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诵读教学初探》中期研究报告_第1页
《初中语文诵读教学初探》中期研究报告_第2页
《初中语文诵读教学初探》中期研究报告_第3页
《初中语文诵读教学初探》中期研究报告_第4页
《初中语文诵读教学初探》中期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初中语文诵读教学初探 ”中期研究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诵读教学是我国传统的教育方法,有着悠久的历史。追根溯源,中国古代的教 育就非常重视诵读。1904 年现代语文独立设科以来,诵读教学虽然有专家提倡,但 总体还是趋于弱化。中学语文教学中也存在着重讲轻读、重写轻读的现象,教师 和学生都忙于应试,从而忽略了诵读,忽视了对语感的培养,中学语文教学效果很 不理想。新课程改革以来,诵读教学再一次受到了关注。但通观全局,由于目前高 考、中考等通行的书面考试不便检验,诵读教学至今常为中学语文教学所忽略。 诵读只不过作为一种表面形式,起不到关键作用,导致教学质量低下,效果不明 显。学生文字表达、语 言运用以及文学阅读欣赏能力较差,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 适应不了新形势发展的需要。朱自清先生也曾说过:“教育上的诵读方法应当在 小学和初中时期养成。 ”因而,诵读教学应该成 为中学语文教学,特别是初中语文 教学最常用的方法。让学生在诵读中,体会历经岁月洗汰而不见褪色的绝代才情, 吸纳历经风雨磨砺而未曾稍减的人生智慧,领略遭受光阴剥蚀而历久弥新的写 作技巧,继 承受忧患锻冶而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在诵读中,培养民族的自信心 和独立性;在诵读中,感受文化的冲击,学会鉴赏,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 二、研究目标 根据中学语文学科特点,通过开展语文实验,确立研究语文诵读的基本途径, 优化学生语言理解与感知,探索出一条以读代讲,以读带讲的语文课堂教学新途 径。 让学生 认识到诵读 是一门语言艺术,激发他们想读,敢读,肯读,乐读的兴 趣,以读带 思,做到从思考中产生疑问,在疑问中领悟,促进理解,鉴赏,表达等 多项能力的运用。 三、研究的理论依据 1生理医学理论:德国医学博士林助雄他指出,诵读经典的过程类似唱念, 眼睛看文字与念唱的律动刺激和启动了右脑,而辨别字形以便记忆则是左脑的 工作。整个诵读过程恰恰同时动用了左右脑功能,使左右脑动作得以同步。根据 研究,左右脑能有同步效用时,学习能力可增长 25 倍。中国古代文化经典本 身属于“意念的知 识” ,是古代圣贤思想与智慧的结晶。 2教育心理学:在青少年的记忆库中,丰富的语言材料的储备,是理解和运 用语言的必要条件,也是提高思维能力和智能水平的基础。可见,加强古诗文的 背诵是符合学生学习规律的。进行古诗文的诵读将对丰富学生的语言储备、提高 学生的思维和只能有积极的促进做用。 3心理学理论:当今的心理学研究成果指出:一个人的记忆力发展是自零岁 开始的。一至三岁即有显著发展,三至六岁进展更为迅速,六到十二岁则为一生 中记忆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十三岁达到记忆力最高峰,以后最多只能保持此高点。 初中生的记忆已经进入下滑阶段,若不能及时掌握这个转折点,记忆将进入退化 阶段。诵读 古代经典半年到一年之后,约有 50%的儿童可能达到近乎过目不忘的 记忆能力,而一旦错过良机,则会导致终生遗憾。 四、研究内容 (一)我们的经典诗文诵读时间主要是在以下“五个每” 中“挤”出时间进行: (1)每天从早读课中挤出 20 分钟进行诵读。 (2)每节课从课前准备中挤出 3 到 5 分钟进行诵读。 (3)每天晚上从休息前挤出 10 分钟进行诵读搭档寝室诵读。 (4)每周从课表中挤出两个课时作为经典诵读课进行诵读。 (5)每月从课堂中挤出一个下午进行年段性的集体诵读。 (二)组织多种活动 我们通过教室内教育电器设备建立了一天的感受经典环境: 1、清晨, “名家诵读五分钟”让学生感受古诗文的魅力; 2、“晨读一刻钟”中,学生进行经典诗文诵读; 3、午间的“经典音乐欣赏一刻钟”中的音乐陶冶着学生心灵; 4、“精读弟子规、 常礼举要”熏陶着学生的思想和礼仪 5、“习字一刻钟”中,学生感受着书法艺术中的独特神韵和魅力 6、下午的“读书时间”,学生在书海漫步,浸润在书香之中。 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将枯燥的古诗背诵多样化、兴趣化。 听,即听广播。 由学生主持、播音,其内容有经典诗文朗诵、赏析以及有关 古诗文的趣闻轶事等。 看,即通过设立诗文牌和举办诗文长廊、诗文图展以及利用宣传栏、黑板报 等形式让学生随处可欣赏到古诗文佳作佳句,在有意、无意之中将古诗文记住。 抄,让学生做诗文卡、办手抄报、制 诗文集。 赛,即按班级、年 级、学校逐层举办诵诗会活动,全校师生参加。