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至2000年职工队伍变化示意图_第1页
1988年至2000年职工队伍变化示意图_第2页
1988年至2000年职工队伍变化示意图_第3页
1988年至2000年职工队伍变化示意图_第4页
1988年至2000年职工队伍变化示意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 事 记 1988 年 我县粮食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实施方案被河南省粮 食局主办的粮食财会3、4 期合刊上全文登载。 1990 8 月 11 日,河南省粮食局副局长李经谋,基层处长 徐明德、副处长任俊生来我县调研粮食企业管理工作。 1991 年 国务院发布“关于调整粮食购销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 我县按此精神平价食油供应从 1991 年 5 月 1 日起, 除口油(含各项补助)、军供外,其它用油全部放开,改供 议价。 4 月 3 日,宝丰县粮食局粮油贸易中心大楼开业。 7 月,宝丰县粮食局被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 府命名为:“文明单位 ”。 1992 年 国务院发布“关于提高粮食 统销价格的决定” 。 宝丰县从 1992 年 4 月 1 日起,提高小麦、玉米、稻 谷定购价格,同时,提高粮食统销价格,实现购销同价。 2 月,宝丰县粮食局被省粮厅命名为“四无粮仓” 先进 县。 5 月 9 日,宝丰县城镇第二粮店成立。 1993 年 2 月 15 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的通知”。 我县从 1993 年度(粮食年度)起,粮食价格全面放开。 食油除军供用油外,取消国家食油收购计划和食油定量供 应政策,取消食油指令性调拨计划,市镇居民、集体单位 凭本定点的粮油供应办法也从此取消,粮票除军供外,一 律停止使用。 10 月,县政府决定,二轻局下属的淀粉厂整体划归粮 食部门。 1996 年 4 月 3 日,经县委研究,成立宝丰县粮油总公司,实 行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对内政府职能是粮食局,对外搞活 经营称粮油总公司,具有法人地位,并成立了“中共宝丰县 粮油总公司委员会”。 1997 年 8 月 6 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按保护价敞开收购议价 粮的通知”。根据该 通知,我县按保护价敞开收购议价粮, 当年收购粮食 2840 万公斤。 是年,宝丰 0408 河南省粮食储备库挂牌成立(县城 西环路南端)。 1998 年 5 月 10 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 制改革的决定”。据此,我 县粮食企业采取如下措施:收 储企业与附营业务人、财、物彻底分开。精减机构,机 关有 11 个科室精简为 8 个科室,人员有 53 人减为 31 人。 中 层干部实行竞争上岗。 6 月 6 日,国务院发布 244 号令,颁布粮食收购条 例。 1999 年 8 月 4 日,经县委研究决定成立“中国共产党宝丰县 粮食局委员会”,撤 销“ 中共宝丰县粮油 总公司委员会”和 “中共宝丰县粮食局党 组” ,保留粮局并 纳入县政府序列, 人员编制 25 人。 2000 年 3 月 31 日,河南宝丰国家粮食储备库挂牌成立(原 0408 省储备库)。 9 月,新建粮食局办公大楼竣工启用。 (见图一) 第三章 粮油购 销 第一节 机构 (一)行政机构 1988 年,县粮食机关内设 7 股 1 室。即:办公室、人 保、财务、工业基建、储运、计统、购销、监察股。 局直二级机构是:议价公司、面粉厂、中心粮店、车 站粮店、粮食转运站、高庄粮库、饲料公司、劳动服务公司、 龙兴宾馆。 下属二级机构是:观音堂、大营、张八桥、小店、周庄、 闹店、李庄、石桥、肖旗、赵庄、商酒务、前营 12 个粮食管 理所。 1989 年 7 月 5 日,县局机关成立“企业管理股” ,监 察股更名为“监察审计 股” 。 1992 年 5 月 9 日城镇第二粮店成立。 是年,原小店粮食管理所更名为“杨庄镇粮食管理所”。 1993 年 10 月,经县政府决定二轻局所属的淀粉厂划 归粮食部门管理。 1994 年,县局机关成立“内部结算中心” 。 1996 年 4 月 3 日,经县委常委会研究同意粮食局一 个机构两块牌子,对内政府职能是粮食局,对外搞活经营 称粮油总公司,具有法人地位。 8 月,县局进行机构改革,改革后的粮食局机关设 7 个股室。即:办公室、计划购销股、粮油储运股、财基股、 监察审计股、企业管理股、人事劳资股。 1997 年,县局机关成立业务股(计划购销、粮油储运 股合并),原人事劳资股更名为“人劳保卫股” 。 4 月,县局成立配送中心,属粮局二级机构,具有法 人地位,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10 月 15 日,撤销宝丰县粮食局中心粮店、饲料公司, 组建宝丰县粮食局粮油贸易公司,属粮食局二级机构。 