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古史(第二章_古代埃及)2011原件_第1页
世界上古史(第二章_古代埃及)2011原件_第2页
世界上古史(第二章_古代埃及)2011原件_第3页
世界上古史(第二章_古代埃及)2011原件_第4页
世界上古史(第二章_古代埃及)2011原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二 章 古 代 埃 及 (至公 元前四世纪) 第一节 埃及国家的形成和古王国时 期 埃及的自然环境和居民 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尼罗河下游。 东阿拉伯沙漠和红海 西利比亚沙漠 南邻努比亚( 今苏丹 ) 北濒地中海。 在地理上古埃及分为两大区:孟斐斯以 南的尼罗河谷地叫做上埃及,孟斐斯至 地中海岸的三角洲地带叫作下埃及。 2 3 埃及气候炎热于燥,雨量稀少。但纵贯 境内的尼罗河却把埃及变成了沙漠中的 绿洲。 “尼罗河的赠赐” 。古埃及人一年分成 三季:泛滥季七、八、九、十月; 4 耕种季十一、十二、一、二月;收 获季三、四、五、六月。 居民,通常认为最初是由东北非的土著 所构成, (哈姆(含) 人) 。后来西亚的塞 姆(闪)人逐渐融合。所以他们的语言属 于塞姆哈姆(闪含) 语系。 “埃及”这一词称来自希腊文。古埃及 人称他们的国土为“克麦特”(Kmt), 意为“黑土” ,有别于未经河流灌溉的 “红土”( 即沙漠 )。 古代埃及人体格壮大,肤色黝黯,头发 黑而光泽。现代埃及人则属于阿拉伯民 族,是公元 7 世纪阿拉伯人征服埃及后 与本上所民逐渐混合而成的。 国家的产生和早王朝时期 埃及有完整的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 文化发展轨迹。创造了比较早的铜石并 用文化:典型的有巴达里文化、涅伽达 文化 I 和涅伽达文化 II,有的学者把这 三种前后相连续的文化称为“前王朝文 5 明” 。 巴达里文化 (新石器时代,农业文化) (大约开始于公元前 4500 年) 。 定居务农(小麦、大麦、亚麻) 畜牧(绵羊、山羊) 和渔猎 石铲、石锄、石刀、铜刀等(属于未经冶 炼的天然铜) 、黑顶陶 灵魂观念 墓葬 殉葬的物品 女性小雕像,妇女在氏族中可能居于重 要地位 涅伽达文化 I 亦称阿姆拉特文化(前王朝 1 期) (约公元前 4000 至 3500 年)。 城市的出现 涅伽达附近的“南城”就 是一个重要遗迹。城堡用小砖建成,房 屋接近长方形。 墓地在规模上也有了大小的区别、贫富 分化。 末期出现红冠(眼镜蛇) ,是否有王权出 6 现? 涅伽达文 II 亦称格尔塞文化(前王朝 2 期) (约公元前 3500 至 3100 年)。 冶金术的发明,冶炼的铜,制造刀、钻、 斧、锛以及匕首。初步掌握了金银的加 工和制作。 商业贸易 巴勒斯坦、叙利亚 陪葬品说明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 战俘奴隶的形象出现 象形文字的发明 如城市。如国家 斯帕特(州) 。 公元前 4000 年代中期之后,州逐渐由氏 族部落转化为国家。都是以某一城市(政 治和宗教的中心)为中心联合附近一些村 庄而形成的,故有些学者称之为城市国 家,或简称城邦。全埃及有 40 个左右。 如涅伽达和黑拉康波里斯 州长拥有军事、行政、司法、祭祀的大 权,实即国王。贵族、平民和奴隶。 7 州与州之间彼此结成联盟,相互对抗, 争夺霸权。北部和南部两个独立的王国。 