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的症状 小儿推拿防治手足口病_第1页
手足口病的症状 小儿推拿防治手足口病_第2页
手足口病的症状 小儿推拿防治手足口病_第3页
手足口病的症状 小儿推拿防治手足口病_第4页
手足口病的症状 小儿推拿防治手足口病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手足口病的症状 防治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小儿推拿 1、手口足病症状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大多 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 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驰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 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少年儿童和成人感染后多不发病,但 能够传播病毒。肠道病毒传染性强,易引起暴发或流行 手口足病症状: 1、大多数患儿是突然发病,首先表现为发高烧,体温多在 38 度以上,同 时伴有头痛,咳嗽,流涕等症状,体温持续不退,体温越高,病程越长,病情 也就越重。 2、患儿发热的同时或发热 1-2 天后,可在他们的口腔粘膜、唇内见到疱疹, 疱疹破溃后会形成溃疡,疼痛感较重,患儿常表现出烦燥、哭闹、流口水,不 吃饭等不适。 3、口腔疱疹后 1-2 天可在患儿的手心、足心及小屁屁上看到皮肤斑丘疹, 以脚心部最多,疱疹呈圆形或椭圆形扁平小至米粒,大至豌豆大,较硬并内有 混浊液体疹子周围绕以红晕。 4、小儿手足口病的疹子较少出现在躯干及面部,一般 7 天左右就能消退, 不会造成瘢痕,更不会留下印迹。 5、小儿手足口病是一种病情较轻的自愈性疾病,绝大部分患儿预后较好, 少数重症患儿可合并心肌炎、脑炎、但这种可能很小。 6、整个病程大约在 1 周左右结束,一般不会并发什么严重的后果,只要护理得 当,不会在皮肤上留下任何色素痕迹或疤痕。 二、预防手足口病 从了解孩子的体质入手 身体壮实、面色红润、精神饱满的孩子,无需进补,不然的话,反倒容易 生病;体质属热型的孩子易患咽喉炎,饮食要清淡,不可每日大鱼大肉作 为家长,你在喂养孩子方面做到心中有数吗?在手足口病发病高峰期,孩子如 果具备足够强大的免疫能力,无疑是一道强有力的屏障。而增强孩子的免疫能 力,首先是家长要了解孩子的体质特点, “对症”喂养。在此,市儿童医院中医 儿科主任黄建群副主任医师给各位家长开出“喂养处方”: 中医儿科体质辨识 由于小儿的体质与成人有所不同,中医常将小儿五脏特点归纳为“心肝有 余,肺脾肾不足” 。 “心有余”:在生理上表现出小儿神思敏捷,聪明好奇,病理上可表现为烦 躁、夜啼和口舌生疮等心火有余的实证,尚有心气不足,心神怯弱,易受惊吓 的虚证一面。 “肝常有余”:小儿时期少阳升发之气旺盛,如草木方萌、欣欣向荣,病理 意义主要为小儿患病后,肝木之气易亢旺而动风。病理上起病急骤可见高热惊 厥、肢体抽搐神志昏迷等症状,起病缓慢可见性情急躁、好动不静、两眼时眨、 手足蠕动等症状。 “脾常不足”: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小儿生长发育旺盛,对 水谷精微的需求较成人为多,然小儿脾胃薄弱,饮食稍增,则易引起运化失常。 运化不足,饮食停滞,短期内多生腹胀、大便不调诸症,长期则更伤脾胃,水 谷不能化生精微,气血生化乏源,又易导致气血两虚的病证,临床多见面色萎 黄、四肢痿软乏力等。 “肺脏娇嫩”:小儿肺脏尤娇,卫外不固,易受侵袭。在病理上表现为易伤 难调。常见上呼吸道感染,咳嗽,哮喘及肺炎喘嗽等。 “肾常虚”:小儿肾阴肾阳均未充盈、成熟,因此要注意对小儿肾阴肾阳的 固护,让它逐渐充盈成熟而不可克伐。肾精不足可导致各种疾患,如佝偻病, 遗尿等。 喂养指导 我们可将小儿体质分为健康、寒、热、虚、湿五型。 1、健康型:这类小儿身体壮实、面色红润、精神饱满、胃纳佳、二便调, 饮食调养的原则是平补阴阳,食谱广泛,营养均衡。此类小儿无需进补,以免 阴阳寒热失调,滋生疾病。 小儿推拿 小儿按摩网 () 2、寒型:这类小儿形寒肢冷、面色苍白、不爱活动、胃纳欠佳,食生冷物 易腹泻,大便溏稀。饮食调养的原则是温养脾胃,宜多食辛甘温之品,如羊肉、 鸽肉、牛肉、鸡肉、核桃、龙眼等,忌食寒凉之品,如冰冻饮料,西瓜、冬瓜 等。临床用药宜温热散寒,忌寒凉。 3、热型:这类小儿形体壮实、面赤唇红、畏热喜凉、口渴多饮、烦躁易怒、 大便秘结。此类小儿易患咽喉炎,外感后易高热。饮食调养的原则是清热为主, 宜多食甘淡寒凉的食物,如苦瓜、冬瓜、萝卜、绿豆、鸭肉、梨、西瓜等。忌 食芒果、榴莲、菠萝、橙橘等热性水果。临床用药宜清热寒凉,忌辛温。 4、虚型:这类小儿面色萎黄、少气懒言、神疲乏力、不爱活动、汗多、胃 纳差、大便溏或软,此类小儿易患贫血和反复呼吸道感染,饮食调养的原则是: 气血双补,宜多食羊肉、鸡肉、牛肉、海参、虾蟹、木耳、核桃、桂圆等。