1998 年 4 月 6 日,宝丰县城镇第二粮店更名为:宝丰 县粮食局城镇第二粮店。 6 月 15 日,配送中心与面粉厂合并。 9 月 23 日,粮油总公司设劳资保卫科,企业管理科、 业务科,县局成立财务审计股。 11 月,根据国务院精神粮食主附营业务分开:下属 12 个粮管所根据性质分出的附营业务成立了粮油贸易 站(含高庄库)。 12 月 27 日,县局成立“物资供应站” ,属二级机构。 1999 年,将宝丰县粮油贸易公司收储业务与附营业 务分开经营,成立了宝丰县第一粮食储备库。 是年,粮食局议价公司更名为“宝丰县粮食收储公司” 属二级机构(负责管理除观音堂外其它 11 个粮管所的政 策性业务),各粮所变更为:宝丰县粮食收储公司粮食 管理所。 是年 5 月 21 日,宝丰县粮食局劳动服务公司更名为: 宝丰县粮食局饲料公司,属二级机构。 5 月 9 日,成立宝丰县粮食局粮食机械修配厂(原县 化工机械厂撤销)属二级机构。 2000 年 3 月 31 日,成立河南宝丰国家粮食储备库 (0408 省储备库被国家粮食储备局批准为河南宝丰国家粮 食储备库)。 (见图片二) 是年底,粮局机关内设:党委办公室、粮局办公室、 财务审计股、劳资保卫股、业务股、企管(基建)股、储运 股 7 个股室。 下属二级机构收储企业 2 个。即:宝丰县粮食收储公 司、宝丰县第一粮食储备库。 附营企业 23 个。即:粮贸公司、第二粮店、车站粮店、 面粉厂、宾馆、饲料公司、粮油机械厂、淀粉厂、粮食转运 站、物资站和 13 个粮油贸易站(石桥、周庄、商酒务、赵庄、 肖旗、大营、高庄、闹店、杨庄、李庄、前营、观音堂、张八 桥)。 (二)党群组织 党组织 1972 年至 1999 年 8 月 4 日,粮食局设立粮食局党组 1988 年,连寅公任党组书记。 1991 年,安文亭任党组书记。 1995 年 11 月,刘怀振任党组书记。 1996 年,经县委常委会研究同意粮食局一个机构两 块牌子,粮食局保留党组,粮油总公司成立“中共宝丰县粮 油总公司委员会(党委),刘怀振任党委书记兼局党组书记。 98 年 1 月,董长水任党组书记,粮油总公司党委书 记。 1999 年 8 月 4 日,经县委 决定成立“中国共产党宝 丰县粮食局委员会”,董长水任书记。撤消“ 中共宝丰县粮 油总公司委员会”和 “中共宝丰县粮食局党 组”。 工会组织 1979 年恢复粮食局工会委员会,杨桂荣任工会主席, 日常工作由县局人事股负责。 1996 年,王天顺任粮食系统工会主席,局直各单位、 二级机构均建立了工会组织,设立了工会主席。 共青团组织 1990 年,县局成立共青团宝丰县粮食局总支委员会, 康国和任书记。 1998 年 4 月 1 日,成立共青团宝丰县粮油总公司委 员会(团委),闫慧玲任书记。 附:(一)县粮食局主要领导更迭表 (二)1988 年至 2000 年职工队伍变化示意图 局领导更迭表 表(一) 机关名称 姓名 性别 职务 任职时间 粮食局 连寅公 男 局长 1984.5.12-90.1 粮食局 安文亭 男 副局长 90.1-91.2.8(主持) 粮食局 安文亭 男 局长 91.2.9-95.10 粮食局 刘怀振 男 局长 95.11-98.1.22 粮食局 董长水 男 局长 98.1.23-2000.12.31 表(二)1988 年至 2000 年职工队伍变化 示意图 1224 1258 1278 1285 1350 1360 (人数) 1300 1093 890 785 741 754 712 715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年度) 第二节、粮油购进 粮食定购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通知,从 1985 年 4 月 1 日起 取消长期执行的统购政策,改为“合同定 购” 。1990 年,在 秋粮收购开始时,将粮食“合同定购” 改 为“ 国家定购”。并 再次强调定购粮作为农民应尽的义务,必须保证完成。 我县定购粮食的品种是小麦、玉米两个品种,根据上 级要尽量在夏季完成全年任务的要求,1988 年至 1999 年, 全部是夏季一次完成全年任务,玉米一般为议价收购。 1994 年国家为掌握更多的粮源,到秋季又下达到 750 万 公斤的玉米收购任务。由于农民不习惯秋粮征收,加之当 时政府制订的收购指导价(41 元/kg)与市价差较大,当年 完成玉米收购 600.3 万公斤。 为鼓励农民积极缴售定购粮,从 1987 年开始,按照 国家和省政府规定粮食合同定购实行“ 三挂钩” 政策,即: 粮食合同定购与供应平价化肥、柴油、发放预购定金挂钩。 1988 年我省规定每百斤贸易粮拨付优质平价标准化肥 10 公斤、柴油 5 公斤,我县实际发放化肥票 1148.2 吨、 柴油票 503.3 吨。1989 年至 1990 年省政府又提高了奖励 平价化肥的标准,由 10 公斤提高到 20 公斤、柴油 5 公斤 不变,1992 年奖售平价柴油数量降为 3 公斤。1993 年根 据国务院体制改革通知精神,将化肥、柴油由物质奖售改 为平议差价补贴,付给出售定购粮食的农民。 定购粮收购价格,根据国家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要 求,1988 年到 1998 年,逐步提高,由“ 双轨制” 向“单轨制” 过渡,以标准品小麦(中级花麦)为例子:1988 年为 0.241 元/500g,1989 年为 0 .257 元/500g,1992 年为 0.318 元 /500g ,1993 年全国粮价放开(定购粮与保护价同价),调 整为 0.32 元/500g。