约公元前 3000 年前后(?) ,上埃及国 王美尼斯灭下埃及,埃及初步统一。统 一后的国王称“上下埃及之王” ,有时戴 白冠,有时戴红冠,有时两冠合戴,象 征上下埃及的统一。阿拜多斯附近的提 尼斯为首都。上下埃及的中间建立新都, 名曰白城,即以后的孟斐斯。设南北两 仓,号为白仓和红仓,分藏上下埃及的 租税。 历史编年:以公元前 3 世纪,祭司马涅 托的编年史为依据。 “美尼斯第一王朝” 到公元前 332 年埃及被马其顿王亚历山 大征服,一共经历了 31 个王朝。划分为 早王朝、古王国、中王国、新王国和后 期埃及。 文字:18 世纪末法军侵入埃及。罗塞达 8 要塞。雪花岩石碑,象形字、民书体和 希腊字,铭记一名祭司于公元前 195 年 献给托勒密五世的一篇歌功颂德的文告。 法国青年学者商博良研究“罗塞达石碑” 于 1822 年释读成功。 早王朝时期共经两个王朝,历时约四百 余年。第一王朝共八王,统治的年代大 9 约为公元前 3100 至 2890 年;第二王朝 共十王,统治的年代大约为公元前 2890 至 2686 年. 第一王朝第五个国王的时代,第一次采 用双冠,可能出现过上下埃及的统一。 但统一是不巩固的,直到第二王朝末哈 谢海姆威时代,才最后地统一起来。在 他以后,埃及历史进入统一的中央集权 的古王国时期。 古王国时期(3-6 王朝) (公元前 2682 至 2181) 专制王国: 1, 法老是中央集权国家的君主,具 有绝对权力, 2, 法老之下设宰相,宰相辅佐法老 统摄财政、司法、军事、祭祀和水 利事业等中央部门,常由太子或皇 亲贵族充任。 3, 地方上仍由州长统治,州长由法 老任命,担负收税、征役和管理当 10 地水利工程的责任。 4, 军队。 5, 太阳神(拉)已被奉为埃及的国神, 法老被认为是“拉神之子” 。 君权 神授 金字塔:尼罗河下游西岸基萨及萨卡拉, 约 80 座金字塔。法老的陵墓。古埃及文 称之为“庇里穆斯”(“高”的意思) , 在希腊文中意为“角锥体” 。木乃伊。灵 魂不灭。从第二王朝开始。长方梯形陵 墓“马斯塔巴” 、锥形。第四王朝时,便 现了齐阿普斯、哈佛拉金字塔。 从第六王朝开始,由于地方州政权的扩 大,分裂中央政府。古王国的统一局面, 逐渐陷于分裂瓦解。 土地制度: 1,土地的最高所有权在名义上属于君 主法老。 “王庄” ,由王室派官经营。 11 2,法老赏赐土地给大臣、贵族和神庙。 它们构成权贵农庄和神庙的农庄。 3,国内的大片土地仍归地方公社占有, 由公社农民使用。农民通过公社乃至州 的管理机构,向法老缴纳租税并为国家 服役。劳动力?有相当数量的依附劳动 者,被称为“麦尔特” 。并非奴隶。土地 私有存在。 奴隶制社会 传统研究认为,埃及奴隶的主要来源 是战争俘虏。来自努比亚和利比亚(第 四王朝的法老斯涅弗鲁) 。奴隶多为国家 所有,用于采石场、灌溉工程、建筑业。 战俘奴隶,法老常赐给神庙。 农业:法老兴修水利、人工灌溉 原始耕作技术:木犁、木镰刀、铁镰刀 作物品种:小麦、大麦、亚麻 手工业:石材、木材、金属(主要是铜) 、 皮革、纸草等的加工。纺织麻布和羊毛。 12 造船(黎巴嫩的杉木建造船只,船身超 过五十米) 。 商业:沟通上下埃及的国内贸易已经建 立。由法老属下的官商经营。努比亚的 黄金,塞浦路斯的铜,黎巴嫩的木材。 贸易远达爱琴海。 第二节 第一中间时期和中王国时期 贫民、奴隶起义 古王国和中王国之间一般认为包括第 七到第十王朝,通称“第一中间时期” (约公元前 21812040 年 ) 出现贫民和奴隶的起义。 教谕式(教训)作品:伊浦味箴言 、 聂非尔列胡箴言 起义原因并不清楚。伊浦味记载 “王 都立刻被占领,国王为穷人所捉,大臣 被逐出王宫,官吏被杀,文书被劫夺。 ” 13 起义席卷了南方和北方,整个埃及的 “大地象陶轮一样地翻转起来” 。 “穷 人变成财富的所有者,从前做不起草鞋 的人现在成了财富的主人,从前住不起 茅屋的人现在住进了好房子,从前连一 片面包也没有的人,现在变成了一个大 仓库的主人,从前没有驴子耕种田地的 庄稼人现在有了成群的公牛。 ” 聂非尔列胡是黑利奥波里斯(太阳城) 的祭司。 “土地缩小了, (但)它的行政 人员却很多,土地荒凉不毛” 。 “大 地倒转了,没有武器的人(如今) 变成武 器的所有者” 。埃及神圣的太阳城曾被起 义者占领。这时期的埃及也不断受到外 族(亚洲人 )的侵扰,整个社会处于极度 动荡之中。上下埃及出现了分裂。 持续时间以及具体情况尚不得而知。 中王国的政治特点 1,重新统一 埃及又开始经历一个从分裂到统一的 过程。 14 南北埃及分别统一于底比斯和黑拉克 利欧波里斯两城。 南部的统治者 孟图赫特普一世 终于战 胜并统一了北部,建立第十一王朝(约公 元前 21331991 年,与第十王朝存在 年代有交叉) ,定都于底比斯(主神为阿 蒙神) ,开始了中王国时期。 2,巩固王权 古王国时期州长由法老任命,唯命是 从,死后还要葬于君主的脚下。古王国 末期,地方州长势力膨胀,州长职位世 袭、有自己的军队、仿照王陵的规模建 造坟墓,殉葬物品奢华、州长们常按自 己统治的年代纪年。与中央分庭抗礼。 第十一王朝法老开始在底比斯为阿蒙 建造宏大的庙宇,阿蒙从地方神被提高 到国神的地位,这是国王想借助宗教获 得对地方控制的一种尝试。后来,底比 斯一个有势力的贵族 阿明尼赫特 一世(约 15 公元前 19911962 年)取得政权,建 立第十二王朝(约公元前 19911786 年)。到 阿明尼赫特三世 时(约公元前 18421797 年),削弱了地方割据势力, 进一步加强中央政权。 第十二王朝共八个法老,统治历时二 百余年,被称为中王国的鼎盛时期。 3,对外侵略 第十二王朝诸法老繁发动对外侵略战 争。 阿明尼赫特一世 利多次远征努比亚。 (大体尼罗河第一瀑布以南至白尼罗河 和青尼罗河汇合处) 。 谢努塞特三世 (约公元前 18781843 年) 对努比亚采取更大规模军事行动: 他四次出兵,远达尼罗河第二瀑布一带。 十二王朝法老对西奈、巴勒斯坦、叙 利亚等地也数度用兵。大量财富和俘虏 16 运回埃及。 经济的发展 埃及的统一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 有利的条件。 1,法雍的水利工程:孟斐斯附近的发 雍绿洲本是一片沼泽区,由于尼罗河的 泛滥年深日久已经汇成一个不小的内湖。 第十二王朝从 阿明尼赫特一世 开始,就 在发雍地区兴办巨大的水利工程。修堤 开渠,排泄了湖泊四周沼泽的积水,这 项工程到 阿明尼赫特三世 时最后完成。 湖泊被修成水库,与尼罗河沟通起来, 河湖之间还修建了水闸,以调节水量。 终于使二千五百公顷的沼泽地变成了良 田。 2,迁都法雍,法老将都城迁到法雍, 并在湖岸一带建立起城镇、庙宇和宫殿。 据说这个新宫殿分上下两层,结构相当 17 复杂,希罗多德惊奇地称之为“迷宫” 。 3,中王国时期手工业和商业:铜器的 使用越来越普遍,而月开始使用青铜器。 这时金工、木工、纺织等部门都有发展。 壁画反映出一种平式织布机,能织出质 料很好的亚麻布。烧制玻璃也是在中王 国时期开始产生的一个新的工艺部门。 由于造船业的发展,尼罗河上的航运、 同地中海东部各地的贸易联系得到发展。 中王国时埃及的对外贸易已远达巴比伦。 近代考古学家在十二王朝的神庙废墟里 曾发现四个铜箱子,其中装着两河流域 的泥版文书。 居民的分化 城市的繁荣加速了城市居民的分化。 