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算}八大类数列及变式总结.34188834_第1页
{数算}八大类数列及变式总结.34188834_第2页
{数算}八大类数列及变式总结.34188834_第3页
{数算}八大类数列及变式总结.34188834_第4页
{数算}八大类数列及变式总结.34188834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数算 八大类数列及变式总结 数字推理的题目通常状况下是给出一个数列,但整个数列中缺少一个项,要求仔细观察这 个数列各项之间的关系,判断其中的规律。 解题关键: 1,培养数字、数列敏感度是应对数字推理的关键。 2,熟练掌握各类基本数列。 3,熟练掌握八大类数列,并深刻理解“变式”的概念。 4,进行大量的习题训练,自己总结,再练习。 下面是八大类数列及变式概念。例题是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概念,掌握概念。虽然这些理 论概念是从教材里得到,但是希望能帮助那些没有买到教材,那些只做大量习题而不总结 的朋友。最后跟大家说,做再多的题,没有总结,那样是不行的。只有多做题,多总结, 然后把别人的理论转化成自己的理论,那样做任何的题目都不怕了。谢谢! 分享一点个人的经验给大家,我的笔试成绩一直都是非常好的,不管是行测还是申论, 每次都是岗位第一。其实很多人不是真的不会做,90%的人都是时间不够用,要是给足够 的时间,估计很多人能够做出大部分的题。公务员考试这种选人的方式第一就是考解决问 题的能力,第二就是考思维,第三考决策力(包括轻重缓急的决策) 。非常多的人输就输在 时间上,我是特别注重效率的。第一,复习过程中绝对的高效率,各种资料习题都要涉及 多遍;第二,答题高效率,包括读题速度和答题速度都高效。我复习过程中,阅读和背诵 的能力非常强,读一份一万字的资料,一般人可能要二十分钟,我只需要两分钟左右,读 的次数多,记住自然快很多。包括做题也一样,读题和读材料的速度也很快,一般一份试 卷,读题的时间一般人可能要花掉二十几分钟,我统计过,我最多不超过3分钟,这样就比 别人多出20几分钟,这在考试中是非常不得了的。QZZN 有个帖子专门介绍速读的,叫做 “得速读者得行测” ,我就是看了这个才接触了速读,也因为速读,才获得了笔试的好成绩。 其实,不只是行测,速读对申论的帮助更大,特别是那些密密麻麻的资料,看见都让人晕 倒。学了速读之后,感觉有再多的书都不怕了。而且,速读对思维和材料组织的能力都大 有提高,个人总结,拥有这个技能,基本上成功一半,剩下的就是靠自己学多少的问题了。 平时要多训练自己一眼看多个字的习惯,慢慢的加快速度,尽可能的培养自己这样的习惯。 有条件的朋友可以到这里用这个软件训练速读,大概30个小时就能练出比较厉害的快速阅 读的能力,这是给我帮助非常大的一个网站,极力的推荐给大家(给做了超链接,按住键 盘左下角 Ctrl 键,然后鼠标左键点击本行文字) 。大家好好学习吧!最后,祝大家早日上 岸。 一、简单数列 自然数列:1,2 ,3,4,5,6,7, 奇数列:1, 3,5,7,9, 偶数列:2, 4,6,8,10, 自然数平方数列:1,4 ,9,16,25 ,36, 自然数立方数列:1,8 ,27,64,125,216, 等差数列:1,6 ,11 ,16,21,26, 等比数列:1,3 ,9,27 ,81 ,243 , 二、等差数列 1, 等差数列:后一项减去前一项形成一个常数数列。 例题:12,17,22,27 , () ,37 解析:17-12=5,22-17=5, 2, 二级等差数列:后一项减去前一项形成一个新的数列是一个等差数列。 例题 1: 9,13,18,24 ,31, () 解析:13-9=4,18-13=5 ,24-18=6,31-24=7, 例题 2.:66,83,102 ,123, () 解析:83-66=17,102-83=19,123-102=21 , 3,二级等差数列变化:后一项减去前一项形成一个新的数列,这个新的数列可能是自然数 列、等比数列、平方数列、立方数列、或者与加减“1”、 “2”的形式有关。 