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开发概论》教案_第1页
《旅游开发概论》教案_第2页
《旅游开发概论》教案_第3页
《旅游开发概论》教案_第4页
《旅游开发概论》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 旅游系统 一、旅游业的系统化特征 旅游业是指以旅游者为服务对象,为旅游者的旅游活动创造便利条 件并提供其所需要旅游吸引物、设施和服务的综合性产业。 1、自身要素构成要素内容广 、四支柱论:旅行社、旅游交通、旅游饭店和旅游景区。 、六要素论:食、住、行、游、购、娱。 第二节 旅游规划与开发 一、旅游规划的概念 本教材定义:在旅游系统发展调查评价的基础上,结合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趋势以 及旅游系统发展规律,以优化总体布局、完善功能结构以及推进旅游系统与社会和 谐发展为目的的战略设计和实施的动态过程。 旅游系统结构(从构成板块及关系角度) (二) 旅游规划功能 1、在市场中合理配置旅游资源 2、制定区域旅游发展的战略目标 3、落实区域相关部门的协作 4、保障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 二、旅游开发的概念 (一) “开发 ”的含义 将资源转化为产业(产品)的社会劳动过程。 对不同的资源的开发形成不同的产业(产品),资源开发有不同的形式,不同的 层次、程度的 开发。 (二) 旅游开发含义 将旅游资源运用一定的技术、经济手段,将其转化为适应市场需求的旅游产品 以致旅游产业的过程。 具体含义: 1. 以资源与背景条件制宜 2. 既是经济过程,也是技术过程 3. 旅游开发的 中心是资源开发 4. 旅游开发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市场 5. 旅游开发是一项综合性开发 (三)旅游开发的特点 1. 多元性(综合性、系统性) 围绕景区、旅游业六要素的建设。 2. 多层次性 区域等级、资源等级、程度等级、市场需求等级所决定。 3. 动态性 分期建设、市场的变化、资源利用方式的改变等。 三、旅游规划分类 (一)按规划时空分 1、空间尺度分类 (1)区域旅游规划 国际协调规划、国家全面规划、区域 综合规划 (2)景区规划 景区总体规划、详细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建设性详细规划) 2、时间尺度分类 短期规划(5年以下)中期规划(5-10年)长期规划(10-20年) (在中国要考虑与5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相协调。) (二)按规划的内容分 1、旅游综合规划 对发展旅游的各要素、基础设施等作全面的总体部署。如区域旅游发展规划、 景区总体规划等。 2、旅游专题规划 在综合旅游规划的指导下,对某项特别需要重点突破的部门作出针对性较强的 规划。如旅游产品专题规划、旅游市场营销专题规划、旅游形象专题策划方 案等。 课堂练习 以下所列旅游规划属于旅游综合性规划的有: A 景区总体规划;B 旅游产品规划;C 区域旅游发展规划; D 旅游市场营销规划 旅游发展规划旅游发展规划 旅游景区总体规划旅游景区总体规划 旅游详细规划旅游详细规划 (三)按规划深度要求分类 旅游规划 建设设计项目施工设计项目施工设计 (战略规划,(战略规划, 定方向定方向 ) (概念规划,(概念规划, 定基定基 调调 ) (建设规划,(建设规划, 定定 风风 格格 ) (建筑设计,建筑设计, 定尺寸定尺寸 ) 五、旅游规划步骤 规划工作 5 大步骤: 调查分析 确定目标 规划制定 规划优化与审定 实施监管与规划修编 总体规划内容结构框架 4 个层次: 目标层次(规划目标) 支持层次(配套设施) 中心层次(产品、项目) 基础层次(旅游资源类型、区域特征与客源市场) 旅游的系统性特征决定了旅游规划与开发需要各方面的理论来支撑。 吴人韦总结出旅游规划与开发理论的体系结构概括为横向的四大板块、纵向的四大层面。 一、旅游规划与开发理论的四大板块 经济理论板块、人文理论板块、环境理论板块、规划理论板块。 