从发雍附近发掘的十二王朝古城遗址, 三种住宅区:东部的贵族居住区,西部 的贫民住区,其它大概属于工商业中等 阶层的住区。阶层之间的分化。 18 涅捷斯:中王国时期兴起一个新的社 会阶层涅捷斯。 “涅捷斯”本意为 “小人”或“庶民” ,他们起初可能属于 同旧贵族相对立的平民阶层( 自由民) , 起源于古王国末期。后来渐趋分化。中 王国时代形成中小奴隶主阶层,或称为 军官,同王权结合,被称为强有力的涅 捷斯。大批的涅捷斯仍然是劳动者,有 的甚至沦为赤贫。在中王国时期,涅捷 斯在王权和地方贵族的斗争中,成为王 权的支持者。 中王国时期奴隶数量特别是私人奴隶 数量的增加上。蓄奴常以百计,用“头” 来计算的。 职业:奴隶是没有合法家庭。按其职 业划分,有农夫、织工、厨师、酿酒者、 面包师、家庭仆役、梳妆侍女等等。可 当作遗产继承、赠与或转让( 包括买卖) 。 屠杀奴隶作为殉葬品。 19 希克索斯人的入侵和中王国的灭亡 第十二王朝以后法老的权势衰落。割 据混乱的局面再度出现,直到希克索斯 人入侵和被驱逐,这一段历史也称“第 二中间时期”(十三至十七王朝,约公元 前 17861567 年)。 希克索斯人: 希克索斯人(Hyksos)分布在叙利亚、 巴勒斯坦一带的游牧部。约在公元前 18 世纪后半叶,希克索斯人趁着十二王朝 瓦解后埃及陷于分裂混乱的时机,越过 西奈半岛占领富饶的三角洲地区。随后 又扩展到上埃及。统治重点是下埃及, 在三角洲东部建立了统治中心阿瓦 里斯,他们长于使用战马和战车,崇尚 埃及人的拉神。 希克索斯人侵入埃及,烧杀劫掠,强 迫埃及人沦为奴隶,敛取上下埃及贡赋。 20 对埃及采取武力统治政策, (马涅托所记) 仅阿瓦里斯一地屯驻 24 万军队。希克索 斯人统治埃及一百多年(约公元前 1720 1570 年) (第十五和十六王朝) ,埃及 第一次遭受外族的长时间统治。 建于底比斯的第十七王朝(约公元前 16501567)年,与希克索斯人的第十 六王朝年代交叉),开始了驱逐希克索斯 人的斗争。 第三节 新王国的盛衰和后期埃及 击败希克索斯人与新王国的兴起 1, 在希克索斯人统治比较薄弱的上 埃及的底比斯形成了独立的中心。 第十七王朝法老 卡莫苏(斯) 开 展了反希克索斯人的斗争。 2, 雅赫摩斯一世 (约公元前 1570 1546 年) 联合了爱琴海上的克 21 里特人,南北夹攻收复阿瓦里斯 彻底打败希克索斯人,并胜利地 将侵略者赶出埃及的国土。 3, 雅赫摩斯一世创立第十八王朝 (约公元前 15671230 年) , 以 底比斯 为都城,从此埃及历史 进入了新王国时期(约公元前 15671085 年)。 (新王国包括 18、19(约公元前 1320-1200 年) 和 20(约公元前 1200-1085)三 个王朝 “埃及帝国”及其扩张 扩张原因:1,在新王国建立的过程中, 随着埃及对希克索斯人战争规模的不断 扩大,战争逐渐由民族反抗斗争演变为 掠夺征服战争,掠夺奴隶人口的数字不 断增加。 2,埃及奴隶制经济发展要求获得更多 的原料和奴隶并不断扩大对外贸易,这 是也十八王朝法者更频繁地发动对外战 22 争的重要原因。 扩张阶段: 1, 雅赫摩斯一世驱逐希克索斯人的 时候开始在巴勒斯坦境内围攻希 克索斯人的据点,并将埃及人的 势力范围扩张到这一地区。 2, 十八王朝的最大征服者是 吐特摩 斯三世 (约公元前 15041450 年),侵略努比亚和利比亚,并 对巴勒斯坦和叙利亚用兵。 “年 代记”里详细记录攻打巴勒斯坦 的米吉多的经过。吐特摩斯三世 先后出兵小亚细亚有十七次之多, 远达到幼发拉底河西岸,叙利亚 北部。他掠夺大量的奴隶、财富、 牲畜,为了感谢阿蒙神的思典, 对阿蒙多次慷慨捐赠。