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原始数据取对数值模型 - 论文选读:福建省1978-2002年税收负担的实证分析_第1页
[07]原始数据取对数值模型 - 论文选读:福建省1978-2002年税收负担的实证分析_第2页
[07]原始数据取对数值模型 - 论文选读:福建省1978-2002年税收负担的实证分析_第3页
[07]原始数据取对数值模型 - 论文选读:福建省1978-2002年税收负担的实证分析_第4页
[07]原始数据取对数值模型 - 论文选读:福建省1978-2002年税收负担的实证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文选读原文: 福建省 1978-2002 年税收负担的实证分析 1 邢锋(福建省连江县地方税务局 350500)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通过利用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提高第二产业发展质量,大 力发展第三产业,带动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也 带来了税收的高增长。本文主要通 过数据 实证地分析 1978 年以来福建省的税收负担和税收弹性问题,并利用计量经济学的有关方 法进行深入分析,以此来说明今后税收工作的方向。 一、税收负担与税收弹性的概念 (一)税收负担 本文所称的税收负担(Tax Incidence)指宏观税负,用一定时期各类税收总收入占国内 生产总值的比重来表示: )(GDPT国 内 生 产 总 值税 收 收 入税 收 负 担 税收负担是反映税收总收入与社会总产出之间的对比关系的一个重要指标,反映社 会各类经济主体总体上所承受税收负担的大小,也反映了国家与企业、个人之间的利益 分配关系,是税制的核心问题 之一。 (二)税收弹性 本文所称的税收弹性(Tax Elasticity)是指税收收入的相对变化量与国内生产总值相 对变化量的比。税收弹性是 对税收负担概念的拓展,是一个更具体化、数量化的指 标,可 以反映一个国家税收调节能力的大小,反过来,它也可以反映企业和其他纳税人(通过影 响总产出)对税收变动的适应能力。用公式表示为: GDPTPTln国 内 生 产 总 值国 内 生 产 总 值 变 动 量 税 收 收 入税 收 收 入 变 动 量税 收 弹 性 根据税收弹性的大小可以把它分为三个区间来分析:若用 表示税收弹性,当T 1 时,表示税收收入增 长低于经济的增长;当 1 时,表示税收收入增长与经济增T T 长同步;当 1 时,表示税收收入增 长高于经济的增长。T 二、税收负担与经济关系的理论分析 1联系电话邮编: 350500,Email: 2 税收负担与经济关系密切,经济是税收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税收的根本和源 泉。经济发展水平生产、技术水平、分配制度和政策、价格水平和经济制度等都会对税负 水平产生影响。反过来,税收负担也会对经济产生相应的影响, 税收作为一种作用显著的 宏观调控工具,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介入 GDP 分配 过程的重要手段之一。适度的税负 能够保证合理的取得国家财政收入,建立稳定的财力基础,增强税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功能,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反之,税负的过重或过轻,不仅会因为负担 不合理使财政收入的取得缺乏稳定性,而且还会削弱税收的经济调控功能,直接阻碍企 业的发展,从而影响经济的正常运行。 税收负担与经济的相互关系还可以通过税收乘数来说明。分别用 Y,C,I,G,T 表示 总产出、 总消费、总投资、 总政府支出、自发性消费、边际消费倾向、总税收,根据凯恩斯 主义经济学的三部门模型(在征收定额税的条件下,其中 ; ):01 ,对该式求全微分,得到:GITYGICY)( 移项后得到:;ddd (2.1)1)1( TYI 可见,政府增加税收的政策会导致国民经济总产出反方向变动,而减税政策则会刺 激经济的增长。另外,由上述税收弹性的定义可见: (2.2)TYdYTT 1ln (2.2)式表明,税收弹性来源于税收乘数,也就是取决于税收与总产出之间函数斜率 的大小。斜率越陡,弹性越小;斜率越缓,弹性越大。一项好的税收制度也要求税收弹性也 相对较大, 这样,政府就不需要频繁的变动税制以适 应经济的变化发展。 在不同国家或同一国家的不同发展阶段,税负水平各不相同。当 GDP 水平较低时, 社会经济结构比较简单,人 们对公共品需求低,人民的负担能力也较弱,宏 观税负相对较 低。