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2年其他服务业报表制度印刷正确_第1页
11-12年其他服务业报表制度印刷正确_第2页
11-12年其他服务业报表制度印刷正确_第3页
11-12年其他服务业报表制度印刷正确_第4页
11-12年其他服务业报表制度印刷正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深圳市其他服务业统计报表制度 (2011 年 统计年报、 2012 年定期报表) 广东省统计局批准 深圳市统计局制订 2011 年 11 月 本报表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 的有关规定制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七条规定: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及个体工商户 和个人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统计调 查所需的资料,不得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不得迟报、拒报统计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九条规定:统计机构、统计人员对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 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 本制度由深圳市统计局负责解释。 目 录 一、深圳市其他服务业统计调查方案 1 二、报表目录 5 三、调查表式 6 四、逻辑审核关系 7 五、指标解释 15 六、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其他服务业) 24 -1- 一、深圳市其他服务业统计调查方案 (一)调查目的:为了解全市其他服务业的发展规模、结构、水平等 基本情况,满足国民经济核算对基础资料的需要,为市委、市政府及 时掌握深圳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貌,制定和调整相关政策提供可靠的依 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深圳经济特区统计条例,特制 定深圳市其他服务业统计报表制度。 (二)调查对象:本制度所指的其他服务业统计对象为深圳市行政 区域范围内登记注册的以下行业中的限额以上企业和驻深的行政事 业法人单位。具体包括:仓储业,其他电信服务、广播电视传输服务、 卫星传输服务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 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 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 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不包括:交通运输和 邮政业,固定电信服务和移动电信服务,批发与零售业,住宿和餐饮 业,典当业,房地产业,金融业。本制度所指的其他服务业统计对象原 则上与经济普查统计对象一致。 其 他 服 务 业 法 人 应 同 时 具 备 以 下 条 件 :(1)依 法 成 立 有 自 己 的 名 称 、 组 织 机 构 和 场 所 ,能 够 独 立 承 担 民 事 责 任 ;(2)独 立 拥 有 和 使 用 (或 授 权 使 用 )资 产 、承 担 负 债 、有 权 与 其 他 单 位 签 定 合 同 ;(3)会 计 上 独 立 核 算 并 能 够 编 制 资 产 负 债 表 。本 调 查 制 度 规 定 :定 期 报 表 的 统 计 范 围 以 2008 年 经 济 普 查 单 位 库 划 分 依 据 为 基 础 ,同 时 包 括 当 年 新 增 单 位 字 典 库 。具 体 包 括 :1、全 年 营 业 收 入 或 投 资 收 益 500 万 元 及 以 上 的 其 他 服 2 务 业 企 业 法 人 单 位 (含 下 属 产 业 活 动 单 位 的 数 据 );2、所 有 的 驻 深 行 政 事 业 法 人 单 位 (含 下 属 产 业 活 动 单 位 的 数 据 )。 (三)调查内容及表式:本统计报表制度为深圳市限额以上其他服 务业企业和所有驻深行政事业单位统计基层报表制度。调查内容为法 人单位本部及所属产业活动单位的基本情况及主要经济活动情况。报 表种类为: 1.其他服务业企业财务状况季报综合表 2.其他服务业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状况季报综合表 3.深圳市其他服务业企业季报基层表 4.深圳市行政事业单位基层表 5.深圳市其他服务业重点企业月报基层表 报送方式及时间详见“二、报表目录” 。 (四)调查的组织实施:定期报表均由市及各区统计局负责组织实 施,调查 方式为全面调查。 本统计报表实行定报制度,按照“统一组织 、分级负责” 的原则开 展工作。市统计局负责统一组织,各区统计局按在地统计原则负责本 辖区统计调查对象报表的收集、审核、整理和数据录入。各区统计局 将调查数据(综合表)报市统计局,报送方式为电子邮件。 (五)调查的方法:基层单位向当地统计机构报送报表,统一使用 所在区统计局的网上直报系统,报送方式为网上直报(市直报单位使 用市统计局的网上直报系统),报表上报生效后,单位如需更改报表数 据及内容的,应向当地统计机构提交有关的说明,并签字盖章,以确 -3- 保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市局及各区网上直报网址和联系方式: 市统计局直报网址: 联系电话:82916508 曾小姐 83675318 刘先生,传真:82916508 罗湖区统计局直报网址:46/zb/ 联系电话:25666463 黄先生,传真:25666387 福田区统计局直报网址:6:20080/ 联系电话:82928165 王先生,传真:82928447 南山区统计局直报网址: 联系电话:26542617 陈小姐,传真:26542617 宝安区统计局直报网址: 联系电话:29998467 陆先生,传真:29998467 龙岗区统计局直报网址:/ 联系电话:28949225 陈先生,传真:28949885 盐田区统计局直报网址: 联系电话:25227043 杨小姐,传真:25228032 光明新区统计机构直报网址: 联系电话:88211831 蔺先生,传真:88211831 坪山新区统计机构直报网址: 联系电话:84622641 王先生,传真:84622642 (六)其他:本制度实行全国统一的统计分类标准和统一编码,其 4 他服务业企业和行政事业法人单位必须严格执行统一的法人代码、行 业类别代码、登记注册类型代码等标准,不得自行改变。 本 制 度 属 于 地 方 统 计 调 查 制 度 ,各 企 事 业 单 位 要 严 格 执 行 统 计 报 表 制 度 规 定 的 报 送 范 围 、时 间 、方 式 ,及 时 、准 确 地 向 各 级 统 计 部 门 报 送 统 计 报 表 ,不 得 虚 报 、瞒 报 、拒 报 、迟 报 ,不 得 伪 造 、篡 改 。 -5- 二、报表目录 定期报表目录及报送日期 表 号 报表名称 报告期别 填报范围 报送单位 报送时间及方式 深 F201 表 其他服务业企业财务状况季报综合表 季报 各区统计局 各区统计局 前三季度为季后 的 25 日前报市, 第四季度为次 年 3 月 15 日前 报市 深 F202 表 其他服务业行政事 业单位财务状况季 报综合表 季报 各区统计局 各区统计局 前三季度为季后 的 25 日前报市, 第四季度为次 年 3 月 15 日前 报市 深 F203 表 深圳市其他服务业企业季报基层表 季报 限额以上其 他服务业企 业法人单位 各基层单位 前三季度为季后 的 20 日前报区, 第四季度为次 年 3 月 5 日前报 区 深 F204 表 深圳市行政事业单 位基层表 季报 所有驻深行 政事业法人 单位 各基层单位 前三季度为季后 的 20 日前报区, 第四季度为次 年 3 月 5 日前报 区 深 F205 表 深圳市其他服务业 重点企业月报基层 表 月报 重点企业执 行月报,同时 须执行季报。 (重点企业名 单另附) 各基层单位 报送月份为: 4,5,7,8,10,1 1 月,次月 15 日 前报区(注:5 月 和 11 月与城调 队重复的企业无 需再报送) 6 三、调查表式 1.其他服务业企业财务状况季报综合表 2.其他服务业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状况季报综合表 3.深圳市其他服务业企业季报基层表 4.深圳市行政事业单位基层表 5.深圳市其他服务业重点企业月报基层表 -7- 四、逻辑审核关系 深圳市其他服务业企业季报基层表的逻辑审核关系如下: 0607+08+09+11 1516+17+18 21=25+26 深圳市行政事业单位基层表的逻辑审核关系如下: 02=03+04+05+06+07+08+09 1011+12+15+20 22=01+02-10 24+10=02+33+34 24=25+26+27+32 深圳市其他服务业重点企业月报基层表的逻辑审核关系如下: 0607+08+09+10 1415+16+17 8 其他服务业企业财务状况季报综合表 表 号:深 F201 表 20 年 季 制定机关:深圳市统计局 批准机关:广东省统计局 文 号:粤统制表字(2011)32 号 填报单位名称: (盖章) 有效期限:2013 年 1 月 金额单位:千元 企业数(个) 营 业 收 入 合 计 营业成本 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合计 投资收益 营业利润 利润总额 税金 净利息支出 职工薪酬总额 职工工资 保险费 福利费 工会经费 住房公积金和住房补贴 指标名称 代码 甲 乙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总 计 一、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组 二、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组(中类) 三、按区分组 货币资金 短期投资(净额) 负债合计 所有者权益 营业税金及附加 所 得 税 增 值 税 固定资产原价 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实收资本 报告期期末从业人员数(人) 指标名称 代码 税费合计 资产总计 固定资产本期折旧 甲 