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唐春福)杭州地区院前急救颈托使用现状调查与分析论文_第1页
3(唐春福)杭州地区院前急救颈托使用现状调查与分析论文_第2页
3(唐春福)杭州地区院前急救颈托使用现状调查与分析论文_第3页
3(唐春福)杭州地区院前急救颈托使用现状调查与分析论文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杭州地区院前急救颈托使用现状调查与分析 唐春福 【摘要】:目的 调查分析杭州地区院前急救颈托使用的现状,为在院前急救 中合理规范的使用颈托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符合标准的 1855 例高能量创伤 患者进行调查,分析颈托不合理使用的现状、原因并提出合理使用的对策。结 果 仅 18.0%的患者使用了颈托,院前急救中颈托的不合理使用情况较严重。 结论 应加强对急救医生创伤知识的培训,提高对高能量创伤的认识,积极推 进颈托的合理使用。 【关键词】 院前急救;高能量创伤;颈托;现状调查 Current status of using neck collar in pre-hospital emergency in Hangzhou CHUN Fu-tang Hangzhou Medical Emergency center, Hangzhou 31002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status of using neck collar in pre-hospital emergency in Hangzhou, so as to provide an important reference for using neck collar correctly. Method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auses of neck collar unreasonable utilization were analyzed by investigating about 1855 patients who got high- energy trauma and promote reasonable use and propose good strategies. Results Only 337 patients (18.0%) were given net collar, the unreasonable use of net collar that were serious in pre-hospital emergency. Conclusion Pre-hospital Emergency doctors should been strengthen the train about trauma, enhanced the realization about high-energy trauma and promote the reasonable use of net collar actively 【Key words】pre-hospital emergency; high-energy trauma; net collar; present status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交通业和建筑业建设的突飞猛进,伴随而来的 是各种高能量事故发生不断增加,创伤发生率居高不下,严重多发伤伤势严重, 死亡率高 1。迅速而有效的对创伤病人进行抢救,是降低创伤病人死亡率和致 残率的关键,王正国提出创伤急救 ABCDE 处理程序中 2,A 即保持气道通畅同 时保护颈椎,由此可见颈椎的保护在急救中的重要性,本文就 2008 年 1 月至 2011 年 6 月期间杭州地区院前急救中对高能量创伤病人的颈托使用现状进行调 查,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杭州地区 2008 年 1 月至 2011 年 6 月期间院前急救创伤病例进行筛选, 其中 1855 例患者符合高能量创伤标准,患者男性 1169 例,女性 686 例。年龄 381 岁,平均年龄 37.75 岁。致伤原因:交通生活伤 1088 例,占 58.6%; 坠 落伤 431 例,占 23.2%;重物挤压伤 196 例,占 10.6 %;其他 140 例,占 7.5%。与刘勇的报道相近 3。 1.2 病例选择方法 高能量创伤是指致病因素中含有高能量释放于组织中的一种损伤,常见于 交通生活伤和高处坠落伤 4,本文病例的选择要符合高能量创伤性质和特征,根 据患者的受伤部位和意识状态:单纯头部受伤 103 例,占 5.6%;头部受伤伴意 识障碍 549 例,占 29.6%;胸背受伤伴颈椎损伤 326 例,占 17.6%;四肢多处骨 折 227 例,占 12.2%;多发伤伴意识障碍 650 例,占 35.0%。