到 1998 年定购价为 0.725 元/500g,是 有史以来定购价最高的年份。1999 年以后粮食市场经济 体制改革基本到位,实行定购价与保护价同一价格,执行 保护价。当年小麦下降为 0.61 元/500g,2000 年中级混合 麦(相当旧标准中的中级花麦)价格为 0.55 元/500g。 附:1988 年2000 年宝丰县定购任务及实际完成情 况表 1988年 2000年宝丰县定购任务及实际完成情况表 单位:万公斤 年份 全年任 务 实际 完成 占任 务 % 备注 1988 1070 1094 102 1989 1070 1085 101 1990 1070 1070 100 1991 1070 1078 101 1992 1070 1084 101 1993 1090 1090 100 1994 1050 1073 102 1995 1050 1100 104 1996 1050 1091 103 1997 1050 1096 104 1998 1050 1050 100 1999 1050 1156 110 2000 1050 925 88 粮食议购 1979 年,粮食部门议购议销逐步发展起来。根据上 级指示和议价工作需要,县粮食局 1981 年内设议价股, 专门负责全县粮食系统的议购议销工作,1984 年在原议 价股的基础上组建成立了议价公司。 议购原则:按国家规定,定购粮品种(小麦、玉米)是 先定购,后议购,就是在完成定购粮收购任务以后再开始 议价收购。其它粮食品种可以常年收购。 议购价格:议购粮收购价格按随行就市,略低于市场 价格的原则确定。1993 年小麦、玉米议购价按当年制定 的保护价收购。1999 年、2000 年小麦收购统一按保护价 收购。 议购品种:议购品种主要有小麦、玉米、大豆、绿豆、 花生果、油菜籽。1992 年我县议购粮食共计 1856.9 万公 斤。1993 年粮价放开以后,议购品种主要是小麦和玉米。 1997 年 8 月,国务院关于按保护价敞开收购议价粮 的通知中要求,粮食部门必须坚决执行按保护价敞开收 购议价粮的政策,对农民余粮要坚决做到按保护价敞开 收购,要求不拒收、不限收、不停收、不打白条,要张榜公 布保护价格、挂牌收购,根据上级要求我县积极腾仓并库, 修建露天货位,到年底统计我县共收购保护价小麦、玉米 及其它议价粮共计 4328.8 万公斤,是历史上议购最多的 年份。 我县粮食议购工作的开展,有力地支持了粮食生产, 对增加农民收入,调节城镇供应,平抑市场粮价,搞活粮 食企业经营都起了很大作用。同时也符合国家粮食流通 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 粮食调入 为保证我县军需民用及灾区生活安排,1988 年至 1992 年从省内外平价调入小麦、玉米、大米、大豆等共 计 2309.3 万公斤,议价调入小麦、大米共计 18705 万公 斤。1993 年粮价放开时,从省内议价购进 81 万公斤。 1994 年至 2000 年从省内省外购进议价粮食 1310.7 万公 斤。 平价调入的粮食,是按照商业部粮油调运管理规则 进行的,议价粮的调入也参照此规则进行调拨,特别是 平价粮油必须严格执行调拨计划,并制定了因调拨发生 事故的经济赔偿责任和对责任单位及责任人的处罚制度。 1988 至 1992 年国家实行的是定购统销和议购议销并行 政策,平价粮调入我县的粮食数量较大,品种较多。93 年 粮价放开以后,除 96 年调入定购小麦 25 万公斤以外,其 它全部是议价购进。 附: 1、1988年至 1992年宝丰 县 平价粮食 调 入情况表 2、1988年至 2000年宝丰 县议 价粮食 调 入 购进 情况表 食用油脂购进 我县不是油料主产区,加之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 制的原因,全县油脂收购量很小,1988 年至 1993 年全县 定购任务在 10 万公斤左右,向农民分配定购任务有一定 困难。县粮食局根据实际情况把任务分给各乡(镇)粮所, 由粮所组织议价收购菜籽、芝麻或直接从外地议价购进 成品油,然后议转平顶抵定购任务。 为确保全县食用油供应,每年要从外地计划内调入 很大一部分油脂。1988 年至 1993 年 3 月底我县共调入计 划内油脂 48.5 万公斤。 按国家规定,从 1993 年粮食年度起,取消国家食用 油收购计划和指令性调拨计划。油脂经营全部放开,多渠 道经营的格局基本形成,粮食系统油脂收购(包括外地购 进)逐步减少。 附 1、宝丰县粮食系统议价油脂购进情况表(1988 2000 年) 单位:吨 年 份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至 2000 油 脂 627 519 339 440 287 59 197 146 266 164 附 2: 1988年至 1992年宝丰县油脂计划收购情况表 单位:吨 年份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备注 收购任务 90 105 105 95 95 实际完成 90 105 140 176 83 第三节 粮油销售 一、城镇粮食供应 (一)、定量标准 1、城镇居民口粮分等定量,是按劳动差别、年龄大 小、粮食消费习惯,分别确定每人每月口粮定量标准, 1993 年以后,粮价放开,取消平价供应,城镇居民口粮分 等定量的供应制度也随之取消。 