乙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总 计 一、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组 二、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组(中类) 三、按区分组 单位负责人: 统计负 责人: 填表人: 联系电话: 报出日期:20 年 月 日 -9- 其他服务业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状况季报综合表 20 年 季 表 号:深 F202 表 制定机关:深圳市统计局 批准机关:广东省统计局 文 号:粤统制表字(2011)32 号 填报单位名称: (盖章) 有效期限:2013 年 1 月 金额单位:千元 工资福利支 出 对个人和 家庭的补 助支出 指标名称 代码 行政事业 单位数 (个) 以前年度 结余 收 入 合 计 财政补 助收入 上级补 助收入 拨入专款 事业收 入 经营收 入 附属单 位缴款 其他收 入 支出合计 商品和劳务 支出 差旅费 劳务费 助学金 抚恤金 甲 乙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总 计 一、按登记注册类型分型 二、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组(中类) 三、按区分组 基本建 设支出 累计 就业补助 费 房屋、 办公、 专用、 交通等 设备购 置费 指标名称 代码 生活补助 收支 结余 经营 税金 资产合 计 流动资 产 对外投 资 固定资 产合计 固定资产 原 值 折旧 本期折 旧 在建工程 无形 资产 负债 合计 净资产 合 计 报告期期末从业 人员数(人) 甲 乙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总 计 一、登记注册类型分型 二、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组(中类) 三、按区分组 单位负责人: 统计负责人: 填表人: 联系电话: 10 深 圳 市 其 他 服 务 业 企 业 季 报 基 层 表 单位名称: (盖章) 表 号: 制表机关:深圳市统计局 20 年 季 文号: 有限期限: 金额单位:千元 基本单位情况 05(1)企业(单位)详细地址 06 行业类别 07 是否执行 2006 年企业会计制度准则: 09 登记注册类型 区 路 1.是 2.否 05(2)企业(单位)所在行政区 08 控股情况 01 单位代码: 02 单位名称: 03 法人代表: 04 当年企业营业时间_个月 个 区 镇(街道办事处) 社区居委会 行政区划代码 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 (GB/T 47542011)填报 主要业务活动(或主要产品) 1. 2. 3. 111 国有绝对控股 112 国有相对控股 121 集体绝对控股 122 集体相对控股 200 非公有控股经济 内资 110 国有 190 其他内资 120 集体 港澳台商投资 130 股份合作 210 与港澳台商合资经营 141 国有联营 220 与港澳台商合作经营 142 集体联营 230 港澳台商独资 143 国有与集体联营 240 港澳台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149 其他联营 290 其他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151 国有独资公司 外商投资 159 其他有限责任公司 310 中外合资经营 160 股份有限公司 320 中外合作经营 171 私营独资 330 外资企业 172 私营合伙 340 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173 私营有限责任公司 390 其他外商投资企业 174 私营股份有限公司 指标名称 单位 代码 至本季累计 上年同期 指标名称 单位 代码 至本季累计 上年同期 甲 乙 丙 1 2 甲 乙 丙 1 2 营业收入合计 千元 01 税费合计 千元 15 营业成本 千元 02 营业税金及附加 千元 16 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合计 千元 03 所得税 千元 17 其中:税金 千元 04 增值税 千元 18 利息净支出 千元 05 货币资金 千元 19 职工薪酬总额 千元 06 短期投资(净额) 千元 20 职工工资 千元 07 资产总计 千元 21 保险费 千元 08 固定资产原价 千元 22 福利费 千元 09 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千元 23 其中:住房公积金和住房补贴 千元 10 固定资产本期折旧 千元 24 工会经费 千元 11 负债合计 千元 25 投资收益 千元 12 所有者权益 千元 26 营业利润 千元 13 实收资本 千元 27 利润总额 千元 14 报告期期末从业人员数 人 28 单位负责人: 统计负责人: 填表人 : 联系电话: 报出日期: 年 月 日 报送时间:前三季度为季后的 20 日前,第四季度为次年 3 月 5 日前;报送单位:各基层单位所在区统计局。 