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苏州市旅游业发展情况_第1页
2013年苏州市旅游业发展情况_第2页
2013年苏州市旅游业发展情况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年苏州市旅游业发展情况 2013 年,面对国内外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苏州旅游以创建国家城市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为重 点,强化规划先导,推进产业融合,加快项目建设,助推企业做强,加大宣传营销,提升服务品质,实现了旅游产业的平稳、有序发展。 全年,接待入境游客 190 万人次,旅游创汇 11.6 亿美元;国内游客 9570 万人次,同比增加 10.97%;国内旅游收入 1497 亿元,同比增 长 19.34%,旅游总收入 1569 亿元,同比增长 14%。全市旅游工作主要呈现六个特点。 一是产业规模有新提升。苏州(吴中)太湖旅游区、沙家浜虞山尚湖旅游区成功创建国家 5A 级旅游景区,全市 5A 级景区 6 家 11 个 点,与北京并列全国第一;新增 3 家五星级旅游饭店,全市星级饭店共有 142 家。其中五星级酒店 30 家,位列全国第三; 现有旅行社 260 家,苏州青旅、苏州中旅、文化国旅获评为全省首批 5A 级旅行社; 同程网进入全国旅游集团 20 强。八爪鱼在线获得嘉御基金约 1.5 亿人民币融资。 二是载体建设有新突破。全市共有建设项目 132 个,总投资 1021.76 亿元,当年度计划投资 190.67 亿元,实际完成投资 232.13 亿 元,完成率 121.74%。其中,投资额度在 10 亿以上的项目 20 个。构建了覆盖全市范围的三级旅游度假体系,其中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1 家,省级旅游度假区 7 家,市级旅游度假区 2 家。 三是节庆造势有新贡献。举办了苏台灯会、国际旅游节、寒山寺听钟声、乡村驾年华和首届微电影大赛等活动,较好的发挥集聚人 气、拉动消费作用。其中,第四届苏台灯会,吸引了 267 余万游客,实现直接消费 3300 万元,对住宿业的带动效益 5700 万元,对周 边商贸业带来消费 3900 万元,间接带动市区旅游相关消费 3.03 亿多元。 四是品牌推广有新拓展。邀请境外 13 个国家和地区 250 名旅游批发商、媒体来苏考察。在 BBC 北美、欧洲频道播放城市宣传片。 与美国整个运营商对接,与亚洲旅游合作,增强国际营销。与英国巴斯大学开展专题调研,围绕古城旅游进行调研,对理清古城旅游开 发思路,引进英国高端旅游业态和加强古城旅游宣传发挥积极作用。 五是帮扶企业有新作为。制定旅行社业发展促进实施意见和旅行社转型升级三年行动计划。争取省旅行社入境奖励专项引导资金 200 余万元,办理旅行社质量保证金减半退款 2000 余万元。帮助八爪鱼在线建设全国第一个游客航站楼,将新城花园等 17 家星级饭店 纳入党政机关出差与会务定点饭店,支持书香酒店在上海、杭州等地设立分店。举办知味苏州等活动,帮助企业走出困境。探索建设旅 游智库和旅游产业基金,从智力和财力两个方面助推发展。 六是服务质量有新提高。积极宣贯旅游法,实施旅游质量提升计划,以标准化建设、智慧旅游、市场监管、诚信建设等为重点, 确保我市游客满意度继续保持全国第一。在全国 60 个样板城市中,我市连续三年蝉联全国第一。 2013 年,重点抓了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示范区创建工作扎实开展。以苏州古城东北部为启动区,开展城市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创建工作。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 工作领导小组,周乃翔市长任组长,省旅游局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市相关部门和姑苏区作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周市 长亲自出席,提要求、作部署。多次赴国家旅游局、省旅游局汇报创建工作情况,争取上级部门支持和帮助。二是注重规划引领。