附:宝丰县城镇压居民粮食定量标准 2、工商行业用粮。是按户定量,生产单位根据淡旺 季节、消耗定额、生产计划,连同上月实际用粮逐级上报, 送当地粮食部门或指定机关批准,发证供应,1993 年粮 价放开后随即取消工商行业用粮。 3、牲畜饲料用粮分类定量。骡、马每日每头 7 斤;牛、 驴每头每日 4 斤;奶牛每日每头 5 斤;奶羊每日每只 1 斤。 临时参加运输队农业牲畜,每日每头补助 12 斤。国营 食品公司收购生猪,在存栏和调运期间,每日每头 1.5 斤。 饲料均以原粮供应,麸皮 1.5 斤折原粮 1 斤,豆饼不折。 (二)粗细比例 1983 年 3 月,平顶山市粮食局通知:非农业口粮供应 比例为:细粮 80%、杂粮 20%。持粮票购买者按细粮 70%、杂粮 30%供应 。1988 年省粮食局通知:城镇居民口 粮供应 10%的粗粮;招待所购粮,原则上按 10%粗粮供应, 医院伤病员粗、细粮任选。持粮票购粮的仍按 30%的粗粮 供应。 19881992 年宝丰县非农业销售情况表 单位:吨 其 中 年度 人口 销售 数量 口粮 副食酿造 事业 饲料 其它 1988 28913 9621 6455 1625 48 - 4 1989 30735 9546 7016 1384 13 = 5 1990 36200 11027 8675 1271 5 / 5 1991 37800 11389 9709 1251 10 - 419 1992 40458 8414 7002 877 18 - 57 附:宝丰县城镇居民粮食定量标准 (市斤) 一等 55 二等 50特重体力 三等 46 一等 44.5 二等 40重体力 三等 36 一等 33 二等 31轻体力 三等 30 其它脑力劳动者 29 男生 33高中 女生 31 男生 32初中 女生 31 10 周岁以上市民 26 9 周岁以上不满 10 周岁 26 8 周岁以上不满 9 周岁 25 7 周岁以上不满 8 周岁 23 6 周岁以上不满 7 周岁 20.5 5 周岁以上不满 6 周岁 18 4 周岁以上不满 5 周岁 16 3 周岁以上不满 4 周岁 13 2 周岁以上不满 3 周岁 11 1 周岁以上不满 2 周岁 9 不满 1 周岁 6 二、农村粮食统销 (一)统销对象及政策:经济作物区、灾区及一般农村 的缺粮户。我县主要供应观音堂、前营、李庄等乡(镇)的 缺粮农户。供应办法是采取上级政府颁发控制数字并由 群众实行民主评议相结合,一年核定一次。一般粮食产区 的缺粮、户口粮、饲料粮标准,应稍低于当地余粮户的标 准;种子粮应根据实际需要供应;按照国家计划种植经济 作物的缺粮、户口粮、饲料粮标准,应不低于当地余粮户 的用粮标准。对各类缺粮户的粮食供应,应根据何时缺粮, 何时供应的原则,分别评定各户开始供应的时间和分月 供应计划,按计划供应。 (二)供应品种:小麦、玉米、薯干等。 供应比例:粗粮 70%、细粮 30%。 附:19882000 年部分年份农村统销情况表,下见附 件 三、粮食议价销售 (一)从 1981 年我县粮食局内设议价股、1984 年成立 议价公司到 1992 年,在粮价放开以前议价公司属于行政 公司,代表粮食局上传下达议价工作指示精神,指导议价 经营。1993 年议价公司开始成为真正独立核算企业,但 仍有指导全县粮食系统议价工作的职责。 1、议价销售的原则:原则是购啥销啥,不得挪用国家 平价粮油库存。要瞻前顾后,量入为出。 2、议价销售的粮油,必须符合国家质量及卫生标准, 以优取胜,保持信誉。 3、议销价格:原则上应低于当时当地集市贸易价格。 同时国家规定销售价格必须执行提前申报制度,报当地 物价部门批准后执行,并规定全年综合经营纯利润,以县 为单位平均控制在 4%以内。在比邻地区,要经常注意价 格衔接。在市场价过高时,应随时进行抛售,平抑粮价。 4、议销主要粮食品种是面粉、大米、油脂。面粉除部 分是由本县加工企业生产外,大米和油脂几乎全部是由 县外调入或购进的。 (二)从 1989 年到 1997 年粮食定购价调整增幅较大, 平均库存单价高于市场价,1998 年国家要求“沉淀” 定购 粮与保护价粮库存进行加权平均后顺价销售。国家明确 指出:国有粮食部门政策性销售以外的粮食销价及政策 性销售的原粮等,要按照保本微利的原则顺加作价,不得 亏本销售。 附表:1、宝丰县粮食系统 1988 年1997 年议价销 售情况表。 单位:吨 年度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6588 8498 8538 13150 24565 27844 18324 18439 18439 17225 备 注 销售主要品种是小麦、面粉、大米、玉米、大豆等。 附表 2:宝丰县粮食系统 1998 年2000 年顺价销售 情况表。 单位:吨 销 售 年度 国家定购 保护价 对收储 企业 对附营 业务 对其它批发企业 1998 1973 4619 - - - 1999 10800 20857 34838 13176 12150 2000 8473 14510 - 320 33517 备注 销售主要指小麦 四、食用油脂 (一)品种。食用植物油主要有:大槽芝麻油、花生油、 菜籽油、精炼棉籽油。 (二)定量供应。1949 年至 1954 年,食用油自由买卖。 1955 年,为掌握供应,机关、团体等每月每人口油掌握半 市斤供应,市民口油,每人每月掌握 4 两(市两)供应。 1958 年,一度放松,市镇口油,每月每人按 1 市斤供应, 很快出现失控,销量大增,造成库存紧张。1959 年,食油 采取压销供应,规定:机关、团体等集团伙食单位,每月 每人 2 两,市民 1 两供应。1964 年 11 月 23 日,省人委规 定:全省国家职工,每人每月食油定量增加 4 两。1965 年 7 月 21 日,省委通知:职工、干部、每人每月口油标准为 5 两;市民、学生和其他非农业人口,每人每月为 4 两。 1981 年 12 月 15 日,省粮厅通知:城镇定量供应人口的居 民,每人每月由 4 两提高到半斤,从 1982 年 1 月 1 日起 执行,此标准一直执行到 1993 年 3 月 31 日。 (三)工商业用油。工业:主要是机构厂制造模型使用 桐油、酒厂化验用油,由县粮食局批给指标,到粮食基层 单位购买。食品业:统购统销后由县粮局下达指标,控制 供应。 1968 年 3 月 19 日,省粮厅、商业厅、供销合作社三 方联合通知:饮食、糕点业持粮票购粮,每百斤供应食油 为:糕点业 14 斤,饮食业 3.5 斤。1977 年 3 月 25 日,省 委批示:同意作为临时措施的省革委财贸组“关于压缩油 脂供应标准的请示报告”,从 5 月 1 日起 对糕点业,安排 非农业人口,每人每月内部掌握 1 斤糕点供油;饮食业用 油也要适当压缩供应。1981 年 9 月 17 日,省粮厅通知: 关于糕点生产用油,恢复随粮带油办法,仍为每百斤粮食 带油 14 斤,规定除配料外,基本供应菜油,菜油比例不 得低于 70%。1982 年,对饮食业,恢复购百斤粮食供油 3.5 斤的办法。 (四)定量补助。 依照 1964 年国务院规定:对城市居民国庆节、春节 两节日,各补助食油 2 两。回民大尔代节、老干部离休也 有相应的补助规定。 (五)价格问题及食油放开 六十年代中期以来,定量供应城镇居民的粮油统销 价格一直未作调整,这对稳定市场物价,安定人民生活起 了重要作用。1979 年以后,为促进粮油生产的发展,国家 多次提高收购价格,粮油购销价格出现倒挂,国家用于粮 油的补贴逐年增加,财政负担沉重,影响了流通和粮食企 业正常经营,助长了不合理消费。为此,国务院决定从 1991 年 5 月 1 日起调整粮油统销价格。对花生油、大槽 芝麻油、菜籽油、精炼棉籽油、茶籽油、豆油六种食用油 实行购销同价。 统销价格调整后,军供、城镇居民口油继续实行凭证、 凭票定量供应;居民结存的票证油,执行调整后的统销价 格。其它行业用油全部放开,改供议价。 附:1991 年宝丰县调整食油统销价格表 单位:50 公斤/元 地区 花生油 大槽麻油 菜籽油 精炼棉油 调前 价格 调 后 价格 调前 价格 调后 价格 调前 价格 调后 价格 调前 价格 调后 价格 宝 丰 县 82.00 231.00 88.00 239.00 79.00 208.00 73.00 190.00 1993 年 2 月 15 日,我县按国务院决定:从 1993 年度 (粮食年度)起,除军供用油外,取消国家食油收购计划和 食油定量供应政策,取消食油指令性调拨计划,食油经营 全面市场化。 五、票证管理 第一、粮(料)票 种类 1949 年,宝丰向许昌专员公署,上介了一部分豫西 桐柏老解放区的粮(料)票。这些票,纸质很差,保证了过 往部队口粮(料)的供应。 军供粮票:分二种。军供粮票,品种分粗粮、面粉、 大米、马料四种,票额分 50 斤、100 斤、500 斤、1000 斤 等。 军用价购粮票,不分品种,票额分 50、100、500、1000 市斤等。 全国流动粮票:是在全国范围可以流动使用的证券, 印制权归中央粮食部。政策规定,它本身含有食油供应, 即每 30 斤粮票按当地标准,供应一个人的食油,粮票不 足 30 斤者,折算供应。各机关、团体领取该票时扣除相 应的食油标准。食品行业收的全国粮票,只供粮不供油, 严禁兑出。票面有:半斤、一斤、三斤、五斤四种。 河南省流动粮票:限于省内流通使用。印制权归河南 省粮食局。票面有:一两、二两、四两、五两、一斤、二斤、 三斤、五斤、十斤共九种。 侨汇券:使用于归国华侨或侨属的供应。在一张侨汇 券边沿上印有粮油证券,可代替粮票、油票使用。粮食部 门供应后,将有关粮油券剪下来,同其它粮票一样上介。 管理 根据省、地有关规定,对各种粮(料)票(券)的投放、 回笼、管理、保卫等所发生的各项业务手续管理如下: 1 投放 凡属定量供应的市镇居民,因公外出,探亲访友、 治病等,根据实际扣除定量付给流动粮票。 凡属农民外出探亲、治病等,以现粮出售办法兑 换粮票。出售现粮应按细粮 70%,粗粮 30%比例兑换,常 年不变(统销户按统销比例兑换),出售的原粮必须折成 品计算,付给粮票。从 1985 年 4 月 1 日起,中央对河南 要求掌握的国家库存,只限于小麦、稻谷、大豆、玉米四 个原粮品种。这四个品种以小麦、稻谷为细粮,大豆、玉 米为粗粮。折成品率(只限于农民兑换粮票)为:小麦 90%,稻谷 7%,大豆不折(即 100%),玉米 90%。 需要全国通用粮票,可交售相应的食油或食用油料 (即每 30 斤粮票半斤食油)。食用油料折油率为:花生仁 38 斤,花生果 23 斤,菜籽 33 斤,芝麻 46 斤,棉籽 12 斤。 2、回笼 及时修整残损变形粮票,只收不发以备上介销毁。