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管县”改革线路图凸显_第1页
“省管县”改革线路图凸显_第2页
“省管县”改革线路图凸显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省管县”改革线路图凸显 本报记者 刘晓鹏 2008 年 07 月 30 日 7 月初,一条来自海南省的消息传至全国各地。这个最南端省份将 177 项 行政管理权直接下放到市县和地级市,同时提出了配套改革制度。 省管县,这项触及中国大多数地区经济发展、财政体制、行政管理体制等 诸多内容的改革措施日益引起人们关注。专家学者认为,这项改革的路径正在 逐渐变得清晰起来。 党的十七大提出:精简和规范各类议事协调机构及其办事机构,减少行政 层次,降低行政成本,着力解决机构重叠、职责交叉、政出多门问题。作为国 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蓝图,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理顺省级以 下财政管理体制,有条件的地方可实行省级直接对县的管理体制” 。而此前国务 院在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提出, “有条件的地方可加快推 进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 。 2007 年 5 月安徽省政府宣布,无为县等 12 个县实行扩大经济社会管理权 限试点。 “扩权”试点县享有与省辖市相同的经济管理权限和部分社会管理权限。 据统计,自 1992 年至今,全国已有 20 余省份试行省管县。 1982 年推行市管县 地级市管县的数量占到七成 相对于省管县的改革,在我国大多数地区,实行的是由地级市管理县的体 制。 按照我国现行宪法第三十条规定: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 市;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分为区、县。自治州分县、自治县、市。焦洪昌认为, 实际上我国宪法设计的地方行政区划主要是省、县、乡三级体制。 目前的市管县的格局是 1982 年开始的,从那时起我国大多数地方改变了过 去作为省政府派出机构的地区(专区)体制、实行市领导县。国家行政学院公 共管理教研部教授汪玉凯说,当时主要是解决过去不少地方地区和市并存问题, 希望通过一些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带动周围地区的发展。 按照焦洪昌的说法,地级市管县的数量占到全国的 70%。这说明,市管县 已成为中国地方行政的主要模式。地级市管县常态化后,实际上也就是在省县 乡三级体制,多了一级地方政权,成了省市县乡四级体制。 县域经济的“抽水机” 一些地级市辐射作用有限,城乡差距拉大 汪玉凯认为,市管县的体制发挥了积极作用,应该充分肯定,但也暴露出 了一些弊端。比如增加了行政管理的层次,很容易截流财政资金和政策,使得 县一级的经济发展受到影响。 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教授张占斌认为,我国地级市的大多数中心城 市起点较低,城市基础较弱,相当一部分中心城市并非是由于经济发展自然形 成的经济中心,而是被推上了中心城市的位置。由于先天发育不良,其经济实 力与所管辖的县的差别不大,甚至还比不上所辖县,再加上有的市所辖的县数 量较多,因此中心城市不能有效地辐射并带动所辖县,这是地级市中产生“弱 市强县”现象的体制根源。 进入上世纪 90 年代,由于城市改革和城镇化提速,一些国有企业出现较大 的困难,部分市级政府的财政压力加大。许多市把更多的精力用在了城市化建 设和国有企业改制、脱困等工作上。由于地级市自身实力不够强大,伴随着财 政吃紧,不仅无法拉动县域经济,越来越多地出现了与县争利的现象,而且事 实上成为县域经济的“抽水机” 。而在现行财政转移支付和分税制的情况下,地 级市为了中心城市的发展,往往截留所辖县的资金,城乡差距越拉越大。 1992 年浙江试水 强县扩权、财政改革成关键词 市管县体制所引发的一些问题,已经引起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关注。 “十 一五”规划和其他文件中体现出减少行政层级思想和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实行财 政上省直管县改革的表述正在实践层面进行探索,不少省份开始了省管县改革 的尝试。 浙江省发展和改革研究所所长卓勇良的研究显示,1992 年至今,浙江已连 续四次出台政策,扩大一部分经济比较发达市(县)的经济管理权限。 