表 号:深 F203 表 制定机关:深圳市统计局 批准机关:广东省统计局 文 号:粤统制表字(2011)32 号 有效期限:2013 年 1 月 金额单位:千元 -11- 逻辑审核关系:0607+08+09+11 21=25+26 1516+17+18 注意事项: 填报内容;为法人单位本部及汇总下属产业活动单位经济活动情况, (无需合并报表) 至本季累计为年初至本季累计数据:第一季度为 1-3 月、第二季度为 1-6 月、第三季度为 1-9 月、第四季度为 1-12 月 上年同期累计数据为:报告期上一年的 1-3 月、1-6 月、1-9 月、1-12 月 季报报送时间:前三季度为季后的 20 日前,第四季度为次年 3 月 5 日前 报送单位:各基层单位所在区统计局 逻辑审核关系: 0607+08+09+11 21=25+26 1516+17+18 12 表 号:深 F204 表 制定机关:深圳市统计局 批准机关:广东省统计局 文 号:粤统制表字(2011)32 号 有效期限:2013 年 1 月 金额单位:千元 深 圳 市 行 政 事 业 单 位 基 层 表 单位名称: (盖章) 表 号: 20 年 季 文 期限: 金 基本单位情况 04(1) 单位详细地址 05 行业类别 06 执行会计制度 07 登记注册类型 区 路 04(2)企业(单位)所在行政区 01 单位代码: 02 单位名称: 03 法人代表: 区 镇(街道办事处) 社区居委会 行政区划代码 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 (GB/T 47542011)填报 主要业务活动(或主要产品) 1. 2. 3. 1.企业会计制度 2.事业会计制度 3.行政会计制度 4.其他 #内资 110 国有 190 其他内资 120 集体 港澳台商投资 130 股份合作 210 与港澳台商合资经营 141 国有联营 220 与港澳台商合作经营 142 集体联营 230 港澳台商独资 143 国有与集体联营 240 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149 其他联营 290 其他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151 国有独资公司 外商投资 159 其他有限责任公司 310 中外合资经营 160 股份有限公司 320 中外合作经营 171 私营独资 330 外资企业 172 私营合伙 340 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173 私营有限责任公司 390 其他外商投资企业 174 私营股份有限公司 指标名称 单位 代码 至本季累计 上年同期 指标名称 单位 代码 至本季累计 上年同期 甲 乙 丙 1 2 甲 乙 丙 1 2 一、年初结余 千元 01 四、收支结余 千元 22 二、收入合计(收入类) 千元 02 五、经营税金 千元 23 财政补助收入 千元 03 六、资产合计 千元 24 上级补助收入 千元 04 1、流动资产 千元 25 拔入专款 千元 05 2、对外投资 千元 26 事业收入 千元 06 3、固定资产合计 千元 27 经营收入 千元 07 固定资产原值 千元 28 附属单位缴款 千元 08 累计折旧 千元 29 其他收入 千元 09 其中:本期折旧 千元 30 三、支出合计(支出类) 千元 10 在建工程 千元 31 其中:1、工资福利支出 千元 11 4、无形资产 千元 32 2、商品和服务支出 千元 12 七、负债合计 千元 33 其中:差旅费 千元 13 八、净资产合计 千元 34 劳务费 千元 14 九、报告期期末从业人员数 人 35 3、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 千元 15 其中:助学金 千元 16 抚恤金 千元 17 生活补助 千元 18 就业补助费 千元 19 4、基本建设支出 千元 20 其中:房屋、办公、专用、交通等设备购置费 千元 21 单位负责人: 统计负责人: 填表人 : 联系电话: -13- 报送时间:前三季度为季后的 20 日前,第四季度为次年 3 月 5 日前;报送单位:各基层单位所在区统计局。 逻辑审核关系:02=03+04+05+06+07+08+09; 1011+12+15+20; 22=01+02-10; 24+10=02+33+34; 24=25+26+27+32; 注:填报本表数据取自本单位财务报表中的资产负债表(结转前)和支出明细表。 注意事项: 填报内容;为法人单位本部及汇总下属产业活动单位经济活动情况, (无需合并报表) 至本季累计为年初至本季累计数据:第一季度为 1-3 月、第二季度为 1-6 月、第三季度为 1-9 月、第四季度为 1-12 月 上年同期累计数据为:报告期上一年的 1-3 月、1-6 月、1-9 月、1-12 月 季报报送时间:前三季度为季后的 20 日前,第四季度为次年 3 月 5 日前 报送单位:各基层单位所在区统计局 逻辑审核关系: 02=03+04+05+06+07+08+09 1011+12+15+20 22=01+02-10 24+10=02+33+34 24=25+26+27+32 14 -15- 表 号:深 F205 表 制定机关:深圳市统计局 批准机关:广东省统计局 文 号:粤统制表字(2011)32 号 有效期限:2013 年 1 月 金额单位:千元 深圳市其他服务业企业月报基层表 20 年 月 填报单位名称: (盖章) 01 单位代码: 02 单位名称: 03 法人代表: 04(1)企业(单位)详细地址: 区 路 (2)企业(单位)所在行政区: 区 镇(街道办事处) 社区居委会 行政区划代码 05 行业类别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与代码(GB/T 4754-2011)填报 主要业务活动(或主要产品): 1. 