例题 1: 0,1,4,13,40 , () 解析:1-0=1 ,4-1=3 ,13-4=9,40-13=27,公比为 3 的等比数列 例题 2: 20,22 ,25,30,37, () 解析:22-20=2,25-22=3,30-25=5 ,37-30=7,. 二级为质数列 4,三级等差数列及变化:后一项减去前一项形成一个新的数列,再在这个新的数列中,后 一项减去前一项形成一个新的数列,这个新的数列可能是自然数列、等比数列、平方数列、 立方数列、或者与加减“1 ”、 “2”的形式有关。 例题 1: 1,9,18 ,29,43,61, () 解析:9-1=8 ,18-9=9,29-18=11,43-29=14,61-43=18,二级特征不明显 9-8=1,11-9=2,14-11=3,18-14=4 ,三级为公差为 1 的等差数列 例题 2.:1 ,4,8,14,24 ,42 , () 解析:4-1=3 ,8-4=4 ,14-8=6,24-14=10,42-24=18 ,二级特征不明显 4-3=1,6-4=2 ,10-6=4,18-10=8 ,三级为等比数列 例题 3:() , 40,23 ,14,9 ,6 解析:40-23=17,23-14=9, 14-9=5,9-6=3,二级特征不明显 17-9=8,9-5=4,5-3=2,三级为等比数列 三、等比数列 1,等比数列:后一项与前一项的比为固定的值叫做等比数列 例题:36,24, ()32/3,64/9 解析:公比为 2/3 的等比数列。 2,二级等比数列变化:后一项与前一项的比所得的新的数列可能是自然数列、等比数列、 平方数列、立方数列、或者与加减“1”、 “2”的形式有关。 例题 1: 1,6,30 , () ,360 解析:6/1=6,30/6=5, ()/30=4 ,360/ ()=3,二级为等差数列 例题 2: 10,9,17,50 , () 解析:1*10-1=9,2*9-1=18,3*17-1=50, 例题 3: 16,8,8,12,24,60, () 解析:8/16=0.5 ,8/8=1 ,12/8=1.5 ,24/12=2,60*24=2.5,二级为等差数列 例题 4: 60,30 ,20,15,12, () 解析:60/30=2/1,30/20=3/2,20/15=4/3,15/12=5/4, 重点: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是最基本、最典型、最常见的数字推理题型。必须熟练掌握其 基本形式及其变式。 四、和数列 1,典型(两项求和)和数列:前两项的加和得到第三项。 例题 1: 85,52 , () ,19,14 解析:85=52+() ,52= () +19, ()=19+14 , 例题 2: 17,10 , () ,3 ,4,-1 解析:17-10=7,10-7=3,7-3=4,3-4=-1 , 例题 3: 1/3,1/6 ,1/2,2/3, () 解析:前两项的加和得到第三项。 2,典型(两项求和)和数列变式:前两项的和,经过变化之后得到第三项,这种变化可能 是加、减、乘、除某一常数;或者是每两项的和与项数之间具有某种关系。 例题 1: 22,35 ,56,90, () ,234 解析:前两项相加和再减 1 得到第三项。 例题 2: 4,12,8,10, () 解析:前两项相加和再除 2 得到第三项。 例题 3: 2,1,9,30,117,441, () 解析:前两项相加和再乘 3 得到第三项。 3,三项和数列变式:前三项的和,经过变化之后得到第四项,这种变化可能是加、减、乘、 除某一常数;或者是每两项的和与项数之间具有某种关系。 例题 1: 1,1,1,2,3 ,5,9 , () 解析:前三项相加和再减 1 得到第四项。 例题 2: 2,3,4,9,12,25,22, () 解析:前三项相加和得到自然数平方数列。 例题:-4/9,10/9,4/3 ,7/9,1/9, () 解析:前三项相加和得到第四项。 五、积数列 1,典型(两项求积)积数列:前两项相乘得到第三项。 