当经济较发达,GDP 总 量较高时,由于社会经济结构的复杂化,人们对公共品需求提 高,人民的负税能力也随之提高,则宏观税负相对较 高。 宋文新、姚绍学在拉弗曲线的拓展与最优宏观税负一文中指出:在动态经济发展 过程中最优宏观税负曲线会呈现出逻辑斯蒂(Logistic)曲线的形状。对 OECD 国家的数据 进行分析发现,有 87.5的国家宏观税负与人均 GDP 的关系完全具有或近似具有逻辑斯 蒂函数或龚帕兹(Gompertz)函数曲线的特征(两者都是具有上界极限非线性函数形式)。 作者得出的结论是:宏观税负随经济水平的提高而呈非线性提高,在经济水平达到一定高 的水平后,它又将趋于一个稳定值。税收 负担标准的发展模型是钱纳里和 R塞尔奎恩运 用库兹涅茨的统计归纳法,在处理了 1960 年人口在 100 万以上的 101 个发展中国家 1950-1970 年 20 年间的资料后,用统计回归方法得到的各国人均 GNP 在 100-1000 美元 间的结构变化的理想模型。下面摘录片段列成下表: 表一 人均 GNP 与税收负担、财政负担的关系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美元) 100 100 200 300 400 500 800 1000 1000 税收负担水平(%) 10.6 12.9 15.3 17.3 18.9 20.3 23.6 25.4 28.2 财政负担水平(%) 12.5 15.3 18.1 20.2 21.9 23.4 26.8 28.7 30.7 资料来源:Chenery,H.M.Sycquin: Pattern of Development,1950-1970, University of Oxford, 1975,p.38. 转引自张馨等著当代财政与财政学主流第 427 页。 张馨教授等合著的当代财政与财政学主流对 80-90 年代我国国内对有关税收负担 的文献作了详细的综述。目前有关文献对于近几年税收收入大幅增长的情况(特别是税收 弹性 1997-2000 年连续四年都在 2.00 附近)比较普遍的看法是,中国名义税收负担不算重 (在 20以下),但实际税负(用政府总收入除以国内生产总值计算)则相当高,税外收费 规模不断膨胀, “费改税”步伐相对滞后,近几年税收征管力度增强,使人们普遍感到税负 加重。针对这种情况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在世界上新一轮的减税浪潮中, 中国也不能落后,也应采取一定的减税措施以适应国际竞争的需要。另一种观点则认为 现在税收负担水平还比较低,没有减税的空间。倒是应加快“ 费改税”的步伐,取消一切不 合理的收费,才能真正将所谓的“税收”负担减下来。不过这些文章主要倾向于定性比较分 析(包括纵向和横向的比较),较少使用定量分析方法,同时较少涉及地区的税收负担问 题。 三、对福建省税收负担与税收弹性的数据分析 下面对福建省改革开放以来税收负担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具体分析。 表二、 1978-2002 年度福建省经济税收基本情况表 年度 国内生产总值 税收收入 物价指数 税收负担率 税收弹性 YEAR GDP T PRICE T/GDP EOT 1978 66.37 8.88 1.000 13.3795 1979 74.11 9.24 1.028 12.4680 0.347633 1980 87.06 10.29 1.081 11.8194 0.650316 1981 105.62 11.00 1.108 10.4147 0.323656 1982 117.81 11.76 1.142 9.98217 0.598637 1983 127.76 18.23 1.155 14.2689 6.514124 1984 157.06 21.93 1.176 13.9628 0.884998 1985 200.48 31.76 1.289 15.8420 1.621402 1986 222.54 33.07 1.354 14.8602 0.374849 1987 279.24 36.68 1.448 13.1357 0.428448 4 1988 383.21 44.37 1.713 11.5785 0.563075 1989 458.40 56.53 1.902 12.3320 1.396757 1990 522.28 60.08 1.895 11.5034 0.450639 1991 619.87 66.52 1.930 10.7313 0.573659 1992 784.68 70.84 1.989 9.02788 0.244258 1993 1128.29 106.27 2.143 9.41868 1.142140 1994 1675.66 154.06 2.396 9.19399 0.926971 1995 2145.92 191.27 2.548 8.91319 0.860632 1996 2560.05 223.29 2.607 8.72210 0.867464 1997 2974.50 264.25 2.714 8.88385 1.133097 1998 3286.56 260.83 2.711 7.93626 -0.123364 1999 3550.24 289.76 2.702 8.16170 1.382469 2000 3920.07 359.33 2.723 9.16642 2.304831 2001 4253.68 426.39 2.710 10.0240 2.192930 2002 4681.97 473.32 2.705 10.0458 1.023714 数据来源:本表按当年价格计算。