1992 年出台了扩大萧山、余杭、鄞县等 13 个市(县)部分经济管理权限的 政策,主要包括扩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批权、外商投资项目审批权等 4 项。 1997 年,同意萧山、余杭试行享受地级市一部分经济管理权限,主要有固定资 产投资审批管理权限等 11 项。 2002 年,浙江进一步扩大和完善 20 个经济强县(市)的经济管理权限,将 313 项原本属于地级市的经济管理权限下放给这些县市。这些权限几乎涵盖了 省、市两级政府经济管理权限的所有方面。2006 年,又再次出台文件,开展扩 大义乌市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改革试点工作。决定除规划管理、重要资源配置、 重大社会事务管理等经济社会管理事项外,赋予义乌市与设区市同等的经济社 会管理权限。 在省管县改革中,浙江模式是不少地方借鉴的蓝本。在其他省份所推行的 省管县改革,大都遵循这样的路径:从经济管理切入,向县级政府下放经济管 理权,强县扩权,推行省管县的财政改革,而进行试点的县多数是经济实力较 强的县。 海南模式还是浙江模式 财政省管县先行,行政省管县成未来方向 汪玉凯用海南模式和浙江模式来解释省管县改革的方向,他说,以浙江为 代表的改革主要是扩大县级政府经济管理的权限,同时浙江模式很重要的经验 就是财政体制上的省管县,而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方面还不是完全的省管 县。 而海南从 1988 年建省开始就没有实行市管县,海南省 20 余个县、县级市、 地级市都是由省直接管理,是独立的经济单元,不存在地级市对县的行政管理 问题。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海南省此次下放行政管理权,既包括县、县级市 也包括地级市,这是因为它们之间只有行政级别的差别并没有行政隶属关系。 汪玉凯认为,浙江模式仍是目前多数地区推行省管县改革可供参考的路径, 而海南模式虽然是与其省域面积小,县级区域少的省情密切相关,但也代表了 一种方向,即从财政的省管县到行政的省管县, “否则光财政不管,行政管,很 多矛盾还是很难调和” 。 “首先实行财政省管县,最后达到行政省管县” ,在省管县改革的问题上, 许多学者都持这一观点。焦洪昌说,这既是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一个方向,也 是对我国宪法的回归。 中央党校教授周天勇认为,省管县改革,总体上可分三步进行:第一步是 目前各省的改革试点,即省主要对试点县的财政进行直管,并适当下放经济管 理权,但仍维持市对县的行政领导地位。第二步是市和县分治,相互不再是上 下级关系,各自均由省直管,重新定位市和县的功能,市的职能要有增有减, 县的职能要合理扩充。第三步是市的改革,合理扩大市辖区,调整精简机构和 人员。总的方向应当是撤销传统意义上的管县的地级市,保留级别只负责管理 城市本身,而由省直管县。 配套改革需跟上 专家建议不可一哄而上、 “一刀切” 汪玉凯认为,信息网络促使电子政务的发展,为减少行政层级创造了条件。 而行政的省管县需要各方面的配套改革,从海南省的情况来看,行政上的省管 县也会出现一些新的问题,此次出台相关意见,也就是在原有省管县体制的基 础上,完善这一体制。 他认为,由于省管县的体制,特别是行政上的省管县,省级政府将直接面 对县级政府,如果县级行政区域很多,省级政府的管理就会遇到很大的挑战, 这就需要统筹考虑更大范围内审慎、稳妥地推进改革。 周天勇说,省直管县的改革,应当在具备条件的地方进行改革的尝试,条 件暂时不够的可以等具备了条件后再试。不可一哄而起,也不能“一刀切” 。他 认为具备条件的地方主要包括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省域面积较小,且改革呼 声比较强烈,干群认识比较一致的地区。同时,对层级不要刻意划一,要考虑 到地区的特殊性。 “省管县”改革:地方权利再分配 郡县治则天下安,县域强则国家富 县,历史上曾经直接由皇帝掌管;新中国成立后,县归省来领导,直到改 革开放初期一些地区才开始建立“市管县”体制。 新一轮地方政府改革紧张的筹备之中 要迈好三道坎 在中央政府大刀阔斧推行以大部门制为突破口的机构改革之际,新一轮地 方政府改革也悄然进入紧张的筹备之中。本刊记者近期在湖北采访时发现,改 革开放以来的多次政府机构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乡镇机构配套改革、 “省 管县” 、 “扩权强县”等探索,为新一轮地方政府改革准备了条件,但是与中央 的要求、群众的期盼和发展的需要相比,此轮改革任重道远,亟待攻克数道难 关。 放权让利 给基层更大发展空间 从 1992 年起开始试行的“省管县”改革,至今已有 20 多个省先后试行。 改革的内容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