第二章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理论基础与技术方法 人文理论板块 心理学 美学 社会学 历史学 文化学等 经济理论板块 市场营销学 管理学 会计、统计学 环境理论板块 地理学 区域学 景观生态学 环境保护学等 规划理论 城市规划 园林规划设计 景观规划设计 第二节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基础理论 一、区位和空间结构理论 旅游是一种较大尺度的空间行为,需要有关研究空间关系的理论指导。 (一)什么是区位(location ) 旅游区位内容:1自然地理位置(经纬度、海拔) 2与客源地的距离 3与中心城市的距离 4与邻近旅游地的关系 5交通的可及性 (二)区位和空间结构理论 空间结构理论是一定区域范围内社会经济各组成部分及其组合类型的空间相互作用和空间位置 关系,以及反映这种关系的空间集聚规模和集聚程度的学说。代表的有陆大道的“点轴 系统”理论。 极化作用:以牺牲区域内其他地区经济增长为代价,在区位条件相对有优势的地方,实现经 济的快速增长。 扩散作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部分企业外迁,造成劳动力、资金、技术、 设备、信息等要素从增长极向外扩散,流向周边较不发达地区。 第四章 旅游资源的分类与评价 旅游规划与开发所依托的理论板块结构 旅游资源的通常定义: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 游业所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 都可以视为旅游资源。 对旅游资源定义的理解 三点应该作评判根据: 1. 自然和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 2. 具有吸引旅游者的功能; 3. 能为旅游业所利用,并产生三大效益。 对旅游资源概念的几点争议: 1、“物质” 和 “精神” 的争议; 2、“原生” 和“开发” 的争议; 3、 “劳务” 算不算旅游资源? 结论:既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非物质的;既可以是开发的,也可以是未开 发的;具有吸引力的传统手艺等特色劳务可以成为旅游资源。 二 旅游资源特征 (一)美学等(观赏性体验性)特征(功能特征) 旅游审美活动 审美对象具有美的特征 康娱活动 旅游资源能具有娱乐、健身价值 (二)多样性和综合性(组成特征) 多样性 综合性(整体性) 自然、文化环境的差异 需求的多样性 构成资源的要素相互作用 形成和谐的整体 (三)地域性(分布特征) 地域性 地方性(人文) 旅游资源形成需特定条件 (四)稀缺性(赋存特征) (五) 时限性(时间特征) 区域性(自然) 稀缺性 难以形成与保存 季节性:四季变化,如气候、植物景观、水体的季节变化。 时代性:旅游资源范围随时代而变,如太空游等新的旅游方式出现。 变异性:受风化、侵蚀、人为影响(日常、战争、政治 运动等)旅游资源 本身会有一定的变化,如古建筑倒塌、古树死亡等。 (六)开发利用的永续性与不可再生性并存(利用特征) 永续性:旅游资源不直接消耗资源; 不可再生性:一旦破坏就不可再生。 三、旅游资源形成 (一)自然旅游资源的形成基本条件 1、自然环境差异是形成自然旅游资源的前提条件 2、自然地理环境组合规律控制自然旅游资源的形成 不同的组合搭配形成不同类型旅游资源 各个自然地理要素的作用 3、自然旅游资源的形成与分布受地表不同等级分异规律控制 地球的圈层结构控制自然旅游资源的垂直分布大局 地表分异规律决定自然旅游资源水平分布大格局 气候的垂直变异决定旅游资源垂直分异 4、现在的自然旅游资源是地球长期演化的结果 (二)人文旅游资源的形成基本条件 1、自然是形成人文旅游资源的基础 人文旅游资源是人在利用、适应自然环境中形成的。人文旅游资源都深 深打上自然的胎记。 2、历史遗存 3、现代人类活动及其产物 4、文化的差异 (民族、区域、城乡文化差异) 5、根据市场的需求创造 第二节 旅游资源的分类 一、 按利用方式与效果分(陈传康)功能特征 游览鉴赏型:自然风光、古建筑、艺术作品、园林等。 知识型:考察文物古迹、自然奇观、博物馆、科技馆等。 体验型:民族风情、风味饮食、节庆活动、宗教仪式、集市贸易、家庭访问等。 康乐型:度假疗养、休闲康复、游乐活动、文体健身等。 二、 按资源变化特征分(傅文伟) 原生性旅游资源 (包括6小类):山川风光、生物景观、气候资源、文物古 迹、传统民族风俗习惯和风情、传统风味特产。 萌生性旅游资源 (包括7小类):现代建筑风貌、现代体育文化科技吸引及趣处、 社会新貌与民族心风尚、博物馆与展览馆、名优新特产及美食购物场所、自然力新 作用遗迹、人工改造大自然景观。 