税收收入包括税务部门组织的税收收入和农业“四税”,不 含关税和出口退税。19782001 年的数据均引自福建税务 2002 增刊-2第 134、135 页。价格 指数数据来源于福建年鉴 2002 。2002 年的数据来源于福建省 2002 年度统计公报。 从上表的数据可得到图一:图中的每一点表示每一年度的税收负担水平。 图一 福建省 1978-2002 年税收负担示意图 另外还可得到图二:图中的每一点表示对应于每一年度 GDP 的税收收入值。 图二 福建省税收与经济增长示意图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450 500 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3500 4000 4500 5000 GDP T T 从表二和图一、图二中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的税收收入伴随着 GDP 的 7.0 9.0 11.0 13.0 15.0 17.0 197 8 197 9 198 0 198 1 198 2 198 3 198 4 198 5 198 6 198 7 198 8 198 9 199 0 199 1 199 2 199 3 199 4 199 5 199 6 199 7 199 8 199 9 200 0 200 1 200 2 YEAR T/G DP T/GDP 增长而不断增长。从 1978 年的 8.88 亿元上升到 2002 年的 470.34 亿元,年均增长 18.03%,为我省的财政各项支出和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从税收负担水平上看,大体可 以分成两个阶段来分析: 19781990 年为第一阶段,这一阶段福建省总体上税负相对较高,变动幅度也比较 大。税收负担平均为 12.73。最高的 为 1985 年的 15.84, 1982 年为最低点 9.98。高 低相差 5.86,样本方差为 2.957868。 从年度税收负担的数据看,在 1978-1982 年间税收负担呈不断下降的趋势,从 1978 年的 13.37下降到 1982 年的 9.98,降了 3.39 个百分点。从 1982-1985 年税收负担逐 年上升,四年共上升了 5.86 个百分点, 这是与我国两步利改税政策相适应的,其中, 1982 年到 1983 年税收负担迅速上升了 4.28 个百分点,可以体现出我国第一步利改税政策的 重大影响。从 1985 年到 1990 年,税收 负担几乎是逐年下降(除了 1989 年略有上升外), 六年间下降了 4.34 个百分点。 从税收弹性上看,除了 1983 年(6.51), 1985 年(1.62), 1989 年(1.39)三个年份以外, 其他的年度税收弹性都是小于 1 的,说明税收收入增长速度总体上低于 GDP 的增长,这 是与我国税收制度相一致的。我国以商品流转税为主体的税收制度,从理论上讲,除非税 制的较大幅度的调整,税基(商品流转额)增长幅度一般会略低于经济增长幅度,相应的, 税收收入增长也会低于经济的增长,表现在税收弹性上,也就是税收弹性小于 1。而上述 例外的三个年份,1983 年和 1985 年分别对应于我国的两步利改税的改革,由于利改税主 要是涉及到所得税政策改革,累进的所得税对税收收入的影响相应的也会更加明显,带 来税收负担大幅变动,税收弹性就会大于 1,而 1989 年的税收负担的小幅上升,是与当 时 较高的通货膨胀率有关。 从 1991 年起至今为第二阶段,这一阶段福建省总体上税负相对较低,变动幅度也较 小。税收负担平均为 9.18。最高的为 1991 年的 10.73,最低点为 1998 年的 7.93。高 低相差 2.8, 样本方差 0.627364。 这一阶段的税收负担,从 1991 年的 10.73%一路下滑至 1998 年的 7.93%,降幅为 2.8 个百分点。虽然经历了 1994 年的税制改革,但是税收 负担并未因此有所提高。 这与我 国经济的大环境有关,从 1992 年起,我国经济经历 了两大转变: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 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随着公有制经济比重的 减少,其他经济成分的比重的相对上升,以国有经济 税收为主体的税收制度使得福建省 税收负担逐渐下降。