忌 食苦寒生冷食品,如苦瓜、绿豆等。临床用药宜补气养血,忌寒凉性药物。 5、湿型:此类小儿嗜食肥甘厚腻之品,形体多肥胖、动作迟缓、大便溏烂。 保健原则以健脾祛湿化痰为主,宜多食高粱、苡仁、扁豆、海带、白萝卜、鲫 鱼、冬瓜、橙子等。忌食甜腻酸涩之品,如石榴、蜂蜜、大枣、糯米、冷冻饮 料等。临床用药宜化湿健脾,忌苦寒性药物。 三、手足口病患儿餐后应漱口 目前,我国多个地区手足口病进入高发期,很多家长都担心孩子感染病毒 而生病。昨日,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副主任冯晓纯教授表示,手足口 病是一种肠道病毒感染所致,是以手足、口咽部疱疹为主要症状的急性儿童传 染性疾病。该病属于中医的“时疫”和“温病”范畴。 手足口病具有“四不特征” 冯主任介绍,手足口病潜伏期一般 3-7 天,没有明显的前驱症状,多数患 儿突然起病。主要侵犯手、足、口、臀四个部位;临床上有不痛、不痒、不结 痂、不结疤的四不特征。 初期可有轻度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由于口腔溃疡疼痛,患儿流涎拒食。口 腔黏膜疹出现比较早,起初为粟米样斑丘疹或水泡,周围有红晕,主要位于舌 及两颊部,唇齿侧也常发生。手、足等远端部位出现或平或凸的斑丘疹或疱疹, 皮疹不痒,斑丘疹在 5 天左右由红变暗,然后消退;疱疹呈圆形或椭圆形扁平 凸起,内有混浊液体,长径与皮纹走向一致,如黄豆大小不等,一般无疼痛及 痒感,愈合后不留痕迹。手、足、口病损在同一患者不一定全部出现。水泡及 皮疹通常会在 1 周內消退。 学龄前儿童为易感人群 “人对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普遍易感,受感后可获得免疫力,各年龄 组均可感染发病。 ”冯主任介绍,成人大多通过隐性感染获得相应的抗体,因此, 手足口病的患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尤以 3 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手足口 病表现在皮肤和口腔上,但病毒会侵入心、脑、肾等重要器官。因此在流行时 应加强对患者的临床监测,如出现高热、白细胞不明原因增高而查不出其他感 染灶时,应警惕暴发性心肌炎的发生。 伴发无菌性脑膜炎时,其症状表现为发烧、头痛、颈部僵硬、呕吐、易烦 燥、睡眠不安稳等;身体偶而可发现非特异性红丘疹,甚至点状出血点。合并 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的人,以 2 岁以下患儿多见。 治疗以清泄心火为主 冯主任介绍,中医认为手足口病乃由湿热疫毒感染所致,治疗上宜清热解 毒祛湿,清凉解表,疏散风热,或兼以透疹外出。 在发疹初期,患儿仅见少量疱疹,分布稀疏,或伴有表证,病位主要在肺, 可以采用疏散风热、透疹外出的方法,佐以清热解毒,使表邪得解,邪有所出, 疱疹得消。 对于湿重于热者,临床症状除见大量疱疹显现,疱中含有脓液外,还伴有 大便稀溏,苔黄腻,脉滑。治疗应以化湿为重点,兼以清热解毒。 对于热重于湿者,可见疱疹红,身热不宁,烦躁口渴,大便干甚至便秘、 舌红、脉数。治宜清热解毒为主,佐以祛湿。 一般情况下,手足口病多发于夏季,暑气通于心,此时心火亢盛,临床症 状除见手足肌肤、口咽部出现大量疱疹外,伴有夜寐不宁、小便赤黄、舌尖红、 脉数等症状。因此,清泄心火为主要治疗原则。 本病属于温病的范畴,若毒邪炽盛,或患者素体禀赋不足、素体偏亢,则 在疾病的传变过程中极易出现各种危重证候。由于前期病程中邪热之毒耗伤阴 液,而且口咽部的疱疹影响患者的进食,因此在疾病的后期患者以阴伤脾虚为 主,症见疱疹渐消,伴有身热渐退、口渴、纳差、舌红少津、脉细数,治疗宜 健脾助运,生津养阴为主。另外,还可对患者疱疹采取外用药物进行局部治疗, 尤其是当口唇、咽峡部发生疱疹时,患者疼痛拒食,局部外治更显得尤为重要。 喝开水勤洗手是预防关键 “手足口病流行期间,患者是主要传染源。 ”冯主任提醒,带毒者和轻型散 发病例是流行间歇和流行期的主要传染源,并且通过人群间的密切接触进行传 播。比如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日常接触传播、经口感染等,门诊交叉感染和 小儿推拿 小儿按摩网 () 口腔器械消毒不严也可造成传播。因此,家长应做好小儿的日常防护工作,衣 物应置阳光下暴晒,室内保持通风换气,饭前便后要洗手,尽量少让孩子到拥 挤的公共场所,注意婴幼儿的营养、休息,避免日光曝晒,防止过度疲劳,降 低机体抵抗力。多喝白开水,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 一旦孩子出现症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并积极配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