吐特摩斯 三世的军事扩张政策,使埃及的 版图达到空前规模:南部达尼罗 河第四瀑布,北部邻小亚细亚。 由于埃及势力强大,两河流域和 小亚细亚的统治者曾不得不向法 23 老纳贡。吐特摩斯三世创立的这 一强国大体上持续了两个世纪, 这个时期也被称作古埃及的“帝 国时期” 。 奴隶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手工业 1, 冶金工艺进步, (皮革制造的脚 踏风箱)青铜工具已普遍应用。 不论品种或质量,远胜中王国时 期。 (斧、锄、小刀、锤、剑、 短刀、战斧、矛、箭等) 。吐坦 卡蒙陵墓中出土的精美的装饰品, 表明装饰工艺技巧已达到相当高 的水平 2, 吐特摩斯三世时期阿蒙神庙的大 手工作坊,包括各类工匠达一百 七十人之多。 3, 出现了立式织布机,比从前的平 式织布机又有改进,纺纱工同时 可以照管两枚悬式纺锭。 24 4, 彩色玻璃器皿。 5, (底比斯坟墓的壁画)华丽的帆 船,它充分反映了造船业的发展。 6, 大约在第十八王朝后期埃及人已 经从赫梯输入了铁, (铁的重要 性直到新王国末叶才逐渐显示出 来) 。 农业 农业的进步较为缓慢。已经采用轮作 制,新式的梯形犁和骡马等畜力,发 明了沙杜夫,提高了灌溉耕地的功效。 商业 远达努比亚和彭特(红海西南沿岸一带) 的 金银、象牙、香料,叙利亚的木材,两 河流域的织物、油类、马匹以及奴隶都 是埃及人交换的对象。 25 新王国时期与爱琴海地区贸易,远达 希腊半岛, (克里特的诺萨斯王宫和迈锡 尼)新王国的手工业品,包括黄金、象 牙制品和陶器等。同时在埃及也出土了 当时爱琴海诸岛的产品。从埃及墓画可 发现有爱琴商人挑着当地产品前来埃及 的情景 常以金属块充作等价物,出现铸币, 交换。对外贸易主要由国家控制,常伴 之以军事掠夺。 奴隶制度 法老大规模的对外征服促进新王国时 期的奴隶制度发展。 第十八王朝法老 阿蒙霍特普二世 从叙 利亚一次就掳获了十万一千多名战俘。 (努比亚俘虏在奴隶市场上被拍卖的情 景) 。俘虏经常万计,这类数字可能有夸 大,可反映出奴隶的来源是大量的。 26 在中等阶层的人们亦能占有几个到几 十个奴隶。镣铐、绳索、烙印,印记上 标着国王的名字。 随着整个社会生产的发展和分工的扩 大,使用奴隶的范围也扩大了。农业、 建筑业、各种手工作坊。十八王朝的纸 草书上,还有出租女奴隶的记载。 奴隶反抗、逃亡现象普遍,十九王朝 法老与赫梯国王订立的条约中,曾明文 规定彼此皆有引渡逃亡者的义务。 出现了新的剥削形式,例如阿蒙神庙 的农业奴隶集中在神庙周围的村落里, 在自己领取的一块小份地上劳作,并向 神庙缴纳贡品。 阿蒙霍特普四世的宗教改革 实质:王权与祭司权的对抗,法老权 27 力同宗教贵族的对抗。 新王国时期阿蒙神是埃及的最高神, 其地位超过下埃及的拉神。阿蒙祭司的 地位很高,干预王位继承和国家政务, 担任宰相或其他高级官职。新王国以来, 阿蒙集团的财势越来越大,和地方世袭 贵族联合对抗中央政权。 阿蒙霍特普四世(约公元前 1379 1362 年) 准备和阿蒙祭司进行一场斗争。 依靠的是以中小奴隶主为核心的新的军 事贵族,采用了一种独特的宗教改革的 形式。 1, 阿蒙霍特普四世起初想用拉神采 对抗底比斯的阿蒙神。他在底比 斯建立拉神建庙,并宣布自己是 拉神的最高祭司。阿蒙祭司立即 表示反对。 2, 阿蒙霍特普四世便继之以更果断 的措施,创立了一个崇拜阿顿 (吞)的一神教,法老宣布,只 28 容许侍奉宇宙间唯一的太阳神阿 顿,对阿蒙神和其他地方神的信 仰一概取消。阿蒙神庙被封闭, 庙产被没收。凡公共场所或神庙 墙壁上的“阿蒙”字样全部加以 消除。