残 缺面不超过三分之一,剩余部分图案、文字能识别真假者, 顶抵原数;残缺面不超过二分之一,剩余部分图案、文字 能识别真假者,顶抵半数,其中半斤面按二两,不足一两 者不算;超过二分之一者,不算;凡故意涂改、剪贴、挖补、 拼凑者,除没收外要追查处理。 3、管理 严格手续制度,收付有凭证,记录有帐本,上报有表 格。从实物到上报,互相对照。坚持双线管理制度:票、帐 分管;基层所、店实行收、发两条线,要求日清月结,互相 核对,互相签名。 4、保卫 除设专人管理外,基层设保险专柜,县设专一库 房。做到防火、防盗、防潮湿、防虫蚀、防鼠咬、防霉烂。 领缴时由专管人亲往,双人领缴,量大时派武装 押运,严禁代捎、代领。 发现贪污、盗窃、丢失、伪造、倒卖等案件时,重 大案件 24 小时之内,一般案件两日之内,逐级电话报告 省粮食局,10 日内用书面向省粮食局报告。 第二、粮证 种类 1、粮油定量供应卡片:对照市镇居民定量供应的人 口,一人一卡。卡是供应证的原始凭证,是落实非农业人 口的证据。 2、供应证:是供应粮油的证件,以一户、一个机关为 单位。证上有户主(单位)姓名(名称)、住址、人数、工种 标准、总定量、供应地点与购买记录等。如有丢失、被益, 须迅速向粮店(所)挂失,经核实情况后方可补发(一般已 过供应期的供应量和节约数不再补填)。不准转让、互借、 涂改、换页撕页、伪造等。供应证的类别有:市镇居民供 应证、机关团体供应证、工商行业用粮供应证、城镇饲料 供应证。 3、支拨证。使用于对专用粮所拨付。 (二)粮证使用 各种粮证的使用,设专管人员。基层粮所多由统计人 员兼任,中心粮店设有专人。由于人员不断调动,自 1982 年非农业人口的管理工作(其中包括农转非、非农业人口 的迁入、迁出等业务),由粮食局购销股专人管理。建立 了一整套完整的手续制度,杜绝了漏洞。1993 年度,粮食 销售全面放开,取消了市镇居民、集体单位凭本定点的供 应办法,粮票除军供外,其它全部取消使用。 第三、粮食转移证 1、市镇居民粮食供应转移证:它是吃商品粮人口(即 非农业)迁居时转移粮食关系的凭证。在办理转移时先收 回粮食供应证,对供应证结清后,根据有关批准证明与公 安机关开的户口转移等,办理市镇居民粮食供应转移证。 2、农村粮食供应转移证:此证是农业人口迁居时转 移粮食关系的凭证。使用范围有:国营农、林、牧场人员 迁出时,原系农业人口者;刑满释放、假释、保外就医、解 除劳教人员原系农业户口者;新招工凭录用证、大专院校 和中专招生凭录取通知书;复退军人安排工作凭“安办” 通 知;进城投亲凭公安部门户口准迁证及户口迁移证等。 3、退役军人、在编职工粮食供应介绍证:是部队复员、 转业人员,由部队向地方转移粮食关系的凭证。 以上三种粮食转移证明于 2001 年 5 月 1 日接上级 通知停办。 第四节、粮油储运 仓储设施 1988 年我县共有 12 个储粮点,仓房类型有苏式仓、 房式仓、拱型仓、正式仓房 79 座,容量 2012.5 公斤,每个 储粮点(即粮所)还有 12 座经营仓,供日常小量购销业 务需要。1989 年至 1991 年我县为全面提高仓库管理水平, 对各储粮点进行了全面改造,其改造主要项目有 (一)仓 库主干道及库院全部硬化,仓墙挂灰罩白。 (二)每座仓安 装排风扇,有利于仓内通风、换气。 (三)房式仓内用纤维 板吊顶和拱仓屋面挂瓦。 (四)库院办公区、生活区进行隔 离和绿化。通过改造,仓库达到了“上不漏,下不潮,门窗 严密,四壁坚固,库区整洁”的要求。 根据我县储粮发展的需求,从 1996 年到 2000 年,又 先后建成一批仓库,新增仓库 17 座,容量 1240.5 万公斤。 新建露天货位 29 个,面积 12340 平方米,可供储粮 1500 万公斤。 为提高入库粮质,方便群众整粮,1993 年 12 个各储 粮点都配备了一台小麦、玉米去杂清理筛,1997 年购买 配备 13 台自动上料清理筛(见图片 5)。同年,0408 省粮 食储备库配备两台皮带输送机。 (见图片 6) 根据开展机械通风储粮的需要,1990 年石桥、商酒 务粮所和高庄粮库各配备 6 组单管风机,1991 年 12 个储 粮点又配备通风机各 1 台,1998 年 0408 省粮食储备库 (一库)又购 2 台离心式风机。 附:改造拱仓挂瓦技术实验研究。 1990 年针对拱仓存在的房面渗水,仓内温度高等不 利安全储粮问题,我县参照外地拱仓挂瓦改造经验,由基 建股和储运股共同研究我县的改造方案,首次在闹店粮 所 4 号、5 号仓进行改造对比实验。实验证明:减轻了屋 面载荷,改善了檐口和屋面排水性能。增大了架空层间的 热空气和大气对流,降低了架空层与仓内的温差,达到降 低仓温的目的,改善和提高了安全储粮性能。按推广改 造 17 座容量 500 万公斤的仓库测算,较维持旧仓 20 年 约可节约资金 15 万元,较新建挂瓦仓节约资金约 39 万 元。该项技术实验研究先后荣获宝丰县科技成果二等奖 和平顶山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二、粮油检验。粮食局所属各粮所(库)及粉厂都设有 化验室,配有检化验人员 (一)、主要检验用具及仪器 1、扦样用具:包装扦样器、散装扦样器、电动取样器、 粉料取样铲。 2、原粮检验仪器:分样器、谷物选筛、容重器、1/10 天平、1/100 天平、1/1000 天平、干燥器、恒温烘箱,电动 粉碎机。 (见图片 3) (二)、检验方法 1、原粮检验。