诵读会分指 定内容背诵、接龙赛、抢答、自由 发挥表演等多种形式,并有接力赛、抽卡赛等种 类。通过举 行这一活动评出优秀选手和优秀班级。对各班在吟诵古诗词活动中表 现突出、成 绩优秀的同学给予奖励,鼓励学生不断提高吟诵古诗词的数量和质量; 对班级、教 师也要进行大张旗鼓的奖励。 (三)在语文教研组中开展经典诵读专题校本教研活动,研究学生的记忆规 律,探讨经 典诵读教学的方法,配合学校的“ 书香校园”建设,让学生先背诵大量 的古诗文, 实现“ 量”的 积累,充分汲取古诗文的精华,得到古文化的浸润,厚积 而薄发把经典诵读、古诗吟诵与 (四)借助于家长的帮助,动员家长为孩子课外诵读经典、学古诗给予支持, 让他们结合生活情景,引导学生把记忆中的诗还原生活也就是看到某种景 色,或在某个生活细节,引导孩子说出与之相映的警句、诗句来。这样,孩子在家 长的帮助下会更注重积累,并会在不知不觉中把所学的警句、诗句“ 内化”。 (五)班主任要积极协调科任教师,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学生背诵的兴趣。与 学生合作、竞争、交流,多 发现典型,做好校内宣传,树立身边的榜样。要 营造浓 厚的班级文化氛围,开辟“ 古诗角”, “经典壁” ,争创书香班级。为了让学生在诵读 经典、古诗 中收获更多的益处, (例如提高学生的动手、动口能力,培养学生的创 造意识和合作精神。 )各班组织学生成立“古诗 配画” 小组,让爱好画画的学生把课 外学到的古诗根据自己的理解、发挥想象,绘成题诗图,对于他们好的作品要给 予鼓励,并定期展示;而一些适合于表演的诗,可组成“ 诗词表演组”,由教师选择 与诗文有联系的音乐,放着音乐按节奏让学生朗读古诗文;也可以由学生自己伴 奏诵读古诗文;还可以由师生用现代歌曲的旋律来吟唱古诗文。有一些古诗文通 俗易懂,教师把它们改编成诗文剧让学生表演,以此调动学生学习古诗文的积极 性;对于书法爱好者,可以指导其用宣纸写成的古诗文条幅。举办古诗书法作品 展,让学生在欣赏书法的同时进行古诗文的诵读。 五、研究步骤 1、课题准备阶段 2008 年 10 月-2008 年 12 月 (1)组建课题研究小组 (2)研究制订课题方案 (3)组织课题组人员进行学习,研讨课题方案。 2、课题实施阶段 2008 年 12 月-2010 年 9 月 (1)启动课题研究,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课题研究。 (2)制定阶段达成目标,注重课题研究的动态管理,及时反馈课题研究实施 信息,在实 践中不断修正研究思路。 (3)定期组织座谈,总结交流,进行阶段成果展示,形成课题研究经验和成 果。 3、课题总结阶段 2010 年 9 月-2010 年 12 月 (1)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和论文 (2)收集整理各类课题研究资料、个案分析、论文、活动方案、影像资料等。 (3)邀请有关专家对课题进行鉴定结题。 六、阶段性成果 1、初中生古诗文诵读现状调查问卷分析报告,为当前的古诗文教学提供可 资借鉴的资料,减少语文阅读教学的盲目性、低效性,切实提高学生的古诗文诵 读能力。 通过初中生古诗文诵读现状调查问卷分析报告,我们了解到,经典古诗文诵 读的现状不容乐观。主要体现在初中生对于经典古诗文诵读的兴趣不够浓厚;诵 读时间不够充裕;诵读范围过于狭窄;诵读方式方法过于僵化,有待进一步提高, 使其趋于科学化、高效化;诵读效果不够理想,大多停留在记诵这一初级目标, 缺少对经典古诗文人文内涵的领悟,陶情、益智、审美目标达成率较低;诵读环 境有待进一步优化这些方面。 有了这个分析报告的出炉,我们课题组老师及时调整了研究方向和策略。同 时, 这个分析 报告也为我们一线语文教师在古诗文诵读方面提供资料,从而使得 他们改变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初中经典古诗文整理成册。在这一阶段的课题研究中,课题组的老师们 尽心尽力,严格根据课标要求和中考考试要求,将初中三年的经典古诗文整理成 册。这为初中学生古诗文诵读提供了范本,同时也为学生的诵读提供了素材,以 免学生的诵读没有目的性。同时也为任课教师提供了教学参考,大大缩短了查找 诵读材料的时间。 七、存在问题及后续研究 通过课题研究与实践,我们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 我们发现研究过程中仍存在着诸多不足。主要有: 第一、培养学生诵读兴趣、习惯、能力的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理论认识水平仍 有待提高。 第二、如何激发诵读兴趣,让学生喜欢诵读的方法和手段有待研究。 针对以上问题,下阶段,在教学研究与实践中,我将继续加大力度,使我校 的课题走向深入: 第一,继续请专家、学者对我们的课题研究进行专业的指导。鼓励教师多阅 读勤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使我校的课题研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