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试题170_第1页
中医护理试题170_第2页
中医护理试题170_第3页
中医护理试题170_第4页
中医护理试题170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护理试卷(170 题) 姓名- 一、单选题(每题 1 分)55 题 1、用阴阳学说说明人体组织结构,下面哪项不正确 ( ) A 五脏属阴 六腑属阳; B 背为阴 腹为阳; C 内为阴 外为阳; D 下部为阴 上部为阳; E 里为 阴 表为阳; 2、下列五行生克关系中哪项是错误的 ( ) A 木克土 B 水升木 C 金克木 D 火克水 E 火生土 3、具有“华盖”|之称的是 ( ) A 心 B 肺 C 肝 D 脾 E 肾 4、肺在液为 ( ) A 涎 B 汗 C 泪 D 唾 E 涕 5、 “气血生化之源”指的是 ( ) A 肝 B 心 C 脾 D 肺 E 肾 6、下列哪一项不属肝系统 ( ) A 胆 B 筋 C 爪 D 目 E 肉 7、被称为“钢脏”的是 ( ) A 心 B 肺 C 脾 D 胃 E 肝 8、 “天 癸”来源于 ( ) A 心阴 B 肝血 C 肺津 D 肾阳 E 肾精 9、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的气是 ( ) A 元气 B 宗气 C 营气 D 卫气 E 中气 10、具有“剽悍滑利”特性的气是 ( ) A 肝气 B 宗气 C 中气 D 卫气 E 胃气 11、手三阴经在上肢的分布规律是 ( ) A 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 B 太阴在前,少阴在中,厥阴在后; C 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 D 厥阴在前,少阴在中,太阴在后; E 少阴在前,厥阴在中,太阴在后; 12、手三阳经在上肢的分布规律是 ( ) A 太阳在前,少阳在中,阳明在后 B 少阳在前,太阴在中,阳明在后; C 少阳在前,阳明在中,太阳在后 D 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 2 E 阳明在前,太阳在中,少阳在后 13、足三阳经在下肢的分布规律是 ( ) A 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阴在后 B 太阳在前,少阳在中,阳明在后; C 太阳在前,阳明在中,少阳在后 D 少阳在前,阳明在中,太阳在后 E 以上都不是 14、足三阴经在踝上 8 寸以上部位的排列顺序是 ( ) A 太阴在前,少阴在中,厥阴在后 B 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 C 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 D 少阴在前,太阴在中,厥阴在后 E 厥阴在前,少阴在中,太阴在后 15、不适宜肝病患者食用的食物是 ( ) A 鸡蛋 B 鱼类 C 瘦肉 D 乳类 E 黄豆 16、下列哪种药物应烊化后再煎煮 ( ) A 生石膏 B 薄荷 C 羚羊角 D 鹿角胶 E 木香 17、复方汤剂浸泡药物一般应浸泡 ( ) A1520 分钟 B3060 分钟 C2040 分钟 D2030 分钟 E3040 分钟 18、面色晄白,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而痛,男子阳痿、冷精,女子宫寒不孕,证属( ) A 