四、按资源属性(形成、组成)分 2003年,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国家标准G/BT18972-2003 ) 分级: 主类、亚类、基本类型三级。 层次结构:主类8 个,亚类 31个,基本类型155个 8个主 类 合并大类 A 地文景观(亚类5个) B 水域风光(亚类6个) C 生物景观(亚类4个) D 天象与 气候景观(亚类2个) 自 然 旅 游 资 源 E 遗址遗迹(亚类2个) F 建筑与设施(亚类7个) G 旅游商品(亚类2个) H 人文活动(亚类4个) 人 文 旅 游 资 源 二、评价内容 分旅游资源自身评价、旅游资源开发评价。 旅游资源自身评价内容 旅游资源质量与特色 旅游资源规模(体量、速度、频率、 种类及容量) 旅游资源价值与功能 旅游资源组合 三、 旅游资源评价方法 一、旅游资源自身评价方法 (一)经验评价 1、一般社会体验评价 (1)十大风景名胜 1985年由中国旅游报社发起并组织全国人民评选出中国10处最佳风景名胜区。 旅游资源开发评价内容 旅游资源自身评价 旅游资源利用现状评价 开发利用条件评价 区位环境 自然环境 人文环境 市场环境 场地条件 .作为中华民族象征的万里长城居于榜首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的桂林山水列为第二 .“淡妆浓抹总相宜”的杭州西湖 .标志着祖国悠久文化传统,显示着劳动人民在建筑上卓越成就的北京故宫 .曲径通幽,巧夺天工,使人叹为观止的苏州园林 .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著称于世的安徽黄山 .水险山雄、涛飞浪卷,令人驰魂夺魄的长江三峡 .颇具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 的秦陵兵马俑 .湖光山色、风韵幽绝,象一颗璀璨明珠闪耀在宝岛台湾中部的日月潭 .集秀美雄浑的自然景观和别具神韵的寺宙宅院为一身的承德避暑山庄 2、美学评分法 俞孔坚、陈安泽等学者。 (二)单因子评价法 1、 地形适宜性评价 2、海水浴场评价 3、康乐气候分析 4、溶洞模糊数学评价。 (三)多因子综合量化评价 国标旅游资源评价标准(标准) 二、旅游开发评价方法 (一)“三三六”评价法(卢云亭) 三大价值:指旅游资源的历史文化价值、艺术观赏价值、科学考察价值。 三大效益:指旅游资源开发之后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 六大开发条件:指旅游资源所在地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景象地域组合条件、 旅游环境容量、旅游客源市场、投资能力、施工难易程度等六个方面。 (二)旅游资源定量评价模型树(陈传康) (三)层次分析法(楚义芳) 第五节 旅游资源分类评价 一、山地旅游资源的评价 1. 高度:有绝对高度、相对高度之分。相对高度较大是山地的特征。 山地按高度的划分:200500米丘陵 5001000米低山 10003500米 中山 35005000米高山 5000米极高山 绝对高度主要造成气候的变化,绝对高度还是相对高度的基础,相对高度与坡 度的大小影响人对山体体量、雄秀感的差异。 思考:为何我国海拔 10003000米的山地旅游价值高? 3. 山体的轮廓线:轮廓线的变化能激发旅游者的想象。 4. 山顶夷平面的大小:对旅游开发影响大。 5. 山地脉络状况:影响山的层次感。 6. 植被状况:影响山地的颜色、富有生机的程度。 二、石景旅游资源的评价(花岗岩福建天姥山) 1. 造型地貌丰富程度 2. 象形传神程度3. 所处地形部位4. 质地(粗糙度、颜色、 花纹等)5. 附会文化的内涵与社会影响力 三、水景旅游资源评价 一)评价内容 1. 水面大小2. 水面形状3. 水态(速度) 4. 水声5. 水色 6. 透明度 7. 水味 8. 水质 9. 周边环境状况 二)单项水体旅游资源评价 1. 海滨旅游评价 气象 海象 海滩 海滩后腹地 3. 河流的旅游评价 1)风景河段 长度、宽度、水深、水质等。 河流曲折程度 两岸景色。 2)漂流河段 河道弯曲,急流与平流区相间分布。 水质好,水温较高时间比较 长。 水深在0.51.2 米为宜。 两岸植被覆盖率高。 4. 瀑布的旅游评价 落差 宽度 流量 形状 声音周围景色 污染物与微生物指标 泉水状态 四、生物旅游资源的评价 1. 