从扦样到等级、水份、杂质、不完粒等 项目的检验方法执行 1985 年制订的国家标准。 2、感官检验:感官检验是借人体器官机能,结合实践 经验,检验粮油品质质量优劣的一种方法,此方法具有不 需仪器,方法简便,操作简单,定等快速准确的优点。适 用于集中收购、业务量较大情况时使用。不能用于调拨和 对外出具检验证明。 (三)、粮油质量标准 1999 年以前执行的是 1986 年制定的国家标准,1999 年国家对小麦、稻谷、玉米三个品种制定了新的国家标准, 2000 年开始执行。 附 1986 年小麦、面粉、玉米国家标准。 附 1999 年制订的小麦、玉米国家标准。 粮油储存 粮食储存是粮食流通中重要的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1992 年以前我县储存的粮食品种有:小麦、玉米、薯干、 大豆、油菜籽、芝麻等品种,1993 年粮价放开以后,主要 储存小麦、玉米两个品种。 (一)存放原则:实行“六分开” 原则 。即:品种、好次、 干湿、新陈、有虫无虫、种子粮与商品粮分开存放。 (二)储存方式 1、从堆垛方式上分为散装和包装储存,实际工作中, 我县散装储量大,包装储存量小,只有当收购少量高水分 粮,如:玉米、薯干、大豆或门店中的成品大米、面粉用包 装存放。 2、从防治角度分:有常规储存和密闭储存。1991 年 以前,我县常规储存多量较多,占 50%左右,由于易受虫 害感染和仓内温度的影响,粮食受潮和虫害发生率较高, 用化学药剂杀虫的药量较大,用药次数多。密闭储存的优 点是在粮面上增加一层聚氯乙烯薄膜,有效阻断了外界 对粮堆的直接影响,每年用很小量的杀虫剂进行一次性 防治,就能保证全年安全储存。适用于小麦在安全水分条 件下长期储存。 (见图片 7) 3、露天垛储存:1996 年以前我县露天垛储存数量很 少,且一般是秋粮,每个粮所有 12 个 816 米的小货位, 最多能储存 20 万公斤粮食,1997 年以后,随着国家敞开 收购保护价粮食政策的力度增加,全县粮食储存量急剧 增加,1998 年最高储粮达到 7 千多万公斤。在新的形势 下,较大型的露天垛应运而生。如石桥粮所露天货位规格 为 2245 米,可存 150 万公斤小麦。 (见图 片 8) 4、租借仓房储存:1997 年至 2000 年,曾向乡村和社 会租借闲置仓房进行储粮,租借储存最多的是在“七三四” 国家储备库租借的一座仓房,共储存小麦 524 万公斤,时 间长达 2 年。 (三)、管理方法 1、检查制度。按照国家和省粮食部门规定,长期坚 持“ 七三一” 检查制度,即:安全粮七天检查一次,半安全 粮三天检查一次,危险粮一天检查一次。对露天垛和租借 仓视同半安全粮,三天检查一次,必要时每天检查一次。 2、检查内容:仓内外温湿度、粮堆温度、粮食水分、 有无霉变、虫害、鼠雀危害、仓内外卫生、气体成份含量 以及仓库(垛)是否漏雨、渗水等不安全因素。每季度 (7、8、9 月份每月)定期对一批次粮食的等级、水分、杂质、 不完善粒等项指标进行全面鉴定,以掌握粮食在储存期 的质量变化。 3、药物防治:主要采取化学药剂防治,常用的有两类。 一类是触杀剂,如防虫磷等。属于高效低毒药物药效较长。 主要用于收购虫粮时,边收边施药,以减少害虫密度。另 一类是薰蒸剂,如磷化氢和敌敌畏等,主要用于空仓消毒 和粮堆杀灭害虫,具有毒性大,毒气渗透力强,易挥发, 附着力小,能够比较彻底地杀灭害虫等特点。 (四)、科学储粮试验 1、缺氧储藏。1990 年粮食部门组织科研人员对大营 5 号房式仓缺氧储存试验过程和数据进行收集整理。撰写 了房式仓储藏小麦十三年的研究报告,获得省、市专家 好评,作为科研成果,获宝丰县政府科技成果二等奖、平 顶山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密闭缺氧储藏技术经改进后在 全县推广应用,它的优点在于投资少、操作简单,便于检 查,对抑制虫霉发生效果明显。 2、机械通风储粮。是一种九十年代在全国推广的储 粮技术,特别是对高水粮、发热粮具有通风降温除湿的作 用,而且能在短时间内达到安全储存标准,如 1997 年一 库 2 号仓入库小麦水分偏高,上层出现结露、发热现象, 采用离心风机,利用“ 地上茏” 管网及时 开展通风,十天左 右时间,把粮食水分降到安全标准,并排除了热量, 在 以后三年的长期储存中,没有发生过一次发热现象。 3、微机测温技术的应用。粮堆测温一直人力强度较 大的一项工作,1992 年与市粮食局联合攻关,在石桥粮 所进行微机测温技术试验,获得成功,此项试验获省粮厅 科技进步二等奖。先后在商酒务粮所和国家粮食储备库 (一库)得到推广应用。 (见图片 4) 附:“ 四无粮仓” 活动 在我县的开展情况 “四无粮仓 ”是广大粮食 仓储职工从实践中 总结出来 的科学管理经验,开展“四无” 活动是贯彻 “以防为主、综 合防治”保粮方 针的重要措施,是衡量粮油保管成效的重 要标志。通过“四无粮 仓” 活动的开展,改善了 仓库的储粮 条件,提高了储粮质量,促进了储粮技术的提高和发展, 减少了各种事故的发生,确保了储粮安全,有显著的社会 效益和经济效益,取得了巨大成绩。 1991 年以前,我们执行的是 1983 年商业部制定的 关于“ 四无粮 仓”“四无油库”的若干规 定, “四无粮仓”内 容是:无害虫、无霉变、无鼠雀、无事故。1991 年 9 月商业 部根据仓储工作发展的新要求制定了“ 四无粮仓” 和“四 无油罐”评 定办法, “四无粮仓”内容是:无害虫、无变质、 无鼠雀、无事故。