例题:1,2 ,2,4, () ,32 解析:前两项相乘得到第三项。 2,积数列变式:前两项相乘经过变化之后得到第三项,这种变化可能是加、减、乘、除某 一常数;或者是每两项的乘与项数之间具有某种关系。 例题 1: 3/2,2/3 ,3/4,1/3,3/8, () 解析:两项相乘得到 1,1/2,1/4,1/8, 例题 2: 1,2,3,35, () 解析:前两项的积的平方减 1 得到第三项。 例题 3: 2,3,9,30,273, () 解析:前两项的积加 3 得到第三项。 六、平方数列 1,典型平方数列(递增或递减) 例题:196,169,144, () ,100 解析:14 立方, 13 立方, 2,平方数列变式:这一数列特点不是简单的平方或立方数列,而是在此基础上进行“加减 乘除”的变化。 例题 1: 0,5,8,17, () ,37 解析:0=12-1,5=22+1,8=32-1,17=42+1, ()=52-1,37=62+1 例题 2: 3,2,11 ,14,27, () 解析:12+2,22-2,32+2,42-2 ,52+2, 例题 3: 0.5,2,9/2,8, () 解析:等同于 1/2,4/2 ,9/2,16/2 ,分子为 12,22,32,42, 例题 4: 17,27 ,39, () ,69 解析:17=42+1,27=52+2,39=62+3 , 3, 平方数列最新变化 -二级平方数列 例题 1: 1,4,16 ,49,121, () 解析:12,22,42,72 ,112,二级不看平方 1,2 , 3,4,三级为自然数列 例题 2: 9,16,36,100, () 解析:32,42,62,102,二级不看平方 1,2 , 4,三级为等比数列 七、立方数列 1,典型立方数列(递增或递减):不写例题了。 2,立方数列变化:这一数列特点不是简单的立方数列,而是在此基础上进行“加减乘除”的 变化。 例题 1: 0,9,26 ,65,124, () 解析:项数的立方加减 1 的数列。 例题 2: 1/8,1/9 ,9/64, () ,3/8 解析:各项分母可变化为 2,3 ,4,5,6 的立方,分之可变化为 1,3,9,27 ,81 例题 3: 4,11,30,67 , () 解析:各项分别为立方数列加 3 的形式。 例题 4: 11,33 ,73, () ,231 解析:各项分别为立方数列加 3,6 ,9,12,15 的形式。 例题 5: -26, -6,2,4 ,6, () 解析:(-3 )3+1, (-2)3+2, (-1 )3+3 , (0)3+4, ( 1)3+5, 八、组合数列 1,数列间隔组合:两个数列(七种基本数列的任何一种或两种)进行分隔组合。 例题 1: 1,3,3,5,7 ,9,13,15, () , () 解析:二级等差数列 1,3 , 7,13,和二级等差数列 3,5,9,15 ,的间隔组合。 例题 2: 2/3,1/2 ,2/5,1/3,2/7, () 解析:数列 2/3,2/5 ,2/7 和数列 1/2,1/3,的间隔组合。 2,数列分段组合: 例题 1: 6,12,19,27 ,33, () ,48 解析: 6 7 8 6 () 8 例题 2: 243,217,206,197 ,171, () ,151 解析: 26 11 9 26 () 9 特殊组合数列: 例题 1: 1.01, 2.02,3.04,5.08, () 解析:整数部分为和数列 1,2 ,3,5,小数部分为等比数列 0.01,0.02,0.04, 九、其他数列 1,质数列及其变式:质数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数列,质数即只能被 1 和本身整除的数。 例题 1: 4,6,10 ,14,22, () 解析:各项除 2 得到质数列 2,3,5,7 ,11 , 例题 2: 31,37 ,41,43, () ,53 解析:这是个质数列。 2,合数列: 例题:4,6 ,8,9,10,12,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