法老下令在底比斯和外地 建立阿顿神庙并将他的名字中的 “阿蒙”换作“阿顿” ,起了一 个新名字叫“埃赫那顿” ,意为 “阿顿的光辉” 。 3, 法老在底比斯以北三百公里 (现 今的泰尔埃尔阿玛尔纳)另 建新都,取名“阿赫塔顿” ,意 为“阿顿光辉照耀之地(地平线) ”阿顿新神已成为埃及最高的精 神主宰。创作赞颂阿顿神的阿 顿颂诗 ,在阿玛尔纳曾完好地 被发掘出来。 埃赫那领的宗教改革,本质上是统治 阶级内部世俗贵族和祭司贵族之间的斗 29 争,但同时它也反映了以法老为首的中 央集权同以阿蒙祭司为首(并联合各地世 袭贵族) 的地方分权势力的斗争。阿蒙神 庙是埃及社会中一股巨大的保守势力, 并且在经济、政治和精神生活的领域里 享有传统的特权,因此对阿蒙神庙的打 击,其影响不能不超出宗教的范围。埃 赫那顿在位期间宗教改革虽获得暂时的 成功,但这种一神教的改革尝试终于还 是以失败告终。 结果,阿蒙祭司反对力量取得上风, 恢复其固有的地位。埃赫那顿的继承者 吐坦卡顿 在位时,法老与阿蒙祭司妥协, 还都底比斯,并改名“ 吐坦卡蒙 ”,意为 “阿蒙的化身” 。 哈列姆黑布 在位时期(约公元前 1384 1320 年) ,他完全恢复了旧日的信仰, 发还阿蒙神庙从前被没收的土地和财产, 并诋毁埃赫那顿的改革,将所有“阿顿” 字样一律消除。至此,宗教改革归于失 30 败。 与赫梯争霸和新王国的衰亡 新王国从第十九王朝开始,国内经常 处在动荡不安之中,对外政策也由进攻 逐渐转为防守。 塞提一世 统治期间(约公元前 1318 1304 年) 曾执行侵略西亚的政策,他攻占 推罗,进军叙利亚,竭力保持十八王朝 的疆界。这时强悍善战的赫梯人正占据 着小亚细亚的广大地区。埃及和赫梯争 夺叙利亚地区的统治权、西亚的霸权。 法老 拉美西斯二世 (约公元前 1304 1237 年) 即位不久,赫梯的势力己严重地 威胁着埃及既得得利益。拉美西斯二世 调集三万军队,除埃及人还有外国的雇 佣兵,开赴(叙利亚西部)奥伦特河畔 的要塞 卡叠什 。(时间在拉美西斯二世统 治第五年) 。赫梯人以大量战车兵从侧翼 猛攻埃及军队,后者溃退,法老险些被 俘,幸亏援军及时赶来,挽救了法老。 31 法老无法取胜,只得返回埃及,准备再 战。在阿蒙神庙废墟的墙壁上至今还保 留着卡叠什战役的记载,在这里描述法 老如何胜利杀敌。同样在赫梯人的编年 史中,也称是这次战役的胜利者。 后拉美西斯二世又出兵叙利亚,终于 取得对赫梯的胜利。约公元前 1280 年, 法老与赫梯国王( 哈吐舒尔 )缔结和约。 和约的全文在埃及神庙的墙壁上和赫梯 的档案库逐均被发现,这是历史上保留 下来的最早的条约文书。双方规定确立 和平,互不侵犯,并结成军事同盟以对 付共同的敌人。还规定,任何一方都不 许接纳对方的逃亡者,彼此保证互有引 渡逃亡者的义务。但条约并未划定各自 的势力范围和疆界,事实上订约之后叙 利亚北都仍在赫梯王国的控制之下。 新王国的灭亡 拉美西斯二世死后,埃及的国势更加 削弱。 1, 巴勒斯坦地区发生暴动,埃及本 32 土遭到利比亚人的袭击。 2, 两次“海上民族”入侵的打击。 3,第二十王朝统治时,阿蒙神庙开始 同中央抗衡,底比斯的阿蒙神庙已拥有 整个国家可耕土地的十分之一,有大小 牲畜四十二方余只,奴隶八万六千余名, 以及其他大量财富。阿蒙祭司要求在政 治上取得更大的权力取法老而代之。 约公元前 1085 年,底比斯的阿蒙祭司长 夺取政权,建立第二十一王朝,从而结 束了新王国时期。 后期埃及 后期埃及的历史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包括第二十一到二十六王 朝(约公元前 1085525 年 )。它的政 治史的变迁简括如下。第二十一(祭司) 王朝统治时期,埃及国势更加衰微。