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百分率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对 1855 例创伤患者的颈托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其中仅对 335 例患者使用了 颈托进行保护性颈椎固定,颈托的使用率为 18.0%,分布情况见表 1。 表 1 2008.062011.06 年高能量创伤病例颈托使用分布情况 分组 人数 颈托使用数量 使用率(%) 单纯头部受伤 103 4 3.9 头部受伤伴意识障碍 549 58 10.6 胸背颈损伤 326 204 62.6 四肢开放性骨折 227 8 3.5 多发伤伴意识障碍 650 61 9.4 合计 1855 335 18.0 3 讨论 3.1 加强对高能量创伤的认识,高度警惕并发颈椎损伤 高能量创伤主要发生在交通伤、坠落伤和挤压伤中,患者因为机体受到了 高能量撞击,身体的任何部位均会导致不同程度的损伤,而颈椎因其特殊的生 理结构更加容易受到伤害,所以必须高度警惕颈椎损伤的发生,张根民提出对 高能量损伤,尤其是外伤昏迷、胸背部损伤或四肢开放伤的患者,必须高度重 视合并颈椎损伤 5,本文的 1855 例患者中,除 103 例单纯的头部外伤,其余的 1752(94.4%)例患者均应高度怀疑颈椎骨折的可能,应该采取颈托保护性固定措 施,而本调查中颈托的正确使用率还不到 18.0%,对创伤患者颈椎损伤缺乏足 够的认识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3.2 重视对高能量创伤知识的培训,强化急救演练流程 要做到对创伤病人现场迅速合理有效的救治,需要的是沉着熟练技术一流 的急救医生,而杭州地区从事院前急救的医生队伍中,低年资医生占了 60%以 上,并且大部分急救医生为医院各科室派遣在 120 短期轮转,非专业从事院前 急救工作,一般只做了一次院前急救知识的培训 6,急救医生思维局限,缺乏 对创伤患者的系统评估,特别是急救现场患者病情危重,情况紧急,既要对患 者进行全方位评估,又要顾及生命体征的稳定,往往就忽视了对患者颈椎的保 护性处理,而颈椎损伤患者的现场救护正确与否涉及患者颈髓是否继续或进一步 受到损伤,直接关系到伤员的生命安全、后续治疗和康复效果 6。 高能量创伤患者的现场急救,是最能体现急救医生的急救能力,建立一支 专业的急救队伍,加强对急救医生创伤知识的规范化培训,需要一套完整成熟 的培训方案,只要遵循创伤急救的 ABCDE 程序 2,强化急救演练流程,熟练掌 握各环节的各项操作要求,高度认识到对创伤患者颈椎保护的重要性,在创伤 急救现场严格规范操作,才能真正达到合理使用颈托的目的。 3.3 规范创伤抢救的院前临床路径,对高能量创伤患者常规使用颈托 一套有效的创伤抢救院前临床路径,也是避免颈托不规范使用的方法之一, 特别是对于年轻医生和非专业的急救医生,更加容易接受和掌握。本文在调查 中发现,每个急救医生对高能量创伤患者的处理各不相同,少数医生仅仅充当 着搬运的角色,更谈不上规范的抢救程序,少数救护车上不配备颈托,也就谈 不上对颈椎的保护性固定,颈托的使用并非技术上的难题,而是急救医生对创 伤病人的颈椎损伤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重视,更缺乏风险意识,所以对高能量创 伤病人抢救时是否规范的使用了颈托,也要作为一项对急救医生考核的重要指 标,对不规范使用的医务人员,要做出相应的批评教育,让其认识到问题的严 重性。 在院前急救过程中,单纯凭体检和临床表现,无法对颈椎是否损伤做出准 确的判断,特别是高能量创伤伴有意识障碍的患者,更加难以通过体检来确定 颈椎损伤的轻重,就算在急诊室,因为缺少足够的重视,颅脑损伤及复合伤合 并颈椎骨折的,在创伤早期也容易漏诊 8,只有对高能量创伤患者常规使用颈 托以保护性固定颈椎,是院前急救中避免颈椎损伤漏诊误诊和减少继发性损伤 最好的办法,同时也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参考文献 1 曹荣格,刘永庆,汪迎严重多发伤的新型急救模式探讨中国急救复苏 与灾害医学杂志2007,2(9):518-519 2 王正国,主编.创伤学基础与临床.第 1 版.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66 3 刘勇5393 例创伤病例的流行病学分析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 志2007,2(5):257-260 4 薛建利高能量损伤胫骨平台骨折的诊治进展华西医学2008,23(4): 923 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