制定 了创建实施方案,编制了城市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规划和三年行动计划,在调查整理示范区内文化旅游资源现状的基础上,对古城 旅游规划进行深化,对场地建设条件、旅游项目开发、公共交通和慢行系统规划、公共服务体系规划等进行重点研究。三是加快产品开 发。完成大儒巷丁宅改造,王小慧艺术馆开馆。将潘祖荫故居修复,开辟为花间堂精品酒店。推进相门城墙文化休闲景区建设,苏州城 墙博物馆对外开放,景区休闲街正式营业。将苏州博物馆、昆曲博物馆、评弹博物馆等纳入示范区创建范围,加大苏绣、泥塑、核雕等 非遗项目的开发力度,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旅游产品体系。四是完善公共服务。对创建区域内在建、待建和规划建设的 21 个项目,以及 停车场、公厕、游客咨询中心、陆路快慢行系统、水上系统线路和东南西北 4 大入口予以定位。完成示范区 WIFI 设备安装,开发姑苏 STYLE 手机 APP 软件,增设相门城墙游客中心等旅游咨询服务点。此外,还完成了示范区内街巷整治方案,开展东北街河沿线风貌整治。 (二)项目开发建设势头强劲。以规划为龙头,项目为主体,充分发挥旅游项目建设对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一是抓好旅游 规划编制。组织编制太湖生态文化休闲度假旅游综合体旅游发展策划和虎丘山塘地区旅游业态发展研究等,为区域旅游发展提供参考。 二是强化重点项目建设。完成桃花坞地区综合改造项目一期工程、唐寅故居文化区、泰伯庙修复工程等项目,安缦酒店项目已达成原则 协议,启动前期工作。世界水果主题公园、腾讯儿童教育产业基地、艾美酒店等项目成功签约,美国汉舍、亚洲电视等重大旅游综合体 项目稳步推进,华谊兄弟电影世界、奥特莱斯购物村等项目进展顺利。2013 年,共有 24 个旅游项目得到省专项资金扶持,引导资金总 额 1290 万元。三是加快度假区建设。制定并落实年度全市旅游度假区考核指标体系,加快推动各级旅游度假区形成特色突出、错位竞 争的良好态势。目前,全市 10 个度假区均成立正科级及以上管理机构,各度假区全年投资旅游项目 54 个,完成投资 75 亿元。四是加 大项目招商力度。举办了 2013 年苏州旅游投资招商会,来自台湾高雄义联集团、港中旅、中青旅、华侨城集团等 34 家境内外重点旅游 投资商及全市重点旅游企业代表参加招商会,为后续招商引商奠定了基础。目前,东太湖度假区体检养疗中心、直升机观光游、游艇码 头俱乐部酒店、温泉度假酒店等项目达成合作意向;沙家浜度假区初步达成合作意向项目 3 个,预计总投资 30 多亿元。 (三)市场宣传营销力度加大。围绕“游天堂苏州、品苏式生活”整体形象,面向境内外旅游市场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旅游营销活动。一 是举办各类节庆活动。全年以赏花踏春、玩夏戏水、品秋吟月、民俗祈冬四大主线,共举办各类节庆活动活动共 140 多个。其中,第 16 届中国苏州国际旅游节,吸引了 12 个境内外国家、地区和企业参与彩船巡游,举办了中国城市外宣年度协作会议等主题活动和 59 个系列节庆活动。第 35 届寒山寺新年听钟声活动,吸引了近 3 万境内外游客现场参与,网上钟声传递活动将祈福钟声传遍世界各地。 二是加强形象宣传力度。参加 2013 年度江苏省旅游宣传广告联合投放,在中央电视台、旅游卫视、台湾东森电视台、英国 BBC、美国 CNN 等境内外主流媒体,投放苏州旅游形象片。在沪、宁等地公交车发布苏州旅游产品广告。举办了首届微电影大赛,既选拔了优秀作 品,也从不同层次和角度对我市旅游进行了推广,共吸引境内外 167 部影片参与,网络点击率超过 2000 万人次。其中,112 部作品在 新浪网进行展播,又见吴中等 4 部作品在央视电影频道播出,微电影大赛颁奖典礼和 10 部获奖作品在旅游卫视播出。三是大力开 展旅游促销。参加了国际、国内旅交会和南京休闲度假展览会,以展会为平台,与境内外旅行商开展对接,推进旅游线路和产品。组织 近百家旅游企业走进南通、杭州和宁波三个城市,在珠江三角洲推广“冬游苏州”深度游产品。赴欧洲、澳大利亚、东南亚等地,开展促 销活动。利用意大利旅行商团、奥地利施泰尔马克州商务旅游媒体代表团等来苏考察,推介旅游精品线路,提升苏州旅游品牌知名度。 (四)旅游市场秩序明显优化。强化依法治旅,规范行业管理,全市旅游市场呈现有序发展良好态势。一是广泛开展旅游法宣贯。 制定学习宣传方案,组织旅游法专题宣讲会,广泛开展学习交流活动。举办了“我学旅游法”征文大赛,积极营造学法、知法、守法、 用法的良好氛围。