肾阳虚 B 肾阴亏虚 C 肾不纳气 D 肾气不固 E 肾虚水泛 19、暑犯肺卫证的治法( ) A 清暑化湿,宣表达邪 B 清暑泻热,益气生津 C 凉营泄热清心开窍 D 化痰祛瘀搜络 20、暑热伤气证的治法 ( ) A 清暑化湿,宣表达邪 B 清暑泻热,益气生津 C 凉营泄热清心开窍 D 化痰祛瘀搜络 21、暑入心营证的治法 ( ) A 清暑化湿,宣表达邪 B 清暑泻热,益气生津 C 凉营泄热清心开窍 D 化痰祛瘀搜络 22、暑犯肺卫证的代表方 ( ) A 新加香薷饮合藿香正气散加减 B 白虎汤加味 C 清营汤加减 D 三甲散加减 23、暑入心营证的代表方 ( ) A 新加香薷饮合藿香正气散加减 B 白虎汤加味 C 清营汤加减 D 三甲散加减 24、 素问.宣明五气篇指出久卧伤( ) A、气 B、血 C、筋 D、肉 E、心 25、邪热壅肺证代表方: ( ) A 银翘散 B 麻杏石甘汤 C 清营汤送服安宫牛黄丸 D 生脉散合参附汤 E 沙参麦冬汤 3 26、肺胃阴伤证代表方: ( ) A 银翘散 B 麻杏石甘汤 C 清营汤送服安宫牛黄丸 D 生脉散合参附汤 E 沙参麦冬汤 27、某患者喘咳日久,动则气喘尤甚,呼多吸少,气不得续,腰酸肢冷,汗出心悸,苔腻,脉沉弱。此属何病症? ( ) A 肾虚喘症 B 肺虚喘症 C 痰浊阻肺型喘症 D 表寒里热型喘症 E 肺气郁闭型喘症 28、恶寒发热,头痛鼻塞,咳嗽痰白,倦怠乏力,气短懒言,舌淡苔白,脉浮无力,此属何型感冒 ( ) A 阳虚感冒 B 气虚感冒 C 暑湿感冒 D 风寒感冒 E 血虚感冒 29、咳声重浊、喉痒、恶寒发热、无汗脉紧者,宜用。 ( ) A.桑菊饮;B.三拗汤合止嗽散; C.桑杏汤;D.清金化痰汤; 30、 恶寒发热,头痛鼻塞,咳嗽痰白,倦怠乏力,气短懒言,舌淡苔白,脉浮无力,此属何型感冒? ( ) A 阳虚感冒 B 气虚感冒 C 暑湿感冒 D 风寒感冒 E 血虚感冒 31、感冒的用药护理主要是 ( ) A药宜武火快煎; B药后微微汗出为佳; C药宜温热服用; D不可过汗,中病即止; E. 以上都是; 32、下列哪项不是喘证的临床特征( ) A 呼吸困难; B张口抬肩; C鼻翼煽动; D喉间痰鸣; E不能平卧; 33、发作期热哮方用( ) A.定喘汤; B.紫金丹; C.苏子降气汤; D.麻杏石甘汤; 34、肝阳上亢证型眩晕的代表方( ) A 天麻钩藤饮加减 B 半夏白术天麻汤 C 归脾汤加减 D 左归丸加减。 35、呕吐证治分类,虚证的有( ) A 外邪犯胃证 B 饮食停滞证 C 肝气犯胃证 D 脾胃气虚证 36、噎膈气虚阳微证的代表方( ) A 通幽汤加减 B 沙参麦冬汤加减 C 启膈散加减 D 补气运脾汤加减 37、中经络的中风患者护治原则( ) A 熄风清火 B 豁痰开窍 C 平肝熄火 D 回阳固脱 38、久泻重在( ) A 温中 B 散寒 C 健脾 D 止痛 39、咳嗽振作,痰中带血,胸胁胀痛,烦躁易怒,口苦,舌质红,苔薄黄,脉弦为( ) A.燥热伤肺 B.肝火犯肺 C.阴虚肺热 D.阴阳两虚 40、吐血的证型不包括( ) 4 A.胃热壅盛 B.肝火犯胃 C.气虚血溢 D.阴阳两虚 41、悬饮的形成与下列哪项无关( ) A.感复寒湿 B.饮食不当 C.劳欲所伤 D.感复外邪,热邪为主 42、一患者头疼经久不愈,痛如锥刺,固定不移,舌紫有瘀斑,苔薄白脉细,诊断为( ) A肝阳头疼 B.肾虚头疼 C.血虚头疼 D.淤血头疼 43、疗寒湿痢的代表方( ) A 白头翁汤加减 B 胃苓汤加减 C 驻车丸加减 D 连理汤加减 44、食滞痰阻证的代表方为 ( ) A 六磨汤加减 B 木香顺气散加减 C 六君子汤加减 D 金铃子散加减 45、癃闭的证治分类中尿路阻塞证得治疗代表方为( ) A 八正散加减 B 沉香散加减 C 代抵挡丸加减 D 济生肾气丸加减 46、温水坐浴的温度为( ) A 35-38 B 39-42 C 43-46 D 46-49 47、直肠内有明显的坠胀感,骶尾可产生钝痛,并放射至下肢,尾部与骶尾之间有明显的深部压痛。