生物群落旅游资源的评价原始性与完整性群落类型与林相规模 2. 单体生物旅游资源评价古老稀少性形态色彩 嗅味声音风韵 五、气候与天象的旅游评价 1. 气候的旅游评价 四季长短变化舒适度(舒适指数、风效指数) 空气中负离子含量 空气中负氧离子浓度1000个以上cm3有利于人体健康;超过10000 个以上 cm3具有治疗康复功能。如果少于25个cm3,对人体造成不利影响。 2. 天象、气象景观的旅游评价景观的奇特性与出现地点的稀有性 景象出现的季节与频率 同其他景观资源的组合关系 六、名胜古迹旅游评价1. 世代久远性2. 历史价值3. 文化艺术(美学)价值 4. 科学价值 5. 保存完整性(相对来看) 七、民俗的旅游评价 1. 民俗分布的地域性 :民俗与当地地域环境关系的密切程度。 2. 民俗参与的群众性: 群众性越强,基础越牢固,一般也是最易被人接受的习俗。 3. 民俗内涵的文化性: 文化越深厚,越源远流长,旅游价值越高。 4. 民俗的可娱乐性 第五章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市场分析与营销策划 第一节 旅游规划与开发市场分析的内容 一、影响旅游需求的因素:一是旅游供求关系;二是外部环境因素。外部环境主要是影响到 旅游供求关系能否顺利实现。 在旅游供求关系几种状态对旅游开发、需求的影响 供求关系 旅游发开方式 对需求影响 供 求 资源导向型 引导需求 供 求 市场导向型 服从需求 供 求 产品导向型 创造需求 三 旅游形象战略 旅游形象概念 旅游形象指的是旅游目的地,包括其旅游活动、旅游产品及服务等,在人们心目中形成的 总体印象。 旅游形象包括旅游地形象(DIS,Destination Identity System)与旅游企业形象(CIS, 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两方面、两个层次的形象。 4、旅游形象定位 形象定位的动力来自竞争,从同行业中脱颖而出。旅游形象定位的目的是 要在广大受众中建立某旅游地与某种特定形象之间的联想关系。 定位的依据,来自所谓“地脉”、“文脉” 地方自然、文化的核心内涵。如 浙江省根据自身自然、文化特点将旅游地形象定位为“山水浙江,诗画江南” 。 旅游形象定位方法(或种类) (1)领先定位 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具有垄断性的旅游资源。如黄山天下第一山,北海银 滩中国第一滩,浙西大峡谷等。 (2)比附定位 在同类资源中,利用领先定位的第一形象的知名度来建立自身在受众中的形 象。比如,三亚东方夏威夷,太湖源小九寨沟,南有张家界、北有嶂 石岩等。 (3)逆向定位 与第一位的旅游形象相对立或从反面定位。如宁夏塞上江南,黄山归来不 看岳。 (4)空隙定位 避开本地旅游资源与同类比较的劣势,突出另一优势,在已有的旅游形象外建立一 个新的旅游形象。如深圳改革开放的窗口。 (5)重新定位 在肯定原来定位的基础上,通过确立一个新形象以增加旅游地形象的内涵。如杭州 第六章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主题定位和功能分区 一、旅游规划与开发的主题 (一)开发主题 基于旅游资源特点、区位条件与市场需求,按某种理念或价值观所确定的某一 区域空间旅游发展核心内涵的精炼表达。 旅游发展目标定位 旅游功能定位 旅游形象定位 主题定位的内容结构 第二节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功能分区 二、旅游区划系统 景点 旅游区 旅游区域 景区 两个以上景物组成的独立观览点,六和 塔 由多个景点组合成的、有明显界限的游 览区域,如六和公园 由若干景区组成的完整地理单元,是规 划与管理的基本单位,如西湖 由若干旅游区构成的旅游区群或旅游区域系 统,如杭州 旅游空间区划系统的等级 三、旅游区的功能分区 (一)一般旅游区划分 (二)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区划 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 旅游一般只能在实验区开展。 第七章 旅游产品开发和项目创意设计 旅游产品是旅游经营者为满足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多种需求而提供的旅游景 点、旅游设施和服务的总和,从组分看是旅游交通业、住宿业、餐饮业、娱乐 业、景点经营业等旅游企业生产出的单项旅游产品的组合。 