从 1999 年起,在全国大力整顿 税收秩序,大力强化税收征管,清理违 规减免税和大量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双重因素的影响下,福建省税收负担又逐渐回升, 到 2002 年时达到 10.04%的水平。 6 从税收弹性来看,在 1998 年以前,除了 1993 年和 1997 年的税收弹性大于 1 以外, 其他年份的税收弹性都是小于 1 的,1993 年的税收弹性较大,税收收入增长速度超过经 济增长速度的 14.21%,这与当时是分税制前一年的大环 境分不开的。各地区为了能在分 税制后留有更多的地方分成,都大力抬高税收收入基数,税收收入也大幅增加,另外因为 1992 年的税收收入增长较慢(税收弹性为 0.24),相应的也显得 1993 年的收入增长较快 一些。1999 年起,税务机关的征管力度的增强,同时 因为东 南亚金融风波的影响,相对经 济增长速度放慢,在这种经济背景下,福建省的税收 弹性又开始大幅上升,但是我 们认为, 最近几年税收收入的大幅度增收(表现为税收弹性大于 1),还有一个原因在于收入任务 的压力。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各级地方政府承担了越来越多的建 设支出和其他支 出,也就是所谓的“事权增多”,但“事权”的增多,却缺乏相 应的“财权” 的增加作保障。福 建省作为一个经济较发达的东南沿海省份,中央的 财政转移支付也较少,这就必然要求 以税收收入的较快增长来保证政府开支的增长。其结果就是税收任务层层加码,年年加 码。虽然税收的征管力度加强是必要的,但是 2000 年和 2001 年连续两年的税收弹性都 大于 2,换句话说,税收收入增长速度是经济增长速度的 2 倍以上,也必然会 对经济的增 长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 从上述的数据分析看,我省税负变动曲线也没有呈现出一般国家那种比较规律性的 逻辑斯蒂曲线或龚帕兹曲线的形式, 说明这二十多年来,我省的 经济和税收两者的增长 之间没有建立起较稳定的具有一定规律性的均衡关系, 对此,我们随后将进行深入分析。 四、福建省税收负担水平的经济计量分析 在对各个年度的数据进行分析之后,下面利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福建省税收负担 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一)多元回归的 OLS 分析 首先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普通最小二乘法(OLS)方法 对 1978 年2002 年福建省的税 收负担水平和税收弹性进行分析。根据表二的数据,在 EVIEWS3.1 软件上用 OLS 方法得 出回归函数为: (4.1)2891. 6093. 98542.0)(-1.4 (1.)(167)t 78 .2 *FDWRPGT 注:*表示系数在 5的检验水平上显著,下同 从(4.1)式可以看出,我省的税收收入与 GDP 水平之 间存在着极高的相关关系(计算 得出的两者偏相关系数为 0.992728),GDP 的系数 为 0.096980(也就是总体税收负担率 9.698%),表明 GDP 每增加 1 亿元,就会将近增加 1 千万元的税收收入。同时物价水平与 税收收入也存在着反方向变动关系。可见, 虽然我省税收收入随着 GDP 的增长也在增长, 但是总体税收负担仅为 9.69,这一比值比表一所示的世界标准发展模型低,也比同期 全国总体水平(13.63 2)低。我们认为除了上述我省税收收入统计上不包括关税的因素外, 这主要说明福建省的第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例还不尽完善,更重要的是福建省的大多数 企业实力还不够强。从 2001 年全国及部分省市规模工业企业平均每户利润额情况来看, 全国平均为 276.39 万元,福建省为 179.58 万元,而上海为 460.98 万元,广 东为 287.44 万 元,浙江为 246.7 万元,江苏为 213.3 万元。所以 说 ,福建省企业的竞争力在全国还是处于 比较低的水平的,所能提供的税收自然也不多,总体税收收入自然也就低了。其次是税外 收费严重干扰了正常的税收征管秩序,侵蚀了税基。据有关统计,到 1997 年底,福建省各 项政府收费项目有 639 项,而这仅是规范的收费,超越权限的各个部门擅自征收收费项 目还不包括在内。1997 年,全省规范的收费(包括基金)收入总额为 119.48 亿元,相当于 当年各项税收收入的近一半。这还不包括隐瞒未报收费额和其他违规收费。 “一税轻,二税 重,三税四费无底洞”就是这种情况的写照。