以上所述是哪 一类型的脓肿( ) A 肛门旁皮下脓肿 B 坐骨直肠间隙脓肿 C 骨盆直肠间隙脓肿 D 直肠后间隙脓肿 48、静息痛是动脉硬化闭塞症哪一期的表现( ) A 局部缺血期 B 营养障碍期 C 炎性浸润期 D 坏疽期 49、 “熊 猫 眼 征 ”见 于 ( ) A 颅 前 窝 骨 折 B 颅 中 窝 骨 折 C 颅 后 窝 骨 折 D 凹 陷 性 骨 折 50、.胸腔闭式引流管内的水柱上下波动多少是正常: ( ) A.无波动、B.4-6cm、C.8-10cm 、 D.10-20cm、E.越大越好。 51、 “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说明了( ) A 阴阳对立 B 阴阳互根 C 阴阳消长 D 阴阳转化 E 阴阳交感 52、标志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著作是( ) A.伤寒杂病论 B.黄帝内经 C.神农本草经 D. 难经 E.中藏经 53、奇经八脉中,与脑髓、肾关系密切的是 ( ) A 带脉 B 冲脉 C 任脉 D 督脉 E 阴跷脉 54、除下列哪项外均是督脉经过的部位 ( ) A 小腹内 B 会阴部 C 脊柱 D 脑 E 目 55、某患者精神萎靡,面色晦暗无华,目无光彩,眼球呆滞,呼吸微弱,肌肉瘦弱,属于 ( ) 5 A 少神 B 失神 C 假神 D 神乱 E 得神 二、多选题(每题 1 分)15 题 1、对血液运行有推动作用的是( ) 。 A、心主血脉 B、肝主藏血 C、肝主疏泄 D、脾主统血 E、肺主宣降 2、通常中医用药“八法”有( ) 。 A、汗法、吐法 B、洗法、和法 C、消法、补法 D、温法、烫法 E、清法、下法 3、影响大肠传导变化的因素有( ) 。 A、肺的肃降 B、肾的气化 C、心主血脉 D、肝主藏血 E、胃的降浊 4、下列那几项属于阴阳失调的表现( ) 。 A、阴阳偏胜 B、阴阳偏衰 C、阴阳互损 D、阴阳格拒 E、阴阳转化 5、下列关于七情致病有哪几项是正确的( ) 。 A、怒则气乱 B、思则气结 C、恐则气下 D、悲则气消 E、喜则气缓 6、伤津的主要临床表现有( ) 。 A、形瘦骨立 B、小便短小; C、手足震颤 D、皮肤干裂 E、口干舌燥 7、脾运化水液的功能失调可产生的病理产物有( ) 。 A、痰 B、饮 C、湿 D、气喘 E、水肿 8、气血失调可表现为哪几方面( ) 。 A、气滞血瘀 B、气虚血瘀 C、气不摄血 D、气随血胀 E、气血两虚 9、脾的运化功能主要指脾对饮食营养的( ) 。 A、消化 B、吸收 C、转输 D、传导 E、受纳 10、生成血液的物质基础有( ) 。 A、水谷精气 B、营气 C、津液 D、宗气 E、精气 11、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 ) 。 A、主受纳 B、主腐熟 C、主通降 D、主运化 E、主津液 12、肺的通调水道的功能主要取决于肺的( ) ; A、宣发功能 B、呼吸功能 C、肃降功能 D、朝百脉功能 E、主一身之气的功能 13、内生五邪包括下列哪些内容( ) 。 A、内风 B、内寒 C、内湿 D、内燥 E、内火 14、在五行关系中属于相生规律的是( ) 。 A、木生火 B、木生土 C、土生金 D、金生水 E、水生木 15、问诊中“十问”包括的内容( ) 。 