入世的精神。这种精神,在 这个穷孩子的精神内核中,爆发出了青 春、创造的绿芽,于是才有了一人同时 对弈九人的车轮大战的壮烈场面,这显 然不仅是道家思想,而是儒道文化互渗、 互补现象在王一生身上的灿烂呈现。 细读作品,可以发现阿城笔下的 棋王王一生,既有道家的超脱,又有儒 家的执着,正如郝锐(2007)所说: “阿城的创作裹着 道的外衣,却有 着儒的筋骨。 ”3淡泊与顽勇高度和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3 谐地统一在王一生的生命形态里。在那 貌似超脱旷达内里,却隐藏着儒家的进 取精神。 棋王中的王一生,是传统 民族文化精神的造型。在作者的基本创 作动机中,这一形象体现着他的精神理 想。所以,王一生有了辉煌的性格历程。 他从一个寒窘无依的“ 棋呆子 ”,和棋这 种“高级文化 ”沟通了生命的联系,由消 愁散怀,到凝神忘我,参禅入道,在车 轮战中力胜九名高手,终于由棋呆子而 为“棋魂”,致使中华棋道不衰。他以自 身的力量,步入精神的高峰,气回肠, 令人震叹。这作为一种文化理想,一种 感情追求,是作者力求实现在作品中的 主要内容。阿城寄寓于棋王的感情 很难分清究竟是现实色彩多,还是理想 色彩多。但是作为文化价值观念的体现, 棋王无疑是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