在这种情况下,以规范的税收总收入计算得 出税收负担自然难以提高。 根据表二中数据的对数值,在 EVIEWS3.1 上用 OLS 方法得出其税收弹性函数为: (4.2)369.15 0.7194 98720. )(-0782(83) 315)(t .ln lnln2 * FD.WR PGT 由(4.2)式可以看出,我省的税收弹性为 0.99,说明总体上我省的税收收入能与 GDP 保持同步增长。相对而言这 比同期全国的税收弹性要高一些,但是比起一些发达国家就 低一些了(西方国家一般为 1.21.3 之间)。这样,在 GDP 不断增长,经济不断发展的情 况下,政府收入虽能有近似同步的增长,但 总是难以充分发挥政府财政税收活动对宏观 经济调控的能力,减少经济发 展过程中的波动性。另一方面也说明在我省企业等经济主 体对税收负担变动不是特别敏感。同时物价水平的变动对税收收入会产生一定程度负面 影响,表现为税收收入对物价指数的弹性为0.37473。 虽然上述模型都具有较好的拟合优度( 接近于 1),方程也都通过了 F 检验,但是2R 普遍的 D.W.值都不高(远 低于 2),可见都存在着自相关, 这可以通过广义差分变换进行 自相关校正,在此不再赘述。 (二)时间序列的协整关系检验 20 世纪 80 年代,恩格尔和格兰杰等人提出了协整(Co-integration)的概念,指出两个 2 根据历年的中国统计年鉴有关数据计算得出 8 或多个非平稳(unstationary)的时间序列的线性组合可能是平稳的或是较低阶单整的。韩 德瑞等人提出的误差修正模型(Error Correction Model, ECM)成为描述这种非平稳时间序 列的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变动相结合的一种经济计量学模型。协整理论与误差修正模型 相结合成为处理非平稳时间序列的长期均衡关系的有效方法,它用来估计变量之间在短 期变动过程中的长期均衡关系,对这种时间序列作统计描述。 下面用单变量的恩格尔-格兰杰两步法(Engle-Granger Two-step Procedure)对 和tgdp (下标 t 表示时间顺序,下同)进行协整检验。首先 对两个 时间序列变量进行平稳性(单t 位根)检验(Unit Root Test),在 检验之前,先要消除价格因素的影响,并取对数以消除样 本之间的异方差。用物价指数( Price1978=1.000)调整后的福建省税收收入和国内生产总值 的对数如表三所示: 表三、 1978-2002 年度福建省经济税收对数值表 年度 Year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税收收入 t 2.183802 2.195927 2.253286 2.295339 2.331923 国内生产总值 gdp 4.195245 4.277935 4.388711 4.557291 4.636292 年度 YEAR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税收收入 t 2.758968 2.925737 3.204341 3.195563 3.232048 国内生产总值 gdp 4.706053 4.894509 5.046848 5.102044 5.261888 年度 YEAR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税收收入 t 3.254317 3.391866 3.456458 3.539983 3.572792 国内生产总值 gdp 5.410337 5.484836 5.618985 5.771990 5.977644 年度 YEAR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税收收入 t 3.903776 4.163542 4.318377 4.450271 4.578472 国内生产总值 gdp 6.266252 6.550162 6.736015 6.889582 6.999408 年度 YEAR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税收收入 t 4.566551 4.675061 4.882507 5.058406 5.158354 国内生产总值 gdp 7.100279 7.180778 7.272131 7.358591 7.456372 注:上表所示的:gdp=ln(GDP/P) ; t=ln(T/P)。表示用价格指数调整后的实际变量的自然对数 本文用增广迪基-福勒检验(Augmented Dickey-Fuller Test,ADF test)对时间序列进 行平稳性检验,它主要是对 以下 3 个模型分别顺序进行 t 检验: ()tit piitt yry10 ()tit pitt 1 ()tit pitt yy1 上述模型分别对应于含截距项(Intercept)和时间趋势项(Time trend)、只含截距项、 不含截距项和时间趋势 3 种回归形式,其中主要是对 的假设检验。