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傲慢与偏见》中女性意识解读_第1页
《红楼梦》《傲慢与偏见》中女性意识解读_第2页
《红楼梦》《傲慢与偏见》中女性意识解读_第3页
《红楼梦》《傲慢与偏见》中女性意识解读_第4页
《红楼梦》《傲慢与偏见》中女性意识解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 学 红 楼 初 探 论 文 红楼梦与傲慢与偏见中女 性人物跨文化对比研究 学 院 统 计 学 院 专业班级 经济统计 1454 学生姓名 刘 利 婷 学 号 0401145433 指导教师 李 华 二 15 年 4 月 摘要:简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与曹雪芹的红楼梦都是以女性为主角 的世界名著。作品以不同的手法和技巧,通过多种女性形象的塑造和刻划,再 现了那个时代的女性意识和社会状况。剖析了两部作品中反映女性意识的相同 占和不同点,揭示了导致不同的主要原因是社会背景、民族内蕴和作家身份的 差异所致。 关键词:婚恋观,女性文化,女性觉醒 一、傲慢与偏见与红楼梦中女性意识的主要异同 1傲慢与偏见与红楼梦中女性意识的相同点 (1)设置相互对立的新旧女性 无论是在傲慢与偏见还是红楼梦中,两位大师都分 别设置了两种不同甚至相互对立的女性形象。一种是受封建思想毒害极深,顺 从、认命、丧失独立人格的“小女人”、“旧女性”。如傲慢与偏见中的 夏绿蒂、老班奈特夫人、咖苔琳夫人和红楼梦中的贾母、王夫人、王熙凤、 薛宝钗、袭人等。另一种是有思想、有追求、有叛逆意识、努力做自己命运的 主人的“大女人”、“新女性”。如傲慢与偏见中的伊丽莎白、简和红 楼梦中的林黛玉、晴雯等。她们都追求自由、平等、爱情与婚姻,希望摆脱 世俗的束缚与压迫,活出属于自己的人生。正是这样一种对立、对比的人物形 象设计与刻画,才更有效地提升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2)主张“门当户对”的传统婚姻 傲慢与偏见和红楼梦两部小说都较为全面地描述了 传统的婚姻观,突出表现在以下“两种观点”上。 一是“门当户对”。如红楼梦中贾宝玉与薛宝钗的婚姻并非两人爱情的结 晶,而是贾家与薛家“门当户对”联姻的结果。林黛玉之所以在与薛宝钗争夺 贾宝玉的战争中败下阵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她没有庞大的家族做后盾。傲 慢与偏见中咖苔琳夫人拼命想把自己的女儿与达西凑成一对无非也是追求 “门当户对”。二是“经济基础”。这一点在傲慢与偏见中尤为明显。小 说开篇第一句就是“凡是有财产的单身汉必定要娶位太太,这已经成了一条举 世公认的真理。”1“对于受过良好教育育但却没有多少财产的青年女子来说, 嫁人是唯一的一条体面出路;尽管出嫁不一定会叫人幸福,但总归是女人最适 意的保险箱,能确保她们不致挨冻受饥。”2。奥斯丁将她自己非常喜爱的两 位女性人物伊丽莎白和简,分别安排与最富有的男子达西和宾利配对。这 说明奥斯丁本人也是赞同“财产是婚姻的基石”这一观点的。红楼梦全书 紧紧围绕贾、史、王、薛四大“财团”而编织的多种联姻,清楚地表明了在中 国封建社会中“门第”和“金钱”是促成和维系婚姻的关键要素这一通则。正 如恩格斯所指出的:“结婚乃是一种政治上的行为,乃是一种籍新的联姻来加强 自己势力的机会。起决定作用的是家世利益,而绝不是个人的感情。 (3)宣扬男尊女卑的性别歧视 红楼梦和傲慢与偏见尽管诞生于不同的国度,但两部作品的宏观背景 男权社会,都宣扬“男尊女卑”的性别歧视。如红楼梦中,贾府中老少主 子几乎都是一夫多妻。就连贾母都曾骂贾赦“官儿也不好好当,成天在家跟小 老婆喝酒”。4 宁国府的贾珍不仅与儿媳妇秦可卿不清不白,而且还玩弄尤 氏姐妹。丫鬟们的命运更惨。她们失去了人身权利,而且经常为莫须有的“过 失”而遭打、被撵或出卖,生不如死,甚至香消玉碎。再如傲慢与偏见中, 女子几乎没有外出工作的机会,还被剥夺继承父亲财产的权利,也就没有独立 的经济地位。一个女子想要改变自己生活状态,唯一方法就是设法嫁一个有钱 的丈夫。女性即使接受教育,充其量也只是为了更好地担当“花瓶”而吸引男 人的目光,为自己觅得一个好归宿。所以,女子从降生那天起就成了男子的附 庸,社会地位低下。 2傲慢与偏见与红楼梦中女性意识的不同点 (1)新旧女性人物性格和情感表达的差异 总体而言,奥斯丁笔下的新女性以性格直爽、情感鲜明为主。如伊丽莎白就是 一位性格开朗、幽默善良、坚强勇敢,富有强烈反抗意识的女性形象。她无视 旧礼制的压迫,大胆而勇敢地捍卫自己的独立人格;她毫不掩饰自己的喜恶, 勇敢追求自己的爱情,勇于向陈旧迂腐的权威挑战。