约 公元前 945 年,埃及化了的 利比亚人 塞 桑克取得政权,建立第二十二王朝,即 所谓“利比亚王朝” ,经第二十三王朝, 33 到约公元前 715 年第二十四王朝止共统 治埃及二百余年。 约公元前 730 年,努比亚国王 皮安希 占领埃及,以纳巴达为都城创第二十五 王朝(一度与北方的二十四王朝并存) , 也叫“努比亚王朝”或“埃塞俄比亚王 朝” 。 公元前七世纪中期,亚述帝国征服并 统治埃及约二十年。随后三角洲塞易斯 的统治者 普萨美提克 (约公元前 664 609 年) 率军驱逐亚述占领军,统一埃及 国土,建第二十六王朝即所谓的埃及 “复兴”时期。 “塞易斯王朝”延续到 公元前 525 年,亡于波斯。 这一阶段 1, 铁器的使用,工具如斧头、小刀、 凿子、锄头、刮削器和箭头等。 在底比斯曾发现铁制头盔和武器 工匠所用的全套工具。 2, 同西亚和爱琴海的贸易活跃。希 腊和腓尼基商人团体增多。公元 前七六世纪,希腊商人在埃 34 及广泛殖民,三角洲西部的诺克 拉底斯成为有名的希腊殖民城巾。 3, 为了发展海外贸易,公元前 600 年左右,法老尼科曾下令在尼罗 河与红海之间开凿一条运河(未 竣工)。据说他还建造大船,雇 佣腓尼基水手,环绕非洲航行一 周。 第二阶段:包括第二十七到三十一王 朝(公元前 525332 年) ,它的政治 史主要是由波斯统治者的占领和奴役, 但奴隶制经济有所发展。 公元前 525 年,波斯国王冈比西斯征 服埃及给自己加上法老头衔,开始第二 十七王朝或“波斯王朝”(公元前 525 404 年) 。据希罗多德记载冈比西斯对 埃及施行高压政策,遭到埃及人的反抗。 大流土一世对埃及的宗教信仰和古老传 35 统采取宽容政策,并鼓励发展经济。为 了扩大对外贸易和影响,大流士下令完 成法老尼科时代开凿的运河。 在希波战争中马拉松战役(公元前 490 年) 波斯遭到失败后,公元前 486 年 埃及三角洲地区爆发了反波斯的起义, 后被薛西斯( 大流士一世之子) 镇压下去。 公元前 460 年阿塔薛西斯继承王位,埃 及再次掀起反抗运动。 公元前 404 年他们曾摆脱波斯统治而 取得独立。第二十八、二十九、三十这 三个王朝( 公元前 404343 年) 是“埃 及王朝” 。之后,埃及又沦于波斯统治之 下。 三十一王朝(公元前 343 年332 年)是波斯统治的短暂时期,公元前 332 年马其顿亚历山大率军占领埃及, 结束了波斯对埃及的统治,开始了一个 新的时代马其顿希腊统治埃及的 时代。 36 第四节 古代埃及的文化 埃及文化是世界最古老的文化之一。 埃及的文字、文学、建筑艺术和科学知 识等,对古代许多国家特别是地中海东 岸各国有过较大的影响。 宗教 多神教 文字 早在公元前四千年代,埃及人就发明 了文字。最初的文字是 图画文字 ,这是 原始的象形字。后来有了 表意字 ,后来 有些象形字发展成为 表音字 ,这样就产 生了二十四个表音符号(皆属辅音)。 “象形字”本意为“神圣铭刻” ,主 要是祭司们使用的文字,多用于碑铭和 宗教方而。 因现实生活特别是经济生活的需要, 文字由繁趋简,中王国时又产地了一种 祭司体 。大约公元前八世纪再简化为一 种 民书体 。古埃及文字虽然巳从象形、 表意向字母文字过渡,但它还没有发展 37 成为真正的字母文字。地中海东岸的商 业民族腓尼基人,主要是在埃及二十四 个象形音符的基础上,创造了二十二个 字母,这便是后来希腊字母和阿拉米亚 字母系统的来源。 从托勒密王朝到罗马征服埃及(公元 前 305前 30 年)这几百年间,埃及 人越来越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