经过尝试, 选1:0H 取滞后阶数 ,在 EVIEWS3.1 上分别对 、 、 和 、 进行 ADF 检验,2ptgdpttgdp2tt 其结果如表四所示: 表四 ADF 检验结果表 变量名称 检验形式(c, tr, n) ADF 检验值 临界值 结论tgdp (0, 0, 2) 1.779863 -1.9574 不平稳 (0, 0, 2) -0.681062 -1.9583 不平稳t2 (0, 0, 2) -2.080447 -1.9592 平稳 (0, 0, 2) 2.134453 -1.9574 不平稳t (c, tr., 2) -3.565570 -3.6454 平稳 注:(c, tr., n)分别表示在 ADF 检验中是否含常数截距项,含时间趋势项和滞后阶数 n 的检验结 果。检验结果统一取 5%的置信水平。罗马数字表示所对应上述 3 种检验模型的其中之一。 由上述检验结果可知:时间序列 为 2 阶单整的(经过两次差分变换转化为平稳tgdp 的序列),即 ; 是 1 阶单整的,即 。因此,由于两者不是同 阶单整的,由I(2)tgdpt I(1)t 格兰杰协整定理可知:时间序列 和 不可能具有 协整关系,两者无法建立一个协整模tt 型,也就是说两者在短期变动过程中不具备一种长期趋势上的稳定均衡关系。 (三)时间序列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1969 年,格兰杰从预测的角度给出了因果关系的定义:如果一个变量 X 无助于预测 另一个变量 Y,则说 X 不是 Y 的格兰杰原因。反之,如果 X 是 Y 的格兰杰原因,X 必须是 应当有助于预测 Y,即在 Y 关于 Y 的过去值的回归 中,添加 X 的过去值作为独立变量应 当显著增加回归的解释能力。 这说明 X 变化发生在 Y 变化之前(proceed ),从而引起 Y 的 变化。后来,西姆斯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发展了这一理 论,两者 检验合称为格兰杰-西姆斯 因果关系检验(Granger-Sims Causality Test)。就税收 负担模型而言,它可以归结为对如下 两个模型: 无约束回归模型(U) : tit qitpit gdp11 有约束回归模型(R): tit pit 1 进行 OLS 估计,进而进行如下假设检验: 原假设 ( 不是引起 变化的格兰杰原因)0:210qH tgdpt 备择假设 ( 是引起 变化的格兰杰原因),不 全 为 tt 然后,分别用两个回归模型的残差平方和 和 构造 F 统计量(n 为样本容量,URSR p,q 分别为滞后阶数): 10 )1,)1/( qpnF(qpnRSFUU 在给定的显著水平下,如果计算的结果 F 大于 ,则拒绝 ,说明, 0H 是引起 变化的格兰杰原因,否则就接受 ,说明 不是引起 变化的格兰杰原tgdpt 0Htgdt 因。下面用 EVIEWS3.1 对上述假设进行检验,检验结 果见表五: 表五 税收收入与 GDP 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 零假设 滞后阶数 nF 计算值 P 概率值 不是 的Granger 原因tgdpt 2 23 2.90501* 0.08065 不是 的Granger 原因 2 23 0.15324 0.85903 不是 的Granger 原因tt 3 22 2.25038 0.12446 不是 的Granger 原因 3 22 0.18156 0.90725 不是 的Granger 原因tgdpt 4 21 1.22016 0.35292 不是 的Granger 原因 4 21 0.62839 0.65146 不是 的Granger 原因tt 5 20 6.62877* 0.00746 不是 的Granger 原因 5 20 0.28332 0.91076 注:*,*和*分别表示在 10,5和 1的检验水平上结果显著 从检验结果可知,除了在滞后 3 阶和 4 阶的情况下检验结果不明显外,在滞后 2 阶 的情况下,有 90的概率 说明 是引起 变化的格兰杰原因,但 不是 的格兰杰tgdpt ttgdp 原因。在滞后 5 阶的情况下,有 95的概率说明 是引起 变化的格兰杰原因,但 不tgdpt t 是 的格兰 杰原因。tgdp 上述结论说明我省的 GDP 变化对税收收入变化只具有单向的因果关系,用箭 头图 可以表示为: GDP 的 变化 税收收入变化,但是,税收收入变化 GDP 的变化 它说明税收对经济不存在显著的反作用。也就是说在福建省如果利用税收变动对经 济进行调节,其成效将不是很 显著,而 这与通常的看法大相径庭(通常认为二者具有双向 因果关系,即二者之间具有相互作用性)!当然, 这 可能是样本区间太小或税收总量占 GDP 比重太小的缘故,另外一种解 释就是改革开放以来税制 变动太大使得税收变动对 GDP 变动 影响不 显著。 