2. 06 国有控股情况: 111 国有绝对控股 112 国有相对控股 121 集体绝对控股 122 集体相对控股 200 非公有控股经济 07 是否执行 2006 年企业 会计制度准则: 1.是 2.否 08 登记注册类型 #内资 110 国有 120 集体 130 股份合作 141 国有联营 142 集体联营 143 国有与集体联营 149 其他联营 151 国有独资公司 159 其他有限责任公司 160 股份有限公司 171 私营独资 172 私营合伙 173 私营有限责任公司 174 私营股份有限公司 190 其他内资 #港澳台商投资 210 与港澳台商合资经营 220 与港澳台商合作经营 230 港澳台商独资 240 港澳台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290 其他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外商投资 310 中外合资经营 320 中外合作经营 330 外资企业 340 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390 其他外商投资企业 指标名称 单位 代码 至本月累计 指标名称 单位 代码 至本月累计 营业收入合计 千元 01 投资收益 千元 11 营业成本 千元 02 营业利润 千元 12 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合计: 千元 03 利润总额 千元 13 其中:税金 千元 04 税费合计 千元 14 利息净支出 千元 05 营业税金及附加 千元 15 职工薪酬总额 千元 06 所得税 千元 16 其中:职工工资 千元 07 增值税 千元 17 保险费 千元 08 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千元 18 福利费 千元 09 其中:固定资产本期折旧 千元 19 工会经费 千元 10 报告期期末从业人员数 人 20 单位负责人: 统计负责人: 填表人: 联系电话: 报出日期: 年 月 日 报送时间:次月 15 日前;报送单位:各基层单位所在区统计局。 16 逻辑审核关系:0607+08+09+10 1415+16+17 -17- 五、指标解释 (一)其他服务业企业季报基层表(同月报指标) 1营 业 收 入 合 计 (01):指 企 业 (单 位 )在 报 告 期 内 从 事 销 售 商 品 、 提 供 劳 务 及 转 让 资 产 使 用 权 等 日 常 活 动 中 所 形 成 的 总 收 入 ,包 括 主 营 业 务 收 入 和 其 他 业 务 收 入 。根 据 会 计 “利 润 表 ”中 有 关 指 标 计 算 填 列 。 2营 业 成 本 (02):指 企 业 (单 位 )在 报 告 期 内 从 事 销 售 商 品 、提 供 劳 务 等 日 常 活 动 发 生 的 各 种 耗 费 。根 据 会 计 “利 润 表 ”中 “营 业 成 本 ”项 填 列 。 3营 业 费 用 、管 理 费 用 、财 务 费 用 合 计 (03):指 企 业 报 告 期 内 营 业 费 用 、管 理 费 用 、财 务 费 用 三 项 费 用 的 合 计 。营 业 费 用 指 企 业 经 营 主 要 业 务 活 动 而 发 生 的 各 项 费 用 。根 据 “利 润 表 ”中 对 应 项 的 本 期 累 计 数 计 算 填 报 。管 理 费 用 指 企 业 行 政 管 理 部 门 为 组 织 和 管 理 生 产 经 营 活 动 而 发 生 的 各 项 费 用 。根 据 “利 润 表 ”中 “管 理 费 用 ”项 的 本 期 累 计 数 计 算 填 报 。财 务 费 用 指 企 业 为 筹 集 生 产 经 营 所 需 资 金 等 发 生 的 费 用 。包 括 利 息 净 支 出 、汇 兑 净 损 失 (已 减 汇 兑 收 益 )、调 剂 外 汇 手 续 费 、金 融 机 构 手 续 费 ,以 及 企 业 筹 资 发 生 的 其 他 费 用 。根 据 “利 润 表 ”中 “财 务 费 用 ”项 的 本 期 累 计 数 填 报 。 4.税 金 (04):指 企 业 按 照 规 定 从 管 理 费 用 中 支 付 的 房 产 税 、印 花 税 、车 船 使 用 税 和 土 地 使 用 税 等 。根 据 “管 理 费 用 明 细 表 ”或 “管 理 费 用 ”科 目 中 有 关 项 目 归 纳 填 报 。 5.利 息 净 支 出 (05):指 企 业 在 生 产 经 营 期 间 利 息 支 出 扣 除 利 息 收 入 后 的 净 额 。根 据 会 计 “财 务 费 用 ”科 目 归 纳 计 算 填 列 。 6职 工 薪 酬 总 额 (06):是 新 会 计 制 度 资 产 负 债 表 里 的 指 标 , 该 指 标 的 范 围 主 要 包 括 构 成 工 资 总 额 组 成 部 分 的 工 资 、奖 金 、津 贴 、 18 和 补 贴 ;职 工 福 利 费 ;五 险 一 金 (医 疗 保 险 费 、养 老 保 险 费 、失 业 保 险 费 、工 伤 保 险 费 和 生 育 保 险 费 、住 房 公 积 金 );工 会 经 费 和 职 工 教 育 经 费 等 传 统 意 义 上 的 薪 酬 。