当遇到富家小姐的讽刺和 挖苦时,她毫不客气地反唇相讥。面对达西、彬格莱等富有的青年男子, 她没有显示出过分的热情;面对凯瑟琳、伯德夫人等迂腐的上层贵族时,她不 卑不亢;面对韦翰、柯林斯等伪君子时,她亲疏得体。她自尊、自爱和自强的 人格魅力至今还为众多读者所赞赏。曹雪芹笔下的新女性以性格懦弱、情感含 蓄为主。如林黛玉,虽“有强烈的自尊心和叛逆精神”5,但是性情温柔、多 愁善感疑心重重。她一方面一方面渴望自由、幸福的人生,另一方面却又没有 勇气冲破潇湘馆的围墙而甘愿独守空房、以泪洗面、忧郁而死。这两部作品中 “传统女性”的性格也是有差异的。红楼梦中的传统女子,从一出生就注 定了一生的命运,不需要也不可能通过自己的主观努力来改变。她们的一生 (包括婚姻)都似乎是无法自己选择的,而是被世俗、被家庭设定好了的。而 而傲慢与偏见中的传统女子,特别是年轻、适婚年龄的女性,大多受过教 育,有相对独立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她们的婚姻在一定程度上拥有自 主权。如夏绿蒂与科林斯的婚姻,虽然最终落入了俗套之中,但婚姻选择时是 出于自己的意愿,并非“迫不得已”。这与贾宝玉与薛宝钗在强大的家族势力 高压下形成的所谓“金玉良缘”相比,在人性的意义上自然是高出一截。 (2)爱情观与婚姻观的不同 对于爱情和婚姻的观点,虽然两部小说都赞同“门当户对” 和“经济基础”的婚姻,但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宣扬的婚姻观正好是傲慢 与偏见作者奥斯丁最不屑的婚姻观。因为红楼梦中过于看重财产和门第, 这与奥斯丁“不支持只看重财产和身份地位的极端思想”大相径庭。在女子择 偶自由度、择偶标准与方式等方面,两部小说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红楼 梦中,贾宝玉与薛宝钗的撮合,王熙凤与贾琏的结对,元春、迎春、探春和 袭人的配婚,全部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结果。傲慢与偏见中, 虽然经济状况、门第地位等因素对与人们的择偶有一定的影响,但男女青年都 可以依据自己的情感意愿来做出第一判断。女性可以拒绝自己不喜欢的男性, 也可以主动向男性示好。如伊丽莎白就先后拒绝了柯林斯的求婚和达西的首次 求婚;再如简与彬格莱、利迪娅与韦翰的情感世界中,也都是女方占主动地位 的。我们从红楼梦中看到,“贞”是社会公认的女性价值核心和人品典范, 也是男性选择女性的主要甚至是唯一标准。在女子的才识上,信奉“女子无才 便是德”、“女子识字多诲淫”。 薛宝钗之所以能击败林黛玉而一举成为贾府媳妇的最佳人选,就是因为她不仅 貌美如花,而且懂得隐藏自己的学识与才智,扼制自己的思想与主见,处处以 封建礼教来约束自己。面对长辈时乖巧听话,与同辈相处时谨小慎微,与丫鬟 们交往时大方得体。红楼梦中的择偶方式主要是单向选择。女子就像商品 一样,是供男子选择的,她们在婚姻上几乎没有选择权。而在傲慢与偏见 中,奥斯丁主张男女平等,崇尚“美满的爱情与婚姻是建立在互相爱慕与互相 尊重的基础上的”,男女择偶应该是双向选择。正如伊丽莎白和达西,在破释 和消除了重重的误会和矛盾之后,逐渐发现彼此的性格、观念都是那么的相似 学会和加深了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和彼此信任,最终收获了甜蜜的爱情与 美满的婚姻。 (2)新女性的结局和归宿大相径庭 在红楼梦和傲慢与偏见中,虽然林黛玉和伊丽莎白两位典型的新女性 主人公对爱情的追求都是毅然决然的,也都确信爱情是建立婚姻的基础,但最 终的结局却差别很大。一个是香消玉损、含恨逝去;一个是找到真爱,喜结良 姻。显然,曹雪芹的红楼梦是以维护旧女性为主调的,他认为林黛玉和晴 雯等新女性的思想和行为是不合主流意识的,也是封建制度所不容的,必将以 悲剧告终。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以赞美新女性为主基调,她高度赞赏和颂 扬以伊丽莎白为代表的新女性,自然以喜剧收场。 参考文献 1 英 简奥斯丁. 傲慢与偏见M. 王科一译.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01 2 英 简奥斯丁. 傲慢与偏见M. 王科一译.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134 3 恩格斯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