五、几点简要的结论 (一)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我省的税收收入增长与 GDP 增长之间尚未建立起一 种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从客 观方面看,可以从福建省的 GDP 变动比较剧烈 3,税制变动 3 GDP 是 2 阶单整的。因为一般而言,用不变价格表示的 GDP 作为表示流量的数据,通常是一阶单整的。另外从统 计技术的角度上看,也有可能是样本容量太少或个别统计数据失误所致。 较大和个别统计数据失误等方面去找原因,但是从主观上看,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我 省的税收工作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发展变化,滞后于经济形势的快速发展。虽然目前的 税收体系在构成上基本符合了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但是无论是现行的税收制度还是现 行的税收征管方式还残留着深刻的计划经济体制的痕迹,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我们认 为这从根本上说,还是政府的一些观念、 职能和运转方式没有完全转变过来, 还不能完全 与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相一致,没有形成一种税收收入随 GDP 的相应增长的内生机制。 从长期看这会对我省的财政收支预算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而且也难以适应新的经济 形势的发展和加入 WTO 后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的需要。 (二)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 题的决定提出了今后深化税制改革的目标、原则和工作重点:“ 分步实施税收制度改革。 按照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 严征管的原则, 稳步推进税收改革。改革出口退税制度。 统 一各类企业税收制度。增值 税由生产型改为消费型,将设备投资纳入增值税抵扣范围。完 善消费税,适当扩大税基。改进个人所得税, 实行综 合和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实 施城镇建设税费改革,条件具 备时对不动产开征统一规范的物业税,相应取消有关收费。 在统一税政前提下,赋予地方适当的税政管理权。 创 造条件逐步实现城乡税制统一。 ”因此 我省的税收工作要以此为指导,抓住“赋予地方适当的税政管理 权”的有利机遇,结合福建 省自身的经济特点、比较优势 和今后发展规划要求,清理各类不合时宜的收费,努力推 进 税费改革, 进一步推进税制改革和完善。 (三)税种征管是组织财政收入的重要环节,由于我国税收征管制度不够严格,漏洞 较多,造成我国税收流失问题严 重。 这一问题我省也不例外。所以今后 应继续加强税收征 管。要进 一步严格税法、大力打击并严惩偷税、漏税、逃税行 为;同时也要改革税收征管模 式和方法,除了利用信息化网络技术强化税收征管手段外,还应在公平税负和有利于优 化经济结构的原则指导下营造良好的税收环境,转变政府职能,努力降低税收成本。并最 终使税收收入与 GDP 之间建立起合理的内生增长 机制。 12 参考文献: Engle. R. & Granger. C.W.J,“Co-integration and an Error Correction: Representation Estimation and Testing” Econometrica,1987.55(2),151-176 Granger. C.W.J.“Investigating Causal Relations by Econometrical Models and Cross-Spectral Methods” Econometrica,1969.37(2),424-438 William H. Greene, Econometric Analysis, third edition Prentice-Hall International Inc., 1997 James D. Hamilton, Time Series Analysi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4 刘军(1999):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与发挥税收的调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