根 据 企 业 会 计 核 算 中 “应 付 职 工 薪 酬 ” 科 目 的 本 期 贷 方 累 计 发 生 额 填 列 。对 于 执 行 旧 会 计 制 度 的 企 业 ,应 根 据 会 计 核 算 中 的 “应 付 工 资 ”、“应 付 福 利 费 ”、“保 险 费 ”、“工 会 经 费 ” 等 科 目 中 的 相 关 项 目 归 纳 计 算 填 列 。 7职 工 工 资 (07):指 企 业 在 报 告 期 内 支 付 给 本 单 位 全 部 职 工 的 劳 动 报 酬 ,包 括 工 资 、奖 金 、津 贴 和 补 贴 ,它 反 映 企 业 报 告 期 内 累 计 应 付 的 工 资 总 额 。根 据 企 业 会 计 核 算 中 “应 付 工 资 ”科 目 的 本 期 贷 方 累 计 发 生 额 填 列 ,或 者 根 据 企 业 成 本 费 用 明 细 表 中 “工 资 ”项 本 期 累 计 发 生 额 填 列 。 8保 险 费 (08):指 按 规 定 标 准 向 劳 动 和 社 会 保 险 机 构 交 纳 的 职 工 医 疗 保 险 费 、职 工 养 老 保 险 金 、职 工 工 伤 保 险 和 失 业 保 险 费 。根 据 会 计 “营 业 费 用 ”、“管 理 费 用 ”科 目 中 的 相 关 项 目 归 纳 计 算 填 列 。 9福 利 费 (09):指 企 业 在 报 告 期 内 根 据 国 家 有 关 规 定 开 支 的 各 种 福 利 费 支 出 ,包 括 企 业 为 职 工 提 存 的 基 本 养 老 保 险 基 金 、基 本 医 疗 保 险 费 、失 业 保 险 费 、工 伤 保 险 费 、生 育 保 险 费 、住 房 公 积 金 、补 充 养 老 保 险 费 和 补 充 医 疗 保 险 费 ,以 及 从 成 本 费 用 中 列 支 的 集 体 福 利 补 贴 、职 工 生 活 困 难 补 助 、房 租 补 贴 、上 下 班 交 通 补 贴 、冬 季 取 暖 费 ,以 及 按 规 定 发 生 的 其 他 职 工 福 利 支 出 ,它 反 映 企 业 在 报 告 期 实 际 发 生 的 各 项 福 利 费 用 。根 据 企 业 会 计 成 本 和 费 用 科 目 中 的 相 关 项 目 归 纳 计 算 填 列 。 10.住 房 公 积 金 及 住 房 补 贴 (10):指 报 告 期 内 企 业 为 职 工 缴 纳 的 住 房 公 积 金 和 企 业 支 付 的 职 工 住 房 补 贴 。根 据 会 计 “营 业 费 用 ”、 “管 理 费 用 ”等 相 关 成 本 、费 用 项 目 归 纳 计 算 填 报 。 -19- 11工 会 经 费 (11):根 据 会 计 “管 理 费 用 ”科 目 中 的 对 应 项 目 填 列 。 12投 资 收 益 (12):指 企 业 以 各 种 方 式 对 外 投 资 所 取 得 的 收 益 或 发 生 的 损 失 。根 据 会 计 “利 润 表 ”中 的 “投 资 收 益 ”项 填 列 。若 为 投 资 损 失 ,应 在 本 项 目 金 额 前 加 “”号 。 13营 业 利 润 (13):指 企 业 从 事 业 务 活 动 所 取 得 的 经 营 成 果 。 根 据 会 计 “利 润 表 ”中 的 “营 业 利 润 ”项 填 列 。 14利 润 总 额 (14):指 企 业 在 生 产 经 营 过 程 中 各 种 收 入 扣 除 各 种 耗 费 后 的 盈 余 ,反 映 企 业 在 报 告 期 内 实 际 的 亏 盈 总 额 ,包 括 营 业 利 润 、补 贴 收 入 、投 资 净 收 益 和 营 业 外 收 支 净 额 。根 据 会 计 “利 润 表 ” 中 的 对 应 指 标 计 算 填 列 。 15税 费 合 计 (15):该 项 应 大 于 或 等 于 营 业 税 金 及 附 加 、所 得 税 和 增 值 税 之 和 。还 应 包 括 除 了 以 上 三 项 以 外 的 税 费 。 16营 业 税 金 及 附 加 (16):指 按 税 法 规 定 的 税 率 缴 纳 的 各 种 税 金 ,包 括 营 业 税 、产 品 税 、增 值 税 、城 市 建 设 维 护 税 和 教 育 费 附 加 等 ,未 将 房 产 税 、车 船 使 用 税 、土 地 使 用 税 、印 花 税 等 列 入 成 本 、费 用 科 目 的 单 位 ,也 应 将 这 些 税 金 包 括 在 内 。因 逾 期 纳 税 而 支 付 的 滞 纳 金 和 罚 款 不 包 括 在 本 指 标 内 。 17所 得 税 (17):是 指 企 业 根 据 税 法 规 定 计 算 的 报 告 期 应 交 的 所 得 税 。根 据 会 计 “利 润 表 ”中 的 “所 得 税 ”项 填 列 。 18增 值 税 (18):指 企 业 按 税 法 规 定 ,从 事 货 物 销 售 或 提 供 加 工 、修 理 修 配 劳 务 等 增 加 货 物 价 值 的 活 动 本 期 应 交 纳 的 税 金 。指 企 业 在 报 告 期 应 交 增 值 税 额 。计 算 公 式 为 :本 年 应 交 增 值 税 =销 项 税 额 -(进 项 税 额 -进 项 税 额 转 出 )-出 口 抵 减 内 销 产 品 应 纳 税 额 -减 免 税 款 +出 口 退 税 ,根 据 企 业 会 计 “应 交 增 值 税 明 细 表 ”计 算 填 列 。 20 19.