两个文件字面上变化不大,但每项内容 都增加了新的含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无霉变” 和“无变 质” ,虽然只有一字之差,说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对粮食防治保管工作的任务提出了新要求,不仅要做到 无害虫、无霉变,减少在储存过程中的损失损耗,而且要 采取各种科学的储藏和管理技术,延缓粮油品质劣变速 度,适时推陈储新,向人们提供新鲜适口的粮油。 我县从 84 年开始被市粮食局评为“四无粮仓” 县,为 适应新时期“ 四无粮 仓” 活动的要求,我 县在科学储粮方 面狠抓了密闭缺氧储藏和机械通风储粮,科学储粮率到 91 年底达到 80%以上,储藏领域的科研成果也获得市、 县成果奖。被省粮厅评为“四无粮仓” 先 进县,以后我县不 断加强仓库基础设施的投入,在仓储管理上不断完善和 创新。至到 2002 年一直保持了“四无粮 仓” 先进县的荣誉。 四、粮油运输 (一)运输工具 建国前与建国初期运输工具主要是牛车、马车、手推 车。七十年代之后逐步实现机械化运输和铁路运输,八十 年代粮食局曾有自己的车队,拥有汽车三辆,专门用于县 内外粮食调拨运输。九十年代以后以社会运输车辆运输 为主。 平价粮运输 平价粮运输严格按照商业部粮油调运管理规则执 行,主要规定有: 1、严格执行上级的调拨计划,从品种、数量、时间上 确保完成任务。 2、选择最优运输方法,提高运输质量,节省运力、节 约费用开支。 3、装具(麻袋、面袋、钢桶)的购置、制作、使用都必 须符合国家标准,并加盖(或压印)“中粮 ”标志。 4、使用运输车辆要严格检查是否装过有毒或装过化 肥等其它可能造成污染的物品。 5、必须定量包装:主要粮油定量包(桶)装标准(单位: 公斤)如下表: 粮油品名 标准麻袋 标准面袋 标准钢桶 大米、小米、高梁米、小麦、豆类 高梁、米大麦、玉米 谷子、芝麻、油菜籽、花生仁 稻谷、壳大麦 荞麦 薯干 面粉 花生果、葵花子 花生油、棉油、芝麻油、菜油、豆油 葵花油、芝麻油 、发运时要按规定开出发货明细表一式六联。该表 三、四、五联和出据的“ 质检证书”“ 卫检证书” 、运单一起 随货同行。 1995 年以后,发货方还应出据“植物检疫证书” 。 、接收货物时,对包装、品种、数量、质量进行抽检。 发现问题通知对方来人解决。县内 3 天,县外 7 天内发货 方不来人者,按收货方意见办理。 (三)、议价粮运输 参照平价粮调拨运输原则执行,双方有合同的按合 同执行。 附:基层粮所调运粮食有关费用开支标准。 第五节 粮油管理 一、财务管理 宝丰县粮食企业的财务管理体制,1988 年由粮食局 财务股管理,1996 年 4 月与基建股合并成立财基股, 2000 年成立财务审计股,负责全县粮食企业的财务管理 工作。2000 年底全县粮食企业共有会计人员 33 人,其中 持有会计资格证书的 33 人,会计师 6 人,助理会计师 19 人,会计员 11 人。为支持会计人员积极工作,认真执行 财经纪律和财务制度,对所属单位的主营会计由粮食局 统一管理,实行委派制。单位财务负责人有权参与本单位 财务收支的决策。 (一)记帐方法。从 1982 年至今,执行的是借贷记帐 法,此记帐法是以借、贷为记帐符号,以“有借必有贷、贷 借必相等”为记帐规则 。 (二)资金管理。坚持“货出去钱进来,钱出去货进来” 的原则,及时处理货款和帐务,促进流动资金周转,提高 资金利用率。对需发放的业务周转金,用款单位或业务员 根据业务情况定期或不定期报销,严禁跨月报销。现金管 理做到收支两条线,帐款相符,不座支现金、白条顶库和 外借现金。粮食企业的粮油商品,财产收入及各种工本费、 手续费、帐外物资销售收入,都必须按照会计制度进行核 算,不准弄虚作假,搞“ 小金库” ,更不准公款私存和私分 公款。对各类资金做到专款专用,严禁挪用流通资金搞基 本建设、购置固定资产、发放奖金。 (三)费用管理。粮食企业实行“双轨制” 以后。业务量 逐年加大,招待费日渐增多,针对招待费开支大、漏洞多、 不易管理的情况,粮食局规定企业原则上不能突破国家 规定标准,并建立和完善层层把关制度以杜绝跑、冒、滴、 漏。 (四)财产管理。为加强系统固定资产的管理,县粮食 局规定各单位不经粮食局批准,不准随便变卖和处理固 定资产。改建、修理固定资产,应事先报预算,经粮食局 批准方可施工。粮油商品及其它财产的出入库,严格验质 检斤等工作程序,做到出有凭入有据,手续完备,帐物相 符。 二、价格管理 定购粮食收购价格一直由国家制定或县以上政府制定, 从 1988 年到 1998 年,定购粮收购执行当年上级制定的 定购价格。1999 年到 2000 年,定购价格与保护价同价, 定购执行保护价。国家为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从 1988 年到 1998 年定购粮价格提高幅度很大,1999 年开始执行 保护价以后,价格开始下降。 对城镇居民供应的户口粮和农村缺粮户的粮食,属计 划内统销粮,按国家和省政府制定的价格执行,从 1979 年到 1991 年,统销粮价格一直低于计划收购价格,期间 的差价由国家给与补贴,1991 年 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