二、旅游产品的类型(按产品主体内容分) (一)观光旅游产品:内容最广泛、形式最简单、方式最直观、基础最深厚的旅 游产品,初级旅游产品。 观光旅游:自然观光、文物古迹观光、城市观光、农业观光、民俗观光、其他观光 (二)休闲度假旅游产品 是旅游业进一步发展的测度指标。 度假旅游产品:海滨度假 温泉度假 湖滨度假 山地度假 乡村度假(农场)其他度假 (三)专项旅游产品 依旅游者的偏好而推出的,是旅游业向成熟化发展的标志。 专项旅游产品:生态旅游 节庆旅游 会议旅游 宗教旅游 摄影旅游 购物旅游 探亲访友旅 游 徒步、漂流、自行车、潜水旅游、滑雪、武术健身旅游。 。 。 (四)特种旅游产品 特种旅游产品:探险旅游(沙漠、丛林、基地等探险) 极限登山旅游 极限运动旅游 科考 旅游 太空旅游 三、区域旅游产品开发 (一)注重地方性、民族性 基于对地方自然与文化的深刻理解找准地脉、文脉,如西双版纳热带植 物园、湘西凤凰古城、桂北龙胜梯田、成都美食旅游。 (二)发挥创造性 大胆设想、化腐朽为神奇基于市场需求与地方环境,如海南三亚南 山文化旅游区,将自然生态与文化生态融为一体,如印象刘三姐的自然山水 景观与人文景观融合形成的独特表演艺术旅游产品。 (三)突出拳头产品 突出重点,以点带面树立鲜明形象,如嘉善以西塘为拳头产品带动 度假旅游发展,绍兴以鲁迅故居带动其他旅游产品开发。 (四)善于组合旅游区(点) 通过旅游区(点)的组织发挥整体效应、借用区域资源,如桂林大 旅游圈,西湖黄山千岛湖旅游金三角。 四、旅游线路设计 (一)旅游线路概念 旅游线路,是指专为旅游者设计、能提供各种旅游活动的旅行游览线路。 旅游点旅游城市 交通线路与交通工具 交通线路与交 通工具 旅游客源地 线路的四个组成 (二)旅游线路分类 5、按线路形式(旅游者行为)分 单线往返式旅游线路、循环旅游线路、复合式旅游线路。 (三)旅游线路设计开发思路 设计要注意最大效益化原则,体现在旅游比、内容的丰富型、主题的鲜明性、 品位的相称性等方面。 1、主题突出: 旅游之后留下鲜明的印象。主题有单项性主题(如丝绸之路旅 游线),有区域综合性主题(香格里拉旅游线)。 2、多层次性:时间的多层次性:一日游、二日游、三日游、多日游等。 消费档次的多层次性:经济档、普通档、豪华档等。 3、合理安排顺序与节律: 有起有伏、有动有静、有快有慢、有观光旅游又有娱乐休闲。 4、抓住热点,带动温点与冷点: 设计得不是强加于人,而是使游客感到有以外收获。 5、分析市场走向,创新、更新旅游线路 重新组合、重新定位旅游线路,新开辟旅游线路。 旅游项目是旅游产品的具体表现形式。 归根到底即是:特色是旅游地的生命力(竞争力)所在。 (三)如何创出旅游特色研究 1、重振固有特色 1.1将从前有、但已消失的特色加以恢复 武汉重修黄鹤楼、西湖恢复雷峰塔 1.2 已存在的特色,内容进一步充实 梁祝文化公园 2、深入挖掘特色 2.1非显性的内容以显性的项目表现出来 北京大观园、 丰都鬼城、六和 公园钱塘江故事雕塑,还有旅游节庆活动 2.2显性的旅游吸引物附会隐性的内容 巫山神女峰的故事、路南石林阿诗玛 3、烘托强化特色 3.1 通过项目策划强化公众对原有形象的印象 安吉竹子之乡建竹子博物馆、西湖的婚庆活动 4、创造新的特色 4.1利用区位、经济优势进行旅游吸引物的复制、集成 深圳华侨城 第三节 旅游景点创意设计 一、旅游景点类型 (一)按景点性质分 自然型:如各种自然风光。 历史型:如文物古迹。 文化型:如民俗。 特殊型:如游乐园。 (二)按开发程度分 保护型:如自然保护区、文物保护单位。 修饰型:如文物的整理、修缮,森林公园的美化。 强化型:如博物馆、动物园、植物园等。 创造型:如主题公园。 二、旅游景点创意设计的主要手法 (一)提炼主题,去粗存精 繁简,如西湖的历代整治与美化,西湖十景。 (二)添置景物,衬托主题 简丰,如如六和公园新建中华古塔博物苑、展示馆。 (三)点景引人 如在山顶、山腰建亭、塔、阁、楼等;水中建亭。凸点、凹点、水点、光点 等等。 (五)将抽象的文化具体化 如重庆丰都鬼城、北京大观园。 (六)结合利用不同距离、角度、时间设计 如雁荡山的夜景游览。 (七)园林设计手法 借景、抑景、对景、框景、漏景等。 (八)大型艺术景观 大地艺术景观、以自然为背景的演出艺术景观等。 第八章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可行性分析 二、组织保障 一、政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