货 币 资 金 (19):反 映 企 业 库 存 现 金 、银 行 结 算 户 存 款 、外 埠 存 款 、银 行 汇 票 存 款 、银 行 本 票 存 款 、信 用 卡 存 款 、信 用 证 保 证 金 存 款 等 的 合 计 数 。会 计 核 算 中 是 根 据 “库 存 现 金 ”、“银 行 存 款 ”、“其 他 货 币 资 金 ”科 目 期 末 余 额 的 合 计 数 填 列 的 。表 中 指 标 根 据 会 计 “资 产 负 债 表 ”中 的 “货 币 资 金 ”项 的 期 末 数 填 列 。 20.短 期 投 资 (净 额 )(20):短 期 投 资 是 指 企 业 购 入 能 够 随 时 变 现 ,并 且 持 有 时 间 不 超 过 一 年 (含 一 年 )的 有 价 证 券 以 及 不 超 过 一 年 (含 一 年 )的 其 他 投 资 ,包 括 各 种 股 票 、债 券 、基 金 等 。未 执 行 新 企 业 会 计 准 则 的 企 业 ,根 据 资 产 负 债 表 中 的 “短 期 投 资 ”科 目 的 期 末 余 额 ,减 去 “短 期 投 资 跌 价 准 备 ”科 目 的 期 末 余 额 后 的 净 额 填 列 。 执 行 新 企 业 会 计 准 则 的 企 业 ,根 据 资 产 负 债 表 中 的 “交 易 性 金 融 资 产 ”项 填 列 。 21资 产 总 计 (21):指 企 业 在 报 告 期 所 拥 有 的 能 以 货 币 计 量 的 经 济 资 源 ,包 括 各 种 财 产 、债 权 和 其 他 权 利 。资 产 按 其 流 动 性 (即 资 产 的 变 现 能 力 和 支 付 能 力 )划 分 为 :流 动 资 产 、长 期 投 资 、固 定 资 产 、 无 形 及 递 延 资 产 和 其 他 资 产 。根 据 会 计 “资 产 负 债 表 ”中 “资 产 总 计 ” 项 的 期 末 数 填 列 。 22固 定 资 产 原 价 (22):指 企 业 在 建 造 、购 置 、安 装 、改 建 、扩 建 、技 术 改 造 某 项 固 定 资 产 时 所 支 出 的 全 部 货 币 总 额 。根 据 会 计 “资 产 负 债 表 ”中 “固 定 资 产 原 价 ”项 的 期 末 数 填 列 。 23固 定 资 产 累 计 折 旧 (23):指 企 业 在 报 告 期 末 提 取 的 历 年 固 定 资 产 折 旧 累 计 数 。根 据 会 计 “资 产 负 债 表 ”中 “累 计 折 旧 ”项 的 年 末 数 填 列 。 24固 定 资 产 本 期 折 旧 (24):指 企 业 在 报 告 期 内 提 取 的 固 定 资 产 折 旧 合 计 数 。根 据 会 计 核 算 中 资 产 减 值 准 备 、投 资 及 固 定 资 产 情 况 表 内 “当 年 计 提 的 固 定 资 产 折 旧 总 额 ”项 本 年 增 加 数 填 列 。 -21- 25负 债 合 计 (25):指 企 业 所 承 担 的 能 以 货 币 计 量 ,将 以 资 产 或 劳 务 偿 付 的 债 务 。偿 还 形 式 包 括 货 币 、资 产 、或 提 供 劳 务 。负 债 一 般 按 偿 还 期 长 短 分 为 流 动 负 债 和 长 期 负 债 。根 据 会 计 “资 产 负 债 表 ”中 “负 债 合 计 ”项 的 期 末 数 填 列 。 26所 有 者 权 益 (26):指 所 有 者 在 企 业 资 产 中 享 有 的 经 济 利 益 , 它 等 于 企 业 资 产 减 去 负 债 后 的 余 额 。根 据 会 计 “资 产 负 债 表 ”中 “所 有 者 权 益 合 计 ”项 的 期 末 数 填 列 。 27实 收 资 本 (27):指 企 业 投 资 者 实 际 投 入 的 资 本 (或 股 本 ), 包 括 货 币 、实 物 、无 形 资 产 等 各 种 形 式 的 投 入 ,实 收 资 本 如 有 以 外 币 形 式 投 入 的 资 本 ,需 折 合 成 人 民 币 形 式 填 写 。根 据 会 计 “资 产 负 债 表 ”中 “实 收 资 本 ”项 的 期 末 数 填 列 。 28报 告 期 期 末 从 业 人 员 数 (28):指 报 告 期 期 末 在 本 单 位 工 作 并 取 得 劳 动 报 酬 或 收 入 的 实 有 人 员 数 。 (二)行政事业单位基层表 1年初结余(01):是指上年结转余额。 2收入合计(02):指行政事业单位从各种渠道获得的收入,包括 财政拨款、行政单位预算外资金、上级补助收入、事业收入、事业单位 经营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和其他收入。根据行政事业单位收入支 出决算总表中的“本年收入合 计” 项目填报 。 3财政补助收入(03):指单位本期实际收到的本级财政拨款,含 一般预算拨款和基金预算拨款。一级预算单位收到的应拨给下级单位 使用的款项,年终决算时尚未拨出的,要编制本报表时列为本单位财 政拨款。 4上级补助收入(04):填列事业单位从主管部门和上级单位取得 的非财政补助收入。 22 5拔 入 专 款 (05):指 事 业 单 位 收 到 的 财 政 部 门 、上 级 单 位 或 其 他 单 位 拔 入 的 指 定 用 途 、专 款 专 用 ,并 需 单 独 结 报 的 专 项 资 金 。 6事业收入(06):填列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辅助活动取 得的收入。 