6 A、心理 B、疼痛 C、寒热 D、睡眠 E、二便 三、B 型题(每题 1 分)20 题 A温肺散寒,化痰平喘;B清热宣肺,化痰定喘;C补肺固卫;D健脾化痰; E补肾摄纳; 1、寒哮的治疗方法是( ) 2、热哮的治疗方法是( ) A散寒宣肺;B宣肺泄热; C清泄痰热;D化痰降逆;E开郁降气; 3、实喘痰热郁肺证的治疗方法是( ) 4、实喘痰浊阻肺证的治疗方法是( ) A 头痛且胀 B 头痛如裹 C 头痛且晕 D 头痛且空 E 头痛昏蒙 5、风湿头痛的特征是: ( ) 6、风热头痛的特征是: ( ) A 荆防败毒散 B 银翘散 C 新加香薷饮 D 玉屏风散 E 加减葳蕤汤 7、暑湿感冒的治疗方药是:( ) 8、气虚感冒的治疗方药是:( ) A 阳中之阳 B 阴中之阴 C 阴中之阳 D 阳中之阴 E 阴中之阴 9、以时间来划分阴阳则上半夜是( ) 10、以脏腑部位来划分阴阳则肺是( ) A 木 B 火 C 土 D 金 E 水 11、五志中的“喜”属于( ) 12、五味中的“咸” 属于 ( ) 13、五官中的“目” 属于( ) 14、五季中的“秋” 属于( ) A 阴消阳长 B 热极伤寒 C 阳消阴长 D 寒极生热 E 阳消阴消 15、从夏至到冬至季节的气候变化是( ) 16、患者开始出现高热、咳嗽、痰黄稠、烦躁、口渴,今突然出现大汗淋漓,面色苍白,体温骤降(36.7 ),四 肢厥冷,脉微细。这种转化属于( ) A 心 B 肝 C 脾 D 肺 E 肾 17、称为“君主之官”的是( ) 18、称为“将军之官”的是( ) A 指切进针法 B 夹持进针法 C 舒张进针法 D 提捏进针法 E 以上均是 19、皮肉浅薄部位的进针一般采用( ) 7 20、皮肤松弛部位的进针一般采用( ) 四、填空题(每题 2 分)40 题 1、经络是运行 _ ,联络 _ ,沟通上下内外的 _ 。 2、十二经脉即手三阴经,包括 _ 、 _ 、 _ ,手三阳经,包括 _ 、 _ 、 _ 、足三阴经,包括 _ 、 _ 、_ 、足 三阳经,包括 _ 、 _ 、 _ 。 3、十二经脉的偱行走向:手三阴经从_走手,手三阳经从_走头,足三阳经从_走足,足三阴经从 _走腹(胸) 。 4、十二经脉分布于全身的内外上下,其中的 _ 是流动不息, _ 的,这就是十二经脉的 _ 。其流注次序是:从手太阴肺经开始,依次流注至 _ ,再流至 _。这样就构成了 一个 _ , _ 的十二经脉整体循环系统。 5、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包括_ 、_ 、_ 、_ 、_ 。 6、风邪以轻扬开泄、 _ 、 _ 、 _ 为基本特性。 7、寒邪具有 _、 _、 _-的基本特性。 8、病因即 _ ,泛指能破坏人体 _ 而致病的原因。 9、常见的内伤病因有 _ 、 _ 、 _ 。 10、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 _ 、 _ 、 _ 。 11、 _ 是形成痰饮的病理基础。 12、未病先防,就是在 _ , _ ,以防止疾病的发生。包括 _ 和_ 两个方面。 13、中医治疗疾病的根本原则 _ 。 14、正治法包括 _ 、 _ 、 _ 、 _ ;反治法包括 _ 、 _ 、 _ 、 _ 。 15、临床上常用的扶正法有 _ 、 _ 、 _ 、 _ 等。 16、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 _、 _。 17、辩证施护是在 _ 的指导下,运用_的方法,全面收集患者的有关资料,_ ,判断 疾病的 _ ,并有针对性的采取 _ 。辩证是 _ -的前提和依据;施护是护理 疾病的 _ ,同时又是对辩证是否正确的检验。 18、虚证是对人体 _ 、 _ 所产生的各种虚弱证候的概括。 