结合“519”中国旅游日,在市民广场、繁华商贸区等,向市民游客宣传旅游法。联合苏州大学共同举办依法行政能力 培训班,把旅游法作为学习重点,提高依法行政能力。修改苏州市旅游条例,强化依法治旅。二是加强市场整治力度。制定了“一 日游”综合整治及长效管理方案,成立专项整治办公室,主动牵头市公安局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取缔了 2 家旅游购物场所,整 改购物店 5 个、旅行社及网点 18 个、景区 (点)8 个,行政处罚案件 35 起,开出旅游法实施后全国第一张罚单。成立了“一日游”联 盟 1+4 联合体,向游客推出“古韵今风、苏式之旅”精品“一日游” 示范线路,开辟了企业联合经营新模式。三是强化旅游企业管理。对全 市 80 余家旅游企业和旅游项目开展调研,了解企业经营实况,推动企业联手发展,引导行业优化升级。落实城市综合服务标准化项目 和质量强市工作,指导同里、金鸡湖大酒店创建工作,培育特色综合服务品牌。开展了旅行社 360 度满意度专项课题,委托中国旅游研 究院对旅行社业发展进行梳理。开展旅行社统计调查,推广旅行社新增分社和门店网上备案登记系统填报。推行“全国旅游团队服务管 理系统”填报,做到出境游数据填报 100%,实现动态监管。完成星级饭店运营情况分析报告、旅行社业专项检查自查报告和导游情况专 项报告,编印旅行社服务手册等,开展旅行社质量工作学习交流活动,组织旅游企业开展内部交流、互相学习。 (五)公共服务不断完善。增强正面服务供给,满足游客市民的不同需求。一是加强旅游咨询中心建设。编制旅游咨询机构服务管理 办法,推进旅游公共咨询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制定了旅游咨询中心公益性岗位人员考核培训和考核管理办法,提升咨询队伍整体服务能 力。完善 12301 旅游热线和咨询中心主中心站功能,打造一站式公共服务平台。全市现有旅游咨询服务主中心站 3 个,分中心站 11 个, 服务点 200 多家,涵盖各市区和苏州城区商场、超市、高校等 10 多种业态,累计发放旅游口袋书、旅游地图等资料 230 万份。二是推 进智慧旅游工程。启动智慧旅游基础数据库建设,与国内知名旅游信息化团队、国家旅游局信息中心合作,确定智慧旅游基础数据库建 设标准。加强旅游官网、旅游微博建设,开发姑苏 STYLE 微信和手机 APP,每天推送不同主题信息,成为了苏州旅游服务的新平台。制 作并推出漫游卡,已有签约商户 400 多家,涵盖吃、住、行、游、购、娱等多要素。三是加强从业队伍建设。开发在线导游员预约系统, 完成培训网络报名系统的开发,实现网上报名,自动生成表单和听课证。对 5085 名导游进行了业务年检,完成品牌导游员审核和新评 工作,筹备导游员协会,创建江苏省首批旅游培训基地。举办了首批旅行社部门经理培训班、执法人员培训班、度假区管理人员培训班、 度假区招商人员培训班、饭店经理总经理培训班等,有效提升从业人员综合能力与水平。加强小“i”旅游志愿者队伍建设,荣获“江苏省 青年志愿服务行动组织奖”称号。四是开展旅游安全检查。组织全行业开展安全生产检查,落实安全目标管理责任制,确保安全工作责 任到位、管理到位、监督到位。举办了旅游安全知识培训暨星级酒店消防演练,提高责任意识。 (六)特色旅游发展稳步推进。大力推动旅游业与到农业、工业和相关服务业融合发展,拓展旅游发展空间,延伸旅游产业链。一是 推动工农业旅游发展。在全省率先提出乡村旅游试验区,得到省旅游局肯定,在全省推广苏州经验。创建全国乡村旅游示范村,争取国 家生态旅游示范区试点。举办了 2013 苏州乡村旅游“驾”年华活动,遴选 100 多个乡村景点,设定 30 条自驾游线路,设置 10 个主题活 动,宣传和推介苏州乡村旅游。开展“美丽乡村蒋巷行”主题活动,修订省级乡村旅游等级评定标准。将 50 多条乡村旅游线路列入长三 角旅行社常规线路和网络营销体系。成功创建四星级乡村旅游点 2 个,省级自驾游基地 1 个,五星级农家乐 2 个。充分调动各类工业企 业参与旅游发展积极性,全年新增省级工业旅游示范点 3 个,市级工业旅游示范点 6 个。二是推进旅游商品开发。联合市邮政局,共同 研究开发“苏州有礼 ”旅游商品。指导姑苏区组织旅游文化商品研发设计大赛,组织旅游商品创意大赛评审会,评定苏州好风光等 5 家为 旅游商品研发基地,并鼓励企业将获奖作品研发为旅游商品并推向市场,不断完善苏州特色旅游商品体系。三是发展会奖旅游等新业态。 充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