7经营收入(07):填列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辅助活动之外 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 8附属单位缴款(08):是指事业单位附属独立核算单位按规定标 准或比例上缴的收入,包括附属的事业单位上缴的收入和附属的企业 上缴的利润等。 9其他收入(09):指上述范围以外的各项收入,如利息收入、捐赠 收入等。 10支出合计(10):指行政事业单位各项支出情况。包括基本支出、 项目支出(包括行政事业性支出、基本建设项目支出和其他项目支出)、 上缴上级支出、事业单位经营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和结转自筹 基建。 11工资福利支出(11): 指单位支付给在职职工和临时聘用人员 的各类劳动报酬,以及为上述人员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等。具体包 括基本工资、津贴、奖金、社会保障缴费和上述未包括的人员支出。根 据“ 基本支出明 细表”中的“工资福利支出” 的对应项填报。 12商品和服务支出(12):指单位在开展业务活动中购买商品和劳 务的支出。具体包括办公费、印刷费、水电费、邮电费、交通费、差旅费、 会议费、培训费、招待费、福利费、劳务费、就业补助费、租赁费、物业 管理费、 维修费、专用材料费、办公设备购置费、专用设备购置费、交 通工具购置费、图书资料购置费及上述科目未包括的日常公用支出。 根据“ 基本支出明 细表 ”中的“商品和服务支出”的对应项填报。 -23- 13差旅费(13):指单位工作人员出差、出国的住宿费、伙食补助 费、杂费 、干部及大中专学生调遣费,调干家属旅费补助等。根据“ 基本 支出明细表” 中的“ 商品和服 务支出”项的其中“差旅费” 项填报。 14劳务费(14):指支付给单位和个人的劳务费用,如翻译费、咨 询费、手 续费等。根据“ 基本支出明细表”中的“商品和服务支出”项的其 中“ 劳务费 ”项填报。 15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15):指政府对个人和家庭的无偿性补 助支出。包括离休费、退休费、退职(役)费、医疗费、住房补贴、抚恤和 生活补助、助学金和其他未包括在上述科目的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 出等。根据“ 基本支出明细表” 中的“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项填报。 16助学金(16):指支付给各类学校学生助学金、奖学金、学生贷 款贴息、出国留学(实习)人员生活费,青少年业余体校学员伙食补助 费和生活费补贴,以及按协议由我方负担或享受我方奖学金的来华留 学生、进修生生活费等。根据“基本支出明 细表” 中的“对个人和家庭的 补助” 项的其中 “助学金 ”项填报。 17抚恤金(17): 指按规定支付给烈士家属、牺牲病故人员家属 的一次性和定期抚恤金,革命残疾人员的抚恤金,离退休人员等其他 人员的各项抚恤金。根据“基本支出明细 表” 中的“对个人和家庭补助” 项的其中“ 抚恤金” 项汇总 填报。 18生活补助(18):指按规定支付给优抚对象、退伍军人的生活补 助费,行政事业单位职工和家属生活补助,因公负伤等住院治疗、住疗 养院期间的伙食补助费、长期赡养人员补助费等。根据“基本支出明细 表” 中的“对个人和家庭的 补助”项的其中“ 生活补助” 项汇总填报。 19就业补助费(19):指支付给国有企业下岗职工、残疾人、退伍 军人的就业补助费。取自公用经费支出决算表中日常公用支出(或公务 24 费)下的明细科目。 20基本建设支出(20):指 按 国 家 有 关 规 定 ,属 于 基 本 建 设 范 围 内 的 基 本 建 设 有 偿 使 用 、拨 款 、资 本 金 支 出 以 及 经 国 家 批 准 对 专 项 和 政 策 性 基 建 投 资 贷 款 ,在 部 门 的 基 建 投 资 额 中 统 筹 支 付 的 贴 息 支 出 。 21房屋、办公、 专用、交通等设备购置费(21):指单位购置办公家 具、一般办公设备、专用设备、交通工具的支出,以及购置按固定资产 管理的各类图书、资料的支出。取自公共经费支出决算表中日常公用 支出(或公务费)下的明细科目。 22收支结余(22):指行政(事业)结余和经营收支结余的合计项。 行政(事业)结余是指行政事业单位年度各项行政(事业)收入与支出相 抵后的余额。经营收支结余是指事业单位年度各项经营收入支出相抵 后的余额。可根据“ 收入支出决算表” 中的 “收支结余”项填列。 23经营税金(23):指事业单位提供劳务或销售产品应负担的税金 及附加,包括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和教育费附加等。 24资产总计(24):指 在 报 告 期 所 拥 有 的 能 以 货 币 计 量 的 经 济 资 源 , 包 括 各 种 财 产 、债 权 和 其 他 权 利 。资 产 按 其 流 动 性 (即 资 产 的 变 现 能 力 和 支 付 能 力 )划 分 为 :流 动 资 产 、对 外 投 资 、固 定 资 产 、无 形 及 递 延 资 产 。根 据 会 计 “资 产 负 债 表 ”中 “资 产 总 计 ”项 的 期 末 数 填 列 。 25流动资产(25):根据会计“资产负债表 ”中“流动资产”项的期末 数填列。 26对外投资(26):取自本单位会计资产负债表同口径科目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