19、亡阳证是指体内 _ 而表现出 _ 的危重症候。 20、脏腑辨证是决定 _ 。 8 21、心气虚主要症状 _ 、 _ 、 _ ,活动后加重。 22、燥邪犯肺证以 _ 或 _ , _ 为辩证要点。 23、痰湿阻肺证得护治原则是 _ 。 24、肝血不足护治原则 _ 。 25、寒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_ 、 _ 、 _ 。 26、过劳包括 _ 、 _ 、 _ 三个方面。 27、三因制宜护理是指 _ ; _ ; _ ; 28、中暑的护理原则以 _ 为主。 29、中暑的证型有 _ 、 _ 、 _ 。 30、暑湿遏表证用藿香正气散加减;暑热蒙心证用白虎汤、清营汤加减;气阴两竭证用生脉散加味。中暑有暑湿与 暑热之分, _ ,多表现为身热无汗,神疲乏力,头昏头痛,胸闷不畅,舌苔白腻,脉濡数; _ ,则常见高热少汗,面红目赤,口渴多饮,烦躁或昏迷,舌红苔黄少津,脉洪数。 31、郁证的基本治则为 _ 、 _ 、 _。 32、郁证的评估应首先评估脏腑与六郁的关系,一般来说, _ 、_ 、_、主要关系于肝,食郁、 湿郁、痰郁主要关系于_,而虚证则与_的关系最为密切。 33、郁证的针刺疗法,可取穴 _、膻中、丰隆、_ 、_ ,强刺激。 34、厥证是指由于 _ 、 _ 所引起的以突然昏倒、 _ ,或伴有四肢厥冷为主要表现 的一种中医内科急性病症。 35、引起痹证的内在因素有素体虚弱, ,腠理不密, 。 36、痹证与痿证两者的病位均在筋骨、关节,痹证以 为主要症状,主要是感受风寒湿热之邪所致; 而痿证以内伤致病为主,无明显的关节疼痛,以 为主。 37、中医外科内治法治疗总则_ _ _ 。 38、切诊包括_ _ 。 39、成脓的特点包括_ _ _ _ 。 40、消法包括_ _ _ _ 等。 五、判断题 20 1、鼓胀的治疗原则是本虚者行气、活血、分利水湿等法。( ) 2、痢疾初期多属实证、热证,后期多属虚证、寒症。( ) 3、积聚的饮食以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为宜,宜多食多餐,忌食油炸、粗糙等难消化的食物。( ) 4、水肿的证治分类中水湿浸渍证的治法为清热利湿,梳理气机。( ) 5、黄疸的护治原则为化湿邪,利大便。( ) 9 6、疮疡的逆证溃后皮烂肉坚无脓,时流血水,肿痛不减。( ) 7、疮疡的顺证溃后脓液稠厚黄白,色鲜不臭,腐肉易脱,肿消痛减。( ) 8、托法包括解表法,通里法,清热法,温通法等。( ) 9、头顶正中属足太阳膀胱经。 ( ) 10、先肿后痛者,其病位深在筋骨。 ( ) 11、脓的形质:脓稠厚者为元气较盛,脓淡薄者为元气较弱。( ) 12、评估眩晕的标本主次,首先评估风、火、痰、虚主次于兼夹,再评估阴虚与阳亢的标本主次。( ) 13、痫证的病位在心、肝,与脾肾等关系密切。( ) 14、痫证主要病机为痰聚气逆,风痰闭阻。( ) 15、燥性干涩易伤津液,易伤肺脏。( ) 16、脱液是既丧失水分又丢失精微物质。( ) 17、肾藏精,故肾称为“中精之府” 。 ( ) 18、脏满而不能实,即五脏充满精气,能传化水谷。( ) 19、经络的基本生理功能是: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联络表里经脉;是气血、津液运行的通道;调整人体的阴阳平 衡;抗御外邪的作用。( ) 20、肾中阴阳的滋生互用平衡协调,称为“水火既济” 。 ( ) 